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在提高机动库护理人员急救技术及应急能力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某院机动库护理人员30人,于2016年2月—2016年7月实施常规培训,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实施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培训,比较演练前后护士急救技术、应急能力、培训满意度。
结果 护理人员演练后技术操作、设备使用、理论知识等急救技术评分和急救技术优良率明显高于演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人员演练后应急反应、团队合作、护理评估、风险防范、处理能力等应急能力均高于演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人员对演练的培训内容比较接纳。
结论 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可有效提高机动库护理人员急救技术及应急能力,有利于提高护士培训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大亚湾区居民灾害现场急救技能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居民急救技能水平做参考。
方法 于2016年4月-12月, 抽取大亚湾区3个街道6个社区的5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共包含20个技能考察项目, 每个项目总分为5分, 问卷总分为100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收回问卷495份。大亚湾居民急救技能水平平均得分为(46 ±17)分, 20项技能中只有4项的平均分达到3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培训经历人群急救技能调查评分和及格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居民对灾后逃生技能、心肺复苏技能、止血包扎技能、生命体征检查及化学物中毒处理技能的需求度最高。
结论 大亚湾区居民灾害现场急救技能亟待提高, 应加强对他们的急救知识的宣传、急救技能的培训, 并让居民参加应急演练, 以提高居民灾害现场互救、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的知、信、行现状,为广州市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创建环境优美城市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广州市25个社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知、信、行总分分别为15.18分和10分。
结果 共发放问卷1 256份,回收有效问卷1 2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96%。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平均得分(6.15±2.87)分,行为平均得分(4.25±1.67)分,均未超过总分的一半;态度平均得分(10.98±2.37)分,超过总分的一半。95.7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需经常接受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与教育。垃圾分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两两呈正相关(rs=0.485~0.754,P < 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垃圾分类经历、有垃圾分类培训经历是垃圾分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的影响因素;年龄大、文化程度高是知识得分和行为得分高的影响因素(P < 0.01或0.05)。
结论 广州市居民乐意接受垃圾分类,但有关知识水平较低,垃圾分类行为尚不理想。管理部门应考虑实际情况,加强对居民有关知识的培训,改善其态度和行为,力争为广州市顺利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了解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及相关课程实施前后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探讨非医学专业高校急救知识的课程安排与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理学院在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常识》选修课,比较授课前后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 381名被调查者中,95.5%认为有必要学习急救常识,82.4%认为应在大学生中普及急救常识,开课前仅有14.7%掌握部分急救技能.培训前后大学生对常用急救常识的了解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课堂理论讲授、急救操作视频观看以及现场模型操作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可能影响因素, 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选取20个省市不同行业的107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和现状评价报告作为资料来源, 共采集近2万项指标数据, 对其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职业病防护措施符合的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合格的可能性是不符合企业的12.01倍(P < 0.05),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一般和较重企业检测结果合格的可能性是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的6.28、6.80倍(P < 0.05)。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是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
结论 企业应该重点加强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建设,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严重的企业的监管力度; 同时要关注未纳入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目录的企业和大型企业, 对其监管不能懈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8年苏州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素养水平,为提升该人群卫生应急素养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苏州市在职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现场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382份,回收有效问卷364份,问卷有效率为95.29%。调查对象整体卫生应急素养水平为81.6%。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应急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25~34岁年龄组最高(88.29%);卫生应急素养水平有随文化程度增高、工作年限减少而增高的趋势(P < 0.05);不同工种类型间调查对象卫生应急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行政后勤人员最低。三个维度中"行为"合格率最低,四个方面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合格率最低。调查对象的知识、信念、行为的分数之间两两存在相关关系(r=0.448~0.627,P < 0.05)。有95.1%的调查对象接受过急救知识专项培训,参与过卫生应急演练类型最多的是院前院内急救,53.02%的调查对象认为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比较合适。
结论 苏州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素养水平较高,但仍须对重点人群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宣传干预,同时要加强公共卫生方面的培训演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认知水平,评估多层次培训对职业防护实践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962名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三个层次的职业防护方面的教育培训;使用结构化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他们教育前后职业防护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暴露发生率。
