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岭南卫生方》为宋元时期研究岭南地区流行性疾病——瘴疟的专著.该书根据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其对人体质的影响,指出岭南地区天气炎热、雨湿偏盛的气候形成了岭南人阳气不足、上热下寒、阴湿偏盛体质特点。阐述岭南瘴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因地制宜地提出温中固下、芳香化湿、和解正气的瘴疟辨治方法。其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岭南医学的创新性、地域性和实用性。为岭南医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岭南地区特定的自然气候、生活习俗、人群体质使该地区湿热类外感病易于流行。根据湿热类外感病特点及名老中医经验,提出运用芳香化浊法防治湿热类外感病的理论,其具有芳香辟秽而祛除外感夹湿、化浊散邪兼治肺脾伏湿的作用,从而使湿去热孤而起到预防湿热类外感病的作用。运用该理论研发的芳香化浊液体现了中药空气消毒与中医外治法的统一。前期试验表明芳香化浊液具有体外抗病毒及抑菌作用,且具有安全性,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郑洪  罗启盛 《中医杂志》2014,(12):995-998
古代瘴病流行于以岭南为主的南方地区。传统医学形成了有特色的岭南瘴病理论,包括瘴气病因理论和瘴湿病机理论,认为瘴气包含瘴毒和瘴雾,是瘴疠和寻常瘴等疾病的成因,其病机主要为瘴湿。瘴病理论对岭南医学养生防病、临床证治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所包含的独特的地域环境病机思想,值得从地域医学理论的角度加以挖掘,并可成为构建现代岭南医学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陈虹  刘小斌 《吉林中医药》2010,30(2):178-180
对《诸病源候论》中有关岭南医药文献资料进行辑录整理。整理后发现:书中描述了瘴气候,提出青草瘴、黄芒瘴的病因和岭南伤寒的用药特点及病程发展;指出山瘴疟多发于岭南山瘴之地;详细描述了脚气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和养生导引方法,明确指出因岭南“土地卑下,风湿之气,易伤于人”,导致脚气病多发;论述“蛊毒病诸候”“猁狗啮候”“蜞蜍着入候”等岭南各种常见传染病证候。书中收录与岭南相关的医药文献资料,证明岭南医学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小品方》外感热病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小品方》外感学术思想进行了探讨 ,主要有分四个方面 :1 .外感热病的学术理论 ,主要是分治伤寒、热病 ;阐发冬温证治 ;注重热毒为病及疟病证治四方面。2 .治法 ,分内治、外治二法。内治法主要有解毒、清热、寒温并用等法 ;外治法分粉扑、外涂和洗浴等法。3.组方用药特点 ,重视单味药使用 ,注重药物配伍 ,随证加减变化。4 .对后世的影响 ,《小品方》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为温病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丘宇慧  武曼丽  华荣 《新中医》2022,54(13):200-204
林夏泉认为,岭南外感发热主要病机为脾虚湿盛、外感风热,分为外感风热之轻症、重症,及湿热下注胃肠、膀胱等兼证变证,治以清热利湿、透邪退热,自创经验方青灵汤,制成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制剂青柴灵口服液,临床应用至今,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壮医瘴病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瘴病自古即为壮乡的地方病,瘴气孳生可由岚雾、蛇虺毒雾所致,亦可因蚊蚋叮咬而生,瘴邪阻滞内脏,导致阴阳失调,或阴阳相移,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则可发生瘴病。瘴病归属疟疾及伤寒热病范畴,治疗原则为“冷瘴以疟治,热瘴以伤寒治,哑瘴以失音伤寒治”。预防瘴气主要有佩挂药物、内服药物、隔离更衣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治疗岭南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邓老善用岭南膏方,重视"脾统血"理论的临床应用,以治岭南血证之本;提出"气分三焦湿热"是岭南发热性疾病的常见病机,善辨外感、内伤,分别治以南芪、木蝴蝶、豨莶草等特色岭南草药;重视心脾相关理论,认为岭南心悸病病机为气阴不足、痰浊阻络,治以邓氏温胆汤。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岭南地区湿热证研究概况。岭南地区湿热证型多见,临床涉及病种较多。岭南地区湿热证的形成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内因和外感湿邪、热邪、暑邪等外因有关;其症状表现为乏力、出汗异常、皮肤改变等全身症状和耳鸣耳聋、口疮、腰痛、舌苔厚腻等局部症状。岭南地区湿热证可见于各脏腑疾病,脾胃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较多;肺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咳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性感冒等;肾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涉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等;脑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主要涉及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脊髓炎等;皮肤及五官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涉及痤疮、口疮、慢性湿疹、损容性皮肤病等;亦有学者对岭南地区慢性疲劳综合征、小儿脾胃病、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湿热证的证治进行了探讨。岭南湿热证实质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通过系统总结岭南地区湿热证的研究概况,可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怡  梁海涛  曹云  戴铭 《天津中医药》2022,39(2):185-187
《救疫全生篇》又名《瘟疫辨明主治方法》,主要阐述了瘟疫相关症状的病因病机、临床体征、治法方药等.其辨治瘟疫的学术思想包括神气舌脉,明辨细诊;寒暑疟痢,重视兼证;详论夹证,以通为用;独创新剂,兼顾岭南.该书理论知识丰富,临床技能优良,可为后世研究瘟疫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彭胜权教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及调护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 《陕西中医》2006,27(1):79-81
彭胜权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对肝病、咳嗽、心脑血管病、岭南温病等研究有较深造诣。尤其对慢性乙型肝炎病的临床研究,不仅在辨证论治上独具匠心,疗效甚佳,而且在对患者的调护上更是具有独特的见解。彭教授在辨治乙肝时,运用温病学理论,认为乙肝病毒(HBV)属于中医湿热疫毒范畴,在正气不足时潜入人体而成伏邪,在内(正虚)外(湿热)相合作用下而发病。病变中心在肝,以肝气郁结为病理基础。临床辨证分为8型,分别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郁脾虚、肝胃不和、肝郁血瘀,痰湿(湿热)阻滞、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之证。以四逆散合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温病湿热证,然后从岭南温病湿热证、岭南流感、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三个方面探讨了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的机制,最后分析了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和红细胞特殊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概论疟疾,在我国发现最早,自有医学的记载,便有疟疾,如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分:“痎疟、塞疟、温疟、瘅疟、五脏疟、六经疟”等类型;于疟疾的发作期称“疟有一日而作,间日或数日而作。”季节性则有“秋为痎疟,秋善病风疟。”等说明,还采用针灸治疟的有效方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对于慢性疟疾的脾脏肿大,名曰“疟母”,并首先采用蜀漆(常山苗),柴胡、鳖甲等药物治疗疟疾。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并发明用砒霜治疟的新方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疟疾观察,更为进步,他指出疟疾由感染毒气而来,多发于岭南山瘴之地,所称“瘴疟”。即为恶性疟  相似文献   

