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显微解剖观察三叉神经、小脑上动脉与岩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以为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 模拟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对15 例(30 侧)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解剖,骨窗范围设计为2.00 cm × 2.50 cm,于4 ~ 24 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显露范围和解剖结构,打开颅盖骨、剔除硬脑膜和大脑组织,显露小脑幕和脑干,通过显微镜解剖三叉神经、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观察分析相关解剖学变异.结果 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可较好地显露三叉神经、滑车神经、岩静脉和小脑上动脉.约36.67%(11/30)标本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15 例标本内听道上结节形态变异较大,阻挡了对Meckel憩室的显露.其中单干型岩静脉24 侧,双干型岩静脉6 侧;约22.22%(8/36)岩静脉在内听道内侧缘外侧部汇入岩上窦,63.89%(23/36)在内听道内侧缘与Meckel 憩室处三叉神经外侧缘之间汇入岩上窦,13.89%(5/36)于三叉神经外侧缘以内汇入岩上窦.三叉神经与岩静脉相对位置关系分为无接触型、接触型、属支"骑跨"型、蛛网膜粘连型和贯穿神经型.结论 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与三叉神经解剖关系密切,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责任血管.岩静脉是微血管减压术中必须显露的血管结构,其位置、形态、分支和静脉回流区域存在明显变异,个体化处理岩静脉,有助于手术视野的显露,减少静脉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面神经根解剖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地 探讨小脑脑桥角面神经根解剖变异与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关系及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1221例面肌痉挛病例中,10例(0.82%)术中探查发现面神经根存在解剖变异,面神经根出脑干区距离听神经根进脑干区均大于10mm.均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其中4例术中采用责任动脉悬吊法.结果 9例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1例患者术后痉挛减轻但未消失,随访5个月时完全消失.所有患者随访2-96个月,平均26.8个月,复发1例,治愈率90%.术后并发症包括:中度面瘫2例,1例随访期间恢复正常,1例轻度恢复;展神经麻痹致复视3例,2例随访期间恢复正常,1例仅随访3个月,有好转;患侧听力丧失1例,随访21个月未恢复.结论 小脑脑桥角面神经出脑干区异位至距离听神经进脑干区大于10mm者罕见,动脉性血管压迫仍然是此类患者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可获良效,但术后发生面瘫、展神经麻痹、听力障碍的概率升高.应用责任动脉悬吊法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脑脑桥角脑膜瘤的临床分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方法与面听神经保护.方法 回顾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06例小脑脑桥角脑膜瘤,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89例(84.0%),近全切除15例(14.2%),部分切除2例(1.9%),死亡1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01例(95.3%),听神经解剖保留75例(70.8%).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 Ⅰ级、Ⅱ级)保留73例(68.9%),听力保留率为72.3% (47/65).结论 对小脑脑桥角脑膜瘤进行临床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术中一定的手术技巧,能够提高面听神经功能保留.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桥小脑角区的结构,为临床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10%甲醛固定并灌有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0例,模拟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桥小脑区的三个解剖间隙的主要血管神经解剖变异和走行,并测量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进入脑干处的距离.结果 桥脑小脑角区的重要血管和神经之间关系存在一定变异,观察了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岩上静脉、面听神经、三叉神经以及后组颅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变异等情况,但这些结构在桥小脑区的三个解剖间隙内层次分明,分布较恒定.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进入脑干处的距离为(2.3±1.1)mm.结论 通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来解剖桥小脑角区的神经血管,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认识了各重要神经和血管结构关系,对临床手术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岩上静脉的引流类型进行解剖分类,探讨其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中对手术暴露空间的影响.方法 解剖10个国人成人尸头,共20侧,观察后颅窝、颞骨岩部重要结构的形态,测量岩上静脉及附近的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根据沿岩骨嵴的岩上静脉注入岩上窦处与Meckel腔(MC)、内耳道(IAM)的关系确定岩上静脉的引流类型.另外用2个完整尸头,分别探讨岩上静脉的引流类型对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的影响和与之相关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 岩上静脉起源于小脑脑桥角池,其属支较多.根据岩上静脉汇入岩上窦的入口处与MC和IAM的关系将岩上静脉的引流类型分为三型.Ⅰ型:入口在MC的上方或内侧.Ⅱ型:入口在面神经入IAM处内侧和三叉神经入MC处外侧之间.Ⅲ型:入口在IAM的上方或外侧.结论 岩上静脉注入岩上窦的位置与MC和IAM关系密切,根据其与MC和IAM的位置关系将岩上静脉的引流类型分为Ⅰ、Ⅱ、Ⅲ型,且对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具临床指导意义,对沿着岩骨尖计划手术入路和减少术中岩上静脉损伤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应用解剖研究,为中岩斜区显露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例(20侧)国人成人尸头(经10%甲醛固定并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上模拟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观察中岩斜区神经血管走行分布特点、神经和血管间关系,测量相关重要数据。