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江苏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病区绿脓杆菌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各类标本742份,分离得到138份绿脓杆菌,阳性率为18.51%。用本室研究建立的一套绿脓杆菌噬菌体进行了分型,共分出60个,菌株集中在5个型别,分型率为96.38%,调查发现由病人、陪床、医生、病区工人,病房用具和病房环境中采得的标本可分离到同一噬菌体型别的菌株。通过调查为该院及时控制院内感染追踪传染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查找新生儿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与环境菌株的同源性,追踪可能的传播链,为下一步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培养出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环境追踪,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和系统进化树进行菌株鉴定,对分离到的鲍氏不动杆菌采用Eric-PCR和MLST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共采集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儿环境标本207份,其中阳性标本61份,占29.47%;16SrRNA基因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5株细菌属于鲍氏不动杆菌菌种;Eric-PCR得到A-I型9个型别,综合MLST分析结果显示,2号患儿痰液标本、输液泵、责任护士护士服,1号温箱表面与同期采样病房的电脑键盘,及3号患儿监护仪和责任护士手为同一ST2型别。其余型别为ST195,ST208,ST191,ST75,ST92,ST23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儿环境追踪发现,与环境分离菌株具有同源性,说明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有助于防控感染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3.
上海部分健康体检人员中感染TTV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健康人群TTV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分型。方法 用PCR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TTVDNA,对TTVDNA阳性标本作核酸序列测定。结果 100份健康体检人员血清标本,用PCR法检出TTVDNA阳性标本21份。其中14份作了部分序列测定,10份部分序列与TTVG1a基因亚型组的TA278株等的同源性为96.2%-99.5%。另4份与G1a组同源性为662.%-67.6%,与TTVG4基因型相同源性为81.9%-84.8%,与国内报道的各株TTV中同源性最大的61.SEQ为81.9%-84.3%。结论 上海地区部分健康人群中除分布有TTGG1a基因亚型感染外,还分布有国内未见报道的TTV基因型感染,其可归为TTVG4的一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某院ICU患者及环境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方法 对江苏省该院ICU采集的180份 患者和环境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药敏分析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从180份样本中 分离出41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临床菌株9株,环境菌株32株。药敏结果显示除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外(34.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70%。41株鲍曼不动杆菌PFGE基因分型分成19型,其中I、M、N、O、P 5个型别每型包含2株及以上,其余均为1株一型别;P型16株,其中有5株来自于医院感染患者,其余株来自于患者的呼吸机、治疗车以及周围环境,同时该型AB的检出时间跨度长达141 d。结论 该院ICU患者及环境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同源性,存在医院内传播及医院感染的流行。应加强消毒措施实施的监管,尽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烧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与环境菌株的同源关系,为烧伤患者CRKP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前瞻性监测某院烧伤科重症监护病房(ICU)2020年6-12月的CRKP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标本与环境标本采样,通过Compact 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并检测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型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共有4例烧伤患者发生CRKP感染,2株分离自创面分泌物,2株分离自血。采集环境标本152份,经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获得CRKP菌株共15株。通过PFGE分析,经聚类分析获得结果为A~G 7个聚类组,1号患者的血标本、2号患者的血标本及外环境标本及3号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及外环境标本具有同源性,为同一型别A型。将A~G型别的菌株进行MLST分析,结果分别得到A~G型为ST11、ST35、ST1、ST37、ST2929、ST23、ST17。对15株CRKP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5株K57型,ST型别为ST35、ST37和ST17。结论 烧伤患者环境CRKP检出率高,通过对环境标本追踪发现与临床标本分离菌株具有同源性,说明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有助于防控感染传播扩散。CRKP出现局部克隆株流行,可能合并高毒力,下一步应开展更大范围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某院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预防、MRSA流行监测,制定防治方案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和PCR技术对从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及环境分离的MRSA进行表型、基因型鉴定,检测其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并进一步对mecA基因阳性标本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从1352份标本中分离出1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54株,主要分离于烧伤科占77.78%;根据SCCmec基因分型结果,54株MRSA以Ⅲ型为主,占68.52%,pvl基因均为阴性。结论某院MRSA临床检出率与2008年监测的数据相仿,流行情况以Ⅲ型SCCmec基因型为主,提示医院MRSA临床株与环境株之间MRSA可能具有同源性,临床必须采取严格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药敏试验对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进行分型,并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从华西医院2000年4~11月住院患中分离SA,收集临床资料,用PFGE对医院感染株分型,并检测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 在3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中,分离出34株SA。菌株经PFGE分为24型,经药敏试验分为17型。SA感染散布于各病房,在ICU、肿瘤科、神经外科、皮肤科病房有小型传播,其聚集性发生更多见于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SA的PFGE分型与其药敏无对应关系。