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肌动蛋白凝胶蛋白(transgelin,TAGLN)及肌动蛋白凝胶蛋白2(transgelin2,TAGLN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9例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及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AGLN和TAGLN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TAGLN、TAGLN2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AGL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7%(54/8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8.2%(3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GLN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Ki67表达、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均<0.05);TAGLN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7%(62/8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1.5%(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GLN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Ki67表达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 TAGLN蛋白表达与TAGLN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19,P=0.03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患者生存时间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Ki67表达、远处转移、TAGLN和TAGLN2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远处转移、TNM分期和TAGLN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患者,TAGLN的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Ki67表达、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TAGLN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Ki67表达和远处转移有关。TAGLN表达、TNM分期和远处转移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结直肠癌、19例结直肠腺瘤和1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表达,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端粒酶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在19例结直肠腺瘤中的阳性率26.3%(5/19)(P<0.05)和1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0.0%(0/11)(P<0.01);且与结直肠癌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5)。结论端粒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呈高度正相关,检测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有助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ortactin(CTT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TT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TTN蛋白的表达变化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TT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P<0.01)。CTTN蛋白(P<0.05)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T分期(浸润深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P>0.05)。生存分析的结果显示,CTTN阳性患者的预后差于CTTN阴性患者(P=0.014)。结论:CTT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增加,并与结直肠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可能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EphrinB2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标本63例、正常结直肠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phrinB2蛋白的表达及MVD水平。 结果 EphrinB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1.0 %(51/63),正常组织中则为32.0 %(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rinB2蛋白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VD为39.39±8.97,阴性表达组为33.00±10.19,EphrinB2蛋白阳性表达组MVD水平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EphrinB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Duke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phrinB2蛋白是反映结直肠癌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GA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GAL在83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GA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4%,明显高于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01),NGAL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P〈0.05)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大体形态、病理类型、癌性肠梗阻无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GAL阳性表达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NGAL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预后不良有关,NGAL可能是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监测复发的潜在生物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的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8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22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运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CD10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其表达强度及分布比例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2%(36/78)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蛋白表达比例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均无明显相关(P > 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蛋白表达强度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P > 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中晚期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早期肿瘤(P=0.033),周围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淋巴结阴性病例(P=0.023),存在脉管受侵犯的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无脉管受侵病例(P=0.004)。结论: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表达强度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有促进结直肠癌发展和浸润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MUC1和Gal-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UC1和Gal-3蛋白在8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另取癌旁正常组织20例及结直肠腺瘤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分析临床意义.结果 结直肠癌中MUC1和Gal-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结直肠腺瘤组织(P<0.05).MUC1和Gal-3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84,P<0.05);MUC1、Gal-3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MUC1和Gal-3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生存期相关,联合检测可能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的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8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22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运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CD10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其表达强度及分布比例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2%(36/78)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蛋白表达比例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均无明显相关(P > 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蛋白表达强度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P > 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中晚期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早期肿瘤(P=0.033),周围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淋巴结阴性病例(P=0.023),存在脉管受侵犯的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无脉管受侵病例(P=0.004)。