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5,(6)
左旋四咪唑是一种广谱抗蠕虫药,它对多种胃肠道和肺部的线虫都有作用。本文作者曾先后证明此药对懒猴体内的懒猴丝虫和人体丝虫有效。本文报告左旋四咪唑对阿蚊A.subalbatus体内幼丝虫发育的影响。新羽化的成蚊于饲血前给药4天,每笼蚊虫约100只,药物剂量分为10、20和40毫 相似文献
2.
3.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6,(4)
本文作者过去曾报道每天肌注左旋咪唑10毫克/公斤连续15天能杀死猩猩体内的盘尾丝虫微丝蚴和成虫,但此剂量太大,对人体不适用。因此本试验对另一只感染西非森林株盘尾丝虫的猩猩给予每天肌注左旋咪唑2.5毫克/公斤(25毫克),连续15天,总剂量为37.5毫克/公斤(375毫克)。很明显地这个剂量易为动物耐受,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每毫克皮肤切片中的盘尾丝虫微丝蚴的密度在治前为42条,治后一周为43条,4周为23条。此后,用胃管灌服海群生每天20毫克/公斤,连续3天,服完海群生后4天微丝 相似文献
4.
棉鼠丝虫为筛选抗丝虫新药的虫种之一。该虫寄生于棉鼠胸腔内,取材简易,且筛选出的有效药物,用于临床试治丝虫病人能获得较为一致的结果。作者从感染棉鼠丝虫131~136天后,血微丝蚴密度为218~408条/mm~3的2只棉鼠胸腔内取出雌雄成虫,制作连续切片,用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成虫的角皮、 相似文献
5.
陶增厚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8,(3)
收集88只感染棉鼠丝虫的棉鼠血清,与同种抗原和犬恶丝虫、广东血元线虫等异种抗原进行琼脂双向扩散试验和免疫电泳;同时取5只棉鼠,分别于感染前和感染后1、2、4、6、8和10周采血作免疫电泳、间接血凝试验和微丝蚴检查。感染后11周,琼脂双向扩散试验,88只棉鼠中有86只(97.7%)对棉鼠丝虫抗原出现1~4条沉淀线,对犬恶丝虫抗原有8只(9%)出现阳性,对广东血元线虫抗原有7只(8%)阳性。棉鼠血清与棉鼠丝虫、犬恶丝虫和广东血元线虫抗原在同一琼脂板上呈现交叉反应,对棉鼠丝虫抗原可见数条沉淀线,而对犬恶丝虫和广东血元线虫抗原仅显示1条共同的沉淀线。82只正常棉鼠血清均为阴性。免疫电泳图型显示,一条共同的小沉淀弧位于阳极侧起点附近。5只感染棉鼠丝虫的棉鼠采血收集血清,与棉鼠丝虫抗原进行 相似文献
6.
常惠玲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4,(2)
砷类药物已使用了几个世纪,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由于很多巯基酶是被砷剂所抑制,故作者等研究了它在抗丝虫效果上可能专一性地作用于棉鼠丝虫的巯基代谢。 100~150条棉鼠丝虫幼虫感染成年沙鼠后60~80天,从其胸腔取出的丝虫,经过含1mMEDTA等渗盐水洗净后,被贮存于-80℃备用。谷胱甘肽还原酶(GR)为部份提纯制剂,将上述成虫匀浆化,105000g超离,上清液用40~80%硫酸铵分部沉淀,其沉淀部分通过2′,5′ADP琼脂糖柱使酶吸附,再用10mMNADPH洗脱制成虫酶。人 相似文献
7.
孙德建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0,(4)
作者等在印度咯拉拉邦的卡利卡特观察了左旋咪唑和甲苯咪唑治疗班氏丝虫感染的效果。治疗方法为:第1组25例,左旋咪唑3毫克/公斤/日×8天(总量24毫克/公斤);第2组27例,先给服左旋咪唑上述剂量一个疗程,再续服甲苯咪唑6毫克/公斤/日×10天(总量60毫克/公斤);第3组98例,海群生6毫克/公斤/日×12天(总量72毫克/公斤);对照组50例,仅给以安慰剂。各组治前 相似文献
8.
姚善滢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5,(1)
鉴于海群生常常引起严重副反应,限制了它在现场大规模应用;左旋咪唑也偶然引起象海群生所致的副反应,作者选用了毒性低的甲苯咪唑和甲苯咪唑合并小剂量左旋咪唑治疗马来丝虫微丝蚴阳性病人。选择20例微丝蚴阳性而无其他严重疾病的成年男性病人,分成两组,一组12例口服甲苯咪唑每日3次,每次500mg,连续21天。另一组8例给上述剂量甲苯咪唑的同时,并用左旋咪唑每周2.5 mg/kg体重,连续3 相似文献
9.
杨元清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4,(2)
鉴于海群生对丝虫成虫不同代谢过程的作用还不清楚,作者等在体外研究了海群生及其他两种结构相似的抗丝虫药Centperazine及化合物72/70对棉鼠丝虫成虫摄取葡萄糖及缬氨酸,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成虫的活动力以及雌虫释放微丝蚴的影响。由重度感染丝虫的棉鼠胸腔内取虫后,将成虫用微温的生理盐水洗涤,并保存于37℃的林格液内备用。三种药物均用~(14)C葡萄糖及~(14)C缬氨酸标记。在5ml含碳酸氨盐的克雷布氏林格液(KRB),pH7.4,并有载体葡萄糖(5.55mM)/缬氨酸(0.1mM)以及药物浓度为100~1,000μM的37℃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郑惠君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9,(1)
作者采用γ-射线照射棉鼠丝虫第3期幼虫免疫大鼠,观察其感染丝虫的能力。感染期幼虫照射减毒和免疫接种:选择重度感染的螨(Bdellonyssus bacoti)经20~ 相似文献
11.
