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63年有完整的疫情资料以来,丹东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经历了低发、波动上升到高发的流行过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本对丹东市1963~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方贞子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302-3302
目的 探讨吉林省珲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方法 采用Excel2003软件对珲春市2007--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珲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年平均发病率为9.79/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28/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2.83%.全市每年都有发病;农村乡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是城区的2.10倍;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82: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64岁年龄组,占83.9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1.89%;发病时间呈明显双峰型,即春季4-6月,秋冬季9-11月份,发病数占66.98%.结论 2007--2011年珲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比较严重,应加强宣传和监测力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  相似文献   

3.
赵卫东  闻金生 《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2):1084-1086
目的掌握上高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规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探讨防控措施,有效遏制其流行。方法收集地理地质、水文气象和人口等基础资料,对1979-2009年上高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进行趋势预测。结果上高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为双峰型,是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疫区,年龄组别发病率、男女发病率和不同职业发病率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各疫情地区发病率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发病高峰乡镇从东部向南部迁移,GM(1,1)灰色模型预测呈下降趋势。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影响较大。上高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缓慢,为有效控制疫情,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特别对重点乡镇、重点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恩涛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080-1080
营口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历年呈散发状态 ,周边城市鞍山、盘锦等地均有流行。近几年 ,营口市疫情呈上升趋势 ,2 0 0 2年上半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明显增多 ,3~ 6月每月连续发生十几例。针对这一趋势 ,营口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使疫情得到控制。现将全年流行情况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于营口市疫情登记档案和统计报表。 (2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 2 0 0 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历年疫情进行比较。结 果  (1)发病概况 :2 0 0 2年全市共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 82例 ,全年除 8月外均有报告 ,其中 3~ 6月发…  相似文献   

5.
王海峰  康锴  尤爱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663-4664
目的 用圆形分布法对河南省2001 ~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月统计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数,用圆形分布法探讨其季节性分布特点.结果 除2006和2007年,河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P< 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全相同(P<0.05).结论 河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其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11、12月份,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高峰日有前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天门县自1963年发现有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流行,疫区逐渐扩大, 1982年全县70%的生产大队发生了疫情,发病不从1963年0.16/10万上升到1982年240/10万。  相似文献   

7.
太湖县位于皖西南大别山南麓,属肾综合征出血热低发地区。2007年初,我县某乡镇暴发了1起输人性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了全面掌握太湖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趋势和流行规律,研究制定防制对策,现对1998—2007年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金文华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2):67-67,87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我国重点预防和控制的疾病之一。南汇区地处上海市的远郊 ,其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数在上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总发病数中一直占 5 0 %左右 ,明显高于其它区县 ,成为影响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主要因素。本组资料统计1985~ 2 0 0 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情况 ,并应用圆形分布法[1] 分析本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集中时间 ,为肾综合征出血热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疫情资料本组资料来自南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 1985~2 0 0 2年监测的全区疫情资料。1.2 分析方法1.2 .1 疫情分析统计 统计本区历年发病…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某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997-2005年天津市某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流行因素,以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减少动物疫源性疾病向人间的传播,避免传染病蔓延.方法 对天津市某区1997-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状况进行统计描述性分析,并结合鼠带毒率、气象资料、农业资料、人口资料,分析出血热发病的流行因素.结果 天津市某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由以褐家鼠为原始宿主的Ⅱ型汉城病毒引起.自1997年开始出现流行趋势,之后逐渐增多,到2002年达到高峰,之后逐年下降.9 a间共发生10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4例,年均发病率为2.90/10万,死亡率为0.11/10万,病死率为3.81%;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4-5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44.76%;呈高度散发,全区11个乡镇街70个行政村均有病例发生;30岁组发病数最多,占总发病数的33.33%;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7∶1;农民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26.67%,外地流动人口发病占发病总数的54.29%;鼠带毒指数与疫情发病率趋势基本一致;平均气温与发病率呈正相关(rs=0.746,P=0.021);降水量与发病率呈负相关(rs=-0.695,P=0.038).结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鼠类栖息地的破坏,鼠类的迁移,鼠带毒指数升高均是导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上升的原因.大规模的迁村并点和平房改造工程导致鼠类活动频繁,也同样增加了人类感染病毒的概率.应采取科学灭鼠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和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  相似文献   

