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h1/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及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SLE患者PBMC中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和产生的变化.结果 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SLE患者PBMC产生IFN-γ,IL-4和IL-10水平分别为(74.08±15.85)pg/mL,(246.43±45.25)pg/mL,(549.52±67.00)pg/mL;mRNA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0.3298±0.2181,0.4951±0.2938,0.8671±0.6620.治疗前IFN-γ,IL-4和IL-10水平分别为(113.5±27.6)pg/mL,(272.97±33.78)pg/mL,(625.32±104.61)pg/mL;mRNA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1.4094±0.6317,0.6872±0.4713,1.1758±0.6255;治疗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IFN-γ较IL-4,IL-10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影响SLE患者细胞因子mRNA表达和产生,调节Th1/Th2类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可能为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18例轻型斑秃、24例重型斑秃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经PHA刺激后具有代表性的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和具有代表性的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 IL-4)、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经PHA刺激后轻型斑秃患者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β)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Th2型细胞因子(IL-4、 IL-10)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重型斑秃患者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基因表达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而且还高于轻型斑秃病人(P<0. 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基因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与轻型斑秃病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失衡,表现以Th1型细胞因子基因过度表达为特征的Th1型反应,可能参与了斑秃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斑秃;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β; 白介素-4 ; 白介素-10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对皮肤划痕症患者组胺以及Th1/Th2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012年6月-2014年1月治疗的皮肤划痕症患者40例,另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Th1和Th2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组胺、Ig E,IL-4,IL-2,IFN-γ因子表达使用ELISA法检测。结果治疗前皮肤划痕症患者组胺含量、Ig E和IL-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h1/Th2细胞比值、IL-2和IFN-γ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组胺含量、Ig E和IL-4表达水平出现显著减低(P0.01),Th1/Th2细胞比值、IL-2和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Ig E表达与IL-4呈显著正相关(r=0.522,P0.05),与IL-2呈显著负相关(r=-0.361,P0.05),与IFN-γ呈显著负相关(r=-0.403,P0.05)。地氯雷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临床有效率为8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结论皮肤划痕症患者中存在组胺高表达及Th1/Th2细胞的失衡,地氯雷他定可以抑制组胺表达,调节Th1/Th2细胞的失衡,安全、高效的治疗皮肤划痕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炎消净饮Ⅰ号治疗湿热型特应性皮炎(AD)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湿热型AD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h1/Th2细胞状态。结果AD组治疗前外周血Th1细胞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Th2细胞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D组治疗后Th1细胞水平升高,Th2细胞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h1/Th2失衡构成了湿热型AD患者的部分免疫学特点。皮炎消净饮Ⅰ号通过促进湿热型AD患者干扰素-γ的分泌,抑制白介素-4的分泌,调节Th1/Th2失衡,是其达到临床疗效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h17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TGF-β1在带状疱疹病程中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32例带状疱疹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7d复诊时采外周静脉血,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中Th17,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6,IL-17,TGF-β1水平。结果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外周血中Th17,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亦明显高于治疗后(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后相关细胞因子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亦显著高于治疗后(P均0.05),治疗前IL-6,TGF-β1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在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中显著增高,在治疗后显著下降,与二者相关的细胞因子也相应变化,提示二者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这在带状疱疹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Th1型细胞因子(如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如IL-4、IL-10)水平,探讨其在斑秃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与病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6例斑秃患者(其中活动期19例、非活动期17例)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活动期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非活动期患者(P<0.05),非活动期患者比正常对照者明显增高(P<0.05);活动期患者产生IL-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也低于非活动期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活动期患者产生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活动期患者(P<0.05),非活动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斑秃患者体内可能存在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Th1型细胞因子如IFN-γ在斑秃的免疫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与病情活动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IL-12与Th1/Th2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CD4+T细胞内IL-12,IFN-,γIL-4的水平,探讨IL-12,Th1与Th2亚群在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发作期、15例恢复期RGH患者和15名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IL-12,IFN-γ和IL-4进行检测。结果发作期患者外周血IFN-γ+-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时IL-12+-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1)。恢复期患者外周血IL-12+-CD4+T细胞百分率仍显著低于正常(P<0.05)。结论RGH患者存在Th1/Th2比例失衡和IL-12水平低下,而后者可能是导致Th1/Th2比例失衡和病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CR7 CD8 CD45RO 记忆性T细胞对CD4 T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RT-PCR和RNA印迹检测同系CCR7 CD8 CD45RO T细胞和树突细胞协同刺激CD4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结果活动期SLE患者CCR7 CD8 CD45RO 记忆性T细胞诱导CD4 T细胞表达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的表达效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和非活动期SLE患者组(P<0.01),1型调节性T细胞(Tr1)源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效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活动期SLE患者组(P<0.01);而活动期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干扰素γ的表达效率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结论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CR7 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可与树突细胞相互作用,诱导同系CD4 T细胞向Th2分化,发挥CCR7-CD45RO 效应性记忆性T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粉尘螨舌下含服治疗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T淋巴细胞表达Th1/Th2细胞因子[IL-2、IL-4、γ-干扰素(IFN-γ)]之间的平衡以及血清IgE水平的作用.方法 粉尘螨变应原皮试强阳性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72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粉尘螨滴剂,对照组应用咪唑斯汀缓释片,在研究前、后分别测定血清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4的表达,同样检测血清IgE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IFN-γ、IL-2表达均增加,而IL-4表达及血清IgE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IFN-γ、IL-2表达均增加,而IL-4表达及血清IgE水平也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FN-γ、IL-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4及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可纠正Th 1/Th2表达细胞因子功能的失衡,可能与其疗效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血热证银屑病患者Th1/Th2/Th17主要细胞因子与银屑病血热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s)及血浆Th1/Th2/Th17细胞分泌主要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血热证银屑病的CD4~+IFN-γ为26.06±11.86较正常对照12.35±6.52升高(P0.05);CD4~+IL-4~+及CD4~+IL-17~+较正常对照稍降低(P0.05)。IFN-γ为91.20±48.37较正常对照47.44±21.46升高,而IL-4较正常对照下降(P0.05)。IL-17的水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热证银屑病Th细胞免疫机制节点起主导作用的细胞亚型及细胞因子可能为n1型,主导细胞因子为IFN-γ。  相似文献   

11.
