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告在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 Radde)肝脏发现的呼伦贝尔泡状蚴(Alveolaris hulunbeierensis Tang et al.,2001)的详细结构,它的母囊充满上下两部分结构不同的胚组织,各有数处胚细胞发生中心,其中有许多具多细胞核的胚母细胞的增生,由它们裂许多能移动的胚细胞向母囊外迁移,各胚细胞团到宿主肝组织中,立刻被宿主的结缔组织细胞所包围,形成小雏囊,已成长的泡囊内没有多细胞核的胚母细胞,但有许多胚细胞团,它们也是大量分散地向囊外移行如同母囊一样,本寄生虫具有泡状幼的基本特征,如泡囊内有行无性增殖的胚细胞组织,增生的胚细胞向囊外转移及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受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结缔组织的包围产生新泡囊,等等,但本虫种泡状蚴无论在早期母囊结构,或雏囊形成方式,均与具泡状蚴结构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和西伯利亚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 Rausch and Schiller,1954)的幼虫期十分不同。由于呼伦贝尔泡状蚴的成虫期尚未获得,故且先以呼伦贝尔泡状蚴命名(唐崇惕等,2001)。  相似文献   

2.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捕获的沙狐(Vulpes corsac)小肠中收集到的西伯利亚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的成虫,经人工感染实验小白鼠,用在小白鼠体内发育的两种泡状蚴(Alveolar echinococcus)的微量物质,分别经腹腔接种到实验室饲养的长爪沙鼠(Meriomes unguiculatus),结果再次证实此两种棘球绦虫具有完全不同发生形式的泡状蚴和不同的宿主反应以及西伯利亚棘球绦虫种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肝泡状棘球蚴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泡状棘球蚴病 (Alveolarechinococcosis ,A e .)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肝脏并不断增殖芽生 ,似癌样浸润扩散 ,造成肝组织不可逆的进行性损害。临床上具有慢性隐袭进行性的特点 ,常伴有肺及脑等重要器官转移。由于A e .具有一定的地区分布性 ,易于引起误诊 ,因此复习有关文献 ,提高A e .的全面认识 ,对临床诊治工作必将有所裨益。1 流行病学[1- 5]泡球蚴病主要流行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带。我国主要在西北地区流行。  多房棘球绦虫的主要终宿主是狐及狼等野生…  相似文献   

4.
本着重讨论了影响人体棘球蚴病,特别是泡球蚴病流行的潜在因素及可采取的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棘球蚴(包虫)病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前,寄生虫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是药物防治,但近年来,由于寄生虫耐药风险的增加和不理想的控制效果,以及大面积药物的使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寄生虫病控制的研究方向逐渐向免疫预防转移。本文从棘球绦虫疫苗研制的策略,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抗虫疫苗的研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做一综述。在我国,EG95已经大面积接种绵羊用于囊性包虫病的控制。但泡球蚴病病原的传播是循环于犬,狐狸和狼等终末宿主和鼠类之间,终末宿主抗虫疫苗研制是泡球蚴病控制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棘球蚴病由细粒棘球绦虫或多房棘球绦虫引起。人是其中间宿主。当误食虫卵后,六钩蚴经肠壁随血循环侵入组织,主要是肺和肝。孤立的原发性脾棘球蚴病很罕见。继发性的脾棘球蚴病主要是自发的或者手术引起的肝棘球蚴囊的破裂导致原头节向脾播散。这里介绍第一例用超声介导的细针诊断技术诊断的原发性脾棘球蚴病。  相似文献   

