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临床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组(治疗组)65例,单用西比灵组(对照组)65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g/次,3次/d,口服;西比灵10mg,每晚睡前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10mg每晚睡前服.2组均连续治疗8-12周.结果 治...  相似文献   

2.
养血清脑颗粒、尼莫地平联合杏丁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尼莫地平联合杏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点滴、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杏丁注射液静脉点滴,两组均15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尼莫地平联合杏丁治疗偏头痛是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丸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18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口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丸,2.5 g/次,3次/d.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以养血清脑颗粒剂1包餐后冲服,每天3次;对照组予以尼莫地平10mg口服,每天3次,2组均连续服用30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2.6%、41.9%、90.3%,高于对照组的6.5%、16.1%、6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无任何不良反应,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程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2,(24):114-115
目的观察天舒胶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天舒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共1.36g),养血清脑颗粒每天3次,每次1包(3g)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5~10mg,每晚口服1次,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镇痛剂。记录偏头痛发作频率和每月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时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和TCD检查。随访半年。结果天舒胶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可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缩短每月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结论天舒胶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能够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具有更持久的预防保护作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张贺燕 《中国药业》2013,(18):98-98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口服氟桂利嗪治疗,每晚10mg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次4g,3次/天。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1.11%和37.78%,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氟桂利嗪,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用尼莫地平与尼莫地平、复方羊角颗料两药合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脑电图表现的差异。方法:选择经脑电图检测显示异常的偏头痛患者183例,分成两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95例)。治疗组给予尼莫地平40mg,3次/天,口服,同时联用复方羊角颗粒8g,2次/天,口服。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40mg,3次/天,口服。两组疗程均为7天。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接受脑电图检查。结果:治疗组临床改善者有81例,改善率为92.0%;对照组临床改善者有77例,改善率为81.1%。治疗组的临床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脑电图检查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有效者为80例,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有效者为72例,有效率为75.8%。经检验,两组有效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用复方羊角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梗死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有梗死的脑梗死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口服养血清脑颗粒4g,每日3次。同时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1次;对照组40例,只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以口服肠溶阿司匹灵片作为基础治疗。进行双盲对照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的有效率(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脑梗死头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成药常用方剂养血清脑颗粒和川芎茶调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口服川芎茶调颗粒。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防治偏头痛有明显疗效,又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片加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86例失眠症患者依据用药不同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3mg,每晚1次,养血清脑颗粒4g,3次/d,共服用3周。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1mg,每晚1次,谷维素30mg,3次/d,服用3周。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头痛及头昏脑胀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 <0.05);经过3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片联合养血清脑颗粒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情况,缓解失眠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任权  张红  王显飞  陈予  黄旻 《中国药业》2010,19(6):62-63
目的观察达立通颗粒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6例确诊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6例口服迭立通颗粒6g及莫沙必利片5mg,3次/d;B组42例P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10g,2次/d及莫沙必利5mg,3次/d;12组38例口服莫沙必利5mg,3次/d,3组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后患者大便次数、形状及大便困难等症状缓解情况。结果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95.23%,57.90%,A组、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达立通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王恒飞 《中国药业》2013,(20):96-98
目的观察应用西比灵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I】盏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颗粒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3,7,14,30d分别应用疼痛数字表(NR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表(QOL)对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dNRS评分以及QO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70.83%,两组患者临床显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8.33%,两组不良反应均属轻至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应用西比灵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冲剂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治疗组用川芎茶调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冲服,并予尼莫地平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时间为28d。根据头痛发作程度、频率、持续时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8.2%,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显效率为36.3%,总有效为81.8%。两组总显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川芎茶调冲剂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效果明显,且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对偏头痛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痛宁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病例均尼莫地平口服30mg,3次/d;头痛宁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痛宁胶囊口服3粒,30次/d;两组均治疗28d。观察治疗前、治疗28d后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浆NPY、CGRP和E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NO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28d后头痛宁组血浆NPY、CGRP和ET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血浆NO较常规治疗组高(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最大限度的发挥治疗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10 mg.d-1),同时服用尼莫地平(每次30 mg,3次/天);对照组单一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用法、用量同研究组。两组疗程均为6周。抗抑郁效果使用HAMD减分率评定,不良反应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CSS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抗抑郁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52.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23,P〈0.05),治疗后研究组CSS评分为(12.8±4.2)分,对照组为(14.8±2.1)分,两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2.55,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纳欣同)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60例。A组予纳欣同口服,每次20mg,每天1~2次;B组予依那普利片口服,每次10mg,每天2次;C组予纳欣同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纳欣同用法用量同A组,依那普利片用法用量同B组。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A组的66.7%和B组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患者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纳欣同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人工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给予依巴斯汀口服,2-5岁2.5mg/d,6-ll岁5mg/天,12-14岁10 mg/d;同时口服玉屏风颗粒,2 - 6岁半包3次/d,6岁以上1包 3次/d。对照组28例口服西替利嗪滴剂,2?6岁0. 5 mL/d,6岁以上1 mL/d。均连续口服4周。结果用药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2. 14%,对照组为64. 29% ,差异有显著性(x2=4. 14, P 〈0. 05);停药8周观察复发率,治疗组为23.81%,对照组为53. 85%,差异有显著性(x2= 4.84, P〈0.05)。结论依巴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人工荨麻疹高效、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偏头痛患者13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口服尼莫地平20mg,tid;对照组38例,口服诺福丁100mg,qd,治疗并随防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0%,对照组为60.5%,两组间比较其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优于诺福丁。  相似文献   

19.
倪扬 《中国药业》2012,21(16):90-91
目的观察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痛泻宁颗粒治疗,每日3次,每次5 g;对照组31例,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每次1.0 g,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中医证候缓解率,治疗组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胺吡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都梁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用都梁软胶囊加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用尼莫地平治疗。15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头痛程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两组治疗后头痛程度均减轻,且治疗组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