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临床研究结果 ,特制定如下试行操作规程。麻醉操作规程1 麻醉指征适应症 :系自愿接受胆囊切除术病员 ,病史清楚 ,经B超或X光检查 ,术前诊断明确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等良性胆囊疾病 ,具备胆囊切除手术指征者 ,可选用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方法施行胆囊切除术。尤其对老年人、体弱者需施行胆囊切除术 ,选择该麻醉方法更为适宜。相对禁忌症 :①不能合作病人 (如神志不清、小儿等 ) ;②硬膜外麻醉穿刺部位感染或严重脊椎畸型 ,无法施行硬膜外麻醉穿刺 ;③置…  相似文献   

2.
应用针刺复合安氟醚全麻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复合安氟醚全麻下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观察 ,70名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 ,A组 (n =2 4)即针刺复合安氟醚麻醉组 ,B组 (n =2 3)即电极板穴位刺激复合安氟醚麻醉组 ,C组 (n =2 3)即单纯安氟醚复合麻醉组 (对照组 )。三组静脉诱导和气管插管方法相同 ,麻醉维持静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用量相同 ,对安氟醚吸入浓度则根据病人血压、心率调节 ,术中A、B两组同时开放电刺激仪。结果 :A、B两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 ,A、B两组麻醉Ⅰ级率分别为 6 2 5 0 %和 6 5 2 2 % ,C组仅为 43 48% ,显著低于A、B两组。麻醉全程安氟醚用量A、B两组分别比C组平均少用 2 9 73%和 37 84%。上述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显示针刺与全麻两者有协同作用。结论 :针麻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下施行食管癌手术 ,麻醉效果肯定 ,方法安全、新颖 ,并能减少安氟醚用量 ,降低麻醉费用 ,由于针麻可调节机体功能 ,能使并发症减少 ,故可作为食管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食管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凭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B组50例,仅用全身麻醉;A组50例,先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再行气管内插管全麻。记录在围麻醉期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和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A组患者的MAP、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是目前用于食管癌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 1 997~ 1 999年 ,采用电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对我院外科进行的 1 8例胆囊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结果证明电针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较单纯硬膜外麻醉在肌紧张、牵拉反应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病史清楚 ,经B超或CT检查诊断明确的单纯胆囊切除适应症者 ,术前经全面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且病人自愿接受分组。A组为电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组 (以下简称电小硬组 ) ,B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 (以下简称硬膜外组 )。固定手术人员及术式。 3年间选择病人1 8例 ,随机分为A、B…  相似文献   

5.
针刺复合安氟醚吸入全麻食管癌切除临床研究总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复合安氟醚全麻下实施食管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将 1 2 0名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 (n =40 ) :针刺复合安氟醚吸入全麻组 ;B组 (n =41 ) :电极板穴位刺激复合安氟醚吸入全麻组 ;C组 (n =3 9) :单纯安氟醚吸入全麻组(对照组 )。麻醉诱导三组均静注维库溴铵、芬太尼、异丙酚 ,剂量相同。三组术中均静注芬太尼(2 μg·kg- 1 ·hr- 1 )、维库溴铵 (0 .0 3mg·kg- 1 ·0 .5hr- 1 ) ,并根据麻醉需要吸入安氟醚适宜浓度维持麻醉和肌松。A、B两组同时开放电刺激仪。结果 :A、B两组麻醉Ⅰ级率各为 67.5 0 %、68.2 9% ,C组Ⅰ级率仅 2 8.2 1 % ,两者比较P <0 .0 0 1 ;麻醉全过程安氟醚平均浓度 (ETEnf)A、B两组分别为0 .5 5 %、0 .5 0 % ,C组为 0 .83 % ,A、B两组比C组吸入安氟醚浓度分别低 (少 ) 3 3 .73 %、3 9.76% ,P <0 .0 0 5。结论 :针刺复合安氟醚吸入全麻不但增强镇痛效果 ,而且减少安氟醚吸入用量 ,并突出了针麻优越性 ,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围手术期不可回避的常见难题 ,笔者将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病例阐述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从 2 0 0 0年 1月开始 ,凡有支气管哮喘、喘息支气管炎病史及术中、术后有哮喘发作的患者均列为研究对象 ,共 3 2例 ,占同期手术患者的 2 .5 % ,其中男 1 3例 ,女 1 9例 ;年龄 5 4~ 87岁 ,平均 (67± 8)岁。麻醉方式均为静吸复合麻醉。仅有哮喘史者 2 3例 ,术前有哮喘发作者 8例 ,术中突发哮喘者 1例。1 2 研究方法 :术前常规探视患者 ,询问病史 ,对仅有哮喘病史的患者 ,注意麻醉诱导 ,加深麻醉 ,充足供氧 ,选择用药 ,促使…  相似文献   

