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类型及特点,探讨中药制剂用药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发生的18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检测报告,回顾性分析中药制剂导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发生时间、中药剂型、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针对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18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检测报告发现,女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0岁(27.2%)和61岁及以上(28.3%)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 h以内(78.9%),差异与其他时间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中药剂型是静脉注射剂(53.9%)和中药口服制剂(17.8%),与其他中药剂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66.1%)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制剂、外用制剂等其他给药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器官或系统是皮肤及附件(38.3%)、消化系统(26.1%),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中药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性依然缺乏深入研究和全面的认识,应重视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提高临床中药制剂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为降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上报的248例行中药制剂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病例报告,探究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制剂种类分布及给药途径分布;探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位置分布及临床表现,探寻用药管理对策。结果: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构成比为59.27%,男性构成比为4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2岁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构成比为29.84%,60岁以上患者构成比为52.42%,均显著大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注射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构成比为63.71%,应用外用膏或喷剂构成比为20.97%,均显著大于其他制剂种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构成比为61.29%,局部外用给药患者构成比为24.19%,均显著大于其他给药途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易发人群为小儿和老人,且女性发生概率要大于男性;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的剂型主要为注射剂、外用膏或喷剂;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和局部外用给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3.
黄映 《光明中医》2016,(11):1658-1660
目的探究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5年4月某院行中药制剂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31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制剂类型、不良反应类型以及临床表现。结果中药制剂治疗发生不良反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女性患者(70.65%)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于男性患者(29.35%);61岁以上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高于其他年龄段;注射剂型发生不良反应率(63.55%)高于其他制剂类型;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是皮肤及黏膜(42.58%)。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中要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从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中药制剂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因使用中药抗菌药物而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给药途径、症状表现等。结果:预防性用药98例,占61.25%;患者累积用药208次,平均每例患者用药1.3次;二联用药20例,占12.50%;未发生三联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胃肠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肝胆系统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循环系统功能损伤、泌尿系统疾病、免疫功能紊乱、内皮系统损伤、呼吸系统疾病和氨茶碱中毒,其中胃肠系统损害和肝胆系统损害最多,分别占43.13%和30.00%;年龄15岁和年龄60岁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00%和33.7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给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93.75%,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使用的中药抗菌药物包括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感冒颗粒、穿心莲胶囊、三金片和妇科千金片,其中板蓝根颗粒比例最高,达26.25%。结论:胃肠系统和肝胆系统损害是最常见的中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而年龄过小或过大均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要加强用药监测,实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上报的23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段、报告人员身份、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药品剂型、给药途径、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再次发生。结果:男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但差异并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年龄段是大于60的患者;报告人员比例较大的是医生,药师的报告比例最低;引起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的剂型为注射剂;静脉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外敷、肌注等给药途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剂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集中在30 min以内,非注射剂患者不良反应多在1~24 h内发生;皮肤及附件损害是主要累及器官。结论:中药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特点性,针对不良反应集中发生的年龄段、中药剂型、给药途径等制定相应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发应的发生原因,并针对具体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间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针对引发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提出预防对策。结果:经研究分析,患者性别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无直接相关性(P0.05);患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方式、用药时间及年龄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引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年龄、用药方式及不良反应时间等,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需针对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进行预防,提出合理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近些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阐述,并分析出现的原因,以便为临床中药的使用提供有利的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表,并对其年龄、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 各个年龄段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构成比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主要累及的器官和系统分别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等.结论 近些年来中药不良反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提升临床中药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极为有关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通则规律,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8月医院创伤骨科使用中成药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143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对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基础资料及给药途径、临床特征等信息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以此总结创伤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通则规律与护理对策。结果:各年龄阶段中60岁及以上患者使用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1~19岁患者发生率最低,与其他年龄段比较,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男女性别方面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给药途径方面,静脉注射中成药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外用,三组两两相比,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特征及分布方面,皮肤及其附件损伤、神经系统损伤、消化系统损伤等发生率较高,精神与行为障碍、听觉及前庭功能损害发生率偏低。结论:创伤骨科中成药使用中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患者表现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提醒临床在预防及控制用药安全管理中,应注意此类安全用药通则规律,并加强创伤骨科中成药使用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国内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药期刊报道的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90例,对使用中成药制剂治疗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收集整理,对给药途径、用药类型、患者的年龄等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中成药制剂治疗发生不良反应与患者的给药途径、用药类型以及患者的年龄有关。