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高职护理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医院设立的驻点班,通过在医院的进行课堂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及参与医院文化活动,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发挥医院及其任课教师在高职护理专业课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实践技能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可靠保证,实现了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168-169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大专护理教育已经是向临床输送护理人才的主要途径。所以,大专护理教育即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也应该有它自身的专科特点。探讨如何使护理大专教育更有特色以向社会培养更具有综合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分析目前护理大专教育中教学与实践的不足,从而使大专护理教育课程内容得到优化,专业特点突出;改变教育模式,让实践能力得到体现;加强人文护理教育并让其更专业化、综合化。  相似文献   

3.
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病理学教学内容繁多,这与高职护理教育特点相冲突。后者学制时间短,在课程设置上压缩了病理学教学学时。因此,如何在有限学时数内,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高职护理专业特点,就高职护理教育中病理学教学谈一些感受和想法。  相似文献   

4.
办学要突出专业特色,才能显示出专业的活力。护理专业的特色就是要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扎实的基本功,心理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大胆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强化学生的护理操作应用能力,使护理教学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5.
探索和实践“医校联劝,工学融合”的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内涵,培养了技能型护理人才以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职护生实习初期角色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护理教育以五年制高职护理为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以满足临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临床实习是高职护理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高职护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桥梁,实习的优劣直接关系着高职护生质量的高低和能否适应现代整体护理的需要。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习初期护生能否迅速适应环境.适应角色转变,关系着整个实习的全过程。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多年,现从事护理教学,对此作一些剖析。  相似文献   

7.
社区医疗护理具有广阔应用前途的职业,最适宜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培养。为了提高社区护士技能教育水平,必须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通过采取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法律知识等多方面教育改革措施,全方位培养一名合格的社区医疗护理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传统基础课程从内容设置、学时安排、评价形式等方面并没有真正体现综合性、整合性以及实用性的护理教育改革宗旨。这一难题已成为各卫生高职类院校教师备受重视的问题。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性护理人才,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为后续医学课程奠定坚实基础,该校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对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块进行改革,重新构建课程标准、整合内容、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模块、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将传统护理学教育模式中系统人体解剖学等高职护理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整合为一门课程——护理实用人体学,使课程突出高职特色、贴近护理专业,满足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王炜  王晚连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117-1118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生物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临床护理操作的基础。但是,随着医学高职教育模式和体系的兴起与发展,在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逐渐暴露出与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许多问题和弊端。笔者就近几年来对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学校应具备较强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结构合理、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良好的校园管理环境等,而创建创新型学校,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在创建创新型学校背景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①教育观念的创新,树立终身教育、“全面”教育、创新教育、重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②人才培养观的创新,体现专业市场化、能力智能化、人才特色化的人才培养观;③课程体系的创新,加大课程的整合力度、体现理实并重、强化人文社科类课程,突出个性化、专业化、国际化特色;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开展快乐教学、PBL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⑤提高实践能力的创新,完善实践体系、优化实验环境、强化护理技能竞赛;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创新,实行教、考分离,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与国家护士执业考试接轨.  相似文献   

11.
王英 《北方药学》2013,(2):102-103
我院护理专业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突出前校后院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实践技能,重视特色教学,强调学生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提高护理实践教学水平,笔者浅谈一些十几年来的实践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2.
乜金茹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842-3843
在新课改模式下,五年制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提高高职医护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成为一个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在分析医护专业教师教育教学现状的的基础上,从听评课方式改革、参与临床实习管理、参加学会组织、成立学术论坛,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及师生角色互换等方式探讨教师队伍如何提高专业素养,有效完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有力保障,对于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来讲又有其个性的问题。如何建设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也是各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我制药工程分院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双师”素质建设的途径及为保证双师素质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配套的保障工作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杨金友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920-1920
作为高职学生这个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尤其在面对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方面——考试时的心理状况如何,作为老师应作哪些必要的引导与教育,从而让学生从容面对考试,是值得思索的问题,为此,笔者于2005年6月期末考试前1周.对本校2002、2003、2004年级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20人,共计360人,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试.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5.
为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护理职业岗位分析,学生认知水平与职业发展进行专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以工作岗位群和学生发展建立课程模块,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全面实施校院合作,探索与实践工学结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职护理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现代护理模式的高级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6.
张晓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78-3179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高职护理专业的特点,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应坚持“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淡化系统性和完整性,重组知识点和知识链接.为达到上述目标,应结合专业特点,图、文、物相结合,标本与活体相结合,讲解与多媒体相结合,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职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臧书华  田友清 《安徽医药》2008,12(7):670-671
就高等药学教育而言,实践教学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改革和构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是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新使命^[1]。高职中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能在医药行业第一线岗位熟练从事技术型业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必须在教学中充实实践教学的份量,  相似文献   

18.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问相互作用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科学.随着医学高职教育模式和体系的兴起与发展,在高职护理专业药理教学中逐渐暴露出未能结合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形成特色的教学;反而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笔者就近几年来关于高职护理专业药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教学的思考体会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护理实践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护理研究的开展以及护理理论的提出,护理已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转变为较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与难点,心理护理技能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技能。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护理技能培养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其基本策略,指出应该从课程体系、护理理念、教师素质、教学管理、实训实践、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护理技能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