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吕延伟教授认为儿童急性淋巴结炎病因病机为外感风温,风热之邪夹痰蕴结少阳、阳明之络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或因患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毒邪流窜至颈部引起邪毒壅聚而发病。治则以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并用中医外治法解毒消肿,祛腐生肌,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其发病多在先天禀赋不足的基础上,复感风、寒、热、湿之邪,或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而诱发,本文通过对当归四逆汤治疗小儿顽固性荨麻疹的中医辨析,系统地探讨小儿顽固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当归四逆汤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紫癜肾炎为儿科临床疑难疾病,导师任献青教授认为紫癜性肾炎中医病机以热、虚、瘀为主,以"瘀"为要,并提出在清热疏风、益气养阴的基础上,以活血化瘀疗法贯穿始末。临证中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突出活血化瘀法可预防肾脏损伤。善于灵活联合应用雷公藤多甙片及阿魏酸哌嗪片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徐荣谦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病理因素为风、痰、瘀。他认为此病存在外风引动内风以及胶痰伏肺,同时结合中医理论久病有瘀,总结出风、痰、瘀互结致咳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临床采用"祛风活血、化痰止咳"为基本治疗原则,遣方用药是在古代名方"芎蝎散"基础上增加白前、当归、桃仁,组成加味芎蝎散,并以此方为基本方,辨证后进行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和小动、静脉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朱锦善教授对纯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等儿科疑难杂症临床见解独到,疗效确切.提出本病的病因病机由外感六淫与温热伏邪相引而发,辨治初期首重凉血散血,注意疏邪外出;中期清热凉血,要顾护阴液,后期则攻补兼施,不忘兼清余热.本文结合病例分析,将朱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经验进行...  相似文献   

6.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容易复发的疾病,由于发病原因不易明确,病理机制目前仍没有清楚阐明故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对荨麻疹的治疗进行综述,以帮助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容易复发的疾病,由于发病原因不易明确,病理机制目前仍没有清楚阐明故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对荨麻疹的治疗进行综述,以帮助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儿扁桃体炎是儿科常见多发病,属中医乳蛾范畴。本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风湿热、肾炎、心肌炎及关节炎等,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患儿家长的重视。孙丽平教授认为本病发病与肺、胃、肾关系密切,当以"清上、消中、滋下"为治疗大法,创立了紫楼汤,并随证加减,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赵坤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为"风""痰""瘀"。主要病机为风邪袭肺,肺宣肃失常,引动伏痰,痰气交阻,闭拒气道,致气道挛急,痰阻肺络日久成瘀。治疗以疏风祛瘀、化痰止咳为总则,"风""痰""瘀"并治,自拟"咳痰方",并确立了疏风祛瘀、调气化痰、固本化痰以止咳的辨治大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不能找到病因。近年来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通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病因仍不十分明确。为了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理,我们对我科2010年就诊的234例慢性荨麻疹进行了摩拉生物共振过敏原测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儿难治性肾病病因错综复杂,是儿童时期一种棘手的肾脏疾病,其治疗难度大,易反复,预后较差。目前关于中医理论指导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其研究也不断深入,也挖掘出了中医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伏邪为潜藏在体内而不发作的病邪,伏邪理论在指导小儿难治性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出极大优势。笔者以中医“伏邪”理论为线索展开论述,探讨“热”“瘀”“虚”与小儿难治性肾病的关系及相关治疗,为中医药防治该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以胃肠不适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荨麻疹的临床特征,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分析并总结56例以胃肠不适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荨麻疹,详细记录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结果 56例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胃肠不适中仅有腹痛者27例,仅有腹泻者12例,仅有呕吐者7例,腹痛伴呕吐4例,腹痛伴发热6例。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均升高33例,仅有C反应蛋白升高18例,嗜酸粒细胞升高42例,腹部B超肝胆胰脾阑尾未见明显异常,腹部X线片未见异常,大便常规未见虫卵,肺炎支原体阳性1例。结论临床上以胃肠不适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荨麻疹并不少见,应仔细询问病史及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患儿是否为过敏体质,有无荨麻疹病史,是否有过敏原接触史,全身有无风团样皮疹,皮肤划痕征是否阳性,在排除外科急腹症情况下积极给予抗过敏、抗感染、解痉及其他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皮肤病。李家凤主任认为婴幼儿湿疹的病因是湿邪为害,由禀受胎温热毒,生后复感风邪,风湿热淫外发肌肤所致。最常见的证型是风湿热淫。治疗应当从风、热、湿论治,予清热利湿,驱风止痒。创荆防扫毒剂和外洗方,治疗小儿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徐荣谦教授认为小儿顽固性便秘的主要病机为肠道郁热津枯,并据此提出"从血分论治"的治疗思路,以凉血清热,活血润燥为主要治法,并根据血热、血燥、血虚、血瘀的不同偏重而进行临证加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从血分论治小儿顽固性便秘不仅疗效确切,同时对小儿的体质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风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性质,始见于《医学启源》,而李东垣则是直接提出"风药"之词,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懈临床,使之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小儿脾胃病的角度,笔者仅从运脾升阳、化阴散火、除湿化浊、疏肝达欲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介绍丁樱教授治疗儿童肾性血尿的经验。丁樱教授将本病病机归纳为"热、瘀、虚"三个方面,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阳热聚于下焦,扰动血络,血液外溢是本病发生的关键,阴虚内热是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证型,血瘀是贯穿疾病全程的病理状态。同时,基于"络病"理论,认为肾络瘀阻是肾性血尿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治疗上,从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为治则入手,自拟"清热止血方"与"五藤通络饮",随证加减,疗效颇丰。  相似文献   

