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中应用不同方法优化处理精液后的临床效果。方法582个IUI周期分为3组,分别采用上游法、密度梯度法、密度梯度联合上游法三种方法处理精液,比较三种方法的精子处理效果及临床结局。结果密度梯度法处理后精子密度高于上游法和密度梯度联合上游法(P〈0.05),精子活率低于上游法和密度梯度联合上游法(P〈0.05)。三组妊娠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中根据精液质量选择合适的优化精子方法,可达到较好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方法处理不同质量精液行IUI临床妊娠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不同的精子优化处理方法处理不同质量精液对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精液检查结果将IUI妇女分为2组,A组采用直接上游法,B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用处理后的精子悬液0.3-0.5ml行IUI。结果两种处理方法 IUI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精液质量选择合适的精液处理方法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反应率与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生殖医学科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120例,均为促排卵周期且药物与方案一致,排除女方不育因素,术前2-7d取精模拟IUI精液优化,优化后的精液经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发顶体反应、PSA-FITC染色后观察并计数精子顶体反应率,比较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患者精子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AR)率,探讨诱发AR率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3次IUI未孕与妊娠组患者诱发顶体反应率的比较。结果 120例周期中,临床妊娠17例,总临床妊娠率14.17%(17/120)。其中3次IUI未孕患者8例。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患者处理后正常形态率、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正常形态精子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自发AR率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妊娠组患者诱发AR率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诱发AR率小于15%、15%~30%、30%~50%、大于50%4组妊娠率分别为0%(0/12)、12.5%(3/24)、13.2%(5/38)、19.6%(9/46),诱发AR率小于15%患者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P0.05);3次IUI未孕组与妊娠组诱发AR率分别15.35±17.62、63.75±14.33,3次IUI未孕组诱发AR率明显低于妊娠组(P0.05)。结论精子顶体反应率与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有相关性,当诱发顶体反应率小于15%时妊娠率明显降低;反复IUI发生与顶体反应率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处理后精液参数对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8例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为A1组(61例,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6)、B1组(74例,10×10~6≤前向运动精子总数20X 10~6)、C1组(73例,前向运动精子总数≥20X10~6);依据处理后精子正常形态占比分为A2组(42例,正常形态占比2%)、B2组(127例,2%≤正常形态占比≤15%)、C2组(39例,正常形态占比15%)。对比分析不同组间的妊娠率。结果 A组妊娠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UI治疗中,男性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较少(10×10~6)及精子正常形态占比较低(2%)均会降低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密度梯度离心结合上游法处理前后精子DNA碎片率的变化以及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107例行IVF助孕患者的精液,按照WHO标准对处理前精液行精液常规分析,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SCD)检测处理前和处理后精液的精子DNA碎片率,并收集IVF实验室及临床结局。根据处理前精子DNA碎片率将患者分为两组:精子DNA碎片率≤20%的患者为A组,精子DNA碎片率20%的患者为B组。结果处理后精子DNA碎片率显著低于处理前精子DNA碎片率(3.49 3.38%vs18.69 10.89%,P0.001);处理前和处理后精子DNA碎片率均与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率及受精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0.508、-0.629、-0.283、-0.299、-0.399、-0.329,P0.05)与男方年龄、精液量、精子密度、正常形态率及卵裂率无显著相关关系;B组处理后精子DNA碎片率高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率和受精率均低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方年龄、女方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精液量、精子密度、正常形态率、卵裂率、种植率和妊娠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加上游法处理精液后可以显著降低精子DNA碎片率,精子DNA碎片率与精子活力最密切相关,碎片率升高会降低受精率,但对种植率、妊娠率等临床结局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液浓度、活力、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精子形态等参数对子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96个周期由于男性因素或不明原因行IUI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精液检查阶段和行IUI当天优化处理前后对各精液参数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临床妊娠率。