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海明 《现代医学》2003,31(3):144-147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 (缺血预处理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后冠脉血管再通率、再通速率、梗死面积及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90例AMI住院患者分为心绞痛组与非心绞痛组 ,均一次性给予尿激酶 15 0~ 2 0 0万U溶栓。连续监测特异性血清心肌酶 ,计算血管再通时间 ,按Wagner方法计算早期及最后 (1周后 )心肌梗死面积 ,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EF)。结果  (1)心绞痛组AMI后血清心肌酶峰值明显低于非心绞痛组〔(12 44 5± 14 7 4)IU·L- 1 vs .(162 4 3± 199 7)IU·L- 1 ,P <0 0 5〕 ;(2 )心绞痛组心肌梗死面积 (QRS积分 )明显小于非心绞痛组〔(4 .0± 1 5 )分vs .(5 1±2 0 )分 ,P <0 0 5〕 ;(3 )心绞痛组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高于非心绞痛组〔82 9%vs .60 .5 % ,P <0 0 5 ;(67.4±13 .6)minvs .(95 4± 16 5 )min ,P <0 0 5〕 ;(4 )心绞痛组AMI后EF恢复优于非心绞痛组〔(5 6.2± 9.5 ) %vs .(4 5 .7± 6 7) % ,P <0 0 5〕 ,且心脏主要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对缺血心肌起明显的保护作用 ,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再通速率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 2 4h内心绞痛发作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 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184例初次 AMI患者 ,分为梗死前心绞痛 (PA)组 ,5 8例 ;无梗死前心绞痛 (NPA)组 ,12 6例。观察住院期间心脏并发症及 QTd。结果 :两组间一般临床情况、冠心病危险因素、AMI前用药情况、AMI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溶栓成功率及入院后肌酸磷酸激酶 (CK)及其 MB亚型 (CK- MB)峰值无显著差异。PA组及 NPA组早期 QTd分别为 (5 6 .2 2± 18.40 )及 (84.45±2 1.90 ) m s,(P<0 .0 5 ) ;晚期 QTd分别为 (5 0 .6 7± 16 .34 )及 (6 4.18± 16 .41) ms(P<0 .0 5 )。PA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院内心源性病死率明显低于 NPA组。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显著降低 AMI患者住院期间 QTd值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示该结果可能与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及心室泵功能的保护及改善心室肌复极的非同步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Q Tc间期的延长值 ,评估急性心肌梗塞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的预后。方法 将 6 5例AMI患者与 4 6例无心肌梗死的冠心病 (Coronaryheartdisease ,CHD)患者作对照分析 ,并根据AMI患者是否发生室速、室颤或心脏猝死 ,将其分成严重心律失常组及无严重心律失常组 ,观察Q Tc间期。结果 AMI组与CHD组的Q Tc间期分别为 0 .4 4± 0 .0 4s与 0 .4 2± 0 .0 3s,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Q Tc≥ 0 .4 4s的发生率分别为6 0 % (39/ 6 5 )与 30 % ,(14 / 4 6 )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严重心律失常组及无严重心律失常组的Q Tc间期分别为 0 .4 6± 0 .0 5s与 0 .4 3± 0 .0 4s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Q Tc≥ 0 .4 4s的发生率分别为 84 % (16 / 19)与 36 % (17/4 6 )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AMI患者Q Tc明显延长时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再灌注的关系。方法 :对 2 7例梗死前 1周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和 2 5例梗死前无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比较。 2组基础临床情况相匹配。梗死范围大小根据血清酶和∑R、NQ来估计 ,冠脉再通时间以抬高最明显的ST段迅速下降达 5 0 %为准。