17.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祖国医学将之归于"风咳",CVA患儿常存在阴虚型体质;过敏煎由银柴胡、胡黄连、白芷、防风、钩藤、乌梅、五味子、蝉蜕、荆芥、紫苑、百部、炒白术组成。该方以祛风为主,加以清热凉血,敛肺生津止咳、润肺止咳之法,标本兼治,寒热平调,用于小儿治疗CV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小儿皮肤疾病,多因风、湿、热、毒等邪气侵犯肌肤而致。常见皮肤红斑、丘疹、疱疹,形态各异,或夹清浊水液,或焮红灼痛,或浸淫流水,或皮损肥厚粗糙结痂,瘙痒难忍,缠绵难愈。然不同皮肤疾病,病因病机同中有异,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故临证宜分而治之。如浸淫疮重在清热燥湿、解毒利浊;蛇串疮重在泻火解毒、凉血清热;四弯风重在驱风胜湿、凉血润燥。  相似文献   

19.
辨证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病型)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病型)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病型)患儿分为观察组62例,分别治以疏风清热,凉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滋阴降火,凉血化瘀;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同时联合小剂量强的松片1 mg/(kg.d)、雷公藤多苷片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强的松片、雷公藤多苷片口服治疗。疗程5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疗效,治疗前后血尿、蛋白尿,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87%(25/62),对照组56.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血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血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病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母儿血型不合的中医中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母儿血型不合是由于妊娠期间母 -胎间血型不同而造成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临床常见的类型有Rh母儿血型不合及ABO母儿血型不合 ,其发病机制基本相同 ,临床可表现为流产、死胎、新生儿早发性黄疸、心力衰竭或核黄疸后遗症。祖国医学对此病记载很少 ,没有确切的病名 ,《医宗金鉴》记述的“胎黄”与其临床表现非常相似 ,文献中这样描述 :“胎黄者遍体面目皆黄 ,其色如金 ,乃孕妇湿热太盛 ,小儿在胎受母热毒故生有是证也 ,法当渗湿清热 ,生地黄汤。”故国内大多学者认为 ,母儿血型不合患者虽然妊娠期间一般无显著的临床症状 ,但根据患者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