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阴道助产中目前最常用会阴后一斜切开术(简称会阴侧切术)及会阴正中切开术(简称会阴正切术)[1].会阴侧切术对扩大阴道手术视野较好,不会因伤口延长而伤及直肠,故多采用;但其存在切开组织较多,出血较甚,缝合时技术性强,术中术后常有疼痛、伤口愈合困难等问题.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线材料的选择.我院采用强生公司的可吸收合成缝线皮内连续缝合技术,经临床实践与间断缝合比较,手术时间短、疼痛少、愈合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其优越性显而易见[2].  相似文献   

2.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用技术,而侧切后会阴部疼痛不适或裂开给产妇带来许多痛苦。我院自1997年1月至11月应用快薇乔缝线缝合会阴后,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分娩会阴侧切的产妇,共106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30例,应用快薇乔缝线缝合;对照组530例,应用普通肠线缝合。  相似文献   

3.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为保护产妇的盆底组织而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由于它造成的是会阴组织Ⅱ度裂伤,因此在缝合切口的愈合过程中,局部的肿胀、疼痛与不适,长期以来困扰着许多妇女。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了高分子材料可吸收性缝线——快薇乔行会阴侧切切口的缝合,大大的减轻了会阴修补术后的不适症状,现将该方法与普通材料缝合进行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会阴侧切缝合术为产科常用手术之一。目的是为了避免严重会阴裂伤 ,克服分娩阻滞 ,缩短第二产程 ,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等。但会阴侧切缝合术在缝合技术、缝线选择、消毒、护理等不当时 ,都会引起会阴伤口感染 ,裂开 ,给病人增加痛苦 ,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院自 1998年 6月以来采有“1— 0”或“2— 0”号微乔线缝合伤口 ,皮内连续缝合 ,术后不必拆线 ,经临床观察 ,获得良好效果。临床资料选择 10 0例 (1998年— 1999年 )经阴道分娩符合会阴侧切术适应症的产妇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5 0例 ,B组 5 0例 ,其中年龄最大 34岁 ,最小 2 0岁 ,均…  相似文献   

5.
<正>会阴侧切及缝合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目的在于缩短第二产程及防止自然分娩和阴道手术助产造成严重的会阴裂伤或直肠裂伤。因会阴侧切手术存在切开组织较多,出血较多,缝合技术性强,术后伤口疼痛,愈合困难等问题,故缝合技术成为观察重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间断缝合法和连  相似文献   

6.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之一,尤其是孕期营养保健好的初产妇,胎儿体重重,产时会阴容易破裂。随着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在我院分娩初产妇会阴侧切已列为常规,但由于难产手术,巨大儿造成会阴侧切口延撕以及手术操作及局部解剖等因素,可发生切口感染和裂开,因而产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对于侧切切口感染并裂开的处理,二次缝合优于自然愈合,但二次缝合后瘢痕比一次缝合显著增加。侧切口瘢痕常给产妇造成下坠不适感及性交痛,影响今后生活。从1998—2001年我院对二次缝合的会阴切口采用局部注射及喷洒氢化可地松抑制瘢痕增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杏华  曾阳英  滑钰慧  张玉仙 《江苏医药》2012,38(16):1974-1975
会阴侧切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缩短第二产程、行产钳、臀位牵引等阴道助产前的手术。传统的分层法缝合会阴切口,存在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及缝线反应等并发症。自2009年起,我科采用全层缝合方法,并对舟状窝进行修复,取得良好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常见的产科手术,有的基层医院该术切口感染率高达18.0%。如何预防会阴切口感染是摆在基层医院临床医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我院会阴侧切术中应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预防切口感染82例的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取近两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行会阴侧切术者164例,均常规行会阴全层缝合术。随机平均分两组各82例,治疗组缝合后切D处多点注射庆大霉素8万U,对照组则未用此法。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3~sd预防感染,并用0.1%苯扎澳按(新洁尔灭)棉球擦洗会阴,一或bid,一般5d拆线,对于会阴水肿明显者用硫酸镁溶液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术后皮内缝合与传统皮外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的经阴道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136例产妇随机分组,65例经传统皮外缝合的产妇设为对照组,71例经皮内缝合的产妇为观察组,观察切口疼痛程度、愈合情况、感染率及美观效果。结果皮内缝合疼痛率较低,术后感染少,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且切口及手术瘢痕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经皮内缝合疼痛较轻、感染率低、愈合好,且较为美观,具有传统皮外缝合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会阴侧切术中应用两种缝合线的愈合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为了避免分娩时会阴严重撕裂、缩短第二产程而进行的较常用的产科手术。会阴切口的愈合与缝合技巧及缝线质量有关。我院2003年1~12月实施会阴侧切术150例,采用医用无创伤可吸收合成线皮内缝合。2002年同期施行的同样手术150例采用丝线缝合,对两组病例伤口愈合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对产妇来讲 ,适时的会阴侧切既可避免不规则的会阴撕裂和困难修补 ,又可避免因强行保护会阴所造成的皮下深部肌肉及盆底筋膜的损伤。会阴切开术虽为一种非常简单的小手术 ,但临床上常会出现会阴缝合术后切口裂开或切口感染 ,给产妇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现将会阴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处理简述如下。1 感染原因1 1 会阴消毒不彻底 ,切口粪便及羊水污染。1 2 会阴切开过早或过晚 过早切开由于切开至胎儿娩出的时间较长 ,组织暴露时间长 ,易引起感染。等到阴道粘膜、会阴部肌肉以及表皮已撕裂出血 ,再行切开术则为时…  相似文献   

