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解决水泥包装车间粉尘危害治理问题。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5月,以新疆某水泥生产企业袋装车间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水泥厂包装车间现有通风条件粉尘扩散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新疆某水泥生产企业袋装车间罩内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包装车间和插袋工粉尘浓度超标分别为45.58、4.35倍(总粉尘)和20.68、2.87倍(呼吸性粉尘);在靠近尘源处、半密闭罩四角以及包装机后方风速较小,基本上在0.1~0.4 m/s,粉尘浓度较高,粉尘在呼吸带高度不同方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粉尘积聚;通过粉尘扩散模拟包装车间风流分布状况、粉尘扩散规律和通风控尘影响因素,袋装车间气流均匀性受通风设施风量、风口位置、风口大小等因素共同影响,通过不同方案组织优化模拟试验,最优方案插袋作业位置粉尘质量浓度在4~6 mg/m~3,较现有条件下粉尘质量浓度有明显下降,浓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气流组织最为合理。结论粉尘控制模拟研究达到水泥插袋岗位粉尘控制目的,有效解决了水泥包装车间粉尘危害这一问题,可为下一步开展水泥包装车间粉尘治理技术改造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某企业投料设备和除尘设施改造前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改造前后工作场所的粉尘和噪声进行检测,对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和改造措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技术改造后,除尘通风管道单独设置,除尘排风罩的罩口风速增大,除尘效率提高;同时投料设备得到密闭,除尘风机功耗降低。改造后的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均比改造前明显降低:其他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由12.4 mg/m~3降至1.8 mg/m~3,40 h等效声级由91.4 dB降至83.2 dB,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局部通风设施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要防护措施,直接影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企业需特别重视生产设备和通风防护设施的合理设计与设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某家具厂生产车间采取的通风除尘措施进行评价,分析其除尘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测量采取通风除尘措施后下料车间、木工车间内5个岗位木粉尘浓度,与采取措施前相应岗位木粉尘浓度及职业接触限值进行比较并综合评价。结果采取通风除尘措施后,下料车间木工圆锯岗位、裁板锯岗位木粉尘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由15.2、14.0 mg/m3分别降至5.8、5.5 mg/m3;木工车间木工铣床岗位、钻床岗位和砂带机岗位木粉尘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由19.3、13.4、12.1 mg/m3分别降至5.6、5.5和5.2 mg/m3,车间内木粉尘浓度明显降低,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结论采取适宜的通风除尘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车间内木粉尘的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黑龙江省某采油装备制造公司抽油机组装车间(以下简称组装车间)电焊烟尘职业接触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检测通风设施风速,并对该场所粉尘作业进行分级。为同类企业通风设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6月对组装车间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组装车间电焊岗位操作人员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_(TWA))平均为5.75 mg/m~3,焊接工位的超限倍数平均为2.2,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8人8 h CTWA超标率为66.7%;12个焊接工位超限倍数超标率为75.0%。排风口平均风速为2.3 m/s,排风口距焊接工位平均距离4.60 m,各焊接工位平均风速0.30 m/s,8个工位粉尘作业分级为1级。结论组装车间电焊烟尘浓度及超限倍数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超标主要原因是通风设施除尘效果较差,应对其通风除尘设施加以改造,并加强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降低电焊烟尘对作业人员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某抽油机组装车间电焊烟尘职业接触情况进行分析,为同类企业通风设施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 对该车间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和通风设施风速,并对该场所粉尘作业进行分级。
结果 该车间电焊岗位操作人员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5.75 ±2.35)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为(8.7 ±1.37)mg/m3,超限倍数在1.6~2.9之间,12个焊接工位中9个不符合国家限值标准,超标率75%。排风口平均风速为(2.30 ±0.17)m/s,排风口距焊接工位平均距离(4.60 ±0.92)m,各焊接工位控制点平均风速为(0.30 ±0.08)m/s,8个工位粉尘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
结论 该组装车间电焊烟尘浓度及超限倍数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超标主要原因是通风设施除尘效果较差,应对其通风除尘设施加以改造,并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降低电焊烟尘对作业人员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某陶瓷厂生产车间采取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其除尘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测量采取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研制成型车间、喷釉车间和抛光磨边车间内各岗位的矽尘浓度,与车间改造前相应岗位矽尘浓度及职业接触限值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采取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研制成型车间压机岗位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由3.67 mg/m3降至0.40 mg/m3;喷釉车间喷釉岗位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由1.37 mg/m3降至0.32 mg/m3;抛光磨边车间磨边岗位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由18.7 mg/m3降至0.36 mg/m3;车间内矽尘浓度明显降低,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结论采取适宜的通风除尘设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车间内矽尘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某金属制品厂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的防护效果,为金属制品行业粉尘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通风除尘设施防护效果检测等方法,对改造后的通风除尘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金属制品厂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前粉尘危害较为严重,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3~6倍。