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某,男,34岁,农民.1988年12月6日入院.病初恶寒,高热,体”温达39.5℃以上,伴头痛腰痛,全身不适,大便秘结.经眼感冒退热药,肌注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输液等治疗,诸症未减反剧.近2日出现恶心,呕吐,神糊谵语,小腹胀满,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约200ml,遂急诊入院.查T38.3℃,P98次/分,R22次/分,Bp20/12kPa.急性病容,精神萎靡,面、颈部皮肤潮红,呈“V”字胸,球结膜轻度充血、水肿,口腔上腭及颊粘膜散在出血点,颈部及背、腋见条索状出血点.两肺呼吸音粗,心律齐,腹部膨满,肝肋下1.5cm,脐周轻压痛,肾区触痛,叩痛明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治验江苏江阴市人民医院(214400)徐德先流行性出血热(以人简称出血热)少尿期是本病发展的极期,其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本人自1972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热少尿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早期使用下法出血热疫毒...  相似文献   

3.
周×,男,44岁。1991年12月1日诊。三天前突然憎寒壮热(39.8℃),服西药不效而来我院就诊。症见:酒醉面容,身热口渴,胸膈烦闷,腹胀难忍,食入胀甚,大便6日未行,时伴呕吐。舌质红,苔黄厚腻;  相似文献   

4.
患者周××,女性,34岁,已婚,本县三里公社柏村大队农民。住院号1547。患者发热畏寒三天,伴全身关节疼痛,自汗,恶心,尿痛,肾区叩击痛而入院。住院十三天,中途出现了低血压,休克,尿少,尿毒症及出血现象等,做了多种化验及多种检查,邀请会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经多方面的治疗抢救,在壹周少尿  相似文献   

5.
胡某,男,38岁。于一九七二年七月十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经县医院抢救清醒,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用青、链、氯霉素、可的松,输液等治疗,半月未效。患者时有谵语,乃改用中药治疗。症见:高热(体温40℃),面目俱赤,胸前及腋下斑疹隐隐,鼻出血,时有谵语,腹微痛,尿黄少,舌红,苔黄滑腻,脉数,卧而不起。证属温毒发斑、热入营血、湿阻膜原。急宜清营泄热、凉血解毒消斑,佐以化湿透达膜原为治。用药:银花60克、连翘20克、芦竹根40克、黄连10克、薄荷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少尿期、移行(增尿)阶段、多尿早期死亡人数相对增多.出血热病至多尿期,并非已入坦途,有人统计在3365例出血热死亡病例中,移行阶段、多尿期占43.6%;我科近10年(1973~1983)来死亡的33例中,增、多尿期达15例,占45.5%。现就近年有关出血热多尿期辨证论治方面的零散资料,结合笔者多年来的临床体会归纳如下。一、肾气不固 (一)理论探讨:肾脏有主宰与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肾中阳气不足,气化失常,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亏虚,肾气不固,则膀胱失约而固摄无权,水不封藏,直泄而下,酿成多尿。出血热病人早期即有显著腰痛、肢软,继之厥逆、少尿、多尿,皆肾经证候;久病入肾,病至多尿期,肾气亏虚已极。出血热多尿期的形成,系由于疫毒已退,正气得复(肾小球功能恢复)。湿热疫毒,最易耗阴,阴损及阳,肾气不固(肾小管吸收功能不足及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津少上承,水不蓄藏,则见口渴引饮,尿频量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病情严重,转化颇多,常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如能顺利度过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几年来笔者经治病例不少,积有点滴体会,现举验案三则,以就正同道。例一、刘××,男17岁,1980年5月21日入院。住院号1818。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四天。神倦恶心,  相似文献   

8.
例一:廖×,女,30岁,住院号133107。患者以面红伴腰痛尿少13天,进行性加剧3天为主诉,于1986年6月28日入院。检查:体温36.8℃、脉膊108次/分,血压115/85毫米汞柱,神清,而红呈酒醉貌,眼球结膜充血,颈胸无潮红,胸部及双腋下有散在出血点。心肺(一),双肾区叩击痛(++),双下肢微肿。白细胞17,800/立方毫米。尿蛋白少许,白细胞极少,红细胞0-2,透明管型极少。流行性出血热荧光抗体凝集试验阳性1:80。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相似文献   

