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矢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蚕矢汤加减及其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86例。中药组口服蚕矢汤加减,西药组口服秋水仙碱,中西药组同时口服蚕矢汤加减联合秋水仙碱,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症状,血清尿酸(S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比较各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3个月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过程中药组剔除3例,西药组剔除2例,中西药剔除5例。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3.8%,优于中药组的81.9%和西药组的83.3%(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西药组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更为明显(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组(3.6%)中西药组(60.5%)西药组(82.1%)(P0.05);复发率中西药组(7.4%)中药组(20.5%)西药组(26.1%)(P0.05)。结论:蚕矢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疗效与西药秋水仙碱无明显差异,说明其具有有效性,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较秋水仙碱低;蚕矢汤加减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蚕矢汤加减或秋水仙碱,且可降低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威草胶囊联合秋水仙碱、双醋瑞因治疗急性痛风的疗效。方法:将96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采用威草胶囊(威灵仙、草决明、山楂、生首乌、金钱草、益母草、黄芪、白术、茯苓、枸杞、杜仲、萆薢等)联合秋水仙碱、双醋瑞因治疗本病31例,并设对照1组(单纯中药威草胶囊)和对照2组(单纯西药秋水仙碱和双醋瑞因)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3组UA、ESR及IL-1水平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1组为90.62%,对照2组为93.55%,治疗组为100%,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显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1组为65.63%,对照2组为70.97%,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组UA、ESR及IL-1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1组与治疗组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治疗组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组之间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IL-1对照2组和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威草胶囊联合西药具有较强降尿酸和降低炎性因子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醋瑞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中医科门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依托考昔120 mg口服,1次/d;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醋瑞因50 mg口服,1次/d,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评价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ESR、CRP、IL-18均明显下降(P均0.05),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UA、IL-1、IL-6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肾功能和胃肠道反应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双醋瑞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早期有效地降低患者UA、IL-1、IL-6及TNF-α水平,改善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患者易于接受,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妙苓仙子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予妙苓仙子汤,对照组予秋水仙碱,联合组予妙苓仙子汤联合秋水仙碱,每组30例。3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尿酸(UA)、炎症指标、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统计对照组、联合组的秋水仙碱减量所需时间。结果①治疗后联合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评分均低于中药组、对照组(P0.05),中药组、对照组两组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中药组、联合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中药组、联合组降尿酸(UA)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中药组、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⑤联合组的秋水仙碱减量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妙苓仙子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在抗炎止痛疗效上不劣于秋水仙碱,同时具有降尿酸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祛湿通络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服用秋水仙碱和别嘌呤醇,研究组采用中药祛湿通络为主结合西药的方法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尿酸、血沉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中药祛湿通络为主结合西药的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清热祛湿法对兔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并分析清热祛湿中药对兔膝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膝关节液中白介素 1β、白介素 8(IL 1β、IL 8)的影响 ,并与西药秋水仙碱对比研究 ,探讨清热祛湿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 ,来证实湿热痹阻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中医病机。方法 :将 48只大白耳兔随机分为 4组 ,采用McCartyD J经典方法向兔膝关节注入尿酸钠 (MSU)溶液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模型 ,以清热祛湿中药与秋水仙碱对比治疗。于造摸后第 2h、6h、9h、12h分别取材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 ,分别测定各组、各期兔膝关节液中IL 1β、IL 8的水平。结果 :造模组IL 1β、IL 8的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 ,有显著差异 ;空白对照组未能测出IL 1β、IL 8;中药组IL 1β、IL 8的水平低于西药组 ,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①IL 1β、IL 8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②清热祛湿法中药能有效降低实验性痛风兔膝关节液的IL 1β、IL 8水平 ,其效果优于西药组 ;③湿热痹阻可能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 ,清热除湿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观察清热祛湿中药与西药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兔膝关节液中白介素 (IL Iβ)、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的影响 ,探讨清热祛湿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 ,将 4 8只兔随机分为 4组 ,采用McCartyDJ造模方法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模型 ,以清热祛湿中药与秋水仙碱对比治疗。