结果优化处理前精液浓度达到30×106/mL时,IUI临床妊娠率高于15.0×106/mL组和15.0×106~29.9×106/mL组(15.2%vs 6.1%,8.3%),P0.05;精子活力在21%~30%时,行IUI后获得的临床妊娠率最好,高于11%~20%组和30%组(21.6%vs 4.2%,12.6%),P0.05;优化处理前、后的前向活动精子总数显著影响IUI的临床妊娠率,其阈值分别为10×106和5×106。不同检测者对精子形态评估的一致率为42.9%。精液检查阶段的各个参数如精子形态、精液总量、精液浓度、精子活力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IUI临床妊娠率均无相关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优化处理前精液浓度、成熟卵泡数和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影响IUI妊娠率。结论优化处理前精液浓度、成熟卵泡数和子宫内膜厚度是影响IUI临床妊娠率的独立因素。而精液检查阶段各精液参数对IUI的成功率没有影响。精子形态检测结果可能受个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液液化异常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精子回收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2例患者共389个IUI治疗周期,根据精液粘稠度及液化情况分为液化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处理前后各项精子指标、回收率及妊娠结局有无差别。结果液化正常组的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PTMS)及回收率高于异常组(P0.05),而两组在精子密度、存活率、处理前活动精子总数及临床妊娠率等指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精液液化异常组的PTMS及精子回收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精液液化异常的男性不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精液液化异常男性不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9例精液液化异常不孕症患者采用女方诱导排卵,男方精液采用改良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后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 59例患者行IUI治疗,单个周期妊娠11,妊娠率18.64%腔内人工授精对精液液化异常的男性不育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且有明显疗效助孕技术。结论通过人工授精可以显著改善精子的活动能力,随着精子活动能力的改善,因精液液化不良所致的不孕患者可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助孕前精液经体外优化制备技术处理后精子DNA的损伤以及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107例行IVF助孕患者的精液,按照WHO标准对处理前精液行精液常规分析,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SCD)检测处理前和处理后精子DNA碎片率,并收集IVF实验室及临床结局。根据处理前精子DNA碎片率将患者分为两组:精子DNA碎片率≤20%的患者为A组,精子DNA碎片率20%的患者为B组。结果优化处理后精子DNA碎片率显著低于处理前精子DNA碎片率(3.49±3.38%vs18.69±10.89%,P0.001);处理前和处理后精子DNA碎片率均与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率及受精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0.508、-0.629、-0.283、-0.299、-0.399、-0.329,P0.05)与男方年龄、精液量、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率及卵裂率无显著相关关系;B组处理后精子DNA碎片率高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率和受精率均低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方年龄、女方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精液量、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率、卵裂率、种植率和妊娠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经过优化处理(密度梯度离心加上游法)可以显著降低精子DNA碎片率,精子DNA碎片率高与精子活力低下密切相关,并会降低受精率,但对种植率、妊娠率等临床结局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90%Percoll单层梯度离心法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90 %Percoll单层梯度离心法在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90 %Percoll单层梯度离心法处理精液 ,并将获得的精子悬液为其配偶施行IUI。结果 精液处理后 ,精子密度和活率均显著提高 ,而畸形精子率则呈显著性降低 ,白细胞及细胞碎片等非精子成分明显减少。 2 68对不孕夫妇进行 396个IUI周期 ,其中 64例临床妊娠 ,妊娠率为 2 3 88%,周期妊娠率为 1 7 34 %。