结果 :溶栓后 30min内梗死前心绞痛组 33%冠脉再通 ,而梗死前无心绞痛组没有 1例再通 (P <0 0 0 5 ) ;6 0min内再通率分别为 5 9%和 36 % (P <0 0 0 5 ) ;再通时间分别为 (49± 16 )min和 (6 9± 19)min(P <0 0 5 )。在梗死前心绞痛组 ,反映梗死范围大小的血清酶均明显低 ,而∑R相对较高 ,NQ数目相对较少 (均P <0 0 5 )。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组溶栓效果较好 ,梗死范围较小 ,梗死前反复心绞痛可作为对溶栓治疗敏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直接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PCI)及静脉尿激酶 (UK)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2 5 4例AMI患者 ,180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74例接受PCI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临床结果及超声心动图 (UCG)结果。结果 直接PCI组 :IRA开通率 (95 .9% )高于UK组 (6 1.2 % ) ,P <0 .0 5 ;心衰发生率12 .1% ,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 8.1% ,心源性休克发生率 2 .7% ,病死率 2 .7% ,均低于PCI组 (分别为 2 5 .0 % ,2 0 .0 % ,10 .0 % ,11.1%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UCG检查 :室壁矛盾运动发生率直接PCI组为 2 .7% ,低于UK(12 .7% ) ,P <0 .0 5 ;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 )直接PCI组为 5 6 .8± 8.3,高于UK组 5 1.2± 10 .4 ,两组比较P<0 .0 5。而两组中出血率、再发心绞痛率和再闭塞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直接PCI治疗AMI与UK治疗相比能更有效开放IRA ,保护心功能 ,减少心衰及心脏恶性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 ,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对家兔持续性心肌梗死 2 4h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 :13只家兔随机分为常温组和亚低温组 ,开胸结扎心脏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亚低温组通过物理降温使结扎后 30min体温降到 35℃以下 ,保持在 33~ 35℃之间 ;常温组体温维持在 38℃以上 ,取心染色切片 ,计算梗死心肌和左室心肌重量。结果 :①常温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亚低温组 (1/7比 0 /6 ) ,死亡率也高于亚低温组 (1/7比 0 /6 )。②亚低温组梗死 2 4h血清CK -MB活力低于常温组 (34119.33± 115 32 .6 9比 4 6 95 0± 12 915U/L ;P =0 .0 99)。③亚低温组梗死心肌重量与常温组相近 (0 .5 7± 0 .0 5比 0 .6 0± 0 .0 9;P >0 .0 5 )。占左室心肌重量的比例也相近 (16± 1%比 16± 1%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疗法并不能缩小家兔持续性心肌梗死 2 4h的面积 ,但可以减少心肌酶的释放 ,延缓心肌细胞的坏死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产生两种明胶酶 (MMP2 ,MMP9)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发病间的关系。方法 :分离 38例不稳定心绞痛 (UA)、16例心肌梗死 (AMI) ,2 2例稳定性心绞痛 (SA)及 18例正常对照 (CONT)循环血单核细胞 ,在体外无血清培养 2 4h ,测定上清液中MMP2、MMP9蛋白含量 ,并观察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对其的影响。结果 :UA、AMI组MMP2分别高于CONT组 (2 6 5 8 5 2± 5 33 42和 1842 34± 317 17,P <0 0 0 1,单位为 μg/L ,下同 ;2 6 43 0 4± 6 41 47和 1842 34± 317 17,P <0 0 0 1)和SA组 (2 6 5 8 5 2± 5 33 42和 1919 16± 2 89 38,P <0 0 0 1;2 6 43 0 4± 6 41 47和 1919 16± 2 89 38,P <0 0 0 1)。UA、AMI组MMP9也分别高于CONT组 (481 41± 5 2 5 6和 30 1 2 6± 30 17,P <0 0 0 1;486 34± 37 48和 30 1 2 6± 30 17,P <0 0 0 1)和SA组 (481 41± 5 2 5 6和 2 98 86± 42 2 4,P <0 0 0 1;486 34± 37 48和 2 98 86± 42 2 4,P <0 0 0 1)。心肌缺血发作前后MMP2、MMP9无显著变化 ,心肌梗死 72h内仍保持在发病初期水平 ,梗死后多个时间点及其最大值与CK或Ck MB相应时间点及其最大值间无线性相关。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血单核细胞产生MMP2、MMP9增加 ,MMP2、MMP9不受心肌  相似文献   

8.
