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祖国医学运用中成药治疗疾病,早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作里有所载述,但只是在公元12世纪的宋朝刊布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我国才出现了第一部关于中成药的专书;由于它的问世比英国在18世纪才有的“药局方”还要早600多年,因而也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成药专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或《局方》。不仅在当时流行甚广,为医家所重视,而且其中成方直到今天仍为医家所常用,具有参考价值,在我国医药史上有着重  相似文献   

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在宋代广为流行,十分兴盛,后经金元诸医家竭力攻击,尔后一蹶不振。后代除选用书中部分方剂外,对本书整体多持否定态度。笔者颇为《局方》感不平,认为它对祖国医学的杰出贡献不容忽视,故略陈己见如下。一、博采精选,宋人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书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著名方书之一,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本书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仅几经整理增删,其名称亦与国家药局的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朝政府编撰的一部重要医学方书,也是官府药局制造成药的法定处方集。南宋末年,佚名对此书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考证方剂的名称、出处、组成、来源,并补充重要医案史料和考证史实。局方注释荟萃了宋代及宋以前医论、方论、医案之精华,是正确理解局方中方剂的辨证审因、配伍规律和临床运用的珍贵资料,但其内容的研究往往被忽视。该文深入探讨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方剂注释的体例与形式,方剂名称与术语演化,方剂主治、炮制、服法和禁忌,方剂医案与临床实践疗效,方剂产生背景、来源途径、组成变化和文化意涵等,提出了方剂注释对推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文本传播、成药生产和临床诊疗等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有助于认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药物名词术语的变化,而且也为了解局方中方剂知识来源、方剂配伍规律、重大新药创新和医家临床用药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最早的制剂规范。原是北宋“熟药所”的配方薄,到了南宋,“熟药所”改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子增多,重新修订书名也正式定为《太平惠民和荆局方》。从元丰到嘉定,前后经历了约140多年的修纂,通过诸家之手校订。可说是宋代的一种集体创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为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其所载方剂的特点进行分析可见:方剂来源广泛,既引录了前代医书中方剂,又以收录当时民间验方为多,显示出“尊古厚今”的基本倾向;实际所用剂型全为成药制剂,突出了成药专著的特点,特别是以“汤”命名的方剂均系煮散或沸汤点服,与传统汤剂有别而具备成药的性质;药物组成以3~10味居多,配伍严密,形式多样;所用药物虽以温热药居多,但药与证基本相符,温热药较多有其客现原因,并非编者主观意愿。  相似文献   

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学术特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医家集体创作的成果 ,其学术特点及在中医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 :本书具备药典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 ,所载方剂疗效卓著 ,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较深远的影响。《局方》的方书体例决定了本书不能以议论病源为主要内容 ,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思想还是有规可循的。由于对《局方》的不同看法 ,导致诸多医学流派的出现 ,因此而引发的学术争鸣深化了对中医理论和方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试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是我国著名的方剂专书之一,它最初是两宋官药局“熟药所”与“和剂局”的配方底本,初创于元丰年间(1078—1080),并于元丰三年(1080)及崇宁年间(1102—1106)刻版印行;重修于大观(1107—1110),其后绍兴(1131)、宝庆(1225—1227)、淳祐(1241—1252)间陆续有所增补。原书载方297首,分21门;经过增补,增加至788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中煮散剂的使用特点,为现代中药煮散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局方》中所有煮散剂,提取其中符合标准的煮散剂的颗粒大小、每服量、加水量、剩余水量、服药时间、服药温度、日服次数、是否去滓等逐一录入,建立《局方》煮散剂小儿组、成人组数据库,对所纳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局方》煮散剂主要以粗末和细末为主;小儿每服量约4 g,每克药加水约50 ml,小火煎至100 ml左右;成人每服量约8~12 g,每克药加水约25 ml,小火煎至150 ml左右;去滓,温服。结论煮散剂具有煎服方法简单、服用方便等优势,成人与小儿煎服法不同。  相似文献   

10.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圣惠方》《太平圣惠方》是宋代第一部官修方书。当时由于五代战乱,方书散佚,至宋太宗赵光义时,命翰林医官王怀隐等负责搜集前代有效验方并加以整理,始自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至淳化三年(992年),前后用十四年时间编成,共一百卷,约二百八十余万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方剂的整理,重点对该书的服药饮品进行了探析,归纳了它们的作用特点,阐述了服药饮品在成方专著中使用的重要性及配伍意义,认为对于一首方剂的正确理解和使用,不仅要了解该首方剂的理法方药,还要考虑到该首方剂的服法。  相似文献   

12.
吴承艳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088-308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成方药典,在两宋盛行两百余年,成为临床医生的处方手册和药局的配方蓝本,宋以后的历代方书中也被广泛引用,在中医方剂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但是,在中医界尤其是金元时期也有一些医家存有一些偏见而被竭力攻击,因而低估了该书的价值。本文通过对该书学术特点的浅析,以期对《局方》有客观的认识与合理的评析。  相似文献   

13.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本官方颁布的制剂规范,对中成药组方、制备方法作了详细记述,而且书中各方剂都是良方、验方,对后世制剂学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除此之外,本书还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书中每味药的炮制方法都在各方剂中药物项下给以标注,还特设了"论炮炙三品药石类列",专论中药的炮制方法.因本书具有药典的性质,基本上统一了中药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炮制方法的详细记载,为后世研究中药炮制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依据,也利于后人挖掘合理有效的中药炮制方法.现就本书对半夏、天南星的炮制方法加以介绍,以说明本书在炮制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散"进行了整理研究,探讨"散"的制法、服法、用法等特点,为现代煮散、服散的制备工艺、煎煮工艺的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半夏、天南星的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气象医学和历史传承的视角下,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外感病诊治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医学的影响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伤寒论》的发挥,发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疗外感病的用药具有明显的气象和时代特征,用药特点为药性偏温、寒温合用、益气解表、解表化湿。  相似文献   

1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名《合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据周密《癸辛杂识》记载,其书中牛黄清心丸的组成,在刊刻过程中发生错乱,误由牛黄清心丸与大山蓣丸合并而成。日本丹波氏父子以所藏南宋椠本吴珽《增广校正和剂局方》对勘,证实并支持《癸辛杂识》所说。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功效辨析,阐明牛黄清心丸的源流衍变情况和原因,以资临证使用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方剂学发展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世举 《中医研究》1991,4(3):11-13
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前期方剂学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对后世方剂学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该书在方剂学发展史中的地位。认为它堪称我国药学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药典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在方剂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代官药局熙宁九年开办,元丰初太医局编印成药标准《太医局方》,供依方制药售卖。后有五次增补修订,先后改名《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最后达到10卷16门788方的终极规模。《局方》剂型以丸、散为主。每方记述功效主治、药物组成、使用剂量、炮制要求、生产工艺、用法用量,有的还有禁忌说明。重视治疗药品、道地药材、加工炮制、安全有效是其特色,影响中国医药行业八九百年之久。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背景、政府推行和方书本身等方面,分析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及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主要因其由政府颁布推广,且方书本身疗效卓著、药物制备详细、成药服法便捷,后世应当客观评价它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