结果 857人完成了教育培训干预后调查,失访率为10.9%。干预前,有67.2%(646/962)的医务人员了解职业防护相关知识,但只有444人(占46.2%)接受过职业防护的正式培训。干预后,医务人员对各项职业暴露认知情况均有好转,各种防护用品穿戴率明显提升(P < 0.01)。干预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为14.8%(142/962),干预后,职业暴露率为11.6%(99/8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通过对医务人员多层次的职业防护培训,在实践中推进职业安全标准和措施的落实,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认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南通市噪声接触电焊工人的听力损失(尤其是高频听力损失)情况,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南通市3 265名噪声接触电焊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2017年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相关资料,分析其听力损失情况。
结果 3 265名电焊工人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3.94%)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左耳各个频率听阈、语频平均听阈和高频平均听阈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右耳(P < 0.01)。左耳的500 Hz听阈、2 000 Hz听阈、3 000 Hz听阈、6 000 Hz听阈、语频平均听阈和高频平均听阈均大于右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性高于女性(OR=1.840,P < 0.01)。年龄增加为电焊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OR=1.073,P < 0.01);相比噪声接触工龄 < 5年组,接触噪声10~年为电焊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OR=1.490,P < 0.01)。
结论 南通市电焊工人左耳的听力损失较右耳严重。企业应降低生产性噪声来源,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为工人配备合格的个人噪声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以保护工人的听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反思实践的培训模式在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培训方式不同,将126名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分为三组:A组为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组(n=41),B组为情景模拟演练+反思实践培训组(n=40),C组为情景模拟演练+实时反馈装置+反思实践培训组(n=45)。培训后将反馈装置调为导师考核模式,对三组成员进行考核,对比三组技能考核成绩和质量监测结果。
结果 培训后,A组、B组、C组三组复苏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分别为75.6%(31人)、87.5%(35人)、100%(45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培训后,20个考核分项目得分在三组间比较,有7个分项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得分均最低,而C组在平均按压频率、平均按压深度两项中得分高于B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培训后,三组学员平均按压频率、平均按压深度、滞留次数(胸廓回弹)、平均通气量4个质量反馈监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在平均按压频率、平均按压深度、滞留次数(胸廓回弹)三方面数据最佳。三组学员按压频率与按压深度呈负相关(r=-0.799,P < 0.01),按压频率与滞留次数呈正相关(r=0.873,P < 0.01)。
结论 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反思实践的培训模式能优化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部分环节,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安徽省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协同提高全社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线上问卷调研的方法,对安徽省4所本科医学类院校的1 287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现状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次调研共收集有效答卷1 190份,有效回收率92.46%。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为(54.51 ± 10.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新事物新知识接受能力差的医学生,接受能力很好的同学应急管理能力得分提高19.456分,较好的提高15.807分,接受能力一般的提高12.016分(P < 0.01);相比理论课学习后偶尔复习的医学生,经常复习的同学应急管理能力得分提高8.322分,有时复习的提高3.801分(P < 0.01);相比没系统学习过卫生急救医学相关课程的医学生,系统学习过的同学应急管理能力得分提高4.165分(P < 0.01);相比女性医学生,男性学生应急管理能力得分提高3.408分(P < 0.01);相比来自城市的医学生,农村同学应急管理能力得分降低2.872分(P < 0.01);相比学习成绩差的医学生,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应急管理能力得分提高11.074分,较好的提高8.781分,一般的提高5.619分(P < 0.01);相比未参加过临床见习的医学生,参加过临床见习的同学应急管理能力得分提高1.680分(P < 0.05)。
  结论   安徽省医学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通过提升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督促学生按时课后复习,严抓学生专业课学习成绩等措施,提高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当代大学生对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及其抢救措施的认知现状,为SCD相关健康教育和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暨南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进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和推断.结果 共获得777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中,非医学类专业学生630人,占81....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银川地区中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摸底调查分析,制定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急救培训课程及培训模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2 112名中学生培训前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培训后采用同一问卷再进行培训效果测试。培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使中学生在急救场景设计、技能操作、同学互动中学会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急救技能操作进行培训前后的效果考核。在2 112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2、13、14岁的学生各300名,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的合格率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伤、狗咬伤、心肺复苏、烧烫伤、溺水、气道异物阻塞这6个知识点知晓率培训前后在性别、年龄、地区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84%的学生很喜欢"游戏"培训形式,70.52%的学生很喜欢"分小组练习操作"培训形式,63.19%的学生很喜欢"角色扮演"培训形式。结论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对中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效果明显,方法有效,值得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流行期间中国大学生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 为高校开展科学防控及公共卫生精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0年1月31日―2月5日, 选取4所高校共计56 99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32条目自编结构化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开展线上现况调查。   结果   共收集到44 456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 应答率为78.0%(44 456/56 997)。94.1%大学生认为COVID-19能通过与无症状感染者接触感染, 知晓主要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者达76.4%~98.9%, 但知晓预后情况者仅占52.9%。