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宋洁  牛凡  王伟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6):673-675,678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胞外基质重构的作用机制,以及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MI组、MI 普伐他汀组、MI 阿托伐他汀组和伪手术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在相应部位挂线不结扎作为伪手术组。8周后血流动力学检查,测量体质量(BW)、左、右心室质量(LVW,RVW);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检测非梗死区的胶原容积分数(CVF),ELISA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结果MI组RVW/BW,LVW/BW,左室舒张末压(LVEDP)、非梗死区CVF均显著升高,MMP-2的水平亦明显升高(P均<0.05);与MI组比较,MI 他汀组的RVW/BW,LVW/BW,LVEDP,CVF显著降低,血清MMP-2水平显著减弱(P均<0.05)。两用药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缓解了MI后心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和活性调节有关。而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组药物在心肌重构中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张卫泽  洪志斌  陈永清  马凌  秦勉  陈跃武 《医学争鸣》2006,27(15):1384-1387
目的:探讨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兔心肌梗死(MI)后胞外基质重构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MI组、MI 卡维地洛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建立MI模型,另以开胸后在相应部位挂线不结扎为假手术组. 4 wk后行血流动力学检查; 测量体质量(BW)、左、右心室质量(LVW,RVW); 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检测非梗死区的胶原容积分数(CVF); 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酶谱法测定二者的活性. 结果: MI后4 wk存活动物为MI组8只,MI 卡维地洛组9只,假手术组10只. MI组RVW, LVW/BW, 左室舒张末压(LVEDP)、非梗死区CVF均显著升高,MMP-2, MMP-9的表达及其活性亦明显升高(P均<0.01);MI 卡维地洛组与MI组比较,RVW/BW, LVEDP, CVF显著降低(P<0.05~0.01). MMP-2, MMP-9表达及活性显著减弱(P<0.05~0.01). 结论:卡维地洛缓解了MI后心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对MMPs的表达和活性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和ET-1的影响,探讨其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造模2 w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苓桂术甘汤小(2.1 g生药/kg)、中(4.2 g生药/kg)、大(8.4 g生药/kg)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 w,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a、IL-6和ET-1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和ET-1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苓桂术甘汤各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和ET-1含量(P<0.01,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室肌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模型建立后24h存活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AMI组(A组)和辛伐他汀组(S组),每组15只;另设假手术组(C组)(n=10),手术方法同模型组,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建模后24h灌胃给药,A组及C组予生理盐水灌胃,S组予辛伐他汀20mg·kg-1·d-1灌胃,至术后8周。术后8周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与下降速率(±dp/dt)及校正的速率(±dp/dt/LVSP)〕和血清TNF-α水平(ELLSA法);取心脏标本测定左室相对质量〔左室质量(LVW)/体质量(BW)〕;心肌梗死面积及非梗死区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S组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截面直径、面积和左心室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VW、LVW/BW和LVEDP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dp/dt/LVSP绝对值升高(P〈0.05或P〈0.01)。与A组相比,S组左心室非梗死区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和血清TNF-α水平显著减少(P均〈0.05)。左心室非梗死区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和血清TNF-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6和0.71,P均〈0.01)。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抑制AMI左心室非梗死区Ⅰ、Ⅲ型胶原的产生以及缓解大鼠AMI后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体内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ae组和卡托普利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大鼠模型,Pae组大鼠腹腔注射Pae(16.0mg/kg),卡托普利组大鼠灌胃给予卡托普利(10.0mg/kg),连续给药4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左心指数(LVWI)、左室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Pae组、卡托普利组大鼠的LVWI、CVF和心肌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Pae改善大鼠心室重构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β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陈昭喆  宋亚辉  谢秀乐  袁俊强  孙向东 《重庆医学》2007,36(12):1173-1174,1178
