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新娟 《家庭护士》2007,5(11):47-48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在临床上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由于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一次性成功率明显下降。静脉穿刺成功率下降时就会增加护患纠纷的发生。为了减少护患纠纷,现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方法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长期住院的患由于反复静脉穿刺用药及药物长期刺激使血管变细、变硬而导致血管不通,不但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和次数,也增加了患的痛苦。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而减少了穿刺的次数,有效地防止了药物外渗,保护了血管,减少了患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也为抢救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通道。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较头皮针复杂。因此,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总结开展护忠陪心理因素对患儿静脉穿刺的影响,提高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通过50例患儿实行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可见,只有护患陪得到心理的互相沟通和信任,才能达到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通过实施心理护理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4%,而且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感情,降低了投诉率和纠纷。结论:开展心理护理,增加护患陪三者之间的感情及语言的互相沟通和互相信赖,才能使一次静脉穿刺技术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对于儿科患者来说,静脉输液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临床实践中,如不能一针见血穿刺成功而反复穿刺,既增加了患儿痛苦,降低了护理质量,又增加了护患家属间的矛盾,还会造成血管破坏,给长期输液的患儿以后的穿刺带来困难,甚至延误抢救的有利时机。现就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不但减少了患由于多次静脉穿刺引起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患的病情观察上,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另外,使用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对危重患抢救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00-2005年对患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进行静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分期静脉穿刺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文跃 《护理学报》2000,7(5):14-15
物大面积烧伤患的静脉穿刺是烧伤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笔就烧伤患各期的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穿刺方法、固定等进行了探索,体会到在烧伤患休克期选用大静脉穿刺,在感染期和恢复期选用周围小静脉穿刺,可以达到为急救赢得时间,避免静脉切开之苦,减少因静脉切开而导致的败血症、化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一次穿刺成功并妥善固定针头,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能保证临床用药的顺利实施。反之,会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又易引起护患纠纷。鉴于此,我们对门诊输液病人因其他部位静脉血管不充盈.只能选择手背指端浅表静脉血管进行穿刺,用常规方法固定针头后.尝试再用棉签行穿刺部位外固定,以防止针头滑出血管外,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给药的重要途径,但多种原因可导致静脉输液渗漏,而许多药物对局部血管及邻近组织有较强的刺激性,从而造成静脉渗漏性损伤、静脉炎等,轻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影响穿刺;重局部静脉炎性变成索状或局部组织变黑坏死,不仅给患造成极大痛苦,影响临床治疗,同时也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为此,我们对因药物渗漏引起的静脉炎患,分组应用黄连、黄柏加紫草浸出液湿敷,并与单纯应用50%硫酸镁湿敷进行比较,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静脉穿刺在儿科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当穿刺成功后,由于小儿的不配合而常常会导致输液失败,重新穿刺,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影响了满意度,因此,良好而牢固的固定方法在儿科输液中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我科反复临床应用,改良的固定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儿科患儿的抢救和治疗提供了便利。特别针对新生儿和静脉不易穿刺及长期输液的患儿,大大减少了因反复静脉穿刺所带来的痛苦,保护了患儿的血管,而且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融洽。一般来说,留置针可留置3~5d,无静脉炎时可达7d。但如果留置针在穿刺和留置过程中技术和方法不当极易导致留置失败,不能达到留置针留置的有效时间。我科从2006年10月-2007年12月应用静脉留置针200例,因穿刺技术或封管方法不当导致留置时间小于3d者34例,现将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操作技术,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并受到护患的共同好评。静脉留置针也称V套管针。此套管质地柔软,不宜穿破血管,可保留3~7d,也便于抢救病人,减少了穿刺次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也减少了对血管的损伤,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不少静脉炎的发生,现就我科发生静脉炎的护理对策与预防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静脉穿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性操作,依靠静脉输液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将不同年龄小儿分为三个年龄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穿刺部位,对穿刺方法及成功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极低出生体重儿腋静脉穿刺的护理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静脉穿刺问题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往新生儿的静脉穿刺常选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及术后病人的锁骨下静脉。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发现这些部位静脉穿刺后,静脉针留置时间不长,虽然锁骨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但操作复杂,不易成功。而腋静脉  相似文献   

14.
冬季气温较低,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增多,即使输液室温度维持在25℃左右,但患者从室外进入,手部血管因寒冷致收缩而不易看清楚,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成功率明显下降。重复穿刺为患者造成痛苦,易引起护患纠纷,也增加了材料的支出和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增加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新时期儿科护理质量。方法:临床中小儿静脉穿刺时应先选择好血管及部位,掌握进针的手法,提高一次性输液器扎针后回血的方法及固定方法。结果:提高了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护患双确认在儿科急诊静脉穿刺查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护士20名,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10名。对照组静脉穿刺查对方法为常规“三查七对”,查对过程中由护士单方查对确认;实验组静脉穿刺查对方法为“三查七对两确认”,查对过程中要求请患儿家长与护士共同查对确认。观察并记录两组静脉穿刺时间、静脉穿刺例数、不良事件例数。调查患儿家长查对满意度和穿刺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时间稍长于对照组、静脉穿刺例数略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例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查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双确认在儿科急诊静脉穿刺中的查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大大提高了儿科急诊的输液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输液针因其性能的局限,常规在病人输液结束后即予以拔除。然而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因病情需要,短时间内再次静脉给药,重新进行静脉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不利于病人血管的保护,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往往还会埋下护患纠纷的隐患。鉴于此,笔者将一种在不拔针的基础上暂时保留静脉通畅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疾病的复杂化,需要静脉注射的老年患逐渐增加。如何给老年患成功进行外周静脉穿刺,避免及减少穿刺中的常见问题,减轻老年患反复穿刺的痛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现就老年患的静脉特点、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及技巧和静脉的维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套管针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套管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使用套管针穿刺后,因只保留其外套管在血管中,该材料柔软,且对血管刺激性小,故可长时间留置于静脉内,这样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延长了每次静脉穿刺的间隔时间,使静脉输液更加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使用不当,可发生一些并发症。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采取积极  相似文献   

20.
头皮静脉输液是1周岁左右患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广泛,为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减轻患儿痛苦、融洽护患关系,我们根据护理教科书,结合临床实际,自2004年至今,对头皮静脉穿刺手法、固定方法进行探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