7.
针药复合麻在一些手术中的优越性已有报道。为了探讨针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式全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本文设计了一个临床对照研究,并作了初步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式全宫切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对照组):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20例);Ⅱ组(针药复合组):应用针麻复合硬膜外麻醉(20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表1)。表1 病人一般资料  Ⅰ组Ⅱ组年龄(岁)43.15±7.2745.6±6.37体重(kg)56.0±8.2555.7±5.37贫血(<90g/L)2例3例EKG异常2例2例2 方法  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测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时对循环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4 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单纯全麻。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及Sp(O2 )。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后2min、进腹探查时、术中2h和插管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血糖、皮质醇、胰岛素值。结果 A组血压、心率较B组稳定(P <0 .0 5 ) ,A组麻醉前后内分泌各测定值无明显变化,而B组显著升高(P <0 .0 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时对循环和内分泌功能影响小,麻醉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唐炜  马文  傅国强  袁岚  沈卫东 《中国针灸》2013,33(2):159-162
目的:评价采用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对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发生恶心与呕吐的影响,探讨理想电针参数.方法:将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女性病人120例随机分为4组.2Hz电针治疗组(A组)、2Hz/100Hz电针治疗组(B组)、100Hz电针治疗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30例.各组均接受相同麻醉处理方案,A、B、C3组病人均在常规药物麻醉开始前半小时针刺双侧内关穴,得气后连接HANS-200A电针仪,频率分别为2Hz、2Hz/100Hz、100Hz,手术结束后停止电针刺激.D组不予电针.观察记录各组病人手术结束后生命体征、术后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恶心与呕吐的严重程度分级.结果:各组病人术后1h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指脉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C、D组[10.0%(3/30) vs 30.0%(9/30)、36.7%(11/30)、53.3%(16/30),均P<0.01];B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3组(均P<0.01).结论:2Hz/100Hz电针可有效减少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减低病人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针刺复合麻醉行胃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我院将胃切除术病人分为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简称针药组)和硬膜外麻醉(简称对照组)各10例进行比较,从中探讨针刺复合麻醉下的针刺镇痛的效应。两组病例系随机交替进行。故两组性别、年龄和手术时间等均相近似(病种见表1)。除麻醉医生固定外,术者、病人以及手术方式等没有特别要求,均按常规进行。方法 (一)穴位和刺激方法穴位:至阳、脊中。刺激方法:脊中穴接正极,用G6805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针刺加药物结合麻醉(简称针药结合麻醉)在大脑运动语言区病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针药结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25例位于大脑左侧额下回后部语言运动区周围肿瘤实施手术切除,比较不同麻醉下对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结果:15例接受针药结合麻醉的患者中6例因皮层刺激时发现肿瘤紧邻功能皮层,实施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另9例肿瘤获得全切除,术后均未见语言障碍或功能障碍加重。在接受全麻的1  相似文献   

12.
Acupunctureanesthesiaforresectionofesophagenalcarcinomaisreportedearly[1 ] .However ,simpleacupuncturecannotcompletelyblockorsuppresstheinputofnoxiousinforma tionfromsurgicaloperationtraumaandthusin completeanalgesia,poormuscularrelaxationandsevereviscera …  相似文献   

13.
<正> 耳针麻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在对甲状腺癌患者施行颈淋巴组织整块切除(颈清扫)中,常因手术范围广、创伤大,顾虑效果不佳,而不愿采用。为此,我们收集本院在耳针麻醉下作颈清扫术15例,与同期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下作颈清扫术27例作一比较,以进一步探讨耳针麻醉在颈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准备:常规作术时体位练习3~4天,每天适应1~2小时。术前用药:术前1小时常规应用苯巴比妥纳0.1克,阿托品0.5毫克。切皮前15  相似文献   

