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血糖反应的神经系统表现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低血糖反应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血糖水平及预后. 结果 34例均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收入院,有糖尿病史30例,血糖0.8-2.8mmol/L.给予葡萄糖后血糖上升,30 例完全恢复,2例遗留偏瘫,1例痴呆,1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或入量不足患者出现脑损害症状时应及时查血糖,尽快纠正低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血糖症的神经系统表现及早期诊断。方法 观察30例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血糖及预后。结果 30例患者均有糖尿病史,以脑损害为首发症状收住入院,血糖0.6.2.8mmol/L,经葡萄糖治疗28例完全恢复,2例遗留偏瘫。结论 糖尿病患者以脑损害为首发时应及时化验血糖,积极纠正低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3.
马绍全 《中外医疗》2011,30(5):88-88
目的提高对低血糖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2例有神经系统症状老年低血糖反应患者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头部CT及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24h后头部CT检查阴性,血糖〈2.8mmol/L,给予高渗糖治疗,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对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头部CT检查阴性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提高低血糖的早期诊断,为治疗争取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低血糖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误诊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反应.结果:20例患者头部CT检查阴性,血糖<2.8mmol/L,给予高渗糖治疗,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对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头部CT检查阴性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提高低血糖的早期诊断,为治疗争取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包皮感染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发现并准确诊断糖尿病,治愈包皮感染。方法分析总结51例以包皮感染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患者的皮损、致病微生物、血糖等临床资料。结果包皮过长49例,包茎2例。空腹血糖8.9~15.7mmol/L。包皮分泌物涂片HE染色检查,均有细菌、真菌感染或混合感染。经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和/或抗真菌药治疗,于血糖正常、包皮感染控制后行包皮环切术。51例均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对以包皮感染为首发症病状,无明显症状(三多一少)的患者,不应忽视血糖的检查,否则易造成对糖尿病的误诊、漏诊,包皮感染也不能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6.
刘肖  陈勇  杨来 《当代医学》2010,16(18):12-13
目的提高对以急性脑血管病表现的低血糖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科40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以急性脑血管病表现的低血糖反应患者的头部CT及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头部CT检查阴性,血糖〈2.8mmol/L,给予高渗糖治疗,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对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头部CT检查阴性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提高低血糖的早期诊断,为治疗争取时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血糖均<2.8mmol/L,给予补充葡萄糖后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饮食改变时需及时调整降糖药,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减少低血糖发生;老年人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甚至抽搐、精神异常时要详细询问病史,不能局限于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常规速查血糖,减少低血糖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结合2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常被误诊为脑血管病变或原发脑肿瘤等疾病.结论:对突发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到脑转移的可能,应完善检查,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9.
张镜平  柳莉 《吉林医学》2011,32(28):5996-5996
目的:探讨低血糖反应的神经系统表现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低血糖反应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血糖反应及预后。结果:17例均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收入院,均有糖尿病史,血糖1.0~3.0 mmol/L。给予葡萄糖后血糖上升,17例完全恢复。结论:有脑损害症状时要及时检查血糖,避免因低血糖引起脑功能缺损误诊为脑血管病,延误医治时机。  相似文献   

10.
以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反应误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低血糖反应的神经系统表现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低血糖反应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血糖水平及预后。结果 36例均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收入院,有糖尿病史32例,血糖0.8—2.8mmol/L。给予葡萄糖后血糖上升,31例完全恢复,2例遗留偏瘫,1例痴呆,2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或入量不足患者出现脑损害症状时及时查血糖,尽快纠正低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11.
张新民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590-1590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为脑梗死的原因.方法:16例患者均有脑卒中易患因素,接诊时出现头晕、言语不清、肢体麻木,个别患者出现昏迷及神经系统症状,误诊为脑梗死,治疗效果不佳后随机测血糖.结果:5例血糖在2.0mmol/L左右,11例血糖在3.0mmol/L以下.结论:对拟诊为脑卒中患者要常规进行简易快速血糖测定,防止低血糖症误诊为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类型。方法通过我院近10年来治疗的38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糖尿病患者38例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47~78岁。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19例,以植物神经病变为首发3例,以脊髓病变为首发4例,以脑部病变为首发12例。结论凡是中老年人出现隐匿或急性起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均应及时检查血糖,以排除糖尿病。  相似文献   

13.
