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掌握淮安市放射防护现状,为预防和控制职业性放射病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依据国家放射卫生标准开展主动性监测工作,主要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防护性能监测和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监测。结果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防护性能监测合格率为95.5%,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合格率为98.9%;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所有受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2m 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751 m Sv,介入放射学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0.833 m Sv);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监测结果显示,辐射相关指标异常率核医学岗位最高(28.6%)。结论各哨点单位放射防护基本良好,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应切实贯彻执行各项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关注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岗位的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开展主动性放射工作场所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标准,开展各类设备和工作场所的防护性能监测,采用热释光剂量仪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完成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监测调查表。结果 哨点单位放射性场所防护监测合格率100%,监测的四类职业类别中,从事介入放射学人员的年有效剂量最高、健康体检中异常检出率也最高。结论 建议增加对乡镇医院和企业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重点关注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四川省2015-2018年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评价防护状况。方法按照四川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与健康风险评估方案要求,对四川省25家三级医院、42家二级医院介入和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检测,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检验、t检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5-2018年共分别检测介入和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2 955人和762人,介入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分别为0.83、1.09、0.84、0.77 mSv/a,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分别为0.86、1.07、0.41、0.91 mSv/a。结论四川省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但放射防护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全面了解和掌握宁夏地区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发现辐射防护中的薄弱环节,预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方法 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方法,对2013-2016年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共对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监测了364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99、1.76、1.19、1.06 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排前三位的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岗位的分别为技师(1.6 mSv/a)、医师(1.32 mSv/a)和物理师(1.24 mSv/a)。结论 宁夏地区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仅次于介入放射学放射工作人员,位列所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类别第二位。除要加强核医学科本身辐射场所防护和监测外,还应根据不同岗位人员合理分配工作内容和调配工作量,从而更好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避免过高的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6—2018年天津市河东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剂量仪对天津市河东区所有医疗机构781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河东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有效剂量分别为35.77、43.81、33.45 mSv,3年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14 mSv/a,远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以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贡献集体剂量当量最多,为56.49人·m Sv,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剂量当量最高,为0.25 mSv/a。结论天津市河东区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值之内,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应作为今后放射防护的重点,同时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肿瘤专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为科学合理地实施放射防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2016年间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共计1 001人次,涉及放射诊断学、放射治疗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4个职业类别)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结果]5年间,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16~0.22 mSv(平均0.18 mSv),所有人员监测结果均低于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限值(20 mSv)。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119.39,P0.01),人均年有效剂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介入放射学(0.51 mSv)、核医学(0.28 mSv)、放射诊断学(0.19 mSv)和放射治疗学(0.13 mSv)。最高年有效剂量的最高值发生于放射诊断学的技术岗位(2.73 mSv),最低值发生于核医学的医师岗位(0.38 mSv)。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自2014年开始升高(P0.01),且高于其他职业类别(P0.01)。[结论]该肿瘤专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管理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剂量水平,为职业健康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的方法进行。结果2007~2009年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1632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3.20mSv·a^-1,低于国家标准规定5年内平均有效剂量限值的1/5。其中从事放射性测井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达3.57mSv·a^-1,最低的是从事井下压裂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是1.55mSv·a^-1。结论克拉玛依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绝大多数职业人员剂量水平在安全范围之内,放射工作场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江苏省各地哨点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各监测单位个人剂量监测情况。方法依据哨点监测方案选取放射工作人员,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热释光的方法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并进行汇总统计。结果监测的890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1 m Sv,人均年有效剂量最大的为从事核医学的人员(0.49 m Sv),其次是从事介入放射学的人员(0.46 m Sv);50%以上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位于测量系统最低探测水平及1.0 m Sv之间,80%以上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1 m Sv;不同监测点同一职业类别人员的监测结果可相差超过1个数量级,多数监测点中诊断放射学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低于介入放射学,有的监测点中诊断放射学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超过介入放射学。结论该省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条件较好,人均年有效剂量处于低剂量水平。加强个人剂量监测的质控工作及对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杨浦区2009年至2012年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外照射剂量水平,为加强放射防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的方法进行监测。结果 2009-2012年有效监测工作人员2540人,人均年剂量为0.75 mSv/a;年剂量< 2 mSv者占监测总人数的99.17%;人均年剂量最大的为核医学工作人员(0.91 mSv/a)。结论 杨浦区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基本是安全的,应加强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人员的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医院2011—2013年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剂量水平,正确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为加强放射防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结果 2011—2013年累计监测516人,年集体有效剂量分别为27.8、34.1、31.7人·mSv;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18、0.19、0.17mSv。人均年有效剂量2mSv者占99.99%,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5mSv。3年中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水平分别为0.26、0.28、0.23mSv/a,明显高于放射治疗、核医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但不同工种的个人受照剂量水平差异仍然较大,其中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最高,应给予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08-2013年南京市鼓楼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接受职业性外照射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监测.结果 2008-2013年南京市鼓楼医院监测放射工作人员1 025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7 mSv,,核医学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0.58 mSv.结论 南京市鼓楼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均在国家规定剂量限值以下,工作环境是安全的,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是今后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南京市2012年开展哨点监测的单位放射场所防护和放射设备影像质量现状,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人员健康状况.方法 根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标准,开展工作场所和设备的防护及影像质量监测;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个人剂量;按照国家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放射工作场所防护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医院放射诊疗设备和影像质量控制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5 mSv,个人剂量监测合格率为86%,眼晶体混浊率为44%,血常规异常率为4%,职业健康证明发证率为25.7%.结论 南京市哨点监测单位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条件是符合国家要求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人均年剂量属低剂量水平.但长期小剂量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辐射防护工作仍应加强.  相似文献   

13.