14.
探讨吴焕林从痰辨治岭南地区高血压病的经验。其结合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患者易患痰湿的特点,认为脾虚痰瘀互结、风痰上扰为岭南地区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重视化痰法的应用。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所致肺纤维化的中医证治规律,认为虚湿热疫毒瘀为其病机关键,可分为四期九候进行辨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叶天士治疗泄泻的证治规律和特点,作一初步探讨。证治规律《临证指南医案·泄泻门》75例中,叶氏所分类型,可撷要归纳为九型: 1、暑湿内侵主证秋暑秽浊,气从吸入,洞,三焦蔓延,小水短赤,寒热如疟。治法芳香化秽,利湿清热。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厚朴广皮茯苓滑石猪苓泽泻木瓜檀香汁。 2、湿热困中主证口腹不慎,湿热内起,腹痛泄泻,腹  相似文献   

17.
陈佳  于斌  徐云生  陈孝银 《新中医》2014,46(7):245-246
<正>湿热咳嗽是感受湿热邪气,肺失宣肃引起的咳嗽,此类咳嗽其病程可缠绵数周至数月,常经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岭南地处南方,其特殊的气候环境,对湿热咳嗽的产生影响很大。笔者通过对岭南地区湿热咳嗽形成因素、辨证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岭南湿热咳嗽论治特点。1岭南湿热咳嗽的病因病机湿热咳嗽的发生,主要与外感湿邪和体质因素有关。岭南地处我国的南端,北以五岭为屏障,南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又由于长年受偏东或偏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炎热  相似文献   

18.
颅脑术后发热中湿热的成因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颅脑术后发热病因分类属不内外因 ;研究证实湿热是颅脑术后发热的核心病机 ,湿热内蕴是主要证型 :颅脑术后湿热的成因与术前肝气不达 ,脾胃纳运受困 ,术中直接损伤脾胃 ,和术后大量使用抗生素及连续大量的补液有关 ;颅脑术后湿热虽然与明清温热病中外感湿热不同 ,无白痞等症状表现 ,但湿热的病位在脾胃则一致 ,临床辨证强调辨证与辨舌结合 ;证型以湿热并重为主 ,同时不同时期的病机特点不同及湿热病机的转化 ;治疗提倡以恢复和保护脾胃功能为核心 ,湿热分消 ,配合随证加减 ,使邪有出路 ;生活调摄也是防止术后湿热发热再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眩晕是临床的常见病症,目眩是《伤寒论》少阳病提纲证的主症之一。在外感眩晕中,少阳郁热证是其常见证候。李克绍先生对伤寒论少阳病有详尽通解,基于李克绍先生对伤寒论少阳病的病机认识及证治观点,结合外感眩晕的临床特点,认识外感眩晕少阳郁热证的病机内涵。并以前庭神经元炎为例,浅析少阳郁热证证治规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温疫病临床思维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温病学角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因是湿热疫毒,发病过程中由湿热疫毒而致热、喘、瘀、脱、虚,从病机而论有湿毒、热毒、瘀毒等不同的病性,故治之当不离湿热疫毒,"逐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疫毒、宣畅气机为主,把握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中医防治温疫病的临床思维创新要以真正掌握经典理论中温疫病疾病传变规律、治疗方与证的对应规律及方证理论的精髓为基础,并努力研究、应用于现代疾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内的传染病中医临床证治规律之中,创建自身的中医临证体系,才能在诊治患者中处变不惊。其中,坚持临床急症思维,既病防变,建立病证结合标准化与个体结合的诊疗体系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