结论: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表达强度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有促进结直肠癌发展和浸润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SATB1)的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对照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对照组织中SATB1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SAT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9.23%(27/39),SATB1 mRNA表达量为(1.178±0 644),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TB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有淋巴结转移其SATB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SATB1 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与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SATB1基因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表明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而SATB1高表达预示结直肠癌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较晚,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因此检测SATB1表达可作为临床上筛选结直肠癌高危转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新指标,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域5(HMGN5)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眉山市人民医院2005年4月至2010年10月手术切除的176例结直肠癌组织和78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以上组织中HMGN5的表达水平,比较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HMGN5阳性表达率,分析结直肠癌组织HMGN5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分级、TNM分期和肿瘤大小)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不同HMGN5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的HMGN5阳性表达率为6875%(121/176),高于癌旁组织的2692%(2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HMGN5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病理分级和肿瘤大小均无关,与TNM分期有关,其中Ⅲ、Ⅳ期组织的HMGN5阳性表达率为8105%(77/95),高于Ⅰ、Ⅱ期的5432%(4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N5阴性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60个月,长于阳性表达者的370个月(P<005)。 结论HMGN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且阳性表达者的预后较差、TNM分期较晚,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结直肠癌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CD2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表达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分析CD24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分析CD24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相关预后因素的关系;收集7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CD24的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流式细胞术分选CD24high/low细胞亚群,Transwell小室检测CD24high/low细胞不同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D24high/low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变化关系。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CD24在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其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与CD24low组比较,CD24high组患者的预后更差(P<0.05)。免疫组化提示,CD24在TNBC中高表达,阳性率达82.19%,CD2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均无关(P>0.05),仅与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表明,CD24low细胞群的迁移能力明显弱于CD24high细胞群(t=22.814,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24low组的E-cadherin和β-catenn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D24high组,而 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D24high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24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EMT相关蛋白相关,可能参与肿瘤的远处转移,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富含AT结合域1A(ARID1A)基因突变和 mutS同种组织蛋白2(MSH2)蛋白表达,分析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42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CRC癌组织中ARID1A基因突变。免疫组化检测癌及癌旁组织MSH2蛋白表达。Spearman秩相关分析ARID1A基因突变和MSH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ARID1A基因突变、MSH2蛋白表达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ARID1A基因突变和MSH2蛋白表达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CRC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果:142例CRC癌组织中,27例发生ARID1A基因突变,ARID1A基因突变率为19.01%(27/142)。MSH2棕黄色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CRC癌组织中MSH2阳性率为51.41%(73/14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91.55%(130/142)(χ2=56.116,P=0.000)。不同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RC癌组织中ARID1A基因突变、MSH2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癌组织中ARID1A基因突变和MSH2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r=-0.575,P=0.000)。ARID1A基因突变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37.04%(10/27),明显低于野生型组患者67.27%(74/110)(P=0.000);MSH2阳性表达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81.43%(57/70),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患者42.30%(27/67)(P=0.000)。ARID1A基因突变型、MSH2阴性表达、肿瘤TNM分期Ⅲ期及伴淋巴结转移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RID1A基因、MSH2表达与CRC患者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是CRC患者预后预测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类固醇敏感性调节蛋白相关脂类转运体结构域13(StarD13)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并在术后经病理证实的8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上皮性卵巢癌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6例(卵巢良性肿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水平;通过Ualcan数据库检索,比较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Ualcan数据库中,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本研究结果与Ualcan数据库一致,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StarD13的表达与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组织分型无关(P>0.05),与FIGO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StarD13阴性表达患者5年内存活率(28.85%)低于StarD13阳性表达患者(75.00%)(P<0.05);肿瘤低分化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tarD13阳性表达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tarD13大部分呈阴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2(PKD2)与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并比较68例胆囊癌、20例正常胆囊组织PKD2、GOLPH3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胆囊癌组织PKD2、GOLPH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织(均P<0.05);PKD2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GOLPH3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胆囊癌中PKD2与GOLPH3表达呈正相关(r=0.500,P<0.05);生存分析显示PKD2、GOLPH3表达阳性胆囊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各自阴性者(均P<0.05)。