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嗜心肌病毒引起的以心肌病变和心肌间质炎细胞浸润为主的一种疾病。该病日渐成为一种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其治疗的价值不仅在于心肌炎的本身,而且其后期有向心肌病转变的倾向。目前西医对该病尚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而中医药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VMC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VMC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大多数作者依据VMC的临床特点将其归为“心悸”、“怔忡”和“胸痹”范畴,也有部分学者将其归为心痹、喘症、水肿等病。从病因发病与病理机转的角度分析,认为该病隶属于“温病”、“风…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常见的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而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VMC常见的4种机制入手,分别阐述中药单体或复方制剂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抗自由基、抗氧化、改善心肌代谢、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为临床上中药的运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现代医学病名,一般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范畴.本文就中医药治疗VMC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七总甙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TNF-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三七总甙对VMC的作用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CVB3建立VMC小鼠动物模型.分组给药,观察小鼠心肌炎细胞浸润、心肌坏死的情况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心肌TNF-α mRNA表达.结果:三七总甙干预组小鼠心肌的炎细胞浸润和心肌坏死较VMC组明显减轻,三七总甙干预组TNF-α mRNA表达及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VMC组.结论:三七总甙对VMC有治疗作用,减低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VMC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病毒侵犯心肌细胞引起、以心肌炎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目前对本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中医药在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现就中医药治疗VMC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益气升陷法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临床入手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在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证候演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VMC大气下陷证的证候特征、演变规律及益气升陷法的应用,证实了益气升陷法疗效的可靠性.VMC证候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大气下陷与VM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气下陷证是VMC常见证候,其证候特征表现为咽中拘急或胸中坠胀,大气下陷由轻至重有虚-陷-竭的病理演变.临床对照研究此法治疗VMC,总显效率为76.1%,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同时,利用膜片钳、RT-PCR等技术,从抗心律失常的离子机制、心肌损伤的凋亡机制、病情迁延的柯萨奇病毒RNA持续感染及心室重构与心功能等方面全面揭示益气升陷法的作用机理.实验证实该法通过对心室肌细胞INa、IkI、Ito的抑制和对ICa的激活,使心肌动作电位在多个环节延长,从而发挥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能调控c-myc、Bcl-2、INOS基因表达及抑制TNF-α、IL-6、IFN-γ炎性介质释放,达到抗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炎性反应与心肌损伤作用;能逐渐清除柯萨奇病毒RNA于心肌内形成的持续感染状态,防止向慢性期乃至心肌病演变;可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延缓心功能不全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疗效及其对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2例住院患者使用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抗病毒、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TnI水平变化,15d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显效31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8%;血清cTnI由治疗前为18.17±6.42μg/L下降为3.59±0.94μg/L(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抗病毒、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VMC疗效满意,血清cTnI水平变化可反映VMC心肌损伤程度,是是目前临床无创检测诊断VMC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茂刚  杨进 《山西中医》2002,18(3):58-59
病毒性心肌炎 (VMC)是由嗜心肌病毒引起的以心肌病变和心肌间质炎细胞浸润为主的一种疾病。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 VMC状况综述如下。1 辨证论治1.1 分型证治 :陈建强分 4型 ,外邪侵袭 ,心脉受扰型 ,方选银翘散加减 ;痰热内扰 ,心失所养 ,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心血不足 ,心失所养 ,方用归脾汤加减 ,并配合西药极化液 ,共治疗 5 7例 ,结果显效 5 5例 ,有效 1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98.2 % [1 ]。王振涛等从痰湿论治分两型 ,湿热郁阻心脉证 ,治以清热化痰 ,宁心定惊 ;痰热郁阻心脉证 ,治以清热化痰法。也有对 VMC并发症分型施治者 [2 ] …  相似文献   

9.
随着病毒性疾病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VMC)成为继冠心病之后常见的心脏病病种之一,成为心脏病住院的10大病种之一,进入21世纪其发病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VMC的治疗,现代医学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休息、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中医药治疗VMC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fis VMC)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认为与病毒感染的心肌损害有关,但病毒性心肌炎与硒、钙的关系及有关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报道不多,本文就10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静脉血清的硒、钙含量与中医治疗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康治疗小鼠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慢性期的疗效.方法动物分为VMC组、心肌康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定量观察心肌康在体内对RNA复制的影响.结果心肌康组CVB3-RN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心肌康具有明显抑制CVB3-RNA复制的作用,可能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VMC)近年发病呈上趋势,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中医药在治疗方面有很好的优势,目前学者们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方面作了很深入的工作,现就中药抗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药防治柯萨奇B_3病毒性心肌炎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近年关于中医药防治柯萨奇 B3 病毒性心肌炎(CVB3 - VMC) 的实验室研究。其中单味中药以黄芪、人参、苦参等为主 ,中药复方则以多种自制方药 ,通过离体细胞培养和柯萨奇 B3 病毒亲心肌株 (CVB3 m) 诱导 VMC的整体动物实验模型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同位素示踪、细胞微电极、血清药理学、分子杂交等技术和方法 ,从抑制 CVB3 m繁殖、调节细胞免疫作用、保护心肌细胞的角度进行较深入的实验室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冰梅  侯宜  赵一晖 《中医药学刊》2004,22(6):1078-1079
柯萨奇B组病毒(CVB)是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主要致病原,该病毒与心肌炎、心肌病的发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临床治疗VMC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技术,选用CVB3作为致病病毒,观察芪冬颐心对培养心肌活细胞的直接作用,从而证明了该制剂对VMC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柯萨奇B组病毒(CVB)是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主要致病原,该病毒与心肌炎、心肌病的发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1],但临床治疗VMC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技术,选用CVB3作为致病病毒,观察芪冬颐心对培养心肌活细胞的直接作用,从而证明了该制剂对VMC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与持续的病毒感染及由此引起的心肌自身免疫损伤有关。我们自2002年9月~2004年9月用中药治疗30例急性VMC患者,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心解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心肌损伤物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2013年10月~2016年11月)被诊断为VMC患者124例,依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抗心律异常、保护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再此基础上加服益心解毒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测量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75.81%)(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P0.05);两组治疗后各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心肌损伤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没有出现肝肾功能、尿液和大便异常现象,个别出现反胃、食欲下降以及心悸等不良反应(P0.05)。结论:益心解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VMC较常规西药治疗,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均较为显著,且能更有效降低心肌损伤物水平,临床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VMC。  相似文献   

18.
参白口服液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IN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NO与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参白口服液的防治作用。方法:给BALB/C小鼠接种嗜鼠心肌柯萨奇B3病毒(CVB3m)诱发VMC,在接种后3、7、14、20、30d动态对照观察VMC的检出(光、电镜)及小鼠心肌组织INOS表达(免疫组化)情况。结果:CVB3m可引起VMC,受检心肌中INOS的阳性率表达为95.8%,中药组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NO的变化可能参与VMC的发生和发展,参白口服液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种中药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较为全面,中药现已成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20.
清心饮对VMC小鼠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清心饮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经腹腔注射,含10^9的50%组织感染率(TCID50)柯萨奇B3病毒(CVB3)的Eagle's MEM液建立起VMC小鼠模型。结果:清心饮可以明显降低VMC小鼠脾脏中异常增高的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可明显抑制VMC小鼠血清中细胞粘附因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2(IL-2)的水平。结论:提示清心饮可以调节VMC小鼠紊乱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免疫效应细胞对心肌的攻击,减轻心肌的免疫性炎症,这可能是其治疗VMC主要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