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181例女性不育患者血清AsAb、EmAb;同时检测86例正常生育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女性不孕不育组中AsAb阳性44例,阳性率为24.31%;、EmAb阳性41例,阳性率为22.65%;正常对照组中AsAb阳性5例,阳性率为5.81%;、EmAb阳性4例,阳性率为4.65%;不孕不育组AsAb和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AsAb和EmAb是造成女性免疫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两者联合检测,减少漏诊率,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49例原发性不孕、466例继发性不孕、320例习惯性流产及45例正常生育妇女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结果:原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6.17%,EmAb阳性率为17.45%,ACA阳性率为12.75%;继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8.97%,EmAb阳性率为20.17%,ACA阳性率为19.10%;习惯性流产组中,AsAb阳性率为19.06%,EmAb阳性率为9.06%,ACA阳性率为28.12%;对照组中,AsAb和ACA阳性率为2.22%,EmAb为0%。不孕不育各组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2,P<0.05)。结论:血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反复流产(RSA)与自身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L)、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精子抗体(AsAb)的关系。[方法]对116例原因不明RSA患者(研究组)和40例正常非孕妇女(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CL和EmAb;采用凝集试验法检测AsAb。其中,研究组又按不同人流次数分为4组。[结果]整个研究组中aCL、EmAb和AsAb的阳性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人工流产次数与血清EmAb阳性率呈正直线关系(r=0.996)。[结论]体内aCL、EmAb和AsAb的存在可能是原因不明RSA的病因之一,且EmAb可能与人工流产导致后来反复自然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中相关抗体检测在不孕不育分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3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73例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增强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AoAb、AsAb、ACAb、EmAb。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CAb、EmAb、AsAb及AoAb阳性率分别为2.74%、16.44%、21.92%、2.74%和0.00%、1.37%、0.00%、0.00%,观察组患者的ACAb、EmAb、AsAb及Ao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性AsAb阳性率分别为13.33%(2/15)和24.14%(14/58),男性的AsAb阳性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结论:在不孕不育人群中,自身免疫抗体的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女性不孕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女性原发和继发不孕发病中的作用。方 法:采用凝集试验和ELISA方法检测262例原发不孕、112例继发不孕和40名正常对照的血清AsAb和EmAb。结 果:原发不孕组AsAb和EmAb总阳性率分别为19.08%和39.69%,继发不孕组分别为14.28%和44.64%,均高于 正常对照组(P<0.05)。继发不孕AsAb阳性患者中75%有人工流产史。结论:AsAb和EmAb在原发和继发不孕 中均起重要作用;人工流产可能是继发不孕的第一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检测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467例不孕症女性进行AsAb与EmAb检测,并与64例健康孕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孕组患者AsAb、EmAb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原发性不孕患者中AsAb、EmAb检测阳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sAb和EmAb检测可为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可作为女性不孕症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 (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 (ACL)在习惯性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凝集试验和ELISA方法对 335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和 4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AsAb、EmAb和ACL进行检测。结果 :习惯性流产组AsAb、EmAb和ACL的总阳性率分别为 9.85 %、40 .59%和2 5 .0 7%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5 .0 % ,5 .0 % ,0 % ) (P <0 .0 5)。结论 :EmAb和ACL在习惯性流产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AsAb的检出提示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8.