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为CTWA0.5~1.0 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经通风除尘设施防护效果检测,尘源控制风速达到0.41~0.65 m/s,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金属制品厂改造后的通风除尘设施达到预期效果,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釉砖厂适用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方案.方法 选择试点厂,为产尘工序设计、安装通风除尘系统并测定其控尘效果.按照GB 5748-85和GB/T16157-1996测定了工作场所和通风管道中粉尘浓度,使用WY-1型尘粒分级仪测定粉尘的粒径分级组成和除尘器的粒径分级除尘效率,并进行论证.结果 (1)轮碾、斗式提升机、筛分别设置了密闭吸尘罩,轮碾机罩罩口风速为2.5 m/s,斗式提升机、滚筒筛罩的抽风量为1800m3/(h·m2);冲模、质检吸尘罩罩口风速为5和1m/s;(2)上述工序无吸尘罩时粉尘浓度为29.5.255-3 mg/m3,设置吸尘罩后为0.7~1.8 mg/m3;(3)对通风系统排出的含尘空气采用冲击式水浴除尘器净化,除尘后尾气含尘浓度为56.5 mg/m3,除尘效率为97.6%,阻力为800 Pa.结论 釉砖厂安装通风除尘系统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由严重超标降低到1.8 mg/m3;通风系统尾气含尘浓度为56.5mg/m3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某工程机械制造车间电焊烟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以及通风设施的风速,对电焊烟尘职业暴露进行危害程度分级。结果显示,8名焊接操作工的TWA平均为6.2 mg/m~3,8个焊接工位的超限倍数平均为2.5,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各工位设置的吸风口平均风速为2.56 m/s,每个吸风口距离焊接工位控制点的平均距离为4.6 m,各焊接工位控制点的平均风速为0.23 m/s。评定7个焊接工位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该制造车间通风设施的除尘效果较差是造成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应通过改造通风除尘设施,加强个人防护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等防护措施,降低电焊烟尘的职业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江西省6家大型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粉尘检测及接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水泥生产企业粉尘浓度检测超标率为26.22%,其工种主要为叠包装车工、包装机插袋工和水泥散装工。2013—2016年6家企业共检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2例,与粉尘有关的职业禁忌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6例。江西省6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水泥叠包装车、包装机插袋及散装装车岗位粉尘浓度较高,职业危害严重。提示水泥生产企业应加强对接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叠包装车处应加装移动式除尘器,重视对除尘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增加路面湿式作业,同时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5,(1):146-148
目的探讨铅蓄电池企业进行优化改造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的防治模式。方法对惠州市2所铅酸蓄电池企业通风系统进行调查及检测,根据调查检测结果,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整体工艺布局,对其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进行科学优化改造,评估改造前后排风罩罩口风速、控制风速、空气铅尘TWA浓度、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等。结果改造前,两所企业包板、烧焊检测点的控制风速、排风罩口量、罩口面积、罩口平均风速分别为0.29 m/s、0.25 m/s;9 550.0 m3/h、11 230.0m3/h;0.49 m2、2.23 m2;5.24 m/s、1.40 m/s,进行吹吸式排风改造后,2个检测点的控制风速分别达到2.20 m/s、2.00 m/s;44 327.6m3/h、441 427.0 m3/h;4.80 m2、4.80 m2;2.26 m/s、2.57 m/s,改造后通风系统参数能满足控制工作场所铅烟/铅尘的要求;改造前测定铅尘58次,超标15次,合格率为74.1%;改造后测定铅尘58次,超标1次,合格率为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工作场所铅尘TWA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改造后两所企业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显著低于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化改造铅烟/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等综合治理模式,可有效控制职业铅接触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科学合理设计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提高除尘效果。方法对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对比改造前后通风系统参数、控制风速、粉尘浓度,评价改造效果。结果改造后控制风速提高,达到0.25~3.00 m/s的要求,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合格率达100.0%。结论科学设计改造后的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在不增加风机功率的条件下,可以有效控制粉尘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某采石场筛分工序的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进行设计,使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水平达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方法根据某采石场筛分岗位工艺特点及粉尘性质等基础资料,由工程通风设计人员以外部排风罩、通风管、风机选型和除尘器的选择为重点,设计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安装后测定其粉尘控制效果。结果外部排风罩采用罩口尺寸为1.6 m×1.6 m的带法兰边框的上吸式排风罩,控制距离为1.1 m。除尘系统的总排(送)风量为148 072 m~3/h;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分别为171 023 m~3/h和1 255.5 Pa;据此选择型号为4-79的普通中压风机和处理风量为186 000 m~3/h的WDJ47-3/1型WDJ型卧式电除尘器设备作为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安装实施后,筛分岗位空气中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6.2 mg/m~3,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8.0 mg/m~3。结论所设计的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合理地设计通风除尘系统, 有效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危害。
