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微生物学的发展,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型分析日益准确和深入,本文着重介绍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MPD)等在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儿童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传播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婴儿院儿童及其母亲之间、全托儿童之间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简称变链菌)传播方式的研究,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四川省实验婴儿院3~4岁的20名非全托儿童及其母亲和24名全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无菌牙签收集其菌斑样本,MSB培养基中培养48 h,每种表型菌落挑取一个代表株在TPY平板上次代纯培养,经形态学和微量生化鉴定后对分离的变链菌株行AP-PCR扩增,对不同个体出现相似基因型的变链菌株进行分析.结果44名儿童中,65.9%的儿童口腔内检出变链菌,20对母子中有10对均检出变链菌,44名儿童及20名母亲口腔中共分离出98株变链菌;均有变链菌检出的10对母子口腔中分辨出32个不同的基因型,其中7对母子有相似基因型出现;24名全托儿童口腔中共分辨出29个不同的基因型,有2种基因型在13名全托儿童口腔中有重复检出.结论变链菌在婴儿院儿童中存在水平传播及垂直传播两种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3.
表面蛋白P1是人类的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 (以下简称变链菌 )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 ,主要介导变链菌的非蔗糖依赖性黏附。不同菌株的黏附性能不同 ,而此差异是由其毒力因子遗传变异所决定的。我们通过对变链菌临床分离株表面蛋白P区及V区、C末端编码基因的研究 ,探讨其遗传多态性与黏附性能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 :(1)引物设计与合成 :因V区在P区上游 ,编码基因相距近 ,所以此二区一起扩增。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3.0设计两对引物 ,分别扩增变链菌表面蛋白P、V区及C末端编码基因spaP pv(2 0 6 0~ 315 7bp)、spaP c(40 0 3~ 4 85 1…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子徽生物学的发展,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型分析日益准确和深入,本文着重介绍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等在变形锭球菌君基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变形链球菌F-ATPase亚基基因uncEBF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 ATPase亚基c、a、b联合基因uncEBF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与细菌耐酸力的关系。方法选取18株变形链球菌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以特异引物从细菌组DNA扩增uncEBF,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测序比较。结果不同限制性内切酶RFLP产生不同的基因型,测序证实了导致多态出现的基因变异;其中内切酶AluⅠ产生的A、B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高耐酸性菌株中A型基因uncEBF的检出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F- ATPase亚基联合基因uncEBF具有明显基因多态性,酸性环境下生存力强的菌株可能出现基因的适应性变异,可认为不同基因型uncEBF分布与耐酸力不同相关。  相似文献   

6.
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分离株AP-PCR基因分型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目的 探讨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菌珠基因型与龋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Chelex法撮细菌染色体DNA,经多次实验自行确立AP-PCR最佳反应条件,并对278株来自不同龋敏感个体的临床分离株进行AP-PCR基因型分析。结果 278株变链菌临床分离株共区分出105种基因型,无龋个体84.21%携带1种基因型,而高龋患者95%携带2种或2种以上基因型。结论 变链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态性,个体携带变链球菌基因型的种数与其致龋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变形链球菌是人类的主要致龋菌,临床观察发现可能存在不同毒力克隆株的致病性不同,而其致龋性差异的物质基础是毒力因子的遗传变异,本文即时变链菌的遗传多态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A-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A-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64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及78名健康对照者,提取其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TNF A-30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TNFA-308位点的GA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按性别和吸烟分层的条件下,携带基因型GA和等位基因A使男性不吸烟者患病的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22.2和16.1)。结论提示TNFA-308基因型GA和等位基因A可能与中国人群中男性个体的AgP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菌斑固相、变形链球菌及葡聚糖对酸的缓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代谢后菌斑固相缓冲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40名18~21岁的大学生的饥饿牙菌斑,体外10%蔗糖孵育1h。体外制备无糖培养和2%蔗糖培养的变链菌团。以25mmol/L KCl制备菌斑固相、变链菌团和不溶性葡聚糖混悬液及可溶性葡聚糖溶液,用1mmol/LHCl滴定并计数细菌密度,统计学分析。