2014—2016 年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对海淀区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 海淀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较低, 人均年有效剂量未超出国家标准?医用辐射人均年有效剂量水平均高于非医用辐射, 医用辐射中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其次是介入工作人员; 非医用辐射中核仪表工种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提示今后应侧重对核医学?介入放射学以及核仪表等工种的放射防护监测, 同时应及时 了解辖区不同行业人群分布变化, 加强重点工种的个人剂量监测与防护?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某三甲肿瘤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评价其放射性工作防护情况及放射管理措施的效果。按照GBZ 128-2016《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收集整理和分析2018-2021年该医院所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数据。结果显示,2018-2021年个人剂量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061 mSv/年。人均年有效剂量比较,2019年最高,为0.08 mSv/年,2020年最低,为0.045 mSv/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1);各工种人均年有效剂量比较,诊断放射组最小,为0.05 mSv/年,放射治疗组最大,为0.095 mSv/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26,P<0.01);男性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2 000,P<0.01);4年间发生异常照射的主要为介入放射和放射治疗人员。提示,该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低于管理目标值和国家标准,仍需加大督导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佩戴情况及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力度,加强对放射治疗与核医学放射人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西区直管放射诊疗单位5年来不同放射工种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分布,比较各类放射工作受照剂量的差异,分析人员受照剂量的年度变化.方法 采用氟化锂(LiF)热释光个人剂量计探测器,按照GB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和GB 5294-8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进行监测.结果 5年间共监测2 354人,监测率迭95%以上.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年均剂量当量为0.62 msv,人均年剂量呈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年均剂量最高是核医学(2.02 mSv).对集体剂量的主要贡献者是核医学.年剂量<5 mSv的人数占总人数98.5%,连续5年的年均有效剂量超过年剂量限值(20 mSv)的人数为0.结论 广西区直管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年均剂量水平低于1995年的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的放射性职业照射剂量限值的1/10.从事核医学诊疗的放射工作人员受照人年均剂量高于2003年全国平均水平,为1993年UNSCEAR报道的全世界职业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的45%.必须加强对剂量水平较高的核医学和介入治疗的防护管理,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辐射安全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苏萌  赵健  米丽娟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12-2714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从事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加强放射防护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仪检测天津市和平区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计,对2009—2011年该区1 232人次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按照不同年份、不同工种、不同剂量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的总集体剂量当量为807.8人.mSv,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656 mSv/a,97.40%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小于5 mSv。不同工种中,以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为1.479 mSv/a,其次为医用诊断X射线,核医学最低。结论该区大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处于较低水平,工作条件和环境基本是符合要求和安全的,但仍有以临床介入为主的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超过了标准规定的限值。提示我们应重视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高剂量的情况,加强对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降低个人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西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水平.方法 应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检测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受照剂量.结果 2013—2015年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11099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2 mSv,其中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是核医学科,为0.51 mSv/a,其次是介入放射学科,为0.41 mSv/a.结论 广西区内受调查的从业人员受照剂量在国家规定剂量限值之内.应重视对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为改善工作人员防护条件,降低受照剂量提出防护建议。方法查阅某医院2014年度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结果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医院2014年度所有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平均为0.51 mSv,其中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较高,分别为1.03 mSv和0.68mSv,放射治疗和X射线影像诊断较低,分别为0.41 mSv和0.50 mSv。结论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人员应采取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护设施防护、适当减少工作时间(轮岗和增加操作人员)等方法和措施,有效降低个人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2010-2016年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分析不同职业类别工作人员的剂量分布情况。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的方法,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方法对该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并对2010-2016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6年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1.02、1.02、1.01、0.56、0.32、0.39、0.41 mSv,7年平均剂量为0.56 mSv;7年间监测人数不断增加,人均年有效剂量呈下降趋势,并在一个水平相对稳定。结论 该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值之内,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但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剂量应是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云浮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为监管部门和放射工作单位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方法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收集和分析2013—2018年云浮市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结果 2013—2018年云浮市共有2043人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总体监测率为95.7%,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8 mSv/a。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种人均年有效剂量较高,分别为0.33 mSv/a和0.32 mSv/a,不同工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等级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值不同,其中乡镇级单位最高,为0.35 mSv/a,厂矿企业最低,为0.22 mS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2013—2018年云浮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应加强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岗位、乡镇级放射工作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监管和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