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于2002年3月-2008年3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足部皮肤缺损,共修复52例56处缺损,对照同期其余皮瓣修复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2例56处皮瓣修复,54处皮瓣完全成活,一处出现血肿,经清除血肿,皮瓣成活;另一处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坏死组织清除,遗留少许创面,予直接缝合关闭创面,伤口愈合好。52例病人均得到随访,时间半年至2年,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皮瓣切取容易,不臃肿,肢体外形功能满意,是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 根据创面大小, 在小腿后侧切取皮瓣, 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18 例, 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术后18例逆行皮瓣全部成活, 切取的最大皮瓣为10 .5 cm×16 .5 cm。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切取简便, 成活率高,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3.
陈洪福  李焕启  沈良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4):288-289,332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部开放性骨折伴骨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3例小腿、足部开放性骨折伴骨外露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13例,顺行转移4例,逆行转移9例。结果除1例部分坏死,经扩创,创面愈合,余皮瓣全部存活,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部骨外露创面具有蒂长、旋转方便、血运可靠、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同时修复多处骨外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小腿难愈性创面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3月曾在我院行小腿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98例,均对其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修复之后,所有患者皮瓣均成活,并且创面封闭。对患者进行1年时间随访,发现其皮瓣质地比较良好,厚度适当,其外形以及功能均比较良好。结论: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小腿难愈合性创面进行修复,能够得到理想效果,其所得到修复成功率比较高,且能够得到良好外形以及功能,操作比较简单,在小腿难愈合性创面修复方面为一种理想方法,在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小腿难愈性创面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3月曾在我院行小腿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98例,均对其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修复之后,所有患者皮瓣均成活,并且创面封闭。对患者进行1年时间随访,发现其皮瓣质地比较良好,厚度适当,其外形以及功能均比较良好。结论: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小腿难愈合性创面进行修复,能够得到理想效果,其所得到修复成功率比较高,且能够得到良好外形以及功能,操作比较简单,在小腿难愈合性创面修复方面为一种理想方法,在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足跟、足底、足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足跟、足底、足背的创面26例,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4例皮瓣完全成活,供区伤口愈合良好.仅有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但是其下的深筋膜层成活良好,肉芽生长快速,二期植皮均完全成活.术后3~6个月随访,25例皮瓣色泽正常,血供良好,外形、功能满意,皮瓣感觉逐渐恢复,仅有1例皮瓣稍显臃肿.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部创面操作简单方便,术后无特殊护理及用药,成活率极高.此方法较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前足部皮瓣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7例前足皮瓣缺损者经彻底清创,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注意皮瓣设计、切取及蒂部处理等细节问题。结果 7例全部成活,无软组织感染。2例皮瓣远端边缘愈合不良,经常规换药、理疗后愈合。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患肢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前足皮瓣缺损理想方法之一,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处软组织缺损17例。结果17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随访4-18个月,皮瓣质地、血运良好,外形满意,下肢负重、行走功能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处软组织缺损具有切取简单、创伤小、成活率高和效果优良等优点,是修复足踝处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讨上肢深度电烧伤患者使用腓动脉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联合远端蒂皮瓣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6例上肢深度电烧伤患者做课题研究,并通过电脑随机分配组别,A组(n=23)使用腓动脉皮瓣修复,B组(n=23)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联合远端蒂皮瓣修复,评估两组的皮瓣修复情况。结果 B组皮瓣修复优良率为95.7%,相比A组的皮瓣修复优良率(87.0%)提升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8.7±4.3)d,并发症率为4.3%,明显优于A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上肢深度电烧伤患者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联合远端蒂皮瓣修复,皮瓣修复效果与腓动脉皮瓣修复基本相当,但较腓动脉皮瓣修复更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并加速创面的愈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顺行或交腿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8例。结果:本组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部分小水泡形成:1例远端1cm真皮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远端3cm真皮坏死,深筋膜层仍存活。植皮后创面愈合。本组皮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行走功能好,无修复区溃疡。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可重建感觉,皮瓣成活率高,是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创面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莫景木  杨渊  陈海涛  张海  张栋 《广西医学》2007,29(12):1933-1934