李宁榕  吴素华  黄琦 《河北医学》2004,10(6):489-491
目的 :通过观察C -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 ,探讨炎症标记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组 10 2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亚组 34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亚组 6 8例 ,选择稳定性心绞痛 (SAP) 4 4例作对照组。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及热沉淀比浊法测定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及纤维蛋白原 (FIB)。结果 :ACS组CRP高于SAP组 (19.2 3± 18.2 6mg/Lvs 1.72± 0 .82mg/L ,P <0 .0 5 ) ,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2 6 .34± 2 5 .38mg/Lvs 12 .0 7± 10 .85mg/L、1.72± 0 .82mg/L ,P <0 .0 1) ,UAP亚组高于SAP组 (12 .0 7±10 .85mg/Lvs 1.72± 0 .82mg/L ,P <0 .0 5 )。ACS组FIB高于SAP组 (3.5 3± 1.2 9g/Lvs 2 .2 4± 4 .81g/L ,P<0 .0 5 ) ,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 (3.87± 1.5 0g/Lvs 3.4 7± 1.0 8g/L、2 .2 4± 4 .81g/L ,P<0 .0 1) ,UAP亚组高于SAP组 (3.4 7± 1.0 8g/L、2 .2 4± 4 .81g/L ,P <0 .0 5 )。结论 :炎症参与了ACS患者的发病过程 ,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高低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ACS患者CRP和FIB水平增高 ,二者均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临床及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并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焦虑抑郁水平测定 ,观察临床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研究组心理行为干预前 ,SAS、SDS评分分别为 6 2 . 31± 8 .2 5 ,6 5. 13± 7 2 0 ,对照组为 6 1. 82± 9 6 ,6 6 . 2 3±8 .0 8,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心理行为干预后各时段SAS、SDS评分研究组明显减小 ,1周、2周、4周SAS评分分别为 5 3. 2 1± 6. 74 ,4 7. 2 3± 7. 18,4 4 . 5 9± 4 18;SDS评分分别为 5 8 2 1± 5 . 89,4 9 2 0± 6. 14 ,4 5. 4 3± 4 . 79,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临床及心电图指标 ,如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死亡及QTc、QTa、ΣST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的改善AMI患者的负性情绪 ,减轻心电图变化 ,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两组。治疗组 (n =2 1 )给予静脉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对照组(n=2 3 )不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取入院时、入院后 2 4h及 1周的心电图 ,测量QT离散度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QT离散度在入院后 2 4h分别为 61 .62±7.3 5ms和 71 .0 6±1 4.0 1ms(P <0 .0 5 ) ,1周时分别为 5 3 .0 7± 5 .64ms和 66.0 0± 1 0 .5 1ms(P <0 .0 5 )。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 2 3 .8%和 5 6.5 % (P <0 .0 5 )。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减少QT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出现“无血流”(no flow ,NF)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9例连续行直接PCI的AMI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中有无NF现象分为NF组( 18例 ,占 18.2 % )和非NF组 ( 81例 ) ,计算NF的发生率 ,分析两组的一般临床特征、心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与非NF组比较 ,NF组既往有心肌梗死、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史和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5 ) ;NF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显著降低 ( 0 .38± 0 .11∶0 .6 3± 0 .10 ,P <0 .0 1) ;住院及随访期间 ,NF组非致死性心力衰竭 ( 2 1.4 %∶4 .8% ,P <0 .0 5 )和复合终点事件 ( 4 2 .9%∶18.5 % ,P <0 .0 5 )明显增加 ,总死亡率有增加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而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缺血性靶血管重建和总的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无明显降低。结论 直接PCI治疗AMI过程中 ,NF的发生率为 18.2 % ;出现NF者的心功能降低 ,近、远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极化液及加镁极化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晨玲  黄培志  高峰  马新亮 《上海医学》2002,25(12):761-763