肺癌大多以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主,但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我院2000年1月-2008年6月确诊为肺癌的865例患者,有23例以神经副癌综合症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症的诊疗体会。方法对78例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症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及热量摄入调整胰岛素等降糖药的用量,避免血糖波动。结果4例误诊为精神分裂症,5例误诊为脑梗塞,误诊率为11.54%。经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教,建立慢性病档案,对于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应注意询问相关病史及药物服用史,并监测血糖,综合分析病情,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40例空腹血糖<6.5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天血糖监测.结果 本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18例(占45.0%)发生低血糖(血糖<2.8 mmol/L.),其中2例有低血糖反应的症状,15例(占83.3%)低血糖发生于凌晨1:00-4:00.20例(占50.0%)餐后血糖>11.1 mmol/L,其中10例发生于晚餐后.结论 对于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判断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可发现有高血糖和无症状性低血糖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脑梗死为表现的急诊低血糖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表现为脑梗死的急性低血糖性脑病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患者中有明确糖尿病病史10例,服用消渴丸3例,自购中成药2例,应用胰岛素治疗2例,口服其他降糖药3例.临床表现昏迷5例,嗜睡3例;偏瘫6例,四肢瘫痪3例;肌力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2例;有精神症状2例.颅脑CT检查陈旧性脑梗死4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血糖水平0.8~2.8 mmol/L,平均(1.90±0.48)mmol/L.明确诊断后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然后予10%葡萄糖静脉滴注,同时进行相应治疗后症状缓解,血糖恢复正常;1例患者低血糖纠正但因高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死亡.结论 应正确认识低血糖性脑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完善急诊相关检查鉴别诊断,并实施相应措施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人血糖的良好控制可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通过饮食控制和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但随之而来的增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笔者就我科40例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处理能力。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18~82岁;病程2~30年;Ⅰ型糖尿病4例,Ⅱ型糖尿病36例,胰岛素使用量每日18~40U不等,注射次数2~4次,多数有1次为混合胰岛素。1.2低血糖诊断标准当血糖<2.8mmol/L可诊断为低血糖症,典型低血糖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出汗、饥饿、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35例貌似脑血管病而收住神经内科的低血糖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35例患者分别以昏迷、精神症状、偏瘫、四肢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起病,对其症状及体征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均经血糖测定诊断为低血糖症,静脉注射高糖后症状消失迅速。结论许多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起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易误诊为脑血管病,建议常规检测血糖,勿因不必要的检查而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应用血糖和尿糖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5例,全部患者都应用血糖和尿糖检验,观察检验情况。结果有8例患者空腹血糖在6.1 mmol/L以内;87例患者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4例患者餐后2 h的血糖在11.1 mmol/L以内;91例患者餐后2 h的血糖超过11.1mmol/L。结论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应用血糖和尿糖检验能够对糖尿病疾病进行准确判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彭劼  张琪  郭亚兵  侯金林 《广东医学》2008,29(7):1090-1091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87例住院治疗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研究空腹血糖水平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38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血糖低于2.8mmol/L者59例(15.2%),血糖在2.8~3.9mmol/L者138例(35.7%),血糖在3.9~6.1mmol/L者190例(49.1%)。不同空腹血糖组间的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差异均无显著;重型肝炎临床分期即早、中、晚期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越晚,低血糖发生率越高(P<0.01);空腹血糖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空腹血糖水平越低,平均总胆红素峰值越高,平均凝血酶原活动度谷值越低,临床好转率亦越低(均P<0.01)。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常易发生低血糖,其空腹血糖水平与临床分期、疾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