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 1 1例Vogt -小柳 -原田综合征患者 ,早期均误诊为急性球后视神经炎 ,认为误诊原因除早期症状不典型外 ,主要是对这两种疾病认识不足 ,临床检查不全所致  相似文献   

2.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Vogt-Koyanagi-Harada(VKH)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探讨有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方法对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脊液、影像学和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出现头痛,其中2例为首发症状;10例脑脊液检查结果全部异常(100%);除常规检查外,5例行病毒系列检查中1例EBV-IgM阳性;8例寡克隆区带(OB)检查5例阳性;5例髓鞘碱性蛋白(MBP)检查,1例增高;9例免疫球蛋白(IgG)检查,4例增高;IgG24h合成率升高;1例头部MRI示视神经异常信号;1例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结论头痛为本病常见症状,但缺乏特异性;脑脊液、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免疫学和病毒学指标以及诱发电位检查是主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Vost—Koyanagi—Harada(VKH)综合征是以黑色素细胞为靶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VKH综合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如果使用不当,可出现炎性反应反复而需再次使用。若反复多次可致眼部炎症迁延及出现并发症,同时亦发生因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现将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6例VKH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44例88眼VKH综合征患者给予单独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霉素A、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饮食药物指导、健康教育。结果:14例初发VKH综合征患者中13例(92.9%)的葡萄膜炎得到完全控制,视力均显著提高;30例复发患者葡萄膜炎完全控制者26例(86.7%),视力有不同程度增加者50只眼(83.3%)。结论: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饮食药物指导、健康教育,使葡萄膜炎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Avastin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临床病例28例56眼,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5例)患者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水肿较轻,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B组(13例)患者明显视乳头水肿,黄斑区水肿,部分患者伴有泡状视网膜脱离,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1.25mg/0.05m l。两组治疗时间一致,随访12-18个月,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A组激素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改变不明显;治疗后两周6例患者12只眼(40%)视力≥0.6;治疗后1月14例患者28只眼视力≥0.6;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视力≥0.8,FFA示视网膜高荧光渗漏消失,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消失。B组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术后第2天,11例患者22只眼(84.6%)眼底视乳头水肿、黄斑区水肿明显减轻;治疗后两周所有患者视力≥0.6;治疗后1月所有患者视力≥0.8,FFA示视网膜高荧光渗漏消失,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消失。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早期视力提高明显,明显减轻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水肿,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年来本人所接诊并治疗过的2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误诊为“中浆”的病人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并提出避免误诊的意见,供临床医师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早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视力预后有明显影响的单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2008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早期VK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的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初视力、治疗后的视力变化过程、就诊时的眼部及眼外表现、治疗、并发症、复发以及随访时间等。结果共有30例患者60眼被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43.3%),女17例(57.6%);年龄17~66岁,平均(35.57±12.36)岁;入院时病史为3~30 d,平均为(15.75±7.39)d。60只患眼中,42眼(70.0%)愈后视力大于等于1.0,54眼(90.0%)大于0.5,只有1眼愈后视力低于0.1。10眼出现了并发症。对视力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P=0.012)、虹膜后粘连(P=0.002)、视网膜脱离(P0.001)、晚霞状眼底(P0.001)以及并发症(P0.001)与早期VKH患者的视力预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早期VKH患者给予足量及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数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虹膜后粘连、视网膜脱离、晚霞状眼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此类患者1.0及1.0以上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蔡鹤  徐树军 《中外医疗》2009,28(18):97-97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是一种伴有特异性全身征状的急性弥漫葡萄膜炎,它是选择性侵犯全身黑色素细胞的系统性疾病。由于在本病的早期常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或脑炎征状,故又称葡萄膜脑膜综合征(Uveo—encphtditic)葡萄膜脑膜脑炎(Uveo—meningo-encephalitis)葡萄膜脑膜炎(Uveo—meningitis)。本综合征除眼脑征状外,还可以出现听力障碍和皮肤白斑白毛,脱发等,故又称眼耳脑皮综合征。因为神经科表现多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现报告2例我科诊治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赵红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3):195-195
例1男,46岁。以头痛、双眼视力下降40余天,加重5 d为主诉入院,开始头痛为间歇性,可以忍受。5 d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当时无眼痛,无恶心、呕吐。5d前自觉视力明显下降,仅有光感,伴有耳鸣,听力下降,头昏。查体:BP120/80 mm Hg,双瞳孔等大,直径3·0 mm,光反射迟钝,脑神经检查(-),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颈强。双眼彩超: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点状回声,网膜回声粗糙,并可见凸起回声光带,提示双眼网膜水肿、出血。头磁共振成像正常。腰穿:压力100/75 mm H2O,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72×106/L,N0·30,L0·70,蛋白664 mg/L,糖2·4mmol/L,氯化物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小柳—原田综合征(VKHS)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16例VKHS患者进行检查、治疗,将得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例VKHS患者经过治疗视力改善13例,2例复发,间隔时间为6个月~5年,其中1例复发2次,各间隔2年;余14例痊愈。结论:要针对病情,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S)又称葡萄膜大脑炎,是一种以攻击黑色素细胞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眼、耳、脑膜、皮肤等多个系统。文章报道3例VKHS病例,3例患者均有葡萄膜炎及眼外症状、体征,均采用激素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Vogt-小柳-原田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6例(32眼)Vogt-小柳-原田病的患者,每天用甲基强的松龙50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连续3d,然后改为强的松片口服(1mg﹒kg-1﹒d-1)并逐渐减量,观察患者葡萄膜炎控制情况、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及视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后1周内,30眼葡萄膜炎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基本消失,29眼矫正视力(90.6%)恢复至0.6以上。无效2眼(6.2%),炎症反复发作,视力未能提高。结论Vogt-小柳-原田患者早期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控制炎症,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13.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26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总结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1998年10月~2003年3月在我科确诊为VKH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对早期症状及体征,发病至确诊时间,以往诊断和漏误诊情况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误、漏诊率为96.15%,病程不同时期误诊诊断不同,眼部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3.5个月。结论:VKH综合征漏、误诊率高,眼科医生应多加重视。  相似文献   