分别于造模后第 2h、6h、9h、12h取材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 ,分别测定各组、各时间兔膝关节液中IL Iβ、TNF α的水平。结果显示 :①空白对照组未能测出IL Iβ、TNF α;②造模组IL Iβ、TNF α的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③中药组低于西药组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表明 :①IL Iβ、TNF α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清热祛湿中药能有效降低实验性痛风兔膝关节液中IL Iβ、TNF α的含量 ,其效果优于对照药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扶阳宣痹汤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KOA的临床优势。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8例,扶阳宣痹汤治疗)、西药组(20例,双醋瑞因治疗)、联合组(20例,扶阳宣痹汤联合双醋瑞因治疗)。治疗前后据VAS视觉模拟量表、SF-36分别对各组患者20m步行痛、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各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0m步行痛改善方面,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改善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在生活质量评价上,3组间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宣痹汤、双醋瑞因均能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两者联合使用时在降低行走时疼痛程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草薢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和中成药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药汤剂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分服,5天一个疗程,分别于第一、第二疗程后观察疗效.西药对照组秋水仙碱0.5mg,日2次口服,灵泰邦尼(尼美舒利)100mg,日2次口服.与治疗组同步观察疗效.中成药对照组痛风定胶囊4粒,日3次口服,与治疗组同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中成药(痛风定)对照组(P<0.05).CRP、ESR治疗组下降与西药对照组、中成药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两组症状改善均明显高于中成药对照组(P<0.05).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副反应在第二疗程结束时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副反应在第二疗程结束时有差异(P<0.05).结论:草薢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以迅速控制痛风急性关节炎的发作,缓解患者疼痛,同时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通经利浊针法与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只雄性实验昆明种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不造模)、模型组(造模但不治疗)、西药组(秋水仙碱灌胃)和针刺组。造模采用微晶型尿酸钠混悬液注射大鼠后肢膝关节腔的方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针刺组、西药组与模型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经利浊针法可降低昆明种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血清中TNF-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祛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祛湿通络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尿酸、C-反应蛋白值的变化,同时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5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尿酸值与C-反应蛋白值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12.50%,对照组复发率30.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祛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较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性指标MMP-7的表达水平,探讨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复方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中药对照组予痛风舒片混悬液灌胃;西药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混悬液灌胃;中药复方低、中、高组,分别用补肾利湿法中药复方混悬液灌胃。采用尿酸钠联合氧嗪酸钾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大鼠血液中MMP-7含量。结果模型组MMP-7含量(2.84±0.14)μg/L明显高于空白组(1.19±0.72)μg/L(P0.01),证明MMP-7参与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复方低、中、高剂量组MMP-7含量(2.42±0.28)、(1.62±0.14)、(2.35±0.24)、(1.53±0.28)、(2.31±0.14)μg/L均较模型组低(P0.01);中药复方中剂量组与中药对照组、中药复方低、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利湿法中药复方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MMP-7含量,抑制炎症反应,对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围刺结合放血疗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围刺结合放血疗法,西药组采用口服别嘌呤醇,均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血清尿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56%,优于西药组的75.00%(P0.05),2组治疗后VAS和血清尿酸含量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围刺结合放血疗法疗效显著,在减轻患者的疼痛和降低患者血清尿酸的含量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清热祛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兔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1β)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将48只兔随机分为4组,采用McCartyDJ经典造模法向兔膝关节注入尿酸钠(MSU)溶液,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模型,以清热祛湿中药与秋水仙碱对比治疗。于造模后第2、6、9、12h分别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各组兔膝关节液中IL-1β、NO的水平。结果显示造模组IL-1β、NO的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显著差异;空白对照组未能测出IL-1β、一氧化氮;中药组低于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表明IL-1β、NO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清热祛湿中药能有效降低实验性痛风兔滕关节液IL-1β、NO的水平,其优于西药组。表明清热祛湿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吴雪华  曹岐新 《新中医》2017,49(3):64-65