结论 华西医院2000年4~11月SA医院感染以多克隆散发为主,聚集性发生多见于MRSA。PFGE是一种理想的SA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K-B法)、SCCmec分型及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技术,2009年3-4月对烧伤科、ICU、呼吸内科、急诊科、血液内科、儿童急救科和儿童呼吸科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及环境分离的MRSA,进行了药敏试验和同源性分析,并检测其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结果 从1352份标本中分离出1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54株占50.0%,主要分离于烧伤科42株占77.8%;分离的临床菌株总体耐药率较高,除万古霉索外耐药率均>50.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SCCmec分型结果显示,54株MRSA以Ⅲ型为主占68.5%,pvl基因均为阴性;进行spa分型研究的23株MRSA中,22株为t030,1株为t2270,呈现高度的克隆一致性.结论 医护人员MRSA带菌率较高,部分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和环境中分离的MRSA有较高的同源性,存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MRSA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的同源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9—12月某三甲医院ICU患者、环境中连续分离的CRKP菌株,进行耐药表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同源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10株CRKP菌株,其中9株分离自5例患者的临床感染标本,1株分离自气压治疗仪面板。10株菌均携带产KPC酶基因;MLST分型均为ST11型;共有5种PFGE带型,其中5株带型完全一致,为流行菌株,1株菌株与流行菌株带型仅相差1条条带,其余4株菌带型相近,但与流行株带型差异较大。气压治疗仪面板分离的1株CRKP菌株与患者来源的4株CRKP菌株耐药表型、PFGE型别及ST型别完全一致,考虑为仪器共用造成的医院感染。分离自同一重症胰腺炎患者腹腔引流液、血标本的CRKP菌株PFGE带型完全一致,推测CRKP可能通过腹腔感染入血。结论 PFGE和MLST对明确医院感染细菌传播路径,个体细菌感染路径以及遗传变异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从切断感染途径方面入手指导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分子分型方法,调查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肠球菌属与环境中肠球菌属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探寻肠球菌属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及潜在高危环节.方法 收集于同时期医院医疗环境及临床标本的51株粪肠球菌和16株屎肠球菌作为研究对象,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利用Diversilab基因分型系统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肠球菌属分离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同时为耐高水平氨基糖苷类粪肠球菌9.8%、屎肠球菌12.5%;Diversilab基因分型系统将51株粪肠球菌分成5组流行克隆和17株散发克隆,16株屎肠球菌分成3组流行克隆和4株散发克隆.结论 粪肠球菌对一般所选抗菌药物敏感性高,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肠球菌属的医院感染形式有交叉感染、自身感染、母婴垂直感染,其中以粪肠球菌G1组克隆的产科交叉感染为主要存在感染形式,此外环境中感染菌定植也是医院感染播散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1988年3月鞍山市中心医院及鞍钢铁东医院婴儿室、新生儿室同时发生了一起急性腹泻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分离确定为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暴发。对从患儿粪便、病房外环境中分离出的45株菌进行血清学、耐药性、质粒图谱和噬菌体分型测定,并以同年散发菌株为对照,发现此次暴发菌株抗原结构完全相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耐药谱基本一致。具有相同的质粒谱,噬菌体分型60.42%属4774型,与散发菌株有明显差别.分析结果表明,两所医院分离菌株具有同源性,传播途径为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的病原菌临床分布、耐药特点及其基因型(同源)亲缘关系。方法采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和CLSI M100-S23指南对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耐药表型分组,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同源性分析。结果 49株PA来源于43位发生不同程度医院感染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主要分布在咽拭子(46.94%)、痰(32.65%)、口腔分泌物(10.20%)等临床感染标本,耐药表型分组分别为Ⅰ组32株、Ⅱ组7株、Ⅲ组5株、Ⅳ组5株。49份PA样本经扩增后电泳出46个电泳图谱,分19个基因型别。在放疗二区高分布的H型菌株(57.14%)与在放疗四区高分布的J型菌株(60.00%)高度同源,耐药Ⅲ组、Ⅳ组的组内及组间型别亲缘关系不明显。不同病区鼻咽癌放疗患者之间存在基因型高度同源的PA感染局部流行,不同型别高耐药菌株的感染散发,部分亲缘关系密切菌株的耐药表型相似。结论应用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分析病原菌同源性对医院感染监测和追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某院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和医院环境中MRSA的污染情况,研究临床和相应环境标本中MRSA的同源性,寻找MRSA医院感染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方法采用Vitek-2细菌鉴定系统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头孢西丁纸片琼脂扩散法和mec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MRS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58.54%(24/41);环境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38.10%(16/42)。MRSA菌株经RAPD扩增后均可见数量不等(4~6条)的条带,分型率达100%。经聚类分析,24株临床MRSA菌株分为4型,其中以RAPDⅠ型为主(14株);16株环境MRSA菌株分为3型,亦以RAPDⅠ型为主(13株)。烧伤科与神经外科各有4例患者及其周围环境分离出同源菌。结论该院临床标本及医院环境标本中MRSA分离率较高,RAPDⅠ型MRSA为其主要流行株且存在RAPDⅠ型MRSA菌株克隆传播。外源性途径是MRSA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从食物中毒患者粪便标本以及可疑食物中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表型和毒力基因的鉴定以及同源性分析。方法参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GB/T4789.7—2008),分离鉴定副溶血性弧菌。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做血清分型、耐药性、毒力基因(toxR、trh、tdh、tlh)的测定,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测定菌株的同源性。结果从3份食物标本和5份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8株,8株菌分属于不同的血清型。