目的 研究极化液 (GIK)及加镁GIK对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 ,心脏缺血 (停灌 ) 3 0min、再灌注 12 0min。 2 7只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9只 ,A组 (对照组 )给予Krebs Henseleix (NKH)灌注液 ;B组于缺血前 5min及再灌注全程给予GIK(葡萄糖 3 0 0 g/L、胰岛素 5 0U/L、氯化钾 80mmol/L) ;C组于缺血前 5min及再灌注全程给予GIK +硫酸镁 ( 1.5mmol/L)。结果 B、C两组心脏功能等容收缩期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左心室压差恢复均显著优于A组 (P <0 .0 5 ) ;B、C两组再灌注 2h后心肌梗死范围分别为 ( 2 7.3 0± 8.80 ) %和 ( 19.99± 3 .83 ) % ,较A组的 ( 3 9.93± 13 .88) %减小(P <0 .0 5 ) ,C组较B组梗死范围减小更明显 (P <0 .0 5 ) ;B、C两组肌酸激酶 (CK )活性分别为 ( 1.0 0± 0 .17)U/mg蛋白和 ( 1.0 2± 0 .16)U/mg蛋白 ,高于A组的 ( 0 .75± 0 .11)U/mg蛋白 (P <0 .0 5 )。结论 GIK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且加镁GIK的保护作用更优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应激反应与血钾的关系。方法:观察41例AMI患者早期(<12 h)血钾浓度和低钾血症发生率,与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49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比较。结果:AMI早期血钾浓度为(3.602 9±0.402 9)mmol/L,低钾血症(血钾<3.5 mmol/L)15例,发生率为36.6%,劳力性心绞痛组分别为(3.834 5±0.339 7)mmol/L和16.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AMI早期应激反应引起低血钾,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 AMI)病人心率变异性 ( HRV)改变及小剂量倍他乐克对 AMI病人 HRV改变的干预。方法 :分析 67例 AMI病人 2 4h HRV时域指标 ;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健康对照组 40例。AMI病人分为倍他乐克组 ( n=42 )及对照组 ( n=2 5 )。测定两组病人用药前及用药后 3 mo的 2 4h HRV。对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 2 4h HRV时域指标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a.AMI组 HRV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0 1 ;b.AMI组中前壁梗死各项 HRV时域指标虽较下壁低下 ,但未达统计学意义 ,P >0 .0 5 ;c.AMI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 HRV时域指标较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显著降低 ,P <0 .0 5 ;d.应用倍他乐克 2 5 mg/d3 mo后 HRV各项时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恢复 ,P <0 .0 5 ,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5 ;e.小剂量倍他乐克对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心肌梗死病人 HRV各项时域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AMI后存在 HRV降低 ,前壁梗死较下壁梗死 HRV略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HRV的降低与室性心律失常正相关 ,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降低的 HRV,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降低病死率 ,且对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 AMI病人 HRV改善无差异 ,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增多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福  闭奇 《广西医学》2003,25(7):1120-1121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3例AMI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 ,并与 4 3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AMI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9 77± 8 4 1 )× 1 0 9/L比 (7 1 8± 5 2 7)× 1 0 9/L ,P <0 0 1〕 ;AMI组的中性粒细胞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 2 4± 2 4 5 )× 1 0 9/L比 (3 81± 1 36 )× 1 0 9/L ,P <0 0 1〕。结论 :白细胞增多与AMI关系密切。动态观察白细胞的变化 ,可能成为AMI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中无再流现象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无再流现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3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依其是否发生无再流现象分为2组,分析无再流现象对患者住院期间及长期随访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30例患者中共有25例发生无再流现象(10.9%)。住院期间与正常再流组相比,无再流组患者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低(24%比65%,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CK-MB)比正常再流组高(405±235U/L比269±153U/L,P<0.01),无再流组心肌再次梗死(8%比1.95%,P<0.05)、恶性心律失常(16%比4.4%,P<0.05)、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32%比10%,P<0.01)、病死率(8%比2.9%,P<0.05)均高。