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使用改良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观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内生物化学代谢物改变,并为该技术在帕金森病病理生理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4-01/2005-04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和住院部,依据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9例,作为帕金森病组。同期纳入年龄大于40岁的健康志愿者29名,为正常对照组。均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完成黑质磁共振波谱检测。帕金森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分布基本一致,除帕金森病外无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病史。所有受检者在参与实验前均被告知相关事宜并取得受检者同意。采用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两组脑黑质N-乙酰天门冬氨酸、含胆碱化合物和肌酸浓度水平,比较两组间上述代谢物浓度及N-乙酰天门冬氨酸/含胆碱化合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含胆碱化合物/肌酸比值的差别,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帕金森病病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之间相关性。结果:58例实验对象的黑质磁共振波谱信息全部纳入结果分析。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含胆碱化合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含胆碱化合物/肌酸比值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和含胆碱化合物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5)。结论: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能够更准确检测活体内神经生物化学代谢改变,可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病理生理研究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磁共振质子波谱和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反映的痫性脑损伤程度是否一致,为颞叶癫痫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10/2004-03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颞叶癫痫患者11例,以11例健康自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被试者进行常规头颅MRI检查后,采用磁共振质子波谱检测其双侧近中颞叶脑组织,半定量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乳酸等化学物质;比较MRI与磁共振质子波谱对致病灶侧的早期检出率;并采用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分值在0~100,分值越高说明发作程度越重)评估痫性发作严重程度;同时观察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与痫性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2例被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癫痫组致病灶侧明显低于对侧和正常对照组(0.522&;#177;0.031,0.749&;#177;0.034,0.754&;#177;0.039,P〈0.01);致病灶对侧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②对致病灶侧的早期检出率:磁共振质子波谱较磁共振高(100%比63.64%,P〈0.05)。③致病灶侧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与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得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969)。结论:与磁共振成像相比,磁共振质子波谱能早期、准确地反映癫痫发作造成的脑损伤,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与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能一致反映痫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对儿童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4例经24 h动态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儿设为患者组,20例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无脑实质病变的非癫痫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3.0T M R扫描仪,先行常规T1WI、T2WI扫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采用多体素解析波谱采集序列,分析双侧海马区代谢产物乙酰‐天门冬氨酸、复合胆碱、肌酸的波峰特点,计算乙酰‐天门冬氨酸/(复合胆碱+肌酸)和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的比值,并与动态脑电图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常规磁共振检查均未见脑结构及信号异常。患者组病灶侧乙酰‐天门冬氨酸峰可见不同程度降低,复合胆碱、肌酸峰可见不同程度增高;患者组病灶侧乙酰‐天门冬氨酸/(复合胆碱+肌酸)和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的比值较病灶对侧、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病灶对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诊断准确率为85.2%、敏感度为94.1%。结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能够定量反映患儿海马代谢异常,有助于癫痫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应用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magretic resonanic spectroscopy,MRS)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行^1H-MRS检查,均检测双侧纹状体及黑质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胆碱的含量及比值。结果:帕金森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双侧纹状体NAA(左:11.43&;#177;3.18比15.26&;#177;3.45;右:10.32&;#177;4.06比15.79&;#177;2.93),NAA/肌酸(左:1.54&;#177;0.36比2.18&;#177;0.46;右:1.59&;#177;0.42比2.27&;#177;0.51)、NAA/胆碱、胆碱/肌酸均显著减少(P&;lt;0.01,P&;lt;0.05),胆碱、肌酸显著增加(P&;lt;0.05)。双侧黑质区NAA,NAA/肌酸、NAA/胆碱显著减少(P&;lt;0.05),胆碱、肌酸、胆碱/肌酸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帕金森病组予美多巴治疗1个月后复查,结果纹状体区NAA,NAA/肌酸有上升趋势(P&;lt;0.05)。结论:MRS可反映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神经元功能障碍,揭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病理及生化改变,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磁共振质子波谱和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反映的痫性脑损伤程度是否一致,为颞叶癫痫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10/2004-03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颞叶癫痫患者11例,以11例健康自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被试者进行常规头颅MRI检查后,采用磁共振质子波谱检测其双侧近中颞叶脑组织,半定量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乳酸等化学物质;比较MRI与磁共振质子波谱对致痫灶侧的早期检出率;并采用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分值在0~100,分值越高说明发作程度越重)评估痫性发作严重程度;同时观察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与痫性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2例被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癫痫组致痫灶侧明显低于对侧和正常对照组(0.522±0.031,0.749±0.034,0.754±0.039,P<0.01);致痫灶对侧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②对致痫灶侧的早期检出率:磁共振质子波谱较磁共振高(100%比63.64%,P<0.05)。