10.
济阳县自 1983年发现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以来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其发病情况 ,进一步探索流行规律 ,预测其流行趋势 ,做好防治工作 ,现对济阳县 1983~ 1999年HFRS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资料来自济阳县 1983~1999年个案调查表及疫情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县统计局。血清HFRS抗体检测采用IFAT法 ,鼠肺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FRS病毒抗原 ,均由济南市卫生防疫站协助完成。2结果2 1发病情况济阳县 1983~ 1999年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 3 2 4 1例 ,死亡 17例 ,年平均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004-2014年济宁地区11个县市区的气象资料以及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气象因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4-2014年济宁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共计895例,同时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应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2004-2014年济宁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地域性明显,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部;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济宁地区发病仍然呈现与以往相似的发病季节特点,大部分县区年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之间的无相关性,而月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较大。肾综合征出血热月发病人数在济宁地区与气温、降水和湿度总体均呈负相关。结论 气象因素对济宁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存在明显影响,通过对气象因素的各种预报,对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可减少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与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长春市1990—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录入、分析长春市1990—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数据。结果疫情数据分析显示,长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呈现春秋两个高峰,并以春峰为主。农村发病明显高于城市。年龄主要集中在20~54岁的青壮年,占发病总数的83.7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3.95%。结论长春市已进入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高峰期,采取以灭鼠和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宁乡县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以及主要宿主动物种类和病毒感染情况,为分析出血热流行趋势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实施方案》开展出血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监测宿主动物肺组织汉坦病毒抗原。结果近5年宁乡县出血热年平均发病率为2.19/10万,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南、北部,发病季节以冬春两季为主,农民中青年男性多发。鼠标本汉坦病毒阳性检出率黑线姬鼠为3.28%、褐家鼠为2.87%为优势带毒鼠种。结论宁乡县2006-2010年5年内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除2007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外,其他年份疫情基本趋于平稳下降,5年来宁乡县出血热疫情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控制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近年来江苏省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为防治疾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 对2001~2010年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数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年均发病率为0.447/10万,病死率为2.59%.疫情主要集中在苏北的连云港、苏南的镇江和常州,时间分布呈秋冬季(10月~翌年1月)和春夏季(4~7月)两个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0.34,30~60岁年龄组人群发病较高,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7.07%.结论 该省近10年来HFRS疫情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最近两年疫情有重新抬头的趋势,因此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开展灭鼠工作、推广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不可松懈.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携带汉坦病毒的鼠类传播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金坛市自1963年7月首次报告HFRS病例以来,除1964年和1965年外,每年均有疫情发生。1980年发病达到历史最高峰(发病率为23.27/10万),之后疫情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至今发病率稳定在3/10万以下。为了解该市HFRS的流行动态,以进一步做好HFRS防治工作,现对2005年~2009年的HFRS疫情和监测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杜进林 《现代预防医学》2014,(12):2134-2136,2159
目的了解东莞市2006-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方法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6-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个案卡信息。结果 2006-2012年东莞市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49例,年均发病率为0.266/10万,病死率为0.67%。发病主要以散发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5.77︰1。发病人群的职业主要以工人、民工和农民为主,占70.47%。病例主要集中在厚街镇。结论东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形势虽不严峻,仍需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进行监测并采取必要的控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陶旭  史明坤  姜潮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094-3096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秦皇岛市2005-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秦皇岛市累计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2 219例,年平均发病率9.79/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例为2.78︰1。以30~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全部病例的61.55%。职业构成以农民最多,占72.46%。结论秦皇岛市自2005-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呈现高-低-中的流行态势,为防止疫情重新抬头,要加强重点地区监测、灭鼠工作、推广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92-2006年泰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1992-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点及规律,为制定泰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2-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宿主动物带病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2-2006年全市共发病9 67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80/10万,死亡25例,病死率0.26%.发病呈明显季节性高发,表现为双峰型,春季高峰高于冬季高峰;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19岁的学生发病有所上升.发病性别男女之比为2.03∶ 1,发病地区分布于所辖6县(市、区).鼠种构成复杂,室内以褐家鼠、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结论 泰安市为混合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褐家鼠是本病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效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从1999~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各年度发病数据得出,有农村向城市蔓延的趋势,发病季节呈明显的双峰状态,且男性发病率远大于女性.结论鞍山市近几来的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大力开展灭鼠以及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五莲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点,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控信息系统五莲县2004~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五莲县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470例,年均发病率为13.15/10万(470/3 575 051),发病率呈逐步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以中南部山区洪凝镇、街头镇为主,占43.62%;秋冬季高峰明显,每年的10~11月为主要发病月份;发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农民发病最多415例,占72.92%。[结论]近年五莲县的出血热疫情呈下降趋势,今后应在做好日常防控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秋冬季山区农民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