目的 研究大鼠心肌梗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对心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洛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 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心肌梗死对照组(n=26)和洛沙坦治疗组(n=24)(30mg·kg-1·d-1).两组又随机分为1周、2周和4周亚组.另设假手术组(n=8).应用超声心动图及病理学方法测定胶原的表达以评价大鼠心功能变化和心室重塑的过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蛋白表达及Ⅰ、Ⅲ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对照组MMP-2各时间点亚组蛋白表达均增高(均P<0.05).非梗死区Ⅰ/Ⅲ型胶原比例在2周和4周随之升高(均P<0.05).而洛沙坦治疗组MMP-2蛋白表达在1周、2周和4周亚组,均较心肌梗死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Ⅰ/Ⅲ型胶原比例在2周和4周亚组也较之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洛沙坦可通过抑制MMP-2的表达、逆转Ⅰ/Ⅲ型胶原比例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250~30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安慰剂组和TNF-α抑制剂组。采用经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SAH模型,各组于处理后24 h,对实验动物临床行为进行评估;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皮层TNF-α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皮层MMP-9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SAH组大鼠皮层神经元TNF-α表达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NF-α抑制剂组TNF-α表达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MMP-9蛋白表达较低[(2.03±0.21)%];SAH组大鼠皮层MMP-9含量明显升高[(98.92±8.33)%,P<0.01];TNF-α抑制剂组MMP-9蛋白表达降低[(52.12±6.25)%],与SA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行为评估显示:TNF-α抑制剂组大鼠临床行为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大鼠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TNF-α通过调节MMP-9蛋白表达参与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过程。TNF-α抑制剂能够改善大鼠临床行为,对早期脑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杜广胜  邱强  周康 《农垦医学》2005,27(2):84-86
目的:本研究欲通过观察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TNF-α及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心肌梗死加缬沙坦组(予以缬沙坦30mg·kg-1·d-1灌胃)。15天后将三组动物处死,心肌组织经HE染色作形态学观察,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切片内的TNF-α表达变化,用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胶原变化,应用SPSS10.0计算机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肌组织HE染色:心肌梗死加缬沙坦组和对照组可见心肌纤维溶解断裂、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而且心肌梗死加缬沙坦组较对照组TNF-α及心肌胶原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缬沙坦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心肌TNF-α及心肌胶原的表达,从而减轻了心室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为PDTC干预(PD)组和心肌梗死对照(MI)组,另设假手术(SH)组,每组大鼠6只。PD组于术后24h腹腔注射PDTC 80mg·kg-1·d-1,连续给药28d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心功能,处死动物,计算总胶原、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和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NF-κBp65及MMP-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结果与SH组比较,MI组和PD组的总胶原、Ⅰ型胶原、Ⅰ/Ⅲ胶原比值明显增大,NF-κBp65和MMP-2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I组比较,PD组总胶原、Ⅰ型胶原、Ⅰ/Ⅲ胶原比值改变明显减轻,NF-κBp65和MMP-2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TC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重塑,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激活,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如M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兔心肌梗死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假手术组开胸后在相应部位挂线不结扎)。术后24h将存活兔分为3组:假手术组、MI组、MI+卡维地洛组。各组饲养4周后行血流动力学检查;测量体质量,左、右心室重量;采用苦味酸-酸性品红(VG)染色检测非梗死区的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免疫组化检测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MI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心室重量/体质量值(RVW/BW)、右心室重量/体质量(LVW/BW)、左室舒张末压(LV-EDP)、非梗死区CVF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TGF-β1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MI+卡维地洛组与MI组比较,RVW/BW、LVEDP、CVF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TGF-β1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TGF-β1可能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关;卡维地洛能缓解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的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减低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心脏指数、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MMP-1/TIMP-1)、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将21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7)及模型组(n=14),模型组以经典的二肾一夹方法建立。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厄贝沙坦治疗组,每组7只。治疗组予厄贝沙坦(50mg/kg)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给药8周后,麻醉处死动物,称取心脏(HW)和左心室(含室间膈LVW)重量,计算HW/BW为心脏指数(mg/g),LVW/BW为左心室指数(mg/g)。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间质中MMP-1/TIMP-1、Ⅰ型及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血压、HW/BW、LVW/BW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厄贝沙坦治疗组的血压、HW/BW、LVW/BW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IMP-1、Ⅰ型及Ⅲ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多,MMP-1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TIMP-1、Ⅰ型及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MMP-1表达增多。结论厄贝沙坦可以增加MMP-1和减少TIMP-1的表达,抑制Ⅰ、Ⅲ型胶原的生成从而改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电针内关和曲池穴作用于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致大鼠心室重构的动物模型,观察电针的抗心室重构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不完全结扎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超负荷型心室重构模型,假手术组动物除不进行结扎外其他操作与模型动物相同。