方法 对某红木家具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分析, 针对性提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方案, 并通过现场检测对比防护设施开启前后各作业点粉尘浓度, 评价防护效果。
结果 该企业采用1套支接局部吸尘罩的树干式集中通风除尘系统, 设计处理风量为4 230 m3/h。在通风除尘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 各局部吸尘罩口控制风速均大于1 m/s, 粉尘浓度合格率为100%。
结论 采用支接局部吸尘罩的树干式集中通风除尘系统, 可对作业场所内空气中粉尘浓度起到有效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某铜冶炼厂电除尘出灰工序防尘设施改造效果,为相同行业类似工序的防尘设施设计、改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控制风速检测,对该除尘设施工程改造前后作业场所的铅尘浓度进行分析、评价,对密闭罩的控制风速进行评价。结果工程改造之后,电除尘出灰工序工作场所的铅尘浓度从0.18 mg/m~3下降到0.005 mg/m~3;密闭罩的控制风速为0.97~1.18 m/s。结论本次电除尘出灰工序防尘设施改造基本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辽宁省水泥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现状,为有效控制和治理该行业的职业危害,降低职业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该省15家水泥制造企业进行检测和调研,依据GBZ 2.1-2007和GBZ 2.2-2007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15家企业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包装和装车岗位粉尘危害严重,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最高达267.8 mg/m3,超标近70倍,呼吸性粉尘CTWA最高达186.0 mg/m3,超标100倍之多;熟料生产和水泥生产环节的部分岗位噪声危害严重,如煤磨、水泥磨、石灰石破碎等岗位,煤磨岗位8小时等效声级达97.7 d B(A)。结论该省水泥制造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应针对包装和装车岗位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加以治理,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粉尘职业暴露水平,提出整改治理措施,为现代水泥生产企业的粉尘治理及职业卫生管理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工作场所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对粉尘浓度不合格的作业岗位进行整改治理,评估整改粉尘作业场所防尘设施的防护效果.结果 现场调查发现,整改前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粉尘作业岗位存在防尘设施密闭不严、吸尘罩设置不当、漏尘点过多等不足,其防尘设施难以起到有效的除尘效果.经现场检测,绝大多数作业岗位粉尘浓度超标,岗位合格率仅为31.8%.采取一系列整改治理措施,整改后粉尘作业岗位的CTWA较整改前大幅下降,作业岗位粉尘浓度合格率上升为90.9%.结论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作业的粉尘危害不容忽视.采取适当的卫生工程防护措施是遏止现代水泥生产作业粉尘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五金制品厂的生产性粉尘的污染特征,找到关键控制点,应用局部通风除尘技术进行除尘净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基于工程分析方法,结合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采用Excel 2003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通过空气浓度等监测数据分析所应用局部通风除尘工程的除尘效果。结果五金制品厂产尘岗位的局部通风除尘技术设计科学应用合理,控制风速达到0.25~2.52 m/s,满足控制效果要求;监测结果显示裁剪车间的铝尘浓度在0.4~0.5 mg/m~3,研磨车间的粉尘浓度0.3~2.3 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五金制品厂进行了较先进的保障措施,局部通风除尘工程能把握主要的污染控制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除尘净化,在职业卫生防护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某汽车制造企业通风设施的设计情况及其实际防护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的方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检测;对通风设施进行调查和研究,对风速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在通风设施正常开启的情况下,大部分罩口风速、控制风速和操作位风速较大,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冲压和焊接车间的粉尘,焊接车间电焊产生的有害因素,涂装车间油漆、固化剂、稀释剂中的有害因素,总装车间汽油及其燃烧尾气中的有害因素在空气中的浓度均符合GBZ 2.1-2007的要求。结论该汽车制造企业四大车间针对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设计通风除尘防毒设施;虽然风机风量和罩口距离设计上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说来设计较为合理,除尘防毒设计能力有效,可以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可以作为职业病危害控制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引导项目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欣荣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48-149
目的调查分析聚氯乙烯型材生产铅盐和粉料人工投料口密闭排风除尘设施的控制性能和效果,为改善局部除尘设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局部密闭通风排毒、防尘设施的调查和测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和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厂虽然为聚氯乙烯型材生产的10个辅料仓人工投料口设置了密闭排风罩及脉冲布袋除尘系统,但因其设计、安装和使用管理存在缺陷,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竣工后试生产1 a,通风除尘管道有不同程度的积尘堵塞、罩口风速小、防护性能差,致使投料岗位的铅尘和其他粉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提示,接触铅尘的劳动者有可能发生职业性铅中毒,应按国家高毒作业场所的规定管理.结论该评价可为密闭通风防尘、排毒设施的设计、安装、使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