结果中岩斜区显微结构主要包括三叉神经(Ⅴ)、外展神经(Ⅵ)、面听神经(Ⅶ、Ⅷ)、基底动脉(BA)及小脑前下动脉(AICA)。三叉神经颅内段长度、出颅部至正中矢状面距离、矢状面角度分别为(13.82±1.84)mm,(12.90±2.02)mm,19.1°±8.0°,外展神经分别为(16.86±3.22)mm,(10.04±1.78)mm,25.6°±12.6°,面听神经分别为(14.84±2.30)mm,(23.88±2.90)mm,70.2°±5.5°。结论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适用于中岩斜区显露。中岩斜区显微解剖研究及相关测量数据可为提高该区手术安全度和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颞下锁孔入路中前岩骨磨除范围、中上岩斜区显露的区域及手术技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0具经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模拟颞下经前岩骨锁孔入路,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Kawase菱形区的面积为(248.2±12.4)mm2,最大限度磨除前岩骨后的面积为(318.4±36.2)mm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切开后颅窝硬膜,可以暴露上斜坡、内听道下方的部分中斜坡、基底动脉中部、脑桥下部、脑桥延髓沟、延髓上部、椎基底动脉交接部、椎动脉近端、小脑前下动脉脑桥前段和脑桥外侧段。磨除三叉神经压迹下方的骨质,可进一步暴露展神经、Dorello管孔、小脑前下动脉的起始点。结论颞下锁孔入路通过一个直径2.0~2.5cm的小骨窗,可以最大限度磨除前岩骨和暴露上、中斜坡。  相似文献   

8.
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入路的设计与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手术的可行性和手术入路。方法采用8具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体头颅标本,于耳后做一长度约7 cm的“C”形头皮切口,上至耳郭上缘,下至耳屏间切迹水平,耳后距耳郭1 cm。磨除部分乳突后联合颞部开颅,形成一3.5cm×3cm大小的骨窗,暴露并剪开乙状窦前和颞部硬脑膜,牵开颞叶和小脑半球,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通过调整显微镜角度,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入路可显露同侧桥小脑角区、脑桥前区、脑桥侧方、小脑幕上区的结构。结论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入路可很好地显露上述结构,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可在不磨除迷路的情况下进行岩斜区脑膜瘤、中小型听神经瘤、脑桥腹外侧肿瘤、基底动脉瘤等手术。  相似文献   

9.
Dandy教授在其文章中插图展示了一支走行于桥小脑角区域经三又神经背侧汇入岩上窦的静脉,此静脉便是后来众所周知的岩上静脉,或简称为岩静脉。岩上静脉压迫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占20%,在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又神经痛的手术中,岩静脉是非常重要且相对恒定的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10.
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20例10%甲醛固定并灌有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去除大脑半球、小脑幕和模拟临床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照相。方法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和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岩上静脉、岩上窦等。小脑上动脉主干尾袢及其分叉部附近常压迫三叉神经出入脑干区的上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展神经、面听神经和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等。小脑下前动脉常呈折叠状凸入内耳,在折叠端及其附近常发出内听动脉入内耳。下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延髓、后组颅神经、舌下神经、小脑下后动脉、椎动脉等。结论责任血管可能不止一根,压迫点可能不止一处,详尽的解剖研究可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神经内镜下桥小脑角区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桥小脑角区3种手术入路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神经内镜下分别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小脑外侧锁孔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枕下乙状窦后绒球下锁孔入路,确定到三叉神经出入脑干区(REZ)、面神经REZ及舌咽神经REZ的手术路径及解剖定位标志.结果 枕下乙状窦后小脑外侧锁孔入路可探查三叉神经REZ、面神经REZ、舌咽神经REZ,解剖定位标志为Meckel囊、内耳门、颈静脉孔、三叉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舌咽神经.枕下乙状窦后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可探查三叉神经REZ至Meckel囊,解剖定位标志为岩静脉、三叉神经和Meckel囊.枕下乙状窦后绒球下锁孔入路可探查舌咽神经REZ、面神经REZ,解剖定位标志为第四脑室脉络丛和小脑绒球.结论 对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优于小脑外侧锁孔人路.对面神经、舌咽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绒球下锁孔入路优于小脑外侧锁孔人路.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岩静脉影像解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联合应用MRI的双激发式稳态自由进动(BTFE)序列与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e-THRIVE)成像序列分析岩静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其与同侧三又神经的空间毗邻关系.方法 选取41例面肌痉挛及气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 NOVA DUAL A-serial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成像.成像序列为BTFE与e-THRIVE序列,主要观察脑桥小脑角区岩静脉及其与三叉神经的窄间毗邻关系.结果41例共82侧岩静脉及同侧三叉神经均显示清晰;岩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呈局部游离状态.