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尿流改道术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质量、抑郁焦虑状态和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20年09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拟行膀胱癌根治术的132例患者,根据尿流改道术式分为A组(n=68)和B组(n=64),A组患者给予原位新膀胱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非原位尿流改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术后恢复质量、术后抑郁焦虑情况和血清5-HT、NE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延长,术后恢复质量更高(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24 h、术后3个月的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分、贝克焦虑自评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评分明显升高,血清5-HT、NE水平明显降低(P<0.05)。A组患者出院前24 h、术后3个月的BDI评分、BAI评分明显低于B组,血清5-HT、NE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原位新膀胱术与非原位尿流改道术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和血清5-HT、NE水平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术后恢复质量较高,可缓解术后抑郁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中心收治的17例膀胱癌患者,其中7例患者在经尿道途径的辅助下行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另外10例为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共17例膀胱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41.4±52.1)min和(333.0±59.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06.4±104.6)mL和(190.5±82.3)mL,盆腔淋巴结清扫平均个数分别为17(7~22)个和18(12~23)个,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5.1±5.4)d和(26.8±6.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组在术后VAS疼痛评分和切口满意度评分上则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单孔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时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充盈量均明显比6个月时高,而随访12个月时患者的残余尿量较6个月时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辅助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安全可行的,且术后的新膀胱功能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腹腔镜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后行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45例.A组采取回肠膀胱术,B组采取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质量.观察2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1).2组术后尿路感染和肺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切口感染、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而漏尿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患者术后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胃肠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44.44%,显著高于A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5,P<0.05).结论 膀胱癌切除术后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尿流改道方案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间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治疗的8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流改道(UD)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1例)、B组(回肠通道术,28例)和C组(回肠原位新膀胱,34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和早期(术后3个月内)与晚期(术后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膀胱癌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BL)评价患者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其他两组,术中失血量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的手术时间、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C组,术中失血量则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FACT-BL量表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其他两组,B组的情感状况和总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通道术和回肠原位新膀胱术三个UD方案各有优劣点,回肠原位新膀胱术虽然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多,但其保留了正常的排尿功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Zhou FJ  Qin ZK  Xiong YH  Han H  Liu ZW  Mei H 《癌症》2003,22(1):55-57
背景与目的:膀胱全切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尿流改道方式影响,可控性或非可控性尿流改道后患者不能自主排尿、生活质量差;而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可自主排尿,生活质量改善,但有排空不良和控尿不全等问题。本文报告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在膀胱全切后下尿路功能性重建中的经验。方法:对15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后利用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回肠新膀胱3例,乙状结肠新膀胱12例)做下尿路功能性重建。术后随访3-30个月(其中9例随访超过16个月),对这些患者术后新膀胱功能、控尿和排尿功能、性功能、上尿路形态和功能、血电解质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自主排尿,无需导尿。13例患者昼夜完全控尿;1例患者白天控尿良好,夜间有少量漏尿;另1例女性患者有中度张力性尿失禁。膀胱容量240-640ml,残余尿量0-250ml。全部患者总肾功能正常,14例血电解质正常;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和输尿管扩张各1例。9例男性患者保留性功能。13例患者恢复工作。全部患者对新膀胱功能满意。结论: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后下尿路的控尿和排尿功能良好,是目前根治性膀胱切除后理想的下尿路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两种改道方式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对在我院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和回肠膀胱术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术后总体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均为泌尿外科常用术式,在临床上,应充分向患者说明各种术式利弊,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术式,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讨高龄膀胱癌患者接受全膀胱切除术的临床病理特点,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年龄≥75岁,接受全膀胱切除术的高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统计学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 57例年龄≥75岁,在我院接受全膀胱切除术的高龄患者,尿流改道方式分别为回肠膀胱术13例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44例,无一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死亡。22例(38.6%)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肠梗阻、肾盂输尿管积水等。无复发生存时间(RFS)为11.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5.8个月。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两种尿流改道术式的RFS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肌层浸润或高危复发的高龄膀胱癌患者,全膀胱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接受。在合适的患者身上,尿流改道应尽可能选用回肠膀胱术。  相似文献   

8.