7.
包虫病是人体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肝、肺、心、肾等部位的寄生虫病,颅内少见,约占全身包虫病的1%左右。脑包虫病分为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状棘球蚴病两类,前者多为原发性,常见于儿童,又称包虫囊肿,后者多为继发性,多见于成人,犹如恶性肿瘤对组织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8.
泡球蚴组织体外培养的生长发育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泡球蚴的生长发育特性。 方法 在肝癌细胞系条件下体外培养泡球蚴,用光学显微镜定期观察其数量、大小及形态变化,并绘制囊泡生长曲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囊泡形态结构。 结果 体外培养后泡球蚴增多,至22 d其数量相当于开始培养第3~4天的6~7倍;囊泡具有出芽生殖能力。起初均为小囊泡,随时间增加,囊泡的直径也增加,在第22天时约30%为大的囊泡,70%为小的囊泡。发现介于原头蚴与囊泡之间的形态。 结论 肝癌细胞系体外培养的泡球蚴,生长发育较好且数量增加,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分泌或排泄抗原,该方法可为泡球蚴生物学及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充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9.
新疆塔城地区多房棘球蚴的鼠类宿主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1991年由新疆的塔城、裕民、额敏和托里等4个县市采集各类鼠类4科11属14种共9832只。剖检结果发现有0.014%(1/6980)小家鼠(Mus musculus)和0.09%(2/2211)赤颊黄鼠(Citellus erythrogenys)自然感染多房棘球蚴。二者发育的多房棘球蚴均系不育囊,囊内没有原头节。小家鼠和赤颊黄鼠均是本虫在我国的鼠类宿主新记录,而赤颊黄鼠又是本虫鼠类宿主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泡球蚴冰冻保存后感染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泡球蚴保存于-10℃130d后,再移植至小鼠腹腔内,并分别于接种后第67d和225d剖检,均见虫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有的形成淋巴性坏死、坏死腔、钙颗粒,示泡球蚴已丧失活力;而将泡球蚴保存于-30℃200d后,在接种后第157d剖检,可见囊壁角质层、生发膜清晰,囊内有多个原头节及其小钩结构、母囊泡、子囊泡和大小不等的钙颗粒等,表明其有活力和感染力。结果提示冰冻保存离体泡球蚴的活力与温度有关,-30℃比-10℃更有利于泡球蚴的存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Rausch and Schiller(1954)在美国阿拉斯加白令海峡St.Lawrence岛从北极狐(Alopex lagopus)和雪撬狗(sledge dogs)发现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 sp.nov.),但诸多学者认为E.sibiricensis Rausch et Schiller,1954是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的地理株(或亚种)(Vogel,1957;Skrjabin and Abuladze,1964;Kumaratilake and Thompson,1982;Meyajaki,1991等)。于1985-2002年间,作者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多年进行泡状棘球蚴(alveolar Echinococcus)病原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鼠类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发现该地区同地点存在有北美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种不同"地理株",而且三种成虫常混合感染于同一终宿主沙狐(Vulpes corsac)的体内,它们的幼虫期也存在于当地的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2001年,作者再次检查当地沙狐151只,从中检出19只感染有泡状棘球绦虫成虫。含成熟虫体的13只阳性沙狐中,感染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有11只,其中2只单独感染此虫种,另9只还混合感染了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虫种。在呼伦贝尔草原的泡状棘球蚴病原中,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是优势种,它在终宿主沙狐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都高过其他虫种。本文着重介绍西伯利亚棘球绦虫的成虫子宫结构和它幼虫期在野外布氏田鼠及人工感染实验鼠体内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2.
人兽共患泡状(多房)棘球蚴病的病原种类,一向人们都认为只有多房棘球绦虫一种,其中包含分布在不同地区的2-3个地理株(或亚种)(Vogel,1957;KumaratilakeandThompson,1982;Miyazaki,1991;等)。但在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却存在着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Leuckart,1863)的所谓三个“地理株(或亚种)”: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冻土地带的西伯利亚棘球绦虫和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它们在内蒙古不仅存在于同一流行区,而且成虫常混合感染于同一终宿主沙狐的体内。2001年,作者再次检查呼伦贝尔的沙狐151只,从中检出19只感染有泡状棘球绦虫成虫,其中有9只混合感染上述的不同形态的三虫种。观察了它们成虫的埋蜡连续切片的制片,说明它们的子宫是各有稳定不变的结构。这三虫种经人工感染数百只实验鼠,比较观察了各虫体幼虫期大量的埋蜡连续切片,再次证实此三虫种在中间宿主鼠类体内发育的幼虫期,是各有一定的结构和发育格式。本文着重介绍欧洲型多房棘球绦虫的成虫子宫结构和它幼虫期发育。  相似文献   

13.
新疆尼勒克县首次发现伊犁田鼠感染多房棘球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9年10月11-22日在新疆尼克县境内科古琴山南坡孟玛热勒林场进行野生动物度调查时,捕获并解剖野生伊犁田鼠916只,其中7只自然感染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0.76%,其中3只有发育完全的原头节;4只为发育不完全的雏囊可见完整角质层和生发层。但无原头节。伊犁田鼠体仙查获的多房棘球蚴为该绦虫中间宿主的一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流行有与在前苏联广泛分布的泡状棘球蚴其成虫具球形子宫相似的病原,过去称之为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我们在比较研究了它与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规律,及成虫和幼虫期的结构之后,发现两者之间有极大差异,认为不能再用多房棘球绦虫称呼之。最近,我们用内蒙古的苏俄型泡状棘球蚴人工感染4只羊羔,全部阴性不能发育,说明内蒙古的本虫种不同于所谓幼虫期可以在牛羊发育的"哈萨克亚种"。为了纪念前苏联学者最早发现和叙述本种成虫,兹暂定名为苏俄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russic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流行有与在前苏联广泛分布的泡状棘球蚴其成虫具球形子宫相似的病原,过去称之为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我们在比较研究了它与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规律,及成虫和幼虫期的结构之后,发现两者之间有极大差异,认为不能再用多房棘球绦虫称呼之。最近,我们用内蒙古的苏俄型泡状棘球蚴人工感染4只羊羔,全部阴性不能发育,说明内蒙古的本虫种不同于所谓幼虫期可以在牛羊发育的“哈萨克亚种”。为了纪念前苏联学者最早发现和叙述本种成虫,兹暂定名为苏俄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russic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本研究通过在内蒙古和蒙古国两个地区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肝包虫患病危险因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内蒙古地区选择8个肝包虫高发区及蒙古国扎门乌德地区作为流调现场,通过发放流行病学调查表,血清学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收集并分析数据结果得出患病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内蒙古地区7 373例有效数据,蒙古国地区1 500例, 整个调查样本平均年龄为52.86±13.90岁,女性比例(58.35%)高于男性比例(41.6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女性(14.7%)患肝包虫病的风险要高于男性(10.9%)。内蒙古不同职业中儿童、教师及医务人员发病率较低,牧民阳性率最高(15.8%)。在牧区工作生活、到过牧区、在牧区吃生菜喝生水、养狗及附近有狐狸野鼠活动均增加阳性率患病风险。多因素分析内蒙古地区结果进一步得出在牧区工作生活、附近有狐狸野鼠活动会增加阳性风险。结论 感染包虫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农牧民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项研究可能对相关政府部门管制定有效的肝包虫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201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全区制定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  相似文献   

19.
巴彦淖尔盟于1954 ̄1987年发现了总面积22305平方公里鼠疫自然疫源地,它包括三块相对独立的疫源地,分布于1市3旗(县)15个苏木(乡,镇),近40年间共有17年(次)人和动物病发生,从14种啮齿动物,7种蚤类及人类病例中分离到418株鼠疫菌。疫源地发现后,在全盟范围内迅速开展了人间鼠疫史及宿主动物,媒介蚤类区系的调查,并在河套平原地开展了消灭鼠疫疫源性试验。1970年后在狼山北部和明安川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