从用药类型来看,采用双黄连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计达66.7%(60/90),喜炎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计为33.3%(30/90),双黄连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喜炎平;患者年龄来看,年龄小于12岁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5.6%(32/9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口服中成药制剂的方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有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和用药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上中药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原因,总结相应药学服务对策。方法:选取120例服用中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表现、发生原因及药物对策。结果:年龄60岁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静脉注射给药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给药方式(P0.05);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41.67%)和消化系统(33.33%);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用药量过大者43例(35.83%),配伍不当者46例(38.33%),体质较差者20例(16.67%),用药方法不当者11例(9.17%)。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加强中药用药知识宣传,提高药品配伍合理性及药品质量监督等,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选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2~10月期间收治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观察记录用药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管理对策。另随机抽选管理对策实施后神经内科收治行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600例,再次记录用药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管理前比较差异,评估管理对策应用效果。结果: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分析发现,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引起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用药方式以静脉用药为(7.17%)主,其次为口服和外用给药;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累及主要器官和系统包括:皮肤及附件(3.50%)、消化系统(2.83%)、呼吸系统(2.33%)、循环系统(2.00%)等;管理对策实施后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以静脉用药为主,累及器官和系统多样,制定针对性改进管理对策,对保障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中处方分析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9月接收的200例中药治疗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处理,观察组添加中药处方分析,分析不同处理后用药安全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频次、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在用药安全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频次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和2%,显著低于对照组8%和10%,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8%,显著多于对照组8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调剂中处方分析可以有效的提升中药调剂质量,减少用药不良事件与药物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寻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征,强化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共上报136例药物不良反应,对此136例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不良反应表现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136例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报告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13类;从基本资料上来看,男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相对偏高;从给药途径上来看,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达到92.0%;从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上来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到患者的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从药品的种类上来看,抗感染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从药品剂型上来看,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更高。结论:注重对医院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强化药品管理,合理选择用药,以充分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临床上合理应用中药的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200例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针对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实施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用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7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0%,临床治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在临床应用时必须按照"辨证施治"原则,严格把握中药的用法、用量、适应证等,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黏膜组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8.28%)显著高于对照组(75.8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黏膜组织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卓  陶婉君  李灵玲 《河南中医》2016,(6):1022-1024
目的:探讨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采取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3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记录对照组具体药物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据此制定药学干预措施。观察组结合医院中药汤剂应用现状制定药学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表现及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均以皮肤及消化系统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量偏大、疗程偏长所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剂量大、疗程偏长,药学干预可规范用药,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480例各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86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评估患者用药安全性。结果:入组86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未辨证施治、炮制技术不当、药物用法与用量不当、中西药联合方案不合理。入组病例不同性别、同一因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学临床应用领域,合理用药是保证临床疗效与服务质量的关键,中药师在工作实践中应加强中药材配伍、炮制、煎煮以及辩证等管理工作,消除用药不良安全隐患,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总结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服用中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皮肤不良反应类型及其治愈率。结果:患者服用中药后产生皮肤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荨麻疹样,高达52.5%。相比其他几种不良反应类型,引起荨麻疹样的患者占大多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院统计了患者所产生皮肤反应的治愈率,其中荨麻疹样皮疹和紫癜样皮疹治愈率较高,治愈患者占得比例相比于其他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为患者服用中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患有皮肤过敏,并向患者交代该中药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发现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应用不合理对策,为预防及减少中药不良反应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5617张涉及中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5617张涉及中药处方中,共有234张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234张涉及中药处方中发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所占比例分别为62.82%、13.68%;发生中药不良反应主要原因大多为用药过量超时,所占比例为5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治疗疾病前,临床医师应准确掌握药物性质及患者病情,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及时纠正用药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制刺不良反应相关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12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病例,分析用药情况、过敏史、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者系统;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结果等。结果40~70岁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最多;多数患者否认过敏史;在中药制剂中,静脉途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最多;不良反应涉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较多。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在临床应用过程要严加注意其不良反应发生,及时发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