长期随访临床结果发现:与正常再流组相比,恶性心律失常(13%比5.5%,P<0.05)、严重心力衰竭(26.1%比6.0%,P<0.01)、病死率(21.7%比10.1%,P<0.05发生率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再流组心肌再次梗死(8.7%比5.5%,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与正常血流组相比,无再流组住院期间的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高、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及病死率增多,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高。2长期随访中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病死率高。3与正常血流组相比,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低。4与正常血流组相比,无再流组心肌坏死面积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 )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水平的变化。方法 :入选 12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6 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6 0例 [治疗前不稳定型心绞痛 1组 (UA1) ,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 2组 (UA2 ) ],并入选 6 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结果 :AMI组和UA1血浆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 8378± 0 6 75 3μmol/L) ,分别是 3 80 17± 1 6 2 89μmol/L、3 0 2 73± 1 2 76 7μmol/L ,P <0 0 5 ,其中异常增高率AMI组占 6 3 3% ,UA1组占 4 5 % ,UA2 组占 13 3% ,正常组 5 % ,不稳定型心绞痛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LPA明显降低 2 0 4 6± 0 84 72 μmol/L。结论 :血浆溶血磷脂酸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及指导合理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4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和无心绞痛两组,观察其心肌梗死范围、心肌酶峰值、严重心律失常、KillipⅡ级以上泵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后心绞痛和病死率.结果:心绞痛组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和LVEF高于无心绞痛组,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峰值、KillipⅡ级以上泵衰竭、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均明显低于无心绞痛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AMI的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缺血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刘伶  王风  林英忠 《广西医学》2002,24(9):1340-1342
目的 :评估心肌梗死后梗死相关血管 (IRA)晚期再灌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4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 12小时~ 4周和 1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IRA作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 或冠脉支架术后进行临床随访 ,设同期住院的 30例心肌梗死患者做对照组。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 (EF) :介入治疗组中AMI组由 4 4 5 %± 3 0 %增加至 5 3 3%± 5 8%(P <0 0 1) ,OMI组由 4 2 8%± 4 4 %增至 4 9 9%± 5 4 % (P <0 0 5 ) ;对照组由 4 9 6 8%± 18 2 %降至 4 6 72 %± 16 2 % (P >0 0 5 )。 8例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AVB)的下壁心肌梗死者经血管成形术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心律。结论 :心肌梗死后 ,恢复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对改善左心室功能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的AVB绝大多数是由房室结动脉供血中断使房室传导系统处于顿抑状态 ,故应尽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单支与多支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后远期心功能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方法  115例AMI患者 ,均于发病后 12h内直接行PCI和支架术。根据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 (单支血管组 ) 6 6例和多支血管病变组 (多支血管组 ) 4 9例。询问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史 ,发病后 10d及 9个月行二维心动超声检查 ,随访时记录心脏事件。结果 单支血管组 12例出现梗死前心绞痛 ,多支血管组为 18例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单支血管组PCI后平均左心射血分数(LVEF)为 5 3.0 0 %± 6 .76 % ,多支血管组为 5 2 .18%± 8.5 2 % ;随访时单支血管组平均LVEF为 5 9.10 %±3.2 3% ,多支血管组为 5 8.0 1%± 7.88% ,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随访时单支血管组心力衰竭6例 ,多支血管组 4例 ;单支血管组心绞痛 3例 ,多支血管组 2例 ;单支血管组恶性心律失常 2例 ,多支血管组 3例 ;单支血管组心源性死亡 2例 ,多支血管组 0 ;单支血管组复合终点事件为 13例 ,多支血管组 9例 ,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结论 无论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 ,对AMI后梗死相关动脉行直接PCI均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