③致痫灶侧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与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得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969)。结论:与磁共振成像相比,磁共振质子波谱能早期、准确地反映癫痫发作造成的脑损伤,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与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能一致反映痫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往磁共振波谱研究多用点解析波谱或单体素波谱,其兴趣区主要集中在MRI可见的病灶区,不能显示病灶边缘区的改变状况,而化学位移成像磁共振氢波谱(1H-MRS)检测方法可将检测范围扩大至整个脑部区域。目的:观察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的1H-MRS表现,分析其脑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和胆碱的代谢规律。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对象:病例组为2005-08/2006-08南方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临床和影像诊断的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3例(男2例,女1例),对照组为10例同龄健康志愿者。方法:使用Siemens Megnetom Vision Plus1.5T超导MR系统和标准头部线圈,应用化学位移成像法对所有受试者行1H-MRS检查。主要观察指标:观察额、顶和枕叶白质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和胆碱的水平、代谢图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13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N-乙酰天门冬氨酸:病例1的额、顶和枕叶白质低于对照组(79.50±21.65,96.75±16.14,77.05±22.47;146.07±15.49,117.77±14.56,120.83±16.02;P<0.05,0.01),病例2、病例3的顶叶白质低于对照组(87.50±7.89,80.65±11.73,P<0.01)。②肌酸:病例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胆碱:除病例1额叶白质以外,病例组中均低于对照(P<0.01)。④病例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比值在各部位均较对照降低,而胆碱/肌酸降低更明显。⑤病灶处N-乙酰天门冬氨酸和肌酸在代谢图中均为低信号。⑥在病灶边缘区,胆碱/肌酸比值有明显反转现象。未见乳酸波。结论:1H-MRS发现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脑的物质代谢变化明显大于MRI病灶范围,病灶周围影像正常部位已经有代谢改变。  相似文献   

7.
背景:磁共振波谱使神经影像学从单纯形态学观察进入到分子水平上的探索,有研究利用磁共振波谱发现疾病发生时丘脑生化代谢物质与正常人存在差异.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观察正常人的丘脑代谢特点,为正常人及脑部疾患的相关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横断面调查,于2007-08/2008-08在解放军第九一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完成.对象:选择解放军第九一中心医院附近社区的精神正常的居民及学生共56名,男32名,女24名.所有受检者或其监护人均对调查方案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采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入组24 h后采用多体素1H-MRS检测丘脑生化代谢物N-乙酰天冬氨酸、胆碱复合物与肌酸复合物.主要观察指标:用随机软件测量N-乙酰天冬氨酸、胆碱复合物、肌酸复合物的峰下面积,以肌酸复合物峰为参照,计算机自动完成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复合物值、胆碱复合物/肌酸复合物值、N-乙酰天冬氨酸/(胆碱复合物+肌酸复合物)值的计算.结果:正常人丘脑1H-MRS左侧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复合物、N-乙酰天冬氨酸/(胆碱复合物+肌酸复合物)高于右侧,胆碱复合物/肌酸复合物低于右侧,但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经Pearson分析,丘脑双侧各观察指标与年龄均无相关性(P > 0.05);不同性别间比较,男性组左右两侧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复合物、右侧胆碱复合物/肌酸复合物、左侧N-乙酰天冬氨酸/(胆碱复合物+肌酸复合物)均高于女性组,余观察指标低于女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正常人丘脑代谢物双侧无差异,代谢物水平可能并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应用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magreticresonanicspectroscopy,MRS)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行1H-MRS检查,均检测双侧纹状体及黑质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胆碱的含量及比值。结果:帕金森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双侧纹状体NAA(左:11.43±3.18比15.26±3.45;右:10.32±4.06比15.79±2.93),NAA/肌酸(左:1.54±0.36比2.18±0.46;右:1.59±0.42比2.27±0.51)、NAA/胆碱、胆碱/肌酸均显著减少(P<0.01,P<0.05),胆碱、肌酸显著增加(P<0.05)。双侧黑质区NAA,NAA/肌酸、NAA/胆碱显著减少(P<0.05),胆碱、肌酸、胆碱/肌酸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予美多巴治疗1个月后复查,结果纹状体区NAA,NAA/肌酸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MRS可反映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神经元功能障碍,揭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病理及生化改变,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波谱分析对帕金森病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基底节区N 乙酰天冬氨酸 /肌酸和胆碱 /肌酸比值的变化 ,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对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例帕金森病患者和 5例年龄匹配健康人的双侧基底节区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N 乙酰天冬氨酸 /肌酸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磁共振波谱分析是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基底节区神经元是否遭受破坏的一种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老年痴呆患者海马代谢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者均符合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痴呆及混合性痴呆,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MRI和磁共振波谱检查,获得双侧海马区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胆碱化合物/肌酸和肌醇/肌酸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双侧海马区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胆碱化合物/肌酸和肌醇/肌酸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痴呆组患者左侧海马区肌醇/肌酸比值高于右侧(P〈0.01),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左〈0.01,P右〈0.05),左侧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比值低于右侧(P〈0.05),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左〈0.01,P右〈0.01)。但胆碱复合物/肌酸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可显示老年痴呆患者海马的代谢改变,有助于老年痴呆发生风险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