14.
    
陆颖丽  李鑫 《安徽医学》2012,33(11):1502-1503
目的了解早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例早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其中4例门诊首诊均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6例患者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VKH后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视力提高。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明确区别早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分析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典型图像特征.方法 对23例(46眼)Vogt-小柳-原田病急性期患者进行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并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23例患者OCT均表现为后极部程度不等的神经上皮脱离,呈“拱桥样”高度隆起,通常被薄的间隔分成几部分,呈囊样或多囊样,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914.64±391.30) μm.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视网膜下液逐渐吸收,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和高度逐渐恢复正常,最终完全吸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消失,OCT恢复正常,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60.88±29.49) 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9,P<O.01).结论 Vogt-小柳-原田病OCT图像的特征性表现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并能够直观地呈现其视网膜组织微细结构的改变,同时为疾病的病情追踪、疗效评价及视力预后判断提供了客观定量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表现。方法:对20例(40只眼)患者的眼部表现及FFA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有双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多发性渗漏,36只眼形成多囊样荧光素积存的特征性外观,8只眼视盘表面辐射状毛细血管渗漏,6只眼视盘及周围有条状出血遮蔽荧光,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未见受累。结论:VKH的FFA特征为RPE的多发性渗漏,多有囊样荧光素积存的特征性外观。  相似文献   

17.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炎症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肉芽肿性葡萄膜炎、脑膜刺激征,是我国葡萄膜炎中的较常见类型之一。典型病例容易确诊,但在早期该病的误诊、漏诊牢较高,临床上容易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病毒性脑炎等。现将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本科门诊就诊1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编码质量,探讨该病不同临床分期的准确编码,以提升编码准确率.方法 收集某院2010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出院诊断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病案,共103例.结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规则和临床诊断标准,检查编码准确性,分析错误编码的类型及原因.结果 通过...  相似文献   

19.
福-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又称葡萄膜脑膜脑炎综合征。它是一种选择性侵犯全身黑索细胞的系统性疾病,含有黑索细胞的脑底软脑膜,眼底葡萄膜、内耳及皮肤组织均可受累。本病较少见。我院于1998年1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农民。因双眼视物不清、耳鸣、耳聋3年,伴行走不稳半个月,于1998年12月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疼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间歇性耳鸣,曾在当地医院按“葡萄膜炎”给予散瞳、地塞米松、吲哚美辛等药物治疗1周,上述症状消失,便停止治疗。其后曾多…  相似文献   

20.
<正>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肉芽肿性炎症性疾病,由CD4+T细胞介导,以黑色素细胞为靶向抗原(可能是酪氨酸酶),这些抗原广泛存在于眼、中枢神经系统、内耳和皮肤中[1]。本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且发病率低,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对3例VK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病历资料1.1 病例1女性,36岁,因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