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特征并分析检测血清VEGF、IGF-I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本院同期收治的48例卵巢良性成熟畸胎瘤非Ems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孕妇血清中VEGF、IGF-I的表达水平;根据临床分期将观察组患者划分为Ⅰ~Ⅱ期与Ⅲ~Ⅳ期两个亚组,对比两亚组患者血清中VEGF、IGF-I的表达水平;分析VEGF、IGF-I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计算VEGF、IGF-I表达水平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及尤登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Ⅳ亚组患者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0.8r1,P 0.05。血清VEGF、IGF-I检测对于EMs诊断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VEGF最佳诊断值为145.50 pg/ml,IGF-I最佳诊断值为87.90 ng/ml。血清VEGF、IGF-I检测对于EMs病情评估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VEGF最佳诊断值为164.50 pg/ml,IGF-I最佳诊断值为107.50 ng/ml。结论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VEGF、IGF-I可见明确升高,其升高水平可随病情进展而升高,患者病情与血清中VEGF、IGF-I表达水平具有明确相关性;血清VEGF、IGF-I水平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其提供数据化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其中Ⅰ期10例、Ⅱ期14例、Ⅲ期28例、Ⅳ期18例)和20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以及30例EMs患者手术加药物治疗后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EMMPRIN、MMP-9、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EMs患者血清中三者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患者(Ⅰ~Ⅱ期)血清中三者低于Ⅲ~Ⅳ期(P〈0.05);手术加药物治疗后EMs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显著性降低;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r=0.396)。结论EMMPRIN、MMP-9、VEGF在EMs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血清中VEGF水平对于EMs患者随访监测及评价临床疗效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其抑制因子TIMP-1、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7例EMs患者和25例对照组的血清及腹腔液标本,用ELISA法检测MMP-2、9及TIMP-1、2的水平。结果:EMs组血清和腹腔液中MMP-2、9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TIMP-1、2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EMs组Ⅲ~Ⅳ期血清和腹腔液中MMP-2、9的含量高于Ⅰ~Ⅱ期(p0.05);而TIMP-1、2的含量低于Ⅰ~Ⅱ期(p0.05)。结论:MMP-2、9及TIMP-1、2在EM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MMP-2、9及TIMP-1、2的水平对于EMs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活血消异方抑制EMs发生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大鼠EMs模型,随机分为活血消异方组、孕三烯酮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给药3周及停药3周时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ICAM-1、MMP-9、VEGF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用药3周时,ICAM-1、MMP-9在模型对照组异位内膜中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活血消异方组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VEGF在模型对照组异位内膜中表达最强,而孕三烯酮组中VEGF的表达较之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活血消异方组则表达增强(P<0.05)。停药3周后,ICAM-1、MMP-9及VEGF在活血消异方组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黏附、侵袭、血管生成的过程"(即"AAA通路")与EMs的发生密切相关,活血消异方可下调"AAA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的黏附、侵袭和局部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异位内膜组织种植、侵袭、转移能力,最终抑制EMs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070222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朱慧莉…∥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9)·—678~680用ELISA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研究组)和16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血清和腹腔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并比较VEGF蛋白、VEGFmRNA在EMs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内膜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EMs患者腹腔液、异位内膜、在位内膜VEGF蛋白及mRN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EMs临床分期无关。EMs患者血清VEGF与对照组相比P>0·05。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微血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MMP-3、MMP-9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30例(A组)及其在位内膜16例(B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异位内膜40例(c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内膜20例(正常对照D组)的表达强度。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中MMP-3、MMP-9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中MMP-3、MMP-9的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MMP-3、MMP-9,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中的表达与在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MMP-3、MMP-9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锋  彭启松  居蓉 《海南医学》2016,(6):880-88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并探讨其与EMs的诊断及分期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妇科住院的64例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MMP-2和MMP-9浓度,并与30例子宫肌瘤患者(非EMs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Ms组患者血清中VEGF、MMP-2和MMP-9浓度分别为(235.7±61.2) ng/L、(196.3±51.8)μg/L和(231.6±44.0)μg/L,腹腔液中VEGF、MMP-2和MMP-9浓度分别为(856.2±260.5) ng/L、(45.1±13.6)μg/L和(53.4±19.0)μg/L。