14.
33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1 1例 ,B组穴位电极刺激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1 1例 ,C组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1 1例。每例于术前 1天、术中(麻醉后 3 0min)及术后第三天 ,分别抽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多巴胺(DA)含量。结果 :A、B两组血浆NE值术中比术前降低 ,其中A组术中比术前降低有显著差异(P <0 .0 1 ) ,C组 (对照组 )NE值术中比术前略升 ;血浆E值A、B两组术中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1 ) ;血浆DA值三组术中与术前比较均上升。术后 3天血浆NE、E、DA值开始恢复或接近术前一日水平。提示针刺 (A组 )或穴位电极 (B组 )在硬膜外复合麻醉中仍具有调整交感神经功能的作用。针麻效果的差异与血浆NE的变化关系较为密切 ,与血浆E、DA变化相关较少 ,血浆NE含量释放减少者 (A、B两组 )针麻效果优良 ,释放多者麻醉效果较差。上述检测结果同样显示针刺 (或穴位电极 )复合硬膜外麻醉可能具有减轻或缓解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兰英  彭莉  秦必光 《针刺研究》2001,26(2):156-160,F003
目的 :探讨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胆心反射发生率。方法 :共观察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 45例 ,按麻醉方法不同 ,随机分为A、B、C三组 ,A组 (即针硬组 )、B组 (即电极组 )、C组(即对照组 )均要求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达到T4~ 1 1 以上 ,麻醉效果镇痛完全 ,肌肉松弛 ,牵拉反应轻 ,术中安静 ,根据术中探查、提胆囊、分离胆囊、切胆囊、缝胆囊床等主要手术步骤中HR、MAP、ECG的变化判断胆心反射是否发生。结果 :三组 (各 1 5例 )发生胆心反射共 1 5例 (31 1 1 % ) ,以提胆囊、分离胆囊及探查刺激胆囊发生胆心反射最多 (85 71 % ) ,按统一判断胆心反射标准评定三组胆心反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前心电异常病例在术中胆心反射发生率较高 (5 7 1 4% ,P <0 0 5 )。结论 :本项研究三种麻醉方法还不足以抑制或阻断胆心反射发生 ,降低胆囊手术胆心反射发生率的有效方法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生理特点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 92例 70岁以上食管、贲门癌患者在全麻下施行食管癌根治术。结果 :92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 18例 ,占 2 0 % ;痊愈 90例 ,占 97.8% ;死亡 2例 ,占 2 .2 %。结论 :年龄非手术禁忌因素 ,对 ~ 期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 ,尽量争取手术根治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处理围术期并发症 ,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针刺对心脏手术病人的机体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心脏手术病人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病人随机分成针麻组(组Ⅰ,n=12),全麻辅助针刺组(组Ⅱ,n=12)和全麻组(组Ⅲ,n=16).所有病人术前用药为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哌替啶50 mg,东莨菪碱0.3 mg.针麻组术前15 min下针,针刺穴位取双侧内关、列缺、云门.进针后接针麻仪,脉冲频率为3~4 Hz,输出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准,一般诱导时间20~30 min.切皮前15 min静注氟哌利多或安定5 mg、芬太尼0.1 mg,术中酌情追加芬太尼,保持自主呼吸.体外循环肝素化时,留针停止刺激,待鱼精蛋白中和后恢复刺激.全麻组麻醉诱导安定0.1 mg/kg,维库溴铵0.25 mg/kg,依托咪酯0.2 mg/kg,芬太尼5ug/kg,麻醉维持吸入异氟醚,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辅助针刺组在全麻方法上加电针刺激.监测方法①血流动力学于术前、诱导后、切皮、转流前、停转流、停转流后30 min和术毕记录HR、MAP、CO、CI、SV、SVR.②氧自由基及心肌酶谱指标于上腔静脉插管前(转流前10 min)、停转流、转流后1 hr,经颈内静脉抽血测定心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③转流前、停心肺转流机和停机后1 hr分别自右心耳剪下1 cm×1 cm×1 cm标本测心肌热休克蛋白(HSP70)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组Ⅰ术中CI、MAP、SV明显低于组Ⅱ和组Ⅲ,和术前值相比,全麻组术毕时CI、MAP、SV明显降低(P<0.05),而针麻组则无显著变化.②组Ⅰ、组Ⅱ停转流后1 hr SOD较转流前明显增高,组ⅢSOD较转流前明显下降,MDA显著增加,三组CK-MB停转流1 hr均较转流前明显增加,组Ⅲ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组Ⅰ和组Ⅱ.③针刺组HSP70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对心脏手术病人循环功能有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减轻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