目的:观察金黄膏外敷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以及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金黄膏外敷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血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6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外敷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与西药口服相当,可降低血尿酸,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联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关节腔灌洗治疗湿热蕴结型老年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湿热蕴结型老年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给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2片/次,日2次,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关节腔灌洗,2日1次;西药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口服,1片/次,日2次;中药对照组给予痛风定胶囊口服,3粒/次,日3次。均于治疗14d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尿酸、疼痛VAS评分、关节压痛、肿胀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西药(71%)及中药(73.3%)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的ESR,CRP,UA水平、疼痛VAS评分、关节压痛、肿胀程度均不同程度下降,而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各对照组(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关节腔灌洗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湿热蕴结型老年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损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驱痛汤辨证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6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药组(n=43,在基础治疗之上给予驱痛汤+依托考昔片+秋水仙碱片治疗)和西药组(n=43,在基础治疗之上给予依托考昔片+秋水仙碱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炎性因子及血尿酸指标差异。结果:中医药组95.35%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的81.40%(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局部灼热、活动受限、口渴心烦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医药组上述症状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IL-6、IL-8及TNF-α、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西药组上述炎性因子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BUA、ES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西药组上述指标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驱痛汤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前期课题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局基金课题"基于NALP3的"火郁发之"法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项目编号20161201)中发现,火针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NALP3炎性体有明显影响,由此进一步探讨火针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火针疗法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火针组、针刺组及秋水仙碱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四组采用氧嗪酸钾联合Coderre方法[1]造模,模拟人体以高尿酸血症为基础引起的内环境变化诱发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除正常组及模型组外,另3组分别予火针、针刺及秋水仙碱干预治疗,通过分析各组血尿酸及关节滑膜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3(NAL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评估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高尿酸血症(HUA)造模后,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血尿酸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疗程结束后,各组血尿酸水平均与正常组相当(P0.05),且组间比较差别不大(P0.05)。HUA造模后,除正常组外,各组关节滑膜IL-1β、NALP3水平均升高(均P0.05);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造模后,3个干预组的IL-1β、NALP3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总体来说各组的IL-1β、NALP3水平仍较高。疗程结束后,3个干预组的IL-1β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水平与正常组相当,而模型组的IL-1β水平仍居高不下。疗程结束后,除模型组外,3个干预组的NALP3水平均较干预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的NALP3水平(P0.05);火针组、针刺组及秋水仙碱组3组间疗程结束后的NALP3水平比较差别不大(P0.05)。结论火针具有抑制NALP3的活化及IL-1β分泌的作用,效果与针刺及秋水仙碱相当,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薏仁降浊汤结合秋水仙碱和非布司他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组织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0只,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对照组(10只)、西药组(10只)及联合组(10只),其中西药组大鼠每天灌胃1mg/kg非布司他、0.2mg/kg秋水仙碱,联合组大鼠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4.8g/kg薏仁降浊汤,对照组大鼠则每天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天。观察给药1、7天时大鼠急性炎症状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白细胞含量,ELISA法检测坏关节组织内TNF-α、IL-1β、NO含量及血清内NO、尿酸含量。结果:给药7天后西药组和联合组大鼠炎症指数、足趾肿胀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效果更优,和西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7天后联合组大鼠血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尿酸及淋巴细胞含量较对照组、西药组显著降低,NO含量较对照组、西药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7天后联合组大鼠踝关节组织内NO、IL-1β及TNF-α含量较对照组、西药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仁降浊汤结合秋水仙碱和非布司他可显著降低急性痛风性大鼠关节组织内炎症因子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祛湿除痹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及单位面积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数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祛湿除痹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注射尿酸钠晶体至踝关节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分别灌胃给药,观察各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及单位面积关节软组织中炎症细胞数。结果:秋水仙碱组、祛湿除痹中药组大鼠足跖肿胀度明显轻于模型组,单位面积淋巴细胞计数及巨噬细胞计数亦明显低于模型组。上述指标秋水仙碱组、祛湿除痹中药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相当。结论:祛湿除痹法可有效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的进程,明显减轻关节的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