EMs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VEGF、MMP-2和MMP-9浓度显著高于非EMs组,Ⅲ~Ⅳ期浓度显著高于Ⅰ~Ⅱ期和非EMs组(P<0.01);Ⅰ~Ⅱ期中VEGF浓度显著高于非EMs组(P<0.01)。结论在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高浓度的VEGF、MMP-2和MMP-9与EMs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检测VEGF、MMP-2和MMP-9浓度有助于EMs的诊断与分期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lCAM-I)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正常盆腔对照组30例血清中slCAM-1水平.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sl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slCAM-1水平测定可作为辅助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CD147、MMP-9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s)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30例单纯性卵巢囊肿或畸胎瘤患者(对照组)子宫内膜中CD147蛋白和MMP-9的表达,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与在位子宫内膜组织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均有CD147蛋白、MMP-9表达,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异位内膜CD147蛋白、MMP-9表达量高于在位内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组中CD147蛋白与MMP-9的表达量成正相关,在位组和对照组两者则无相关性。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与在位内膜组织中CD147蛋白和MMP-9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且CD147可能通过促进MMP-9合成与分泌而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定坤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异位移植子宫内膜组织,构建EM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M组)、定坤丹低(1.13 g/kg)剂量组(DKP-L组)、定坤丹中(2.26 g/kg)剂量组(DKP-M组)、定坤丹高(4.52 g/kg)剂量组(DKP-H组)、孕三烯酮(60 mg/kg)组(GES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SD大鼠只开腹不异位移植子宫内膜组织,设为假手术组(Sham组),以药物分组干预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质量与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CD31阳性率)与VEGF、MMP-9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VEGF、MMP-9、iNOS、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VEGF与MMP-9表达、血清VEGF、MMP-9、iNOS及TNF-α水平、异位子宫内膜织p-PI3K/PI3K、p-AKT/AKT、p-mTO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成员2(ABCG2)、乙醛脱氢酶1(ALDH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EMs恶变组),3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EMs组),30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对照组)中ABCG2、ALDH1蛋白的表达.结果 ABCG2、ALDH1在EMs恶变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EMs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恶变组中ABCG2、ALDH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痛经史及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与血清CA125水平、病理分化程度及分期呈明显相关性(P<0.05);ABCG2的表达与ALDH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BCG2、ALDH1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 M)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 G F)、基质金属蛋白酶-9(M M P-9)、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84例行保守手术治疗的E 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的预后随访情况,分为复发组(11例)及未复发组(73例).抽血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EGF、MMP-9、tPA水平,并使用ROC曲线分析VEGF、MMP-9、tPA水平对EM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VEGF、MMP-9、t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患者的VEGF、MMP-9水平均低于术前,而tPA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复发组患者的VEGF、MMP-9水平均低于复发组患者.,而tPA水平高于复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VEGF、MMP-9、tPA水平评估E M患者预后的A U C分别为0.783、0.766、0.788,具有一定准确性,且三项联合(A U C=0.808,P<0.01)检测的评估价值更高.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VEGF、MMP-9、tPA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三项联合检测对其预后评估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且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0例(观察组),r-AFSⅠ~Ⅱ期19例,Ⅲ~Ⅳ期21例;设产同期收治并经术后组织病学诊断为卵巢成熟畸胎瘤的良性囊肿的患者40例(观察组),于术前采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GF-I、VEGF的水平,并分析其水平变化与EMs发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F-I、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AFS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IGF-I、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Ms患者血清VEGF和IGF-I呈正相关性(r=0.508,P<0.05)。结论:IGF-I、VEGF在EMs发病过程中起协助作用,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以IGF-I、VEGF为治疗靶点来阻断EMs病灶新生血管的生成,可能成为治疗EMs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C反应蛋白(CR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Ms组)及4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的血清hs-CRP及CRP水平.