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我院自1995年8月至1996年12月间对2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根据CT片模拟定位血肿中心靶点,颅骨钻孔,置双导管血肿腔内.早期抽吸血肿的液体部分,解除颅内急性机械压迫,后期应用尿激酶(uk)溶解凝血块引流残余血肿。作者体会其优点是:(1)能经常冲洗导管,保持引流通畅;(2)能动态监测颅内压(ICP).指导使用脱水药物:(3)每日定时向血肿腔内注身尿激酶,能将血肿完全溶解排尽;(4)根据ICP变化,开放或关闭引流管,控制颅内液体的排放,能调控ICP在正常范围。本治疗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立体定向系统,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经针穿刺治疗颅内血肿   总被引:112,自引:0,他引:112  
作者通过颅内血肿穿刺针、针形血肿粉碎器、血块液化技术的研究,解决了颅内血肿清除的关键技术。并应用该项技术治疗了112例高血压脑出血,25例硬脑膜外血肿及17例其他原因的颅内血肿,包括20例脑疝病例。病死率明显降低(8.44%),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其疗效明显高于其他疗法。该技术具有损伤轻微,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疗效明显,费用低,易为患者及家属接受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适宜的治疗措施。方法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例,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例。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抢救成功8例,抢救成功率66.6%,微创血肿清除抢救成功8例,抢救成功率50.0%,但出血8h内12例手术,仅抢救成功4例,而出血3天后手术4例均获成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量大,中线移位明显,特别是伴有脑疝时,应开颅血肿清除。出血早期因微创术有引起再出血的危险,要慎用。出血3天后的患者,这时出血已停止,血肿已液化,适宜微创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钻颅血肿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的因素。方法根据CT定位,钻颅,直接穿刺血肿,抽吸加纤溶药物后引流,共48例。分析手术时机、出血量、意识状态、年龄、并发症与疗效的关系。结果钻颅穿刺脑内血肿。抽吸加引流治疗,效果不佳,总有效率仅29.2%。但发病7h后手术较7h内手术,有效率明显提高,另外血肿的大小,术前的意识障碍程度及有无严重并发症等因素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血肿越大治疗效果越差,血肿〈50ml有效率33.3%。血肿〉50ml有效率14.3%。结论本方法简便、安全、对脑组织创伤小,再出血机会少,适应证较广泛。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和新型纤溶药物的应用,临床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穿刺抽吸、液化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即CT定位.经皮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射流冲碎血肿,血肿腔内注入纤溶药物溶解引出血肿。结果 治疗36例,死亡5例,存活出院31例。结论 该项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脑室内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34例脑室内出血的病人。其中CT应用前2例,CT应用后32例,分别占同期颅脑损伤住院病人的0.6%和2.3%。作者据其出血来源将其分成两型。I型:脑室内自身出血成血肿,占14.7%;Ⅱ型:由脑内血肿浸破脑室壁进入脑室,占85.3%。文中重点阐述了其出血和机制,诊治及预后,并提出隐性脑室内出血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方式和影响疗效因素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作者对2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锥颅血肿碎吸、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和骨成形瓣开颅血肿清除四种外科方式治疗。术后痊愈和好转151例,死亡59例(28.0%)。根据病情分级,结合CT显示的血肿部位、出血量以及中线结构移位程度,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有助于提高疗效。并分析了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以及手术时机等;讨论了再出血、颅内积气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问题,提出处理措施。并认为,术后进行颅压连续监测,对发现病情变化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对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人颅点、穿刺平面、穿刺角度、深度、引流管侧孔长度进行精确设定。必要时选择一孔多点置管。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2例(21.4%),中残29例(51.8%),重残12例(21.4%),死亡3例(5.4%)。结论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显著。10—60ml血肿均可进行该手术,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深部血肿患者。手术时机以发病3—6h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血肿清除术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做一总结,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手术组良好率为75.9%,非手术组良好率为49.6%,结论: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积极手术清除血肿,可预防再出血及血肿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术中操作精细,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术后合理治疗,可提高脑出血病人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加强颅内压监测和头部引流管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基本痊愈6例.占4.5%;显著进步40例,占30.3%;进步66例.占50.0%;死亡20例.占15.2%,显效率为34.8%。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可进一步保证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和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