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段舟萍  裘雅玲  胡翔  万子杨 《中国医药》2011,6(10):1237-1238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处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对我院2008-2010年门诊处方进行分类分析,并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处方评价表,计算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指标。结果 2008年调查处方22 395张,不合格处方923张,不合格率4.12%;2009年调查处方20 723张,不合格处方1025张,不合格率4.95%;2010年调查处方59 462张,不合格2853张,不合格率4.80%。处方不合格率均在卫生部要求的5%以下。2008-2010年的用药指标均在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用药利用标准范围内。影响处方合格率的4种主要类型为诊断不规范、诊断书写不全;处方选择不正确;药品剂量、数量、单位书写错误;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处方不合格率大部分源于处方规范性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西药处方常见问题,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1月-6月1800张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平均每张用药品种数为2.2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31.00%,注射剂使用率平均为28.83%。在1800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44张,不合格率为19.11%。其中,不规范处方15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4.19%;用药不适宜14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3.31%;超常处方43张,占不合格处方12.50%。结论医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尚存在较多问题,处方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医师和药师需要共同学习,仍需加强对处方的管理、审核及干预以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艳丽  李智 《中国药事》2012,26(7):761-763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份门诊处方共3453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处方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合格处方33563张,合格率为97.20%;不合格处方967张,不合格率为2.80%.在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有318张,占不合格处方的32.89%;不合理用药处方有64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67.11%.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符合三级甲等医院处方质量要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不断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门急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门急诊处方58 556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资料为依据,按2010年新颁发的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标准,从处方书写规范性及用药合理性角度,判断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共2 506份,占抽查总处方数的4.28%.其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各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9.34%、81.76%、8.90%.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表现为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联合用药不适宜的、重复用药的.结论 经过采取一系列促进合理用药措施后,我院门急诊下半年处方不合格率明显低于上半年门急诊处方不合格率,我院门急诊处方质量逐步提高,还应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该院门急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用药情况,以规范临床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1~6月门急诊处方900张,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评价管理规范(试行)》评价处方质量。结果不合理处方33张,处方不合格率为3.67%,其中不规范处方6张,用药不适宜处方15张,超常处方12张。结论该院不合理处方主要体现在无适应证用药,不规范处方主要为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医院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强医院处方点评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1-12月期间每月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样,并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结果不合理处方71张,处方不合格率为4.93%,其中不规范处方36张,占2.50%,不适宜处方24张,占1.67%,超常处方11张,占0.76%。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工作,强化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周杰 《北方药学》2015,(12):142-143
目的:了解中草药不合理使用情况,确保临床中草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2014年门诊中草药处方12019张,对用药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合理性评价,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438张中草药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率为3.64%,其中不规范、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分别占不合理处方量的51.59%、33.55%、14.84%.不合理处方主要有无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不明、用法用量不适宜、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等问题.结论:中草药处方不合格率较高,建议重视中草药的处方点评,强化医师处方规范化意识,医师、药师加强中医药理论学习,积极促进中草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对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门急诊西药处方每月随机抽查1天共16068张,对抽取的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严格进行审查分析,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在6月份采取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前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处方数占抽查处方总数(3~5月)7.29%;干预后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处方数占抽查处方总数(6~12月)2.10%,通过干预后处方不合格率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医院门诊处方常见问题,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1—12月10950张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医院门诊处方平均每张用药品种数为2.00种,抗菌药使用率平均为25.25%,注射剂使用率平均为18.8%。在10950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445张,不合格率为4.06%。其中,不规范处方216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8.54%;用药不适宜21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7.64%;超常处方17张,占不合格处方3.82%。结论该医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尚有问题存在,仍需加强对处方的管理、审核及干预以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金瑾 《药学实践杂志》2012,30(5):384-38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有关不合理处方的评判标准,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965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521张,占53.98%;不适宜处方376张,占38.94%;超常处方68张,占7.05%。结论强化处方点评,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汇总我院2011年1-6月处方评价表,了解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类。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209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8.71%,平均用药品种数3.7种,抗菌药使用率2.88%,平均每张处方金额897.24元。结论处方点评是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总结用药经验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以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饮片处方情况,促进基层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市朝阳区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及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北京市朝阳区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00张中药饮片处方,单张处方药味数平均为13.44味,单张处方剂数平均...  相似文献   

13.
刘畅  李想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8):2530-2533
目的 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18年门诊中成药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辽宁省肿瘤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共9 744张,每个月随机抽取100张,共抽取1 200张处方,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抽取的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在1 2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1 144张,不合理处方56张,处方合格率为95.3%。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13张,占不合理处方20.00%;超常处方12张,占不合理处方18.47%;不适宜处方共40张,占不合理处方61.53%。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最多,共25张,占38.46%。结论 辽宁省肿瘤医院门诊处方采用前置审核和后置点评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中成药处方总体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药师应不断提高处方审核及点评能力,规范临床医生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刘敏  田佳懿  刘俊丽  年宏蕾  段松冷  刘炜 《中国药事》2020,34(10):1219-1224
目的:调查分析中成药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门诊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抽取2019年儿科门诊中成药共3600张(每月300张),进行回顾性点评与分析。结果:在3600张点评处方中,共使用了28个中成药,其中儿童专用中成药仅有4个,占比14.29%; 其中合格处方为3387张,不合格处方为213张,处方合格率为94.08%;常见的不合理处方表现为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等。结论:分析结果显示,儿科门诊口服中成药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建议加强对西医临床医师应用中成药的理论知识培训,提高药房一线中药师的处方点评能力,严格执行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李荣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167-168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处方书写不合格情况,进一步提高医师正确书写处方的好习惯,加强药师对处方的审核力度.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10年处方12 186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3号令于2007年2月14日发布)中的有关规定,对处方进行检查.结果:不合格处方共321张,占抽查总数的2.6...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合格处方,提出对策,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依照《处方管理办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12000张门诊处方,分类统计不合格处方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12000张处方,合格11473张,占比为95.61%;不合格527张,占比为4.39%,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288张,占不合格处方的54.65%,用药不合理处方23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5.35%。结论医院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处方合格率,使患者用药更规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王芳 《中国药业》2014,(14):78-80
目的分析胸科医院出院带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1月至3月的出院带药处方5098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80张,不合格率为1.58%。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剂量、用法不适宜”“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重复给药现象”,分别占不合格处方的22.50%,15.00%,12.50%。结论该院出院带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与评价肺结核患者门诊处方,提高处方质量。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11年1—12月门诊患者处方,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3089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63张,占抽查处方的11.75%,其中不规范处方216张(59.5%),用药不适宜处方141张(38.8%),超常处方6张(1.65%)。结论本院的门诊处方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本院医务人员对处方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加强医师对药物知识的全面了解,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9.
张谦 《中国药业》2013,(24):47-48
目的分析医院西药房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西药房12874份处方,分析不合理类型和科室分布。结果12874份处方中共有296份处方不合理,占2.30%。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为给药剂量和用药疗程不合理,分别占30.74%和25.00%。以妇产科、儿科和老年科最常见,分别为3.31%,3.00%和2.55%。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为3.93%,其中最常见的为配伍禁忌和选药错误,分别占39.19%和22.97%。不合理应用处方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22%,合理应用处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P〈0.05).其中以皮肤损害最常见.占46.94%。结论西药房处方不合理情况依然存在.应加强处方审核、监督.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