王晓天  宋永胜  崔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555-2557
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 Version 3中文版),分别对35例回肠膀胱术和25例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回肠膀胱术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两种不同术式对膀胱癌术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而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Wang XH  Luo X  Chen SQ 《癌症》2008,27(1):62-65
背景与目的:膀胱全切是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方法很多,其中原位新膀胱下尿路重建在近年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中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及精囊对改善原位新膀胱功能及勃起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改良根治性膀胱全切及新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27例,同期应用经典术式治疗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新膀胱(术后6个月)的储尿、排尿、控尿功能及患者的勃起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84个月.术后6个月改良和经典组新膀胱容量[(385±68)mL vs.(388±71)mL]、最大充盈压[(24±16)cmH2O vs.(25±15)cmH2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最大尿流率[(18±5)mL/s vs.(14±7)mL/s]、剩余尿[(35±16)mL vs.(97±35)mL]、完全控尿率[(24/27)vs.(3/9)]、夜间尿失禁[(3/27)vs.(6/9)]、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4/27)vs.(3/9)],以及患者正常勃起功能术后得以保留[(19/23)vs.(3/7)]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中保留远端的前列腺包膜及精囊,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储尿、排尿、控尿功能,保护阴茎的勃起功能,同时可有效防止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联合静脉化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7月至2017年03月我院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3例,其中TURBT术后行静脉化疗39例为观察组,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4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2年内复发和生存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4/3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4%(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2、24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个月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总体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个月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URBT术后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与经验.方法:随访了2006年1月-2012年2月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的87例患者,手术方法为腹腔镜下膀胱全切术+开放新膀胱构建及吻合,并对随访3年的临床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所有的新膀胱漏尿并发症均被有效处理;仅有1例患者因肠瘘行肠造口,3个月后行肠回纳;术后3年整体生存率为88.5%(77/87),无瘤生存率为92.2% (71/77);整体控尿功能及肾功能保护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具有良好的控尿功能和较好的保肾功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及减少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盆底康复训练干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尿潴留发生率及尿动力学指标;并于术前,术后1月、6月、12月评估两组PFIQ-7、PFDI-20评分。结果:观察组尿管留置时间、首次自主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膀胱复原时间、拔除尿管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膀胱逼尿肌收缩压、膀胱顺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道闭合压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月、6月、12月观察组PFIQ-7、PFDI-20评分始终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凯格尔训练等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改善盆底功能障碍及尿动力学指标,加快术后排尿,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1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3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手术期资料、新膀胱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肿瘤控制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成功随访32例,随访时间12 ~ 53个月,平均随访27个月,均为男性;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术者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10 ~530 min,平均370 min;术中出血300~ 850 ml,平均485 ml;术后3~5天肠道开始恢复功能;淋巴结清扫数目8~31个,平均16个;手术切缘均无阳性结果;术后12个月与6个月相比较,最大尿流率(15.2±1.3vs11.4±1.2 ml,P<0.01)、最大膀胱容量(372.8±52.2 vs 247.9±60.3 ml,P<0.01)、残余尿量(23.8 ±9.6 vs 39.6±11.7 ml,P<0.01)、最大膀胱充盈压(33.7 ±5.7 vs 25.1±6.8 cmH2O,P<O.01)、最大膀胱排尿压(63.7±15.9 vs62.9±17.6 cmH2O,P>0.05)、膀胱顺应性(26.2±12.6 vs 25.7±13.3 cmH2O,P>0.05)以及昼/夜控尿率(91%/81% vs 84%/72%).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8%(6/32),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32);随访期间,肿瘤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3% (2/32)和12.5%(4/32).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术后控尿效果好、满意的新膀胱功能和肿瘤控制效果等优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对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ula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患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老年MIBC患者共68例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膀胱根治切除方案设为对照组,30例采用TURBT术后序贯放化疗方案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总生存时间、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及手术前后QOL评分。结果:入选患者随访14~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7.0个月;其中观察组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66.67%(20/30),80.00%(24/30);对照组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65.79%(25/38),81.58%(31/38);两组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QOL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术后6个月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MIBC患者采用TURBT术后序贯放化疗方案可获得与膀胱根治切除方案相近的生存获益,且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ZONA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6年71位手术患者的膀胱癌以及对应的癌旁膀胱上皮标本,采用Realtime-PCR法、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等检测ZONAB在膀胱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heri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ZONAB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ealtime-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得膀胱癌组织中ZONAB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测得膀胱癌组织中的ZONAB表达率高(38.0%)大于癌旁组织(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ZONAB表达率较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高(P<0.05);ZONAB与E-cadherin两种蛋白在膀胱癌中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ZONAB在膀胱癌中高表达,ZONAB的表达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ZONAB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162例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即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A组)与117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组(B组)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生存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A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79.62%、62.96%,B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7%、76.92%、64.10%,两组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63.12±11.69)分、(35.68±8.47)分,A组健康状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失眠及便秘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无差异,但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组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