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1987年,为30例需要府卧体位的脊柱腰、骶段手术设计了俯卧位硬膜外腔穿刺术。麻醉前准备妥当,置病人于俯卧位(胸、腹两侧及髋下垫以约10cm高软垫,头及下肢端各放低10度),选胸12~腰1或腰1~2间隙,用针尾接含液体玻璃管或测压管的穿刺针行正中入路硬外腔穿刺。配制1%利多卡因、0.375%布吡卡因混合液。穿刺成功注10ml药液后,尾向置管5cm。平均用药量19.26ml/人次。结果 30例俯卧位穿刺均一次成功,无剌破硬膜及单边麻醉病例。阻滞平面T9~S5。止痛完善不需辅助镇痛药。手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麻醉  相似文献   

2.
90例硬膜外导管X线定位的投照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阻滞术在临床上应用甚广。国产导管在硬膜外腔内的位置究竟如何 ?置管长度和方向对其究竟有何影响 ?我们对此进行了 90例X线定位研究 ,本文着重介绍其投照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6 5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14~ 6 4岁 ,均为硬膜外麻醉下拟行外科手术的病人。穿刺点选胸段 15例 ,腰段 75例。穿刺时体位 ,左侧卧位 71例 ,右侧卧位 19例。均采用直入法 ,从突破感、负压和气泡外溢等作为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标志 ,采用外径1mm的沪产KF硬脊膜麻醉导管 ,其中头向置管 6 4例 ,足向置管 2 6例。置管长度 3 5cm~ 4 0cm者 2 7例 ,…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 26~ 59岁,胸段结核13例均为胸 以下,腰段结核5例,均合并不同程度脊柱畸形,局部有压痛或叩击痛,其中全瘫4例,单瘫1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心肺无重要疾病,血沉均小于30mm/h,以上病人结核病灶均未浸入椎管内,手术时间1.5~3h。 麻醉方法,常规硬脊膜外腔麻醉准备,穿刺点避开脊柱畸形部位在正常棘突间穿刺,头向置管2~3cm,术华经硬膜外腔给予术后镇痛剂,本组18例中17例麻醉阻滞完善,效果满意,仅1例胸段结核并单瘫患者麻醉阻滞不全,效果欠佳,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85例肺部疾病,食道疾病患者行双腔气管插管加硬膜外复合麻醉的临床经验。方法85例患者,年龄25~79岁ASAⅠ~Ⅱ级。均首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确定效果、在行双腔气管插管、进行复合麻醉,手术中连续监测SBP、DBP、MAPHR、SpO2或ECG。结果双腔气管插管能保证有效通气和气体交换、避免分泌物误入健侧、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减少全麻醉药用量,更好的完善麻醉效果。结论胸科疾病手术,选择双腔气管插管加硬膜外复合麻醉是选择的方法,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T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母婴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T~Ⅱ级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CSEA组经L2~L3间隙穿刺,先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固1.3~1.6ml,再于硬膜外腔置管备用;EA组经L2-L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先注入2%利多卡因3ml,5min后再分次注入10ml。结果两组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低血压发生率、最高阻滞平面、镇痛效果、肌松效果、手术时间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产妇的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比单纯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短、阻滞效果好、手术时间缩短,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应用得当是剖宫产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1月我科对5 6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 ,用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麻醉 ,收到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呼吸功能正常 ,心功能Ⅰ~Ⅱ级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 5 6例 ,年龄 6 0~ 78岁 ,男 40例 ,女 16例 ,体重 46~ 78kg。术前常规用药 ,患者入手术室后持续监测BP ,平均MAP ,HR ,ECG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等。在胸7~ 9(T7~ 9)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 ,麻醉用药为 1%利多卡因 10ml 0 33%丁卡因 10ml 1∶2 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穿刺成功后给试验量 3ml,全量 10ml。…  相似文献   

7.