叶元  阳华 《华夏医学》2001,14(1):17-18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中抗精子抗体(AsAb)、抗内膜抗体(EmAb)与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衣原体(Ct)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36例女性不孕患者常规检测血清AsAb、EmAb及宫颈拭子查Uu、Ct。结果:EmAb或AsAb单项阳性57人,合并2例阳性11人,共68人,综合检出率50%(68/136);Uu或Ct单项阳性62人,合并2项阳性18人,合计80人,总检出率58.82%(80/136)。在EmAb或AsAb阳性的68人中合并Uu/Ct阳性者49人,占72.06%(49/68),而EmAb/AsAb阴性的68人中Uu/Ct阳性者31人,发生率45.58%(31/6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AsAb、EmAb产生与生殖道感染Uu、Ct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中相关抗体检测在不孕不育分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3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73例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增强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AoAb、AsAb、ACAb、EmAb.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CAb、EmAb、AsAb及AoAb阳性率分别为2.74%、16.44%、21.92%、2.74%和0.00%、1.37%、0.00%、0.00%,观察组患者的ACAb、EmAb、AsAb及Ao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性AsAb阳性率分别为13.33% (2/15)和24.14% (14/58),男性的AsAb阳性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结论:在不孕不育人群中,自身免疫抗体的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何印蕾 《右江医学》2006,34(2):163-164
目的研究支原体(UU)、衣原体(CT)感染与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对女性不孕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金标法分别对219例不孕患者和100例健康已孕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和AsAb、EmAb检测。结果不孕组UU、CT感染率、AsAb和Em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女性生殖道UU、CT感染和AsAb、EmAb与不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且AsAb、EmAb的产生与UU、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卵巢早衰抗卵巢抗体和抗透明带抗体及其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卵巢早衰 (POF)患者血清中抗卵巢抗体 (AoAb)、抗透明带抗体 (AZpAb)水平及其分类情况 ,研究免疫性卵巢早衰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卵巢早衰、抗精子抗体 (ASAb)阳性不孕妇女和不明原因不孕症妇女血清中AoAb ,AZpAb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 POF患者、ASAb阳性不孕妇女组及不育患者组血清中AoAb、AZpAb均比正常妇女组高 (P <0 0 1)。在抗体的分类证明 ,各组抗体以IgG为主 ,IgA ,IgM也有一定的比例。结论 POF与自身免疫异常密切相关 ,该结果对于深入研究和预防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钱东林  王亚南 《河北医学》2014,(9):1448-1451
目的:研究不孕妇女细菌性阴道病( 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 ,BVD)与四种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探讨。方法: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选择我院299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组,原发性不孕(Primary infertility,PI)组94例,人流后继发性不孕(Secondary infertility after induced abortion,SIAIA)组103例,药流后继发性不孕(Secondary infertility after medicine flows ,SIAMF)组102例。另选100例健康体检的女性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BVD阳性率情况,血清四种抗体的检测结果并分析BVD与抗体的相关性。结果:PI组、SIAIA组与SIAMF组的BVD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PI BVD 阳性组的AsAb阳性率为34.48%(10/29),显著高于PI BVD阴性组的13.85%(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IAIA BVD阳性组的EmAb阳性率为45.16%(14/31),显著高于SIAIA BVD阴性组的24.66%(1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AMF BVD阳性组与SIAMF BVD阴性组在AsAb阳性率、EmAb阳性率、ACA阳性率以及AzpAb阳性率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BVD与PI AsAb 以及SIAIA EmAb 均呈正相关。结论:不孕妇女BVD发生率较高,且和PI AsAb以及SIAIA EmAb具有较强相关性,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孕女性中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与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ribody.AsAb)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6年2月在计划生育指导所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不孕女性370例.其中原发不孕120例(原发不孕组),继发不孕250例(继发不孕组).同时选择健康已孕女性10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衣原体一步免疫层析法检测CT感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AsAb。结果:不孕组CT感染率、AsAb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不孕组CT感染率、AsAb阳性率与原发不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中AsAb阳性患者CT感染率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感染及AsAb均可造成女性不孕.AsAb的产生与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内抗生殖抗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72例稽留流产患者(观察组)和40例正常妊娠6 ̄16周孕妇(对照组),进行了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HCG抗体和抗卵巢抗体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抗生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AsAb阳性20例(27.7%)、EmAb阳性35例(48.6%)、AhcGAb阳性12例(16.7%)、AovAb阳性15例(20.8%);对照组抗生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例(2%)、2例(4%)、1例(2%)、0例(0%)。观察组的4种生殖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以上4种抗生殖抗体可干扰卵的发育成熟、排卵、受精、胚泡着床和胚胎发育成熟等过程,体内4种抗生殖抗体与稽留流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廉江市育龄期妇女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Ab)阳性率,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分别以斑点免疫渗滤试验法(DIGF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行婚前检查的500例廉江市育龄期未生育妇女的AsAb、EmAb和AcAb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度和重复率。结果廉江市育龄期妇女AsAb、EmAb、AcAb的ELISA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0%、3.8%、1.6%,而DIGFA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4%、4.6%、1.8%。DIGFA法检测3种抗体相对于ELISA法的敏感度为87.5%~90.0%,特异度为98.8%~99.6%,符合度为98.4%~9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IGFA法的日间重复性为100.0%,明显高于ELISA法的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廉江市育龄期妇女的3种抗体阳性率较低,DIGFA法检测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相当,但DIGFA法的稳定性要高于ELISA法,且其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其在免疫性不孕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国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药盒“Sperm AB”,检测了15例生育男性和82例不育男性的血清和精浆AsAb。结果显示:该药盒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易快速。生育和不育者AsAb阳性率分别为6.67%和32.92%(P<0.05),其中不育男性的血清和精浆两者的阴性阳性行合率为75.0%。AsAb阳性与阴性不育者精液量。精子密度和活率均无明显差异。提示在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中,采用该药盒测定AsAb较为实用,且对血清和精浆AsAb的同时测定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