结论:PKD2与GOLPH3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PKD2、GOLPH3的阳性表达为胆囊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胰腺癌肿瘤组织中微小RNA-34a与CD133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74例,取胰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胰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表达水平。结果:胰腺癌肿瘤组织miR-34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CD133 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0.05);CD133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34a、CD133表达与胰腺癌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iR-34a、CD133表达与胰腺癌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miR-34a低表达胰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CD133高表达胰腺患者3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CD133低表达者(P<0.05)。miR-34a、CD133表达、肿瘤大小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胰腺癌肿瘤组织miR-34a与CD133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miR-34a在胰腺癌组织中低表达,CD133高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可能作为胰腺癌病情监测及术后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微小RNA-34a-3p(miR-34a-3p)、DEAD盒多肽27(DDX27)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04月于本院住院的102例结直肠癌癌组织作为结直肠癌组,选取其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癌旁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组织miR-34a-3p、DDX27 mRNA表达水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miR-34a-3p、DDX27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miR-34a-3p、DDX27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结果:Targetscan网站在线预测结果显示miR-34a-3p与DDX27的3' UTR之间存在碱基互补关系。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与miR-NC相比,miR-34a-3p-mimics与野生型3' UTR区(WT-DDX27)共转出现了荧光减弱,而与突变3' UTR区(MUT-DDX27)共转后荧光强度未出现明显变化;Ualcan数据库中,结肠癌组织中DDX27水平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DDX27 mRNA水平高于癌旁对照组,miR-34a-3p水平低于癌旁对照组(P<0.05),且DDX27表达趋势与Ualcan数据库一致;miR-34a-3p、DDX27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miR-34a-3p低表达组三年内存活率(64.00%)低于高表达组(94.23%),DDX27高表达组三年内存活率(66.67%)低于低表达组(9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X27、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34a-3p是影响结直肠癌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miR-34a-3p、DDX27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均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可对结直肠癌的病情评价及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叶绥艳 《现代肿瘤医学》2020,(16):2876-2880
目的:分析粘性蛋白1(MUC1)和粘性蛋白5AC(MUC5AC)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组患者35例为对照组,q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MUC1和MUC5AC表达水平。结果:DLBCL组患者肿瘤组织中MUC1 mRNA水平显著高于RLH组患者(P<0.05);MUC5AC mRNA水平显著低于RLH组患者(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LBCL组患者MUC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RLH组,MUC5AC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RLH组(P<0.05);MUC1和MUC5AC表达水平与DLBCL肿瘤分期、B淋巴症状、IPI评分有关(P<0.05);MUC1阴性表达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MUC5AC阳性表达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MUC1和MUC5AC表达水平及肿瘤分期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UC1在DLBCL组织中显著表达上调,MUC5AC在DLBCL组织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微小RNA-155(miR-155)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97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分别作为结肠癌组、正常组。采用qRT-PCR法检测两组miR-155与TGFβR2 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TGFβR2蛋白表达。根据miR-155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分组,高于平均值为高表达组,低于平均值为低表达组,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TGFβR2分为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观察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155与TGFβR2的相关性;Kaplan-Meier对结肠癌患者3年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结肠癌组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GFβR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miR-155、TGFβR2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miR-155与TGFβR2呈显著负相关(P<0.05);miR-155低表达组PFS、OS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TGFβR2阳性表达组PFS、OS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miR-155与低表达的TGFβR2均可作为预测癌症进展情况的有效指标,二者呈负相关且异常表达均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formin like-3(FMNL3)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外科在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FMNL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组织中FMNL3蛋白表达与患者3年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FMNL3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组织中FMNL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FMNL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低度分化、病理分期Ⅲ-Ⅳ期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MNL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度/高度分化、病理分期Ⅰ期/Ⅱ期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FMNL3表达阳性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8.182(95%CI:52.806~63.194)个月,表达阴性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3.621(95%CI:58.261~66.70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NL3蛋白在乳腺癌发生、进展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D147及E-cadherin在胆囊癌组织及慢性胆囊炎中的表达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5例胆囊癌及1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D147及E-cadherin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特征分析两者的表达,数据统计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CD147在慢性胆囊炎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3.3%(2/15),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4.0%(21/25), CD147在胆囊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炎组(P<0.05);E-cadherin在慢性胆囊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15/15),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0%(6/25),E-cadherin在胆囊癌组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胆囊炎组(P<0.05),同一标本中CD147高表达的同时伴E-cadherin的低表达。结论:在胆囊癌组织中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在胆囊癌判断上具有一致性,可联合作为临床监测胆囊癌发生、转移的参考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