造模第2天取存活的造模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电针组。阳性对照药卡托普利40mg/(kg·d)组。电针组采用内关穴和曲池穴,20min/次,各组动物灌胃给予受试药物或等体积蒸馏水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8d。电针组采用内关穴和曲池穴,20min/次,1次/d,连续28d。末次给药动物禁食不禁水12h,进行如下指标的检测:右侧颈总动脉插管测定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称取体重、摘取心脏测定左心室指数及全心指数;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结构,摄片对比。结果:给予相应药物及电针干预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动物的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明显升高(P〈0.01),SBP、DBP、MAP、±dP/dtmax明显升高(P〈0.05);心肌纤维增粗,排列紊乱,细胞肿胀,细胞核大而深染,细胞间质增多,间隙增宽。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药卡托普利40mg/(kg·d)可使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明显降低(P〈0.01),SBP、DBP、MAP、±dP/dtmax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可使左心室指数降低,SBP、MAP、±dP/dtmax降低(P〈0.05).心肌纤维排列欠整齐,间质较少,间隙较窄,心肌病理损害明显较轻。结论:电针内关穴和曲池穴能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心脏质量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大鼠心肌肌浆网钙泵活力。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组。鼠尾容积法测定术前1周和术后2周及4周的血压变化。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心脏重量、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无机磷酸根法测定心肌肌浆网钙泵活力,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组收缩压和左室重量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组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1),心肌肌浆网钙泵活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肌肌浆网钙泵活力下降、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升高可能参与了缩窄升主动脉引起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的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血浆中AngⅡ、SOD、NO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和卡托普利组.通过不完全结扎腹主动脉引起压力负荷增加,造成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模型.术前1周给药,直至术后6周.处死动物,分别测定尾动脉收缩压(SBP),电子天平称量左心室重量(LVW),计算左心系数(LVW/BW);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浆中AngⅡ,比色法测定血浆中SOD和NO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BP、LVW/BW和血浆中AngⅡ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浆中SOD和NO水平明显降低(P<0.05);吡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浆中SOD和NO水平明显升高(P<0.05);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以通过降低血浆AngⅡ水平,升高SOD和NO水平来抑制压力超负荷增加引起的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稀莶草提取物对压力超负荷型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结扎的方法造成压力超负荷型心肌重构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卡托普45mg/kg组、豨莶草高剂量9.6g生药/kg组、豨莶草低剂量4.8g生药/kg组,灌胃给药,观察药物对大鼠心肌重构模型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重/体重(LVW/BW)、右心室重/体重(RVW/BW)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卡托普利组收缩压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重和IVW/Bw明显减小(P〈0.01),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减轻;豨莶草高剂量组的收缩压、舒张压、LVEDP、LVSP、+dp/dtmax等均有降低趋势,LVW/BW明显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高剂量的豨莶草提取物对压力超负荷型心肌重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抑制及对其抗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双肾双颊)和治疗组(双肾双夹+辛伐他汀)。治疗组于模型制备后第3周予以辛伐他汀2m∥(kg·d)通过饮水给药,其他两组自由饮水。给药连续3个月后各组进行心功能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模型组颈动脉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压、左心室重/体重,左右心室重量比分别比假手术组增加61.56%、39.93%、38.25%、61.64%和46.02%(各组P〈0.05)。辛伐他汀组的颈动脉舒张压、平均压、左心室重/体重和左右心室重量比分别比模型组减少11%、10.33%、11.53%和12.49%(各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部分抑制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及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对大鼠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组(Control组)、伪手术组(Sham组)、梗死模型组(MI组)、MK治疗组(MI+MK组)。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MI+MK组于心梗后立即给予MK心肌注射(1μg/只,分五个点注射)。4周后,各组剩余大鼠采血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取心脏称重,计算全心肥厚指数;将心肌行冠状切片,行Masson染色,测定各组大鼠梗死区厚度、长度、梗死面积、梗死区及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 MI组较Control、Sham组血清MMP-9、PⅢNP水平明显增高(P〈0.05);MI+MK组较MI组血清中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PⅢNP水平明显增高(P〈0.05);MI+MK组较MI组梗死区厚度明显增厚,长度明显变短,梗死面积明显变小(P〈0.05);MI+MK组较MI组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高(P〈0.05),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减低(P〈0.05)。结论 MK能够有效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其机制是通过调节心肌梗死区及非梗死区的胶原代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