12.
会阴侧切术用于胎儿娩出期,作为缩短第二产程的一种方法,广泛用于阴道助产。以往对产妇会阴侧切的缝线,多为术后第5日拆除。根据临床观察:缝线反应所引起的局部红肿及会阴部的切口疼痛,往往出现在术后第3日以后;由于会阴部易受粪便污染,如护理不当,细菌可沿缝线处感染深部组织;会阴部有血运丰富、愈合力强的生理特点。因此,为  相似文献   

13.
董启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526-1527
目的探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l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肿胀、愈合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出血量、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4 h伤口的肿胀和疼痛程度显著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会阴缝合术更符合解剖和生理结构的特征,能够减少产妇侧切的疼痛,加快术后伤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伤口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某院自2018年11月~2019年3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共280例,从中随机选出12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中各含会阴侧切、会阴1度裂、会阴2度裂伤20例,观察组接受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缝合,对照组接受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包埋法。通过对比上述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分级(VRS)及术后两组伤口愈合等级比较,以探讨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伤口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伤口疼痛级别低的例数少于观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甲级愈合率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会阴伤口采用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妇术后疼痛,同时有利于伤口愈合康复。  相似文献   

15.
孟娟 《哈尔滨医药》2012,(5):371-371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术后伤口两种缝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会阴侧切伤口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平均缝合时间缝合出血时间、术后疼痛和住院天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产妇切口愈合平均缝合时间、缝合出血时间、术后疼痛及住院天数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产科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术的应用,可使产妇伤口愈合快,术后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无需拆线,利于提高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16.
产后外阴水肿是产科常见症状,常发生于第二产程延长或会阴侧切、裂伤术后,因其引起的疼痛影响产妇的休息,乳汁分泌及哺乳,水肿本身也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因此,产后会阴护理尤为重要,具体方法如下。1保护局部清洁 轻微的外阴水肿,每日新洁尔灭清洁外阴2次,有创口处涂红汞,局部保持清洁干燥即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例会阴侧切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年龄在22~34岁。其中观察组病人100例,对照组病人100例。对照组行传统缝合技术;观察组选择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行皮内缝合术。观察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硬结、切口愈合、缝合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疼痛率、切口裂开率显著下降。结论 选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行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提高了手术的  相似文献   

18.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基本操作,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儿先露部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采用传统的间断或连续多结缝合法,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常引起会阴切口疼痛、感染、裂开等并发症。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对会阴切口采用一个半结缝合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多方面原因可造成感染可能,会阴侧切术后感染不仅增加产妇的痛苦和负担,还使医院感染率上升。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影响会阴切口感染的因素,并制订预防措施,以降低会阴侧切术后感染率,进一步提高产妇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会阴切开术为产科常用手术,为防止会阴Ⅲ度裂伤,避免产后盆底组织松驰等,会阴切开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现总结会阴切开缝合术的并发症及发生原因,以供实际工作中注意防止发生和正确处理。1 疼痛1.1 麻醉不当:会阴神经阻滞只阻滞一侧,注射点远离坐骨棘,或药物剂量不足,有些只做切口处麻醉,造成术中疼痛。1.2 缝扎过紧:皮肤、肌肉、脂肪间断缝合过密,结扎过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