朱良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1,(2)
许多作者曾证明营养不良对某些疾病的感染过程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作者用缺乏维??生素的饲料喂养大鼠,观察其对丝虫感染的影响。体重约45g的大鼠,按6只一组分成3组,第1组用缺乏维生素的饲料饲养;第2组除用缺乏维生素的饲料外,每鼠每天灌喂100μg的维生素B_1第3组为对照组,饲料按吉村等的配方制备,并在每100g的饲料中补充维生素B_(12) 4μg,D 30μg,E 6mg及氯化 相似文献
12.
邓珊珊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5,(3)
为观察海群生、甲苯咪唑和左旋咪唑对盘尾丝虫的作用,进行了体内外实验。体内试验:分4个治疗组,每组观察男性盘尾丝虫病患者10例。第1组,给海群生200mg/天×28天,头4天加服地塞米松,每12小时给2mg。第2组,给甲苯咪唑2g/天×28天。第3组,给左旋咪唑,每周150mg,共5次。第 相似文献
13.
许锦江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7,(2)
本文报告左旋咪唑在体外对彭享丝虫成虫、感染期幼虫和微丝蚴及在体内对蚊媒和阳性猫体内各期彭亨丝虫的作用。该药在体外对彭亨丝虫,只在药物剂量大于哺乳动物能以耐受的剂量时才有作用。药物对埃及伊蚊体内的各期幼虫有作用,在猫体内杀微丝蚴作用强而杀成虫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4.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4,(5)
作者对感染棉鼠丝虫后不同时期的115只大白鼠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包括胸部渗出液的细胞学检查,所得结果与前人在棉鼠和大砂鼠体内所见的相一致。胸部渗出液一般很少,但含有许多细胞和微丝蚴,最常见的细胞为间皮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前者反映了胸部的变化,许多间皮细胞集聚在一起形成伪腺状结构,表现出间皮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4,(1)
棉鼠丝虫(Litomosoids carinin(Travassos,1911;Chandler,1931)是寄生于啮齿动物的一种丝虫。原产于美洲。已发现自然感染的宿主有棉鼠(Sigmodon hispidus)及松鼠、鼯鼠等鼠类。其中棉鼠是主要的寄生动物。在美国南部和东南部,棉鼠丝虫自然感染率很高。由于这种鼠类对棉鼠丝虫非常易感,在实验室内能够繁殖,它的传染媒介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 Hirst,1913)又易大量饲养和繁殖。所以早在1945年前后,美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9,(1)
曾有研究表明,将受到棉鼠丝虫感染的多乳鼠用大剂量地塞米松(DMS)后,可使宿主血中微丝蚴的数量减少,而且在DMS之后继以DEC杀微丝蚴治疗时,用DEC 2~3天后,微丝蚴血症并不增加,且保持其持久 相似文献
17.
孙延昌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1,(1)
虽然彭亨丝虫和魏氏棘唇线虫表现了明显的厌氧代谢,但它们也象好氧的棉鼠丝虫一样,具有明显内脊的线粒体。甚少从这些线粒体的形态上可以推测有某种需氧代谢的存在。为了搞清楚为什么这3种丝虫中只有棉鼠丝虫表现了需氧要求并且积累了较多的醋酸,作者对3种丝虫利用丙酮酸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标记丙酮酸孵育的方法检验了每种丝虫利用丙酮酸盐的能力,并鉴定了代谢的最终产物。棉鼠丝虫和彭亨丝虫成虫是分别从感染 相似文献
18.
任海南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0,(4)
近几年曾有左旋咪唑具有杀死猫体内马米丝虫的成虫和微丝蚴、彭亨丝虫的微丝蚴及人体的班氏丝虫微丝蚴的效果。氨酚喹能杀死动物体内的棉鼠丝虫成虫。本文的目的首先是确定左旋咪唑和氨酚喹单独使用或两药伍用的临床价值,其二是对海群生白天刺激试验作为抗丝虫作用初筛方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4,(1)
1.左旋四咪唑显示有高度抗B.ser-genti微丝蚴的作用,与海群生即使用大剂量也仅有部分作用的效果大不相同。2.左旋四咪唑还有杀死成虫的作用,但需用较大的剂量,而同量的海群生并不能杀死成虫。3.建议进行临床试验,测试左旋四咪唑抗人体丝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郑江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6,(3)
作者于1972年在盘尾丝虫病重度感染的扎伊尔卢桑博地区考察了甲苯哒唑对盘尾丝虫的效果。观察了14例,给予甲苯哒唑100毫克,一日2次,连服6天。治疗前和治毕的全部病例以及治后8个月的10个病例均在上午10时至中午切取肩部和大腿外侧上部2小块皮作微丝蚴计数。治疗前的微丝蚴平均数为510条,治毕为136条,8个月后为453条。治毕与治疗前相比是有差异的,但8个月后微丝蚴又回升到相当于治疗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