结果EMs组血清CRP及hs-CRP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期的EMs患者血清hs-CRP 及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显著增高的血清 CRP 及hs-CRP水平对EM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胡丽芳 《河北医学》2015,(6):917-9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s)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EMs的患者(其中Ⅰ期14例,Ⅱ期16例,Ⅲ期22例,Ⅳ期16例)为EMs组,选取60例非EMs患者(包括卵巢囊肿、输卵管结扎及不孕症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为非EMs组,另选取60例行妇科检查的正常妇女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 VEGF、IGF-Ⅰ水平。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 ROC )分析VEGF与IGF-I在EMs患者中应用价值。结果:EMs组患者血清VEGF、IGF-I水平显著高于非EMs组及对照组( P<0.05),而非EMs组与对照组血清VEGF、IGF-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Ⅲ~Ⅳ期EMs患者血清VEGF、IGF-I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 P<0.05)。经ROC分析显示,VEGF联合IGF-I检测时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各单项检测( P<0.05)。结论: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升高与EMs的发生及病情的进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在EMs患者中可能通过协同表达促进病情的发生发展。通过联合检测可提高其临床诊断价值,有助于对EMs患者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且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0例(观察组),r-AFS Ⅰ~Ⅱ期19例,Ⅲ~Ⅳ期21例;设产同期收治并经术后组织病学诊断为卵巢成熟畸胎瘤的良性囊肿的患者40例(观察组),于术前采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GF-Ⅰ、VEGF的水平,并分析其水平变化与EMs发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F-Ⅰ、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 AFS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IGF-Ⅰ、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Ms患者血清VEGF和IGF-Ⅰ呈正相关性(r=0.508,P<0.05).结论:IGF-Ⅰ、VEGF在EMs发病过程中起协助作用,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以IGF-Ⅰ、VEGF为治疗靶点来阻断EMs病灶新生血管的生成,可能成为治疗EMs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血、血清、腹腔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6例EMs患者经血、血清、腹腔液VEGF水平,以同期因输卵管阻塞而行手术者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EMs组经血中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Ms腹腔液中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VEG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Ms组腹腔液中VEGF水平与EMs分期成正相关(r=0.93,P〈0.05),而血清和经血中VEGF水平与分期无关(r=0.108和0.147,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血中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妇女,与分期无关。经血中VEGF的检测具有方便、无创、价廉、依从性好等优点,可望成为诊断EMs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中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在卵巢上皮癌和子宫内膜异住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第四医院妇科收治的52例卵巢上皮癌、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33例卵巢良性肿瘤(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卵巢上皮癌组患者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对照组(P<0.05;P<0.0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A125与CA19-9联合测定较单项检测敏感度高且更有临床意义;70 U/ml140 U/ml组,卵巢上皮癌阳性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P<0.01).结论 血清CA125和CA19-9联合测定可提高卵巢上皮癌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CA125以140 U/ml作为临界值更有助于区分卵巢上皮癌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9.
RECK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与MMP-9和VEGF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RECK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病灶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组织浸润转移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异位内膜40份,在位内膜24份和正常内膜20份中RECK、MMP-9和VEGF的表达。结果:异位病灶中RECK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较正常内膜和EM患者的在位内膜均降低(P<0.05);RECK mRNA在Ⅰ、Ⅱ期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较Ⅲ、Ⅳ期显著降低(P<0.05);MMP-9 mRNA、VEGF mRNA在3组内膜组织之间相对表达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ECK基因在EM中表达减少,而MMP-9 mRNA、VEGF mRNA在EMs中表达升高。RECK基因的表达减少或缺失可能为EM的发生发展机制之一,RECK基因的表达可能起到抑制MMP-9 mRNA、VEGF mRNA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新艳  杨尧华  黄鲁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346-347,353,F0004
目的 讨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和发病的关系.方法 以EMs患者20例作研究组,分别取其术前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和在位与异位内膜,以子宫肌瘤患者20例的血清和内膜为对照组.内膜中的MMP-3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血清中TNF-αd和MMP-3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MMP-3、TNF-α在血清中的含量在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MP-3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组织的问质细胞.在异位内膜中,其阳性染色强度均较强,以(+)~(++)为主,呈棕黄色或棕褐色,明显强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增殖期的表达强于分泌期(P<0.05).结论 MMP-3在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高表达,促进了内膜的侵袭、浸润.TNF-α和MMP-3在EMs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升高,在黏附的同时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加速了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