8株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一致。8株菌的toxR和tlh均阳性,trh均阴性,tdh为粪便标本均阳性,食物标本均阴性。8株菌共产生6种PFGE带型。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但分离于粪便标本和分离于可疑食物标本的菌株之间,其PFGE带型比较分散,可能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多种O抗原群混合污染引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山东地区不同季节优势恙螨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Ot)情况及其作为恙虫病传播媒介的可能性.方法根据Ot-Sta56 kDa外膜蛋白基因部分序列设计Ot种和型特异性引物,对标本提取的DNA先采用种特异性引物扩增,然后再采用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分型,并对部分标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从不同季节优势恙螨幼虫共得到11株Ot分离株和16份恙螨匀浆,从这27份标本提取的DNA经首轮PCR扩增后,18份标本有预期的目的带.对首轮PCR产物采用nested PCR扩增分型,结果17份为Kawasaki型,1份(LHGM2株)为Karp型.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证实了nested PCR分型结果:XDM2株首轮PCR产物碱基序列与Kawasaki型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7.0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Kawasaki株位于同一分支,应属于Kawasaki型;LHGM2株首轮PCR产物碱基序列与Karp型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6.45%,在系统发育树上与Karp株位于同一分支,应属于Karp型.结论山东地区不同季节优势恙螨中存在Ot自然感染,Ot主要基因型为Kawasaki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环泰山区域恙虫病东方体(Ot)流行株的基因型、遗传特征,探讨人、鼠间所感染Ot的基因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情况。[方法]2006~2008年对在环泰山区域采集的鼠类和疑似恙虫病病人标本进行Ot-Sta56kDa基因片段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对所测到的序列与GenBank中部分Ot参考序列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检测84份鼠脾标本,4份Ot基因阳性,阳性率为4.76%。其中,家鼠阳性率为1.79%,黑线姬鼠阳性率为10.71%(P>0.05)。4份病人焦痂标本3份Ot基因阳性。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鼠脾标本08P、53P的核苷酸序列与Sdu-1型同源性为99.77%,与Taguehi和Oishi型的同源性均为95.98%,与Kanda和Kawasaki型的同源性均为95.74%;鼠类标本55P、56P的核苷酸序列与TA686型的同源性分别为86.27%和77.11%。3份病人阳性标本的核苷酸序列与鼠标本08P、53P同源性均为100.00%,与55P、56P的同源性仅为74.30%。系统发生树分析显示,08P、53P和3份病人阳性标本与Sdu-1型在同一分支,与Kawasaki、...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机制、同源性及分子生物学分型进行研究,从分子水平了解其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年7月-2013年4月住院患者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6株,常规方法进行分离鉴定,根据2013年CLIS规定检测其耐药性;PCR技术检测mecA基因,对其进行SCCmec分子生物学分型及耐消毒剂基因(qacA/B)检测;利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子分型全部为ccrAB3型,mecA、qacA/B基因的携带率100.0%,并且同源性分析有5个克隆型。结论临床分离的下呼吸道标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为ccrAB3型,并对普通消毒剂有相当程度的抗性;分离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同源性分型不同菌株耐药率与其基因型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且这些菌株均为多药耐药株。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地震后群体受伤患者开放性伤口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并对其同源性进行研究,为群体外伤紧急医疗救治过程中是否存在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汶川地震后14例开放性骨折或骨筋膜室综合症受伤患者的创面分离阴沟肠杆菌进行耐药性分型;同时留取菌株,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图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6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型分为3型,RAPD分型分为4型,耐药谱分型相同的菌株RAPD分型不一定相同;同一患者上、下肢分泌物中分离的菌株同源性为100.0%;有5株菌株的同源性>90.0%,菌株间的差异非常小,可能存在耐药菌株的相互传播。结论群体受伤患者伤口感染细菌耐药性强,且伤口感染的同源性较高,存在医院感染的可能;因此,在突发灾难救援工作中,应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耐药细菌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锡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对5份食品样品、8份环境涂抹样品、7份患者肛拭子、1份厨师肛拭子分别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分析。结果分离自患者肛拭子的6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为O3∶K6型,毒力基因检测跨膜转录激活蛋白基因(tox R)阳性,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阳性,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阴性,PFGE分型图谱一致;分离自食品和环境的2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为O4∶K42型,毒力基因检测tox R阳性,tdh阴性,trh阴性,PFGE分型图谱一致;两者之间的同源性50%。8株副溶血性弧菌对临床常用的8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引起,排除了所采集食品和环境样品被污染作为传染源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某院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污染情况及其同源性。方法对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血液透析室、手术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ICU、EICU环境中污染的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扩增分型。结果除E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结果达标外,ICU及EICU各检测项目细菌计数均不达标;血液透析室及手术室采样标本均合格。ICU、EICU物体表面共采集标本53份,检出鲍曼不动杆菌7株,检出率为13.21%;此7株菌均为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其中6株基因型相同,与患者痰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相同。结论该院重点部门环境中物体表面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同源性,应加强其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