CTLA4Ig诱导银屑病Th1/Th2转换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银屑病的Th1/Th2反应模式,并观察CTLA4Ig在诱导银屑病Th1/Th2转换中的作用。方法 标本取自3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利用植物血凝素(PHA)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单独及与CTLA4Ig协同刺激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增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 SEB显着促进银屑病组3种细胞因子的分泌(P<0.01);进行期IFN-γ/IL-4的比值明显高于静止期(P<0.01).CTLA4Ig可以抑制IL-2、IFN-γ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而IL-4相对于IL-2及IFN-γ分泌是增强的;当CTLA4Ig浓度达到10μg/mL时,3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均明显被抑制。结论 银屑病属于Th1型反应模式,CTLA4Ig可以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提示CTLA4Ig具有诱导银屑病的Th1/Th2失衡向Th2转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Th1,Th2,Treg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分别对不同组(梅毒血清固定组、新发梅毒组、梅毒治疗后转阴组和正常对照组)人群外周血进行Th1、Th2、Treg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2、IL-12、IL-4、IL-10、IL-6、IL-17、IL-22、TGF-β的)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新发梅毒组、梅毒治疗后转阴组以及对照组比较,梅毒血清固定组IFN-γ、IL-2和IL-12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IL-4、IL-10及TGF-β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固定组IL-17水平低于新发梅毒组和转阴组(均P<0.05);IL-22低于新发梅毒组(P<0.05);IL-6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可能同时存在Th1细胞/Th2细胞,Treg细胞/Th17细胞的失衡,从而影响患者体内整体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未经药物治疗的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细胞亚群分布,白介素12、白介素18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方法 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初发SLE患者、10例正常人Th1/Th2细胞亚群分布;ABI7700Real-TimePCR法同时检测38例患者和28例正常人IL-12、IL-18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初发狼疮患者Th1较正常人明显减低(P<0.05),但Th1/Th2无显着性改变.②与正常人组相比,SLE组患者IL-12、IL-18mRNA及其受体表达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值均<0.05);③面部红斑组患者Th1/Th2、IL-12P35较正常人组降低(P均<0.05);④RNP阳性组患者IL-12P40较正常人组升高,IL-12P35、IL-18较正常人组降低(P均<0.05).结论 SLE是一种以Th1细胞下降,Th2细胞相对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源于诱导向Th1细胞分化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减少和细胞因子间失衡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催乳素、促生长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SLE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测定细胞因子。结果 在自分泌情况下,SLE活动期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分泌量显著增高,而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量低于静止期和正常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促生长素和催乳素干预后,活动期SLE患者IL-6、IL-10分泌量显著高于自分泌量和正常人对照组。IFN-γ分泌量经促生长素和催乳素干预后,与自分泌量相比,活动期患者无显著升高。促生长素对SLE患者IL-6、IL-10、IFN-γ分泌量的影响与催乳素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不但存在Th2型细胞因子增高,而且促生长素和催乳素均能刺激Th2型细胞因子进一步增高,且刺激能力相当,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轻型斑秃组和重型斑秃组患者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斑秃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型斑秃组明显高于轻型斑秃组(P均<0.01);IL-10水平在轻型斑秃组、重型斑秃组、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斑秃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而IFN-γ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斑秃过程中,可能通过促进IL-10分泌,纠正Th1/Th2平衡失调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A)患者应用补肾养血安胎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4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胎方案(绒促性素+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内服补肾养血安胎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至妊娠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妊娠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孕酮(P)]水平、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血清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IL-10和IFN-γ/IL-4、IFN-γ/IL-10比值]变化,不良反应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妊娠成功率分别为95.7%、85.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3.0%、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β-HCG、P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证候总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和IFN-γ/IL-10比值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IL-4、IL-1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5%)与对照组(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应用补肾养血安胎汤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肾虚血亏相关症状,上调体内妊娠激素表达水平,促进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向Th2方向偏移,保胎效果显著,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