足跟及踝部因外伤后所致肌腱和骨外露极为常见,创面难以愈合.1992年Masquelet等[1]首先提出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以后,临床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及足部软组织缺损已成为一种理想的好方法.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本人参加援非医疗队及本院工作期间,利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及踝部皮肤缺损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踝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1-09~2006-10,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踝部、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创伤12例,深度烧伤2例,冻伤1例.结果 15例患者采用该皮瓣修复后全部成活,随访半年,皮瓣修复后形态、血运、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溃疡发生.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具有血管恒定,变异少,血运可靠,皮瓣成活率高,手术操作不复杂,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一种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皮瓣对手足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效果及皮瓣的选择,自1997年至2004年对58例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共行65例次的皮瓣修复(不含创面周围随意皮瓣),其中游离皮瓣1例,远位带蒂皮瓣13例,其余51例次均为轴型血管蒂皮瓣,涉及种类13种.结果,65例次皮瓣成活57例次(87.7%),8例皮瓣坏死(12.3%),中远期随访28例,修复效果满意.选择适宜的皮瓣,可早期有效地修复手足部深度烧伤创面,尽可能保留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有利于手足功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并具有良好的外形,为以后的整形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血管逆行皮瓣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7例足部皮肤缺损和肌腱骨外露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创面,其中1例为超大面积皮瓣。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均随访6~12个月,足部功能及皮瓣外观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血管皮瓣质地良好,手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足跟及踝关节周围创面9例,取皮瓣前常规清创,彻底清除坏死失活组织或瘢痕、感染病灶等,有肌腱损伤或骨折者先予以修复处理。然后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创面。最大修复面积14.5cm×9.5cm。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皮瓣无水肿、淤血。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观满意,创面修复成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背、足跟及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解剖基础上,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缘小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结论该皮瓣供区恒定可靠,变异少,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操作简便,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逆行皮瓣修复足部损伤后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难以愈合的创面。方法依照创面的大小设计皮瓣,使之形似“彗星”的尾部。手术切取皮瓣时按设计线在皮瓣近端形成三角形皮下组织蒂,沿轴线至旋转点,形成包含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在内的宽约3cm的筋膜,旋转皮瓣明道或行皮下隧道转移与受区无张力缝合,供区植中厚皮片。结果皮瓣最大面积为11.0cm×9.0cm,最小面积为4.0cm×4.0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血运良好,外形满意,无明显肿胀和臃肿现象。结论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修复足部缺损方面是一个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田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0):145-145
目的:探讨应用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设计并切取皮瓣逆行修复踝部及足部创面68例。结果:随访6个月~3年,皮瓣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皮瓣具有血运可靠、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知名血管等特点,是修复踝部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创面时,改良手术方法(即保留腓肠神经于原位)对神经支配区感觉及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采用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后2周内皮瓣色泽、血运、毛细血管反应等皮瓣早期成活情况;同时通过出院后3个月随访资料,统计分析皮瓣远期成活情况及神经支配区感觉.结果 术后10例患者皮瓣均成活,成活率100%.其中1例皮瓣边缘表皮糜烂,换药9天后痊愈.所有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访发现,跟踝部外形稍臃肿,皮瓣远期成活良好,未见破溃,且神经支配区感觉与术前基本相同.结论 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有利于保留患者神经支配区感觉,同时皮瓣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效果.方法 2002年3月~2006年11月对13例小腿下1/3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进行创面转移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cm×10cm,最小6cm×5cm.结果 13例中11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远端皮缘缺血坏死,经局部换药及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随访12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6~18 个月,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满意且外形良好.结论 该皮瓣的神经营养血管血供可靠,术中切取简单易行且安全,成功率高,是修复小腿下1/3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