结论  90 %Percoll单层梯度离心法是一种较好的IUI前精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液常规参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5例患者的178个IUI治疗周期,检测记录每个周期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并根据妊娠结果分成两组: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对主要精液常规参数精子密度、精子形态及精子总数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IUI治疗178个周期,临床妊娠34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9.10%(34/178),IUI治疗累计临床妊娠率为27.20%(34/12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精液常规参数无明显差别;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P〈0.05)。精子形态对IUI临床妊娠率无影响。结论不孕夫妇进行IUI治疗,当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时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子密度、存活率、活动力(a+b),形态与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自以男性不育为因素289对夫妇进行IUI周期治疗:在授精日,取男方精液进行计算机综合分析,常规方法授精后,将其精液检测结果与妊娠结局相比较。结果精子密度、存活率、活力(a+b)%、形态与IUI妊娠结局概率分别是:15.2%,16.3%,16.9%,18.7%;精子密度组:(30~60)×10^6/ml与(60~90)X10^6/ml、≥100×10^6/ml、≤20X10^6/ml比较有差异性P〈0.01;存活率组:30%-60%与60%~80%、≥80%比较有差异性P〈0.01;活力组:30%~45%与10%~20%、20%~30%、〉50%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Ol;形态组:〈15%纽与a〉30%与30%≥A≥15%比较有差异性P〈0.01。结论精子密度、存活率、活力(a+b)%、形态与IUI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价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一项实验室指标;精子形态与IUI妊娠结局呈正相关;精子较低{密度、活率、活力(a+b)%}与IUI妊娠结局呈正相关;单纯性男性少、弱精子症在IUI周期中能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总结106例162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分析手术当日口服万艾可对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男方因素行IUI夫妇共106对,男方因素全部为弱精子症,随机分常规组和万艾可组,常规组按照常规IUI方式进行,万艾可组在男方取精前30-60min口服万艾可50mg,比较两组精液量,精液上游前后活动精子总数,妊娠率。结果万艾可组精液量(2.96±1.18)ml高于常规组(2.02±0.25)ml(P〈0.05),且万艾可组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19.96±6.68)×106高于常规组(10.56±3.68)×106(P〈0.05)。在妊娠率方面,万艾可组与常规组分别为妊娠率19.7%与8.9%(P〈0.05)。结论口服万艾可可以即时提高精子活动力,增加人工授精有效的精子数量;处理后精子总数是影响妊娠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男性不育患者中少、弱精子症的联合治疗方法。方法本中心2005年4月~2006年4月共21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分为3组。即经密度梯度离心制备后对其配偶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组70例(对照组1),雅宁片治疗组68例(对照组2),雅宁片治疗后联合密度梯度离心制备法对其配偶行IUI治疗组72例(实验组)。检测治疗前、后精液常规,并随访3组患者治疗期间配偶妊娠结局。结果雅宁片治疗前、后2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雅宁片治疗后联合密度梯度离心制备法对其配偶行IUI后,配偶妊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雅宁片联合密度梯度离心制备法是治疗男性不育患者中少、弱精子症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精子体外优选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采用何种方法来减少体外处理过程对精子的不良刺激,优选出具有良好受精潜能的精子,目前尚无定论。目的:系统评价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比较两种精子优选法的优劣。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手工检索专业相关期刊,检索时间为1966-01/2009-02。纳入关于两种精液优选法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6个研究,包括4个随机对照试验和2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共486例患者,1099个周期(优选精子的次数)。Meta分析结果显示,上游法与梯度离心法相比,周期妊娠率[OR=1.11,95%CI(0.8,1.55)]、流产率[OR=0.31,95%CI(0.09,1.04)]、精子密度[WMD=-0.89,95%CI(-14.17,12.38)]、精子活力[WMD=-2.31,95%CI(-7.27,2.65)],4项测量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尽管与其他精子优选法相比,上游法与梯度离心法的周期妊娠率较高,但是该系统评价结果还不能提示这两种方法在宫腔内人工授精应用中何者临床效果更好。建议今后进行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为临床提供最佳证据,并且增加处理前后精子的质量对比,包括精子活力、精子密度以及精子功能等指标测量,以全面考察两种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自然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期间236例自然周期排卵后进行单次宫腔内人工授精的28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每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1.3%。