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总结陈卫川主任医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方法:跟师侍诊,分析临床医案,梳理用药经验。结果:陈师临床将消化性溃疡分虚寒型、湿热型、瘀血型、气滞型、阴虚型和混合型论治,善用食疗,重视舌诊在辨证中的作用,同时注重养胃气,用药重相使相须,且注意以"反佐"求"中和",临床疗效确切。结论:陈师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来探讨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傅金英教授认为脾虚湿热型带下病应以健脾除湿,清热止痒为主,内治法与外治法综合运用,临床疗效佳。结论: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经验独到,疗效颇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窦钦鸿教授治疗粉刺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钦鸿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师从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粉刺用药特色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法。为传承其经验,现将其临床常用治疗大法及处方用药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周国亮  张广东 《光明中医》2011,26(12):2523-2524
中医古代典籍中有大量记载黄疸的诊疗经验,而其中黄疸治法颇具特色,本文从黄疸治疗八法为切入点,对古代中医文献治疗黄疸经验作简要概括,并对具有代表性的方剂从理法方药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使黄疸治疗方法思路清晰、选方准确、用药精练,给临床治疗以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程丑夫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程丑夫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之阳气不升型、脾虚湿热型与气虚毒蕴型3个临证验案,分析并总结程教授治疗该病的主要经验为主张从调节气机升降入手论治,遣方用药多以升降散加减,常有奇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临床表现并总结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过临床观察和护理均能找出病因并得到及时治疗,有效的治愈患儿并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产生。结论: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能有助于新生儿黄疸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患儿尽早康复并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胡天成教授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胡天成教授运用出自《温病条辨》之三仁汤加减治疗中焦湿热型厌食的经验,探讨了湿热型厌食的病因。认为应注重以舌象辨证论治,治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察舌苔观预后及饮食宜忌重调护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支军宏主任对黄疸病因病机见解和具体治疗方法。方法:依据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临床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结论:对黄疸的病因病机、分型、治疗以及用药体会均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丰富了黄疸的理论知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5,(6):765-766
目的:总结黄疸的辨证治疗经验以指导临床。方法:对近几年来名老中医对黄疸的中医辨证思路与观点进行分类整理。结果:总结黄疸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他治疗方法取得一定成果,但缺乏机理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自拟五金利胆排石汤治疗湿热型胆石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五金利胆排石汤治疗湿热型胆石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胆石症湿热型120例,随机分为五金利胆排石汤治疗组60例,胆石通胶囊对照组60例。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可改善胁痛、发热、黄疸、呕吐、便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胁痛、发热、呕吐方面,五金利胆排石汤优于胆石通胶囊。结论:五金利胆排石汤治疗湿热型胆石症具有疗效肯定、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的优点,临床应用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钢教授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名老中医,行医近40载,长期从事中医的医、教、研工作,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为广大患者所信赖。其中对消化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手足口病尤其擅长,现将蔡钢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经验结合典型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肝脏疾病辨证分型与某些客观指标的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现代科学检查方法,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辨证分型的研究,我国从事于祖国医学研究的同志们,做了不少工作,现将搜集到的部分资料及作者所做的部分工作,加以整理介绍如下。肝脏疾病辨证分型与某些实验检查之间的关系: 在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例中,大部分为湿热型黄疸,仅有偏热,偏湿之不同。这类黄疸均有血清胆红质及黄疸指数的增高,这已为中、西医学家所承认,而临床上不出现黄疸的肝脏病病人中的湿热型病例,亦表现有轻度血清胆红质增高,作者在一组30例无黄疸表现的血吸虫性肝  相似文献   

14.
邓中甲教授治疗肝癌经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邓中甲教授从事肿瘤病的防治工作40余年,尤其对肝癌的中医治疗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作者对其临床治疗肝癌的临床辨证及用药经验进行剖析讨论,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整理与文献查阅,对其治疗肝癌经验进行分析,探讨其机制.对邓中甲教授临床治疗肝癌经验进行了较全面总结和概括,确定了邓师在肝癌40余年的临床防治工作中辨证及用药特点.邓师治疗肝癌,强调辨证论治,重视调治脾胃,疏肝理气,培补气阴,尤善使用药对,验之屡见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虎杖四草颗粒治疗湿热型黄疸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利胆片,5片,3次/d,而观察组给予虎杖四草颗粒1袋,3次/d,疗程1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7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虎杖四草颗粒具有清热利湿、消退黄疸的作用,治疗湿热型黄疸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尤建良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经验。提出健脾益气调中化积;疏肝理气调达气血;综合治疗遣方用药等观点,对于临床辨治肝癌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总结众医家治疗妊娠瘙痒之经验,根据病机不同将妊娠瘙痒分为四型:血燥型、风热外袭型、肝火湿热型、肝郁气滞型,每型均列举多位医家中医治疗新进展,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刘渡舟教授精于伤寒学说,对经方运用有独到认识,善用柴胡剂类方,尤其精于肝胆病的临床治疗,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拟对刘老治疗黄疸"八法"进行系统总结,介绍刘老治疗特色、方证病机、组方用药的独到经验,以及典型病例的治验实录,以期有资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胆道结石是我国常见多发病 ,在我国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 10 % ,我省也是胆道结石病高发地区之一。胆道结石属中医的黄疸、胁痛范畴 ,常引起胆道感染和阻塞性黄疸 ,可使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我们于跟师学习期间 ,通过学习导师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经验 ,并在导师指导下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阻塞性黄疸 2 0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通过体格检查、B超及胆道造影诊断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阻塞性黄疸 ,中医证型为肝胆湿热型的患者 ,共 4 0例 ,随机分…  相似文献   

20.
吴巍  李芳 《光明中医》2011,26(6):1251-1252
目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且新生儿生命娇嫩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为新生儿更好地恢复健康,因此开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相关护理观察。方法通过护理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蓝光治疗基础上加用经验方———退黄汤,治疗5天,对比其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对患儿使用退黄汤,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为17.03±4.85、16.91±4.07;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分别为9.63±3.76、11.23±3.2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中医药的使用,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护理意义,而大力开展中医药特色护理会成为未来护理工作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