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685-3686
目的 了解特殊人群(儿童\老人)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医院收集2007-01-2011-10收集并上报的184例老人、儿童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品种类、不良反应强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4例ADR报告中,1~3岁儿童与70岁以上老人ADR发生率较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57.92%).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6.10%),发生ADR药物为头孢类药物较多,不良反应强度以轻中度为主.结论 应合理应用药物,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黄锦标 《临床医学》2013,33(1):97-98
目的 探讨田阳县人民医院门诊不合理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依据相关书籍、文献资料及药品说明书等对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田阳县人民医院门诊随机抽取的2200张处方中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不合理处方占7.41% (163/2200),其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占60.12% (98/163);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不合理、诊断与用药不符、重复给药、配伍或联用不合理、溶媒不当等方面.结论 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及改进,以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廖润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992-3992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影响着药品的安全使用.据统计,我国不合理用药人数占用药者的12%~32%,全国每年5 000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1].促进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临床药师的职责之一.内分泌科以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多,基础疾病多,用药复杂,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为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现将我院临床药师在内分秘科参与不良反应监测的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上报的1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1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中、西注射剂,累及的器官以皮肤及软组织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严格掌握药品适应证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选用治疗药物,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卫生部在2002年1月21日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患者在门诊就医期间的药物治疗中,因各种原因的退药时有发生,医院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定难度;退药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的同时,增加医院用药不安全因素,也给药品质量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容易引起医患纠纷。本院为了加强管理,保证患者合理用药,对医师签字的退药处方均到医务科备案登记,然后药房执行退药(对于生物制品,需要冷藏保存的药品及分装药品,因无法确保其质量,均不予退药)。  相似文献   

6.
19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94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过敏史、报告人身份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剂型、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以医师和护士上报数量最多;以抗生素发生的不良反应最为多见;给药方式以静脉输液为主;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还与用药剂量、滴注速度、多药联用、溶媒有关。结论:应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及初步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静脉药物治疗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8月骨科出院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住院期间静脉药物治疗和使用情况.结果 住院期间接受静脉给药的患者占88.46%,静脉给药时间与住院时间的比值为7∶16,平均静脉给药种类为(8.40±4.30)种/d.骨科使用率较高的静脉药物主要有抗菌药物(48.08%)、质子泵抑制剂(72.44%)、镇痛剂(80.13%)、辅助用药(78.21%)、晶体/胶体液(44.20%),同时使用5种药物的患者40例(占比25.64%).结论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静脉给药率高、疗程长,患者住院过程中至少一半时间都在进行静脉给药治疗,且静脉给药种类过多.  相似文献   

8.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旨在促进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03年3~7月份门诊西药处方6780张,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对处方中重复用药、联用增大毒性、联用降低药效、溶媒不合理、选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等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逐一展开全面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69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2.4%。其中重复用药的29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7.16%;增大毒性的34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20.12%;降低疗效的44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26.04%;溶媒不合理的2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3.02%,选药不合理的2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5.38%,用法、用量不合理的14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8,28%。结论: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导致药源性疾病发生,临床医师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便能更好地防治疾病,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品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加强护士与临床药师的合作,可以加快药品信息在临床应用,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提高药物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2007-2009年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经验,以及与护士合作的经验,提高用药安全与合理性.结果 护士主动咨询临床药师用药知识的频率大幅提高,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不合理的药品贮存与应用减少.护士对病人进行用药知识的宣教增加.结论 加强护士与临床药师的合作既可以丰富护士的药理知识、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也可以提高临床药师的个体化药事服务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吉林省梅河口市医院2005/2007年不良反应报告情况。方法:根据2005/2007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数,按照患者年龄、药品类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给药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ADR药物中以中药注射液最多,占总数的36.59%。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肤过敏表现为多见,占总数的80.49%。都是静脉注射给药造成的ADR,占100%。结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任重而道远,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工作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黄晓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64-4265
我院门诊部2007-01-2009-12期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2例,其中13例为患者投诉,19例为护士主动报告。32例护理不良事件中,护患沟通不良18例,药物不良反应5例,就诊环节多4例,分诊错误2例,跌倒2例,发药错误1例。现就不良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收集的7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老年和儿童患者更易发生ADR,ADR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结论 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南昌大学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南昌大学医院2011—2013年193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身体各器官或系统的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3例ADR报告中,16-29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涉及的药品有61种,其中抗感染药品引发ADR占61.1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占59.59%,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96%)为主。结论临床必须重视ADR,加强ADR的监测与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退药。隋况,提出减少退药的措施与对策。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0年12月门诊药房部分典型退药案例,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引起患者退药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自觉药物不对症;处方差错;医院信息系统问题;改变治疗方案;患者拒绝治疗;患者转诊或死亡;用药重复或大处方;医保费用问题。结论:加强医师及药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对患者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的告知,加强处方管理、医患沟通;完善退药制度,可以减少急诊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良反应24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240例。结果240例不良反应涉及抗菌药物7类30种,其中青霉素类居首位,其次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结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及临床不合理用药有关,故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蔡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76-1677
对2011年5~8月我院门诊处方中进行随机抽取557张,参照药品使用说明和相关规定,对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实例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共发现6张不合理处方,占全部抽取处方的1.07%。我院的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基本合理,但工作质量仍需提高,医师应当根据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到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引发纠纷的因素,建立预防机制,降低纠纷发生率.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中心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59例中引发纠纷的11例进行整理分析.2009年1月起针对引发纠纷的不良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纠纷发生率.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9例,无纠纷发生.干预前后门诊药物不良反应纠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8,p<0.05).结论 转变服务理念,加强环节管理,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引发的纠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4年上报的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共有70个品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多,约占44.4%;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约占81.7%。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重视安全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小汤山医院SARS患者用药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制定和下发合理用药手册,成立临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等方式指导合理用药,跟踪随访并实时收集所有不良反应报告.采用WHO不良反应分级、分类标准,参考解放军总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原始数据,回顾性系统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规律.结果小汤山医院680例SARS患者中,共发生药品不良反应193例(251例次,男性87例,女性106例),发生率28.38%.女性和老年SARS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和青年患者;重症和原有糖尿病的SARS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大剂量和合并用药更易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激素类药物是本次SARS治疗中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而且注射剂比各种口服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本次发生的各种药品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血液系统异常、胃肠系统异常和内分泌异常.结论 SARS药物治疗涉及品种多、剂量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SARS治疗需慎重使用激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护士应把好用药安全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药是患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用药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安全用药和用药安全的问题。据美国医学会报告,美国医院中药品的错用、差错是美国医院主要质量问题之一,平均70%的住院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我国虽然没有相应的统计,但据文献报道,2002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诉讼案件170万件中,涉及药物纠纷的占37%。[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