53.0%的大学生认为疫情严峻, 出现恐慌和焦虑的大学生占28.5%。采取规范洗手、佩戴口罩、减少外出和聚会等防护行为的大学生占86.9%~94.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高年龄组、教育程度高者及城市大学生知识和行为水平较高(均有P < 0.05)。   结论   本次COVID-19疫情期间, 大学生认识、态度和行为评分较高, 但知识缺口依然存在, 部分大学生出现恐慌和焦虑情绪。因此, 应针对大学生防疫意识薄弱点进行精准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沙市本科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对长沙市6所大学的213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急救电话知晓率为95.9%,急救知识知晓率为5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本科批次、专业、年级、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对急救感兴趣、以前是否培训过等7个因素与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相关(均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是否为医学专业、是否对急救感兴趣以及是否参加过培训对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长沙市本科生急救知识总体水平不高,应加大对非医学专业及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急救知识普及力度,加强青少年的急救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抽取德阳市823名社区居民,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院前急救知识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811份。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得分为(9.75 ±2.83)分。社区居民急救知识5个维度的回答正确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急救电话维度正确率为98.8%,意外伤害急救维度正确率为62.8%,气道异物急救维度正确率为47.1%,创伤急救维度正确率为20.3%,心搏骤停急救维度正确率为11.6%。15个条目中急救电话正确率最高为98.8%,心肺复苏术正确率最低为27.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学生、医务人员、警务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和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调整后模型R2=0.481,F=142.176,P < 0.01),以上人群急救知识得分都相对较高。
  结论  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政府与有关机构应探索并建立社区居民急救培训模式,加大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扩大培训覆盖面,根据不同职业和学历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提升公众急救知识水平,建立居民自救互救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及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对这两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AIDS相关知识的问卷,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华大学非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共612人,医学院计754人进行调查。将两者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两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方面的差异。[结果]非医学院校与医学院校大学生在AIDS相关知识、传播途径和对待AIDS的态度等有关认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非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应加强有关AIDS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应加强有关AIDS仿制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医学院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广州某医科大学400名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性健康知识获取途径、教育需求、避孕及性病和艾滋病预防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和非医学生获取性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相似,主要是书籍杂志(69.0%、70.0%)、互联网(32.0%、49.0%)、同学朋友(31.0%、37.O%)和电影电视(24.0%、39.0%),而老师只分别占5.0%和19.0%;他们对避孕知识的了解均相当有限,知道安全套用法的非医学男生明显多于医学男生;大部分医学生和非医学生认为自己非常需要接受性健康教育。结论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主要靠书籍杂志和互联网等获取性健康知识,均希望接受系统、专业的性健康教育,非医学生需求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女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妇科卫生保健教育和指导活动,普及女性外阴保健知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并经预试验校正的调查表,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医学、非医学类(理工、农业、师范)院校的80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在某些妇科卫生保健习惯方面存在问题,非医学类院校女大学生的保健习惯良好者少于医学类院校女大学生,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非医学类院校女大学生的妇科卫生保健教育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凤阳地区石英砂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求情况。
方法 选取凤阳县7个地区石英砂生产、加工或原料使用等53家企业职业卫生部门负责人,用调查表形式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3名调查对象的职业卫生知识平均得分为(53.21±12.76)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管理者知识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年龄低者、文化程度高者得分为高。不同工龄管理者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工龄短(< 1年)者得分最低。行为得分分析中,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职业卫生知识得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0.357,P < 0.05),与年龄负相关(r=-0.463,P < 0.05),态度与行为存在正相关(r=0.443,P < 0.01)。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了解职业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专业培训,愿意了解职业病与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人员比例大于90%,企业管理者对职业卫生管理认识中,认同率最高的为企业应该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职业卫生事务(94.3%),最低的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花费太多,超出企业承受能力(32.1%)。
结论 凤阳地区石英砂企业管理者对职业卫生知识与职业卫生服务有较高的需求,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引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5月,分层整群抽取昆明医学院学生864人、云南民族大学学生84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HIV可以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无保护性行为传播,与多人发生性关系可以增加感染HIV风险的知晓率超过90%,对与HIV感染者一起玩或工作、使用公用马桶不可能感染HIV的知晓率较低。多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P<0.01或<0.05)。[结论]大学生已掌握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但非医学生的知识水平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