自 1 996年以来 ,我院在食道贲门癌根治术等胸科手术中 ,联合应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1 6例 ,男 75例 ,女 41例 ,年龄 2 0~ 75岁 ,ASAⅠ~Ⅱ级 1 0 5例 ,Ⅲ级 1 1例。食道上中段癌 2 3例 ,食道中下段或贲门癌 87例 ,肺癌或肺大泡 6例。均经剖胸切口或颈胸切口、胸腹联合切口行根治术。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钠 0 1 g。硬膜外阻滞选T5~8间隙穿刺 ,头向置管 4cm。试验量为 2 %利多卡因 3~ 4ml,首次量及维持量分次间断给 0 2 %~ 0 2 5%丁卡因 1 %利多卡…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95年 8月~ 1998年 8月用 CD系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30例 ,取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16~ 42岁。骨折部位 :T1 1 1例 ,T1 2 6例 ,L1 16例 ,L2 4例 ,L33例。致伤原因 :砸伤 9例 ,坠落伤 14例 ,交通事故 7例。神经功能损伤按Frankel分级 :A级 9例 ,B级 7例 ,C级 4例 ,D级 8例 ,E级 2例。受伤到手术治疗的时间 8小时~ 7天 ,平均 2 4小时。1.2 手术方法 局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 ,俯卧位 ,后正中切口 12~ 14cm,暴露伤椎及其上下各一个棘突 ,清理椎板及关节突表…  相似文献   

9.
严虹  蔡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6031-6032
对硬膜外麻醉下尿道悬吊术后外周神经损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女,46岁。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TVT-O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患者既往体健,术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入室后行L3,4硬膜外穿刺,置管时患者诉右侧大腿有一过性触电感,未作处理,于硬膜外腔留管3cm后固定,患者再未诉任何不适,硬膜外共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10ml加2%利多卡因7ml完成手术,麻醉平面T10~S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钻引导徒手椎弓根钉置钉技术(太极椎弓根置钉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特发性脊柱侧弯15例,先天性脊柱侧弯5例,脊柱后突畸形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31例,胸腰段骨折脱位64例,共118例行椎弓根固定,采用电钻引导钻出钉道,徒手椎弓根置钉。结果 T1~T9置钉228枚,T10~T11置钉296枚,T12~L4置钉474枚,L5置钉58枚,S1置钉52枚,共1 108枚,无置钉引发的血管、神经并发症;置钉操作中,发现置钉不准确28枚,重新置钉后无拔钉及松动,不影响椎弓根钉稳定性。结论电钻引导徒手椎弓根钉置钉法具有手术时间短,置钉可靠,适用于胸腰段脊柱疾病经椎弓根钉固定患者,是一种无需复杂设备就能准确置入椎弓根钉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手术中硬膜外置管作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硬膜外麻醉失败的腰椎间盘手术患者,先在局麻下打开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4~5 ml作为试验量,观察5分钟无脊麻征象后,向尾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6~7 ml。结果术中置管作硬膜外麻醉后,上、下界感觉神经阻滞平面分别为T9~T10和S3以下。所有患者均无切口疼痛及下肢放射性酸痛。术中血压稳定,血氧饱和度(SpO2)〉96%,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反应。结论腰椎间盘手术中硬膜外置管作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是腰椎间盘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春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81-3181
目的探讨适合高龄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200例择期行阴式子宫全切手术的高龄患者,取左侧卧位,于L2~3或L3~4椎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麻醉药为0.75%布比卡因2 ml回抽脑脊液至3 ml,酌情蛛网膜下腔注药2~2.6 ml,硬膜外腔头向置管3~4 cm。调整麻醉平面不高于T6。记录麻醉效果,监测生命体征。结果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硬膜外导管拔出困难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5岁,司机。