结果变链菌团代谢蔗糖后的缓冲容量为(0·099±0·047)mmol/L,比无蔗糖培养的变链菌团的缓冲容量(0·609±0·202)mmol/L低,且缓冲力随细菌密度降低直线下降,葡聚糖几乎没有缓冲作用[(0·028~0·032)mmol/L]。人牙菌斑固相缓冲力的变化规律与体外纯菌培养研究结果一致。结论菌斑固相缓冲力与所含细菌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变形链球菌是人类的主要致龋菌,临床观察发现可能存在不同毒力克隆株的致病性不同。而其致龋性差异的物质基础是毒力因子的遗传变异,本文即对变链菌的遗传多态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变形链球菌临床株F-ATPase亚基基因uncEBF在mRNA水平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ATPase c、a、b亚基联合基因uncEBF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探讨基因表达水平与细菌耐酸力以及uncEBF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两步法和凝胶成像系统定量软件分析,分别对18株来自不同基因型和不同耐酸力变链菌的uncEBF基因表达水平进行评价,以SPSS11.0软件分析和比较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不同基因型及不同耐酸力菌株un-cEBF的mRNA表达水平不同(P<0.05),表现为A基因型uncEBF表达高于B基因型,高耐酸力菌株un-cEBF表达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链菌不同基因型uncEBF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同,表达水平高低与菌株的耐酸力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ase)在变链菌粘附中的作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其缺陷突变株对玻片的粘附。结果显示,在蔗糖存在的条件下,变链菌MT8148及其GTase缺陷株表现出不同的粘附模式。提出了细胞吸附型GTase(CAGTase)与细菌间的聚集有密切关系的观点,认为这种聚集的紧密程度高于由细胞外GTase(CFGTase)所介导的聚集。而CFGTase所合成的葡聚糖可能与细菌间某种有序的粘接有关。本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变链菌的致龋机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rbitrarily prim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P-PCR)法探讨高发龋和无龋儿童牙菌斑致龋菌的检出情况,分析变形链球菌及远缘链球菌与乳牙龋齿发生的关系。方法从20例高发龋患儿和20名无龋儿童的牙菌斑中分离、鉴定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以Shiroza的DNA提取方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以形态学、生化和AP-PCR的方法鉴定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结果AP-PCR法检测发现高发龋患儿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40%,而无龋儿童两种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5%和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AP-PCR法检测发现高发龋患儿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无龋儿童,口腔中定植的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是乳牙龋高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变链菌细胞外多糖合成与乳牙高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高龋和无龋幼儿变链菌临床分离株在体外利用蔗糖合成水溶性、水不溶性葡聚糖的能力。方法:蒽酮法定量测定从高龋(dmft≥5)和无龋幼儿(dmft=0)牙菌斑分离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葡聚糖产量。结果:高龋组菌株合成水溶性与水不溶性葡聚糖量平均分别为0.0332mg/ml和0.0357mg/ml,高于无龋组菌株的0.0215mg/ml和0.0192mg/ml;高龋幼儿定植的合成水溶性及水不溶性葡聚糖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例也高于无龋幼儿;变链菌临床菌株水不溶性葡聚糖产量平均为0.0301mg/ml,高于水溶性葡聚糖产量(0.0267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龋幼儿的龋活跃性与其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临床菌株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遗传多态性与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菌株分别选自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分离鉴定的合成水不溶性多糖能力较强和较弱的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提取全菌DNA,经PCR扩增gtfBC(961 - 5574 by)后,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工、Mb。工和Taq工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 不同龋敏感人群变形链球菌血清。型临床分离株经Hinf工酶切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酶谱出现了差异,有 1.9 kb长片段的菌株在高龋组中的比例高于无龋组(P < 0.05)。结论:萝基因型的不同是导致菌株合成水不溶性多糖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纳米银溶胶为增强基底的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ras)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方法葡萄糖还原硝酸银制备纳米银溶胶。以该溶胶为增强基底.用DXR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获取变异链球菌的SERS。结果纳米银溶胶粒子为分散性好、均粒径约为11.08nm的球形颗粒.其增强效果较高;变异链球菌SERS的拉曼信号强且峰较多,被增强的谱峰主要集中在细胞壁成分相关的700.1800cm^-1区域,在721.94、1270.35、1371.83、1441.51、1569.22、1628.91、2922.65cm^-1处均有明显的拉曼振动峰。结论以葡萄糖还原硝酸银制备的纳米银溶胶为基底.可获得变异链球菌SERS,可用于变异链球菌的检测及其细胞壁成分的分析等.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变异链球菌的致龋机制及研制新型防龋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