9.
我院内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6.8岁,最小27岁,最大61岁。入院时的病期属发热期1例,低血压期1例,少尿期2例,多尿期1例。一、治疗方法本组全部病例主要是采用中药治疗。在少尿期至多尿期阶段服以下方剂:淫羊藿10克、补骨脂10克、枣皮15克、女贞子30克、肉桂10克、仙茅10克、菟丝子15克、锁阳10克、生地2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0.
龚××,男,42岁,农民,住院号:170294。 1981年7月19日因昏迷12小时入院。月初始感全身违和,畏寒、发热,伴皮肤发红及出血点,经治疗体温下降,但血压降至50/30毫米汞柱,随之出现尿少、尿闭、浮肿,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经住院治疗血压正常,但神志不清、呕吐并尿失禁,即进入昏迷。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08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40~150/80毫米汞柱,呈昏迷状态,压眶反应消失,球结合膜充血水肿,颈强直,右肺闻及少许哮鸣音,心率108次/分,下肢轻度水肿,膝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克%,白细胞13100~23200/立方毫米,中性78~91%;血肌酐2.5~13.8毫克%,尿素氮33~128毫克%,二氧  相似文献   

11.
张某某,男,34岁,农民.1988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高达40℃,伴头痛、腰痛、眼眶痛,近2天热退,但尿量明显减少,每日不足100ml,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4天,病情渐重,特请中医诊治.刻诊:频繁呃逆呕吐,呕吐物为咖啡样,大便呈柏油样,日2至3次,日尿量不足50ml,体温37℃,血压60/40mmμg,神志恍惚,精神极差,全身多处瘀斑,舌红无苔,脉细数.治以内服灌肠并举.(1)保留灌肠法:生大黄30g(后下)生槐米30g生牡蛎30g,浓煎150ml,保留灌肠,日2次.(3)内服方:生大黄10g 水牛角粉10g(冲) 鲜生地30g 六月雪30g 麦冬30g 鲜石斛15g 茯苓20g 丰边莲30g 姜丰夏10g代赭石30g(先煎),水煎频饮,日1剂.用药后腹泻5次,为黑色稀水样便,腹胀、呃逆、呕吐稍好转,面浮减轻,尿量共约120ml.继前法灌肠,更内服方:水牛角粉10g(冲)大黄10g(后下)鲜生地30g丰边莲30g六月雪30g益母草30g 赤茯苓30g 泽泻20g 大腹皮20g 六一散20g麦冬20g,水煎频饮,日1剂.服药后日小便量约600ml,含大量膜状物,鲜黑色稀水样便2次,诸证减轻,此后根据上方加减,继续治疗10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汤宝宁 《光明中医》1998,13(6):46-4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属中医“温病”范畴,多尿是EHF的特征,如果尿量24小时超过6000ml或更多,可出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综合征、感染、休克、意外脑出血等,并由此而猝死。因此,对多尿期的治...  相似文献   

13.
杨××,男,48岁。1988年11月26日入院,住院号0718。患者于20天前下田收晚稻、犁水田。三天前出现畏寒、寒战、发热、乏力、头痛、全身痛,以眼眶、腰及下肢最痛,伴纳差,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分: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3年中我院共收治了8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患者入院时往往发热期已过,而休克期常越期而过,临床表现不是非常的明显。人们往往重视少尿期的观察及护理而对多尿期却放松了警惕,导致了并发症的发生,故加强多尿期的治疗与护理同样重要。1 临床资料8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男51例,女33例,年龄12~55岁,平均32岁,多尿期持续7~13天,尿量2000~7400mL/天。结果:治愈82例,转上级医院2例。并发症:低血钾症4例,低血钠症3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2 护理体会2.1 准确记录出入量…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休克及肾脏损害.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本病好发季节为春秋季节,人群普遍易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严××,男,62岁,退休干部,1981年11月20日初诊。全身反复水肿三载,近三月加重。曾就医多处,仅只缓解症状,药停则肿复起。观其面色萎黄,神疲,身肿,下肢尤甚,苔厚腻,脉细缓。溯前医遍用常方无效,必非一般治则可奏功。患者大便干燥,2~3日一更,小便昼夜达八次之多,每次约量250毫升左右。口渴,全身乏力,懒言,饮食尚可。综观脉证,乃肾气已衰,肾中精气不固,封藏固摄失职所致。试以固肾消肿为法,  相似文献   

17.
李正 《陕西中医》1993,14(4):157-157
米用滋肺护脾、养阴生津之法,自拟人参甘草汤(人参、黄精、百合、甘草)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症205例,总有效率98%。提示本方有养阴生津,补益固摄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19.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中医的温疫病范畴。因其流行季节不同,在春季被称为春温,在秋冬季被称为冬令时邪。以发病急,病势重,高热,呕吐,出血,多尿,伤津损液为其特点。它的多尿期处于疾病的中后期,属于中医的温热多尿症。由于尿多,大量液体排出,损津耗液,使正气难复,迁延时间较长,如果治疗不当,正虚邪恋,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原体为病毒。临床上主要以起病急骤。高热、出血、血压下降,肾脏损害等为特点。可概括于中医的温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