岩静脉主干支数为1、2、3支者分别为70侧(86%)、10侧(12%)、2侧(2%).37例共74侧岩静脉(91%,BTFE、e-THRIVE序列)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背外方,3例共6侧岩静脉(7%,e-THRIVE序列)位于神经根的腹外方,1例共2侧岩静脉(2%,BTFE 序列)位于神经根的正上方.结论 联合应用BTFE与e-THRIV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岩静脉及三叉神经,并可以准确评估两者间的空间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提供局部影像学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联合应用MRI的双激发式稳态自由进动(BTFE)序列与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e-THRIVE)成像序列分析岩静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其与同侧三又神经的空间毗邻关系.方法 选取41例面肌痉挛及气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 NOVA DUAL A-serial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成像.成像序列为BTFE与e-THRIVE序列,主要观察脑桥小脑角区岩静脉及其与三叉神经的窄间毗邻关系.结果41例共82侧岩静脉及同侧三叉神经均显示清晰;岩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呈局部游离状态.岩静脉主干支数为1、2、3支者分别为70侧(86%)、10侧(12%)、2侧(2%).37例共74侧岩静脉(91%,BTFE、e-THRIVE序列)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背外方,3例共6侧岩静脉(7%,e-THRIVE序列)位于神经根的腹外方,1例共2侧岩静脉(2%,BTFE 序列)位于神经根的正上方.结论 联合应用BTFE与e-THRIV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岩静脉及三叉神经,并可以准确评估两者间的空间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提供局部影像学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保护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岩静脉在三叉神经手术中的保护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285例,其中206例岩静脉被电凝处理,79例保护良好。结果79例岩静脉保护良好的术后未发生脑水肿,无明显恶心呕吐。206例电凝处理岩静脉的其中3例发生小脑水肿,2例经脱水剂治疗,1例经后颅窝减压后恢复良好,35例术后3天明显恶心呕吐,腰穿测脑压高。结论岩静脉在三叉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良好,否则术后可常规应用脱水剂以及做好再次后颅窝减压手术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神经内镜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测量28具干性颅骨表面标志位置关系,确定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位置;在15具尸头上采用内镜模拟手术,观察入路中主要神经、血管等解剖标志的分支、变异情况和周期毗邻关系。结果 ①以星点-乳突尖连线中点为圆心作2.0cm直径的骨窗,可以充分显露桥小脑角区。②采用不同角度内用神经内镜可以减少对脑神经、脑干、小脑的牵拉,能够更好地显露小脑角结构,准确确定责任血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显微镜下观察岩静脉的位置、分支情况,术中避免损伤岩静脉主干以及较粗大分支,对阻碍三叉神经暴露以及作为压迫血管的细小分支可予以切断。结果术中均发现岩静脉,根据岩静脉主干的数量分为:单干型17例(9.1%)、双干型102例(54.5%)、三干型68例(36.4%),术中发现岩静脉及分支为责任血管18例,其中动静脉混合压迫13例,单纯静脉压迫5例,术后15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岩静脉的正确处理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岩静脉与手术入路的关系,将其分成4种情况:①岩静脉不阻挡入路;②岩静脉的主干阻挡入路;③岩静脉的属支阻挡入路;④岩静脉为责任血管。根据4组不同情况,总结处理方法。结果手术有效率为99.03%;平均随访25个月,复发率4.89%。岩静脉不阻挡入路82例;岩静脉主干阻挡入路28例,予以切断5例(2.42%);属支阻挡入路62例,予以切断1~3支30例(14.49%);岩静脉压迫三叉神经35例(16.91%),均电凝后切断。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0.48%),无死亡病例。结论岩静脉的处理是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评价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及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5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分离血管神经后用Teflon补片分隔。结果术中发现24例有血管压迫,18例为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基底动脉,3例为小脑前下动脉,1例为岩静脉压迫,1例为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压迫,另1例未发现血管压迫。结论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临床适应证广泛,对神经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但手术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联合应用MRI的双激发式稳态自由进动(BTFE)序列与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e-THRIVE)成像序列分析岩静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其与同侧三又神经的空间毗邻关系.方法 选取41例面肌痉挛及气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 NOVA DUAL A-serial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成像.成像序列为BTFE与e-THRIVE序列,主要观察脑桥小脑角区岩静脉及其与三叉神经的窄间毗邻关系.结果41例共82侧岩静脉及同侧三叉神经均显示清晰;岩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呈局部游离状态.岩静脉主干支数为1、2、3支者分别为70侧(86%)、10侧(12%)、2侧(2%).37例共74侧岩静脉(91%,BTFE、e-THRIVE序列)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背外方,3例共6侧岩静脉(7%,e-THRIVE序列)位于神经根的腹外方,1例共2侧岩静脉(2%,BTFE 序列)位于神经根的正上方.结论 联合应用BTFE与e-THRIV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岩静脉及三叉神经,并可以准确评估两者间的空间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提供局部影像学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