因右输尿管下段结石,右肾积水,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输尿管探查术,术前患者一般状态良好,A SA I级,脊柱未见异常,患者取右侧卧位,经T12~L1行正入法穿刺,因穿刺困难未成功,改为旁入,在原穿刺点向下旁开1.5 cm处进针,顺利突破黄韧带有突破感,进入硬膜外腔,负压明显,无液体回流,检查导管通畅,无异常,向头侧置管,开始有些阻力,当管置入1.5 cm后顺畅通过,置管6 cm后退出穿刺针(较易),当退硬膜外导管时确丝毫不动,死死卡住,向管腔内注射盐水阻力大,无法注入,向管腔置入导管管芯,也…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麻醉实践中经常使用的神经阻滞方法 ,已有较为成功的经验 ,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阻滞不全或阻滞失败发生。现将 6 0例连续硬膜外阻滞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4例 ,女 2 6例。年龄 18~ 6 5岁 ,盆腔及下肢手术。采用直入法穿刺硬膜外腔 ,头向置管 3~ 3.5 cm。选用 1.5 %~ 2 %利多卡因药液做局麻药 (含 1∶ 2 0万肾上腺素 )。1.2 阻滞失败的标准 注入常规剂量局麻药 (15~ 2 0 ml)后 ,观察 2 0~ 30 min,无阻滞平面 ,或阻滞平面不够 ,切口上下缘疼痛 ,或镇痛不全 ,肌肉松驰不良 ,追加局麻药…  相似文献   

15.
女,23岁.行宫外孕手术,既往无精神、神经疾患.行硬膜外L1~2间隙穿刺,向上置管3cm,用1.1%碳酸利多卡因共计18ml.阻滞平面T8~L3,手术历时60 min,麻醉经过平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胸腰段脊柱内固定术后辅以支具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2例胸腰段脊柱患者内固定术后采用胸腰骶支具TLSO治疗。每3~6个月摄站立位或仰卧位正侧位X线片随访观察分析患者的内固定器械稳定性和脊柱植骨融合率。[结果]46例获得2年以上的临床随访,平均时间20.6个月。有1例后路内固定(钉棒系统)发生断裂松动,且有相应并发症发生。脊柱损伤节段的融合时间平均5.6个月,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约为96%(44/46),8个月全部融合。【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行支具治疗的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支具增强了患者内固定器械的稳定性,减少了疲劳性断钉、断棒现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80年~1982年应用硬膜外阻滞行各种手术700例,其中发生硬膜外腔出血28例。28例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38~70岁。穿刺部位在胸3~12间隙15例,腰1~5间隙13例。穿刺过程中出血10例、置管时出血18例。其中入血管3例,刺破血管15例。本组均采用连续导管法,置管深度3~4厘米。麻醉前苯巴比妥钠0.1克,阿托品0.5毫克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的麻醉处理方法,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T8~9硬膜外穿刺置管,使用F35~39Robertshow双腔支气管导管,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准确定位,胸腔镜进行探查时即行单肺通气,腹腔镜气腹和颈部操作时行双肺通气,术中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结果 12例电视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均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下完成,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均小于45 mm Hg(1 mm Hg=0.133 kPa),手术时间(330.6±39.5)min,单肺通气时间(82.5±20.4)min,术中估计失血量(210.9±130.5)mL.结论 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行电视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手术,麻醉效果理想,手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自 1 997年起 ,我科应用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剖胸手术 ,较单纯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优点多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剖胸择期手术 35例 ,ASAⅡ~Ⅲ级。其中肺叶切除 3例 ,食道中段癌 4例 ,食道中下段癌 1 4例 ,贲门癌 1 4例。年龄 51~ 74岁 ,男 2 2例 ,女1 3例。随机分 2组 ,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为复合组 1 6例 ,余为对照组 1 9例。方法 :入室开放两路静脉 ,接无创血压、心电监护仪。复合组先作硬膜外穿刺 ,穿刺部位为T4~ 6,穿刺成功后常规置管注入 1 0 %利多卡因与 0 2 5%布比卡因混合液 3ml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矫正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置钉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置钉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指标、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置钉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维持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