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适合长春中医药大学培养目标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提高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及研究生培养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及专家问卷调查等方法,梳理并总结出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革措施,建立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结果 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缺陷主要存在于教学和规培环节,改革措施可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编写、优化考核、导师培养、强化规培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注重临床,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结论 以培养具备中西医临床思维的“长白山流派传人”为目标,坚持“双基础、重创新、强临床、突特色”的培养理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提升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传统培养模式的科研创新思维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西医结合学科创新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建立"科研思维-实验技能-SCI论文写作"的三位一体多元化培养模式,以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合理设置课程,采用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引导的培养方法,突出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推动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的互动共融,从而实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培育出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才。然而在此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结合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从修订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建设导师队伍、提高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营造创新教育环境等方面,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是安徽中医学院首批招收研究生的硕士点之一,自1978年首批招生以来,长期致力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根据我单位多年来培养硕士生的方法和经验,从拓宽知识渠道、完善知识结构、注重专科优势、加强科研积累、跟踪医学前沿技术、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等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以造就合格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医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性和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目前中医皮肤性病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更适合现代教育环境、更符合国家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的中医皮肤性病学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模式,提出了以中医基础知识为底、临床综合能力为体,皮肤性病学专业能力为尖的底实、体坚、尖硬的金字塔知识结构教学培养模式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的升高,肾脏病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临床型研究生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不能独挡一面。笔者在中医院从事研究生培养多年,从中西医肾脏病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进行探讨,提出在研究生期间,应重视肾脏病理阅片能力、肾脏替代技术、中西医临床实践能力、临床中西医结合思维能力、大内科基础能力、中西医结合科研创新能力等六大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培养出高质量的肾脏病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课程是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新尝试。通过近10年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课程建设和探索,培养了一批专业教师队伍和研究生导师,进一步完善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课程建设提高了本学科教学质量,对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教学,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符合现代医学发展需求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高级复合型人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的主要途径。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背景下,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旨在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香港特区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特点,认为香港特区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具有学术要求严格、全英文教学、执业要求规范的特点,而我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具有理论知识完善、PBL教学模式、重视临床实践的特点,对于来内地深造的香港研究生应采用双语教学、将中西医比较学习、个性化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及临床操作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可更好的满足香港地区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学的重点,针对目前西医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学时、教材、师资等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从加强中医经典的学习、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建设导师团队负责制、注重临床轮转及出科考核等方面论述,以期逐步提高西医院校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培养合格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是当前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事关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未来的发展,随着临床及科研工作的需要以及精准医学的崛起,极大地影响着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通过3年的学习,培养具有一定科研和临床工作能力的研究生,可以促进未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使其更好的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未来个体化教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作为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教育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我校基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特点,针对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开设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从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模式到考核方法、课程实践效果及课程评价进行了全新探索实践,以期提高研究生科研基本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加强科研道德教育,探索出合理的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职匹配度情况,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教育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入职一年内研究生各方面工作能力满意度情况,寻找当前研究生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使研究生培养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结果 总体上,毕业一年内的研究生中医素养相对薄弱、临床能力相对不足,三甲医院除了注重职工的临床工作能力外,对职工的科研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此外,各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更倾向于招收临床以及学习能力强的研究生。结论 研究生的教育要在传统的注重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培养基础上,增加学生临床实践课程所占比重,提升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形势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资源提出了重大需求。文章就"一带一路"国家的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一带一路"发展需求,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应多学科协同培养,增强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国际交流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研究生的多元化发展,以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国家需求的复合型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助力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专业作为医学教育的一部分,为我国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综合医院中医科在培养和管理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工作中承担着重任,根据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点摸索总结出良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及管理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达到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面发展,符合国家高层次人才中药学教育标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中医药思维、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文就目前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计、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模式等方面入手,探讨适合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医药企业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的积极性,形成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结构,探索一条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职业能力培养涉及高校政策、管理、考核、培训等诸多方面,本文就此提出培养教育与临床职业岗位胜任能力有机衔接,根据研究生具体情况进行分段式、个体化、真实践的临床培养教育,使研究生进入"早临床、多临床、真临床"的培养教育模式,有效增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效果及其胜任临床岗位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存在着“临床不熟、科研不行、西医不通、中医也不行”的情形,开展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此文分析了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中普遍存在着科研认识不够、科研能力培养不足等情况。因此,应当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中逐渐培养本科学生的科研思维,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文章从科研精神的树立、科研思维的培养及科研实践活动几个方面提出如何培养中西医结合本科生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其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科学方法论的传授及培养方面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效的工作,下一步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培养学生与其科研能力密切相关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因此,我们通过设计并施行一系列的专题训练,提高我校中西医结合基础调查研究、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细胞培养、模型复制及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势必对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