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6例重症肺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91.38%)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重症肺炎老年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EV、PEF75%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清热化痰通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中医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2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及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化痰通腑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吸气肺活量(FVC)〕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PaO_2、OI、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OI、S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通腑方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郴州市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7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及吸氧,观察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后的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生命体征[呼吸频率(RR)、心率(HR)]。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FEV1/FVC、PEFR、PaO_2、SpO_2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动脉血PaCO_2、RR及HR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之间比较,观察组患者FEV1/FVC、PEFR、PaO_2、Sp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动脉血PaCO_2、RR及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惠来县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数字随机原则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n=25)、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最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方面的气血分析数据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以及呼吸困难指数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45±1.90)d,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10±3.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气血分析数据,优化患者的肺功能,还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阳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4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其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末正压(PEEPi)、最大呼气流量(PEF)、呼吸频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SaO2、PaO2、PaCO2、心率、PEEPi、PEF、呼吸频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心率、肺功能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低流量持续吸氧,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3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 H、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 O2、Pa CO2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观察小青龙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降钙素原(PCT)、血气分析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笔者将2015年1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CT、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呼吸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中医症候积分等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CT,Pa O2,Pa CO2,FVC,FEV1/FVC,FEV1,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CT和Pa CO2低于对照组,Pa 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老年AECOPD患者实施小青龙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促使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下降,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泄热化痰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泄热化痰方,1剂/d,持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咳喘、胸闷、肺部湿啰音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Pa CO2、Pa O2、Sa O2、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FEV1、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8、TNF-α、hs-CR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患者在无创正压通气基础上加用泄热化痰方可缓解COPD急性期呼吸衰竭症状,促进炎症消除,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与药物联合治疗对重症哮喘患者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石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53例),分别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无创呼吸机与药物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肺功能以及药物使用等数据。并将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恢复较快,尤其是在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方面改善较为明显,且药物使用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采取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重症哮喘患者采取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5,(11):1453-145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结合中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i)、肺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7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与规范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与益气活血法结合肺康复锻炼,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hs-CRP、D-Di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有效率58.8%,治疗组为7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TNF-α、hs-CRP、D-Di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程度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FVC、FEV1pred%、FEV1/FVC均较治疗前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结合中医肺康复可以减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改善高凝状态,进而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断为IPF患者共60例,其中30例为对照组,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如吸氧、止咳、化痰、合并感染者抗感染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并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6月后的呼吸困难(mMRC)评分、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6月后的m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FEV1、FVC及DLCO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IPF可缓解患者肺功能下降,临床医生可考虑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重症哮喘的治疗中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哮喘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症状积分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夜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重症哮喘的治疗中,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的无创通气治疗及效果。方法:以暨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施行治疗前和施行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的无创通气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炎症指标、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舒张支气管、糖皮质激素、抗感染配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2组均于治疗10天后测定动脉血气及血清炎症因子,比较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咳嗽、咳痰、喘息及哮鸣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肺活量(FEV1/FVC)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血氧饱和度(Sa O_2)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为9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确切,可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再住院次数)及治疗前后血气相关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再住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气相关指标(PaCO_2、PaO_2、SpO_2)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S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李颖  王雪京  张纾难  宋培 《中医杂志》2013,54(6):496-499
目的 观察肺痿冲剂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肺痿冲剂方每次100ml,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每次3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包括肺总量(TI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62.3%、3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91.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TLC、FEV1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部分指标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部分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但肺功能FVC反而较治疗前恶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医证候部分指标评分、生活质量部分指标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肺痿冲剂方治疗IPF可减轻患者中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不同时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开封市中心医院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重度呼吸衰竭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于发病6 h后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于发病6 h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体温下降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在发病6 h内开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缓解作用,可缩短患者通气时间,对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ICU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高州市中医院ICU收治的80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般低流量氧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心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和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pH和血氧饱和度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够增强患者呼吸功能和心脏功能,并且还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状况及血氧饱和度,有利于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康复过程,进而可以提高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基本指标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在基本指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酸碱度(pH)值等基本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效果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4%,对照组为6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够更好的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