不同病因及不同年龄间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UI日的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是否用hCG、禁欲天数在妊娠组、非妊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孕不育超过5年者成功率显著降低(P=0.03)。妊娠组IUI日处理后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明显高于非妊娠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结论自然周期人工授精是简单实用的助孕方法,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体外授精过程中精液和经密度梯度离心后精子悬液中弹性硬蛋白酶(PMN-Elastase)的浓度与精子DNA的完整性,探讨密度梯度离心对精浆中PMN-Elastase的作用和精子DNA的损伤情况。方法选择我中心64例进入体外受精周期患者,其中根据女方取卵手术当天男方精液检测PMN—Elastase不同浓度将患者分为A组(15例):含量1000ng/ml(显性感染);B组(20例):含量290-1000ng/ml(隐性感染);C组(20):含量290ng/ml(正常水平),分析和比较处理前后三组精子悬液中PMN-Elastase的浓度和DNA完整率。结果三组处理后的精子悬液中A组PMN-Elastase前后浓度没有明显区别(P0.05),B组和C组浓度明显下降(P0.05);三组处理后的DNA完整率均明显提高(P0.05),经过长时间孵育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浓度PMN-Elastase的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后的精子悬液中PMN-Elastase浓度并不增加,精子活力和DNA完整率增加,可能不影响受精结局。  相似文献   

18.
宫腔内人工授精27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讨论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1~2001.12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不孕患者2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21.58%,周期妊娠率19.35%;②妊娠组主要分布在35岁以下的人群;③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IUI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5);④精子密度直接影响IUI妊娠率(P<0.05).结论IUI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助孕技术,不孕患者年龄、不孕类型以及精子密度直接影响IUI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授精周期数和授精时机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83例不孕患者共3747个IUI治疗周期,根据人工授精周期数分为4组:第1周期组(n=1683)、第2周期组(n=1183)、第3周期组(n=609)、第4周期组(n=272)。根据每周期授精次数分为3组:排卵前单次授精组(A组,n=1675)、排卵后单次授精组(B组,n=907)、排卵前、后各行1次IUI的双次授精组(C组,n=1165)。分析IUI周期数及授精时机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1683例患者3747个IUI周期共有420例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11.2%,累积妊娠率为24.9%。妊娠率随IUI周期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第1周期组IUI妊娠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第4周期组的妊娠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双次授精组(C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排卵前单次授精组(A组)及排卵后单次授精组(B组)(均为P0.05),而A、B两组间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过3个IUI治疗周期仍未妊娠的患者继续行IUI治疗的妊娠率显著下降,此时应进一步行腹腔镜检查明确不孕原因或积极求助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每周期单次IUI妊娠率显著低于双次IUI,在排卵前后各行1次IUI可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部分男性不育相关因素对精子质量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妊娠率、流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153对不育夫妇,250个IUI周期,分别对男性不育年龄、不育类型和年限、体重指数(BMI)、吸烟情况、精液优化后活动精子(a+b)计数进行分组统计少弱精子症接受IUI周期所占比率、周期妊娠率(PPR)、流产率,比较分析正常精子质量和少弱精子症IUI治疗PPR和流产率。结果总治疗周期250个,妊娠数35,PPR为13.6%,流产数16,流产率45.71%。治疗前检查精子质量位于正常范围周期97个,妊娠数13,PPR为13.4%,流产数3,流产率23.08%;少弱精子症夫妇97对,治疗周期153个,妊娠数21,PPR为13.73%,流产数13,流产率61.90%。男性相关因素:年龄、体重指数、不育年限、每日吸烟量对精液质量有不良影响,相同因素PPR正常精液质量组高于少弱精症组,流产率明显低于后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精液优化前后对PPR和流产率均有影响,优化后获得妊娠的最小活动精子(a+b)计数为4×106/ml。结论男性年龄、体重指数、不育时间、每日吸烟量影响精子质量和IUI结局。高龄、高体重指数、吸烟的少弱精子症男性对IUI结局有不良影响。选择合适的精液优化方法最大限度回收活动精子,可以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