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具有间变细胞的特征,表达CD30,不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本文报道1例藏族儿童发生的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并总结此类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旨在加深对本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霍奇金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对3例霍奇金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3例中肿瘤细胞大小及核形呈明显的多形性,瘤细胞体积较大或中等大小圆形、卵圆形及多形,并有奇异的多形核,瘤细胞粘附类似癌巢.多见R-S样细胞.免疫组化结果CK(-),CK8(-),CKl6(-),CK18(-),Syn(-),S-100(-),CgA(-),HMB45(-),CD68(-),CD20(-),CD79a(-),CD3( ),CD15( ),LCA( ),CD45RO( ),EMA( ),CD30( ),P80( ).结论 霍奇金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源性恶性肿瘤,其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PC-ALCL)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PC-AL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0例PC-ALC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35岁。初诊时皮肤病变18例为孤立性病灶,3例为区域性病灶,9例为广泛病灶。镜下见多形的、间变的或免疫母细胞弥漫浸润皮肤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免疫表型上所有患者表达CD30,常表达CD3、UCHL1、CD4、CD43和细胞毒性蛋白。96.6%(28/29)ALK阴性,所有患者>50%肿瘤细胞表达Ki-67。11例孤立性病灶者接受手术为主的一线治疗,8例孤立性或区域性病灶者接受放疗为主的一线治疗,2例孤立性病灶者接受单纯化疗,9例广泛病变者接受化疗作为一线治疗。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共16例发生复发或进展,全组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6.4%和89.9%。结论 PC-ALCL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孤立或区域皮肤病变的PC-ALCL推荐手术或放疗。 PC-ALCL皮肤复发很常见,但进展惰性,预后很好。  相似文献   

5.
198 5年 ,德国病理学家Stein等[1] 报道并描述了一组曾诊断为“间变性癌、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多形性大细胞性淋巴瘤以及何杰金病”的淋巴瘤。其共同特征为 :细胞体积大 ,核大而不规则 ,细胞弥散或巢样沿淋巴窦或滤泡间浸润 ,几乎所有的瘤细胞均表达Ki - 1抗原。Stein等首次提出了“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LatgeCellLymphoma ,ALCL)的命名 ,因瘤细胞强烈表达Ki - 1抗原 ,也称“Ki - 1淋巴瘤”(Ki - 1Lymphoma)。此后 ,国内外学者对ALCL的临床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0例PC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位发病年龄48岁(22~69岁),男8例,女2例.皮损单发患者7例,多发3例.初期皮损呈红色皮下结节,质地较硬,多固定,部分皮损可呈自限性或反复出现,增大后可出现表面溃疡,呈菜花状.皮损可位于头颈部(5例)、躯干(3例)或全身各处(2例).有2例淋巴结受侵和1例骨受侵,骨受侵者有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和细胞增殖指数偏高(ki-67>80%).初始治疗:7例单发病灶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后进行放疗、化疗或化放疗,除1例复发外,6例均无病生存;3例多发病灶患者采用化疗联合放疗或生物治疗,2例复发,1例无病生存.中位随访44个月(9~95个月)时,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为89%,总生存率为100%.结论 PCALCL多见于中年男性,不易侵犯内脏器官和淋巴结.病变局限性者,经治疗预后好;病变广泛者即使采用手术、放疗联合化疗,多数仍不能治愈.  相似文献   

7.
王连涛 《海南医学》2015,(4):608-610
原发性结肠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Non-Hodg-kin's lymphoma,B-NHL)发病率低,同时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临床上易误诊、误治。本文回顾一例原发性结肠B-NHL病例诊治过程并对该病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8.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一种近几年才报道的较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既往对ALCL缺乏认识或研究不够,常将其误诊为其他类型的肿瘤。我院自1999年12月年以来共确诊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龚伟  孙洪鸣  黎庆荣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4):306-307,334
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及回顾1例疑为"乳腺癌"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穿刺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资料,以便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8岁,因腰痛、发热4个月于2008年9月23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腰部扭伤出现腰痛,1周后出现寒颤、高热,体温最高40.5℃,在当地县医院化验血常规:白细胞(WBC)21.8×10~9·L~(-1),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18,血红蛋白(Hb)174 g/L,血小板(Plt)365×109·L~(-1);血沉103 mm/h;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18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7 U/L;腰椎CT:腰4、5椎间盘及腰5骶1椎间盘向后突出.给予"菌必治、清开灵"等药物治疗,并行按摩、牵引理疗,治疗2周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例原发骨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本例患者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高度怀疑为原发骨髓淋巴瘤(PBML)。经骨髓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为DLBCL,并给予化疗。结果:本例患者符合PBML诊断标准,根据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将其划分至DLBCL亚型。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1个周期后达骨髓细胞形态学完全缓解,又行该方案化疗5个周期,现停药随访3个月仍为完全缓解。结论:骨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原发骨髓DLBCL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含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近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2.
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高升  马福成 《医学争鸣》1993,14(3):229-230
  相似文献   

13.
<正>原发骨髓淋巴瘤(primary bone marrow lymphoma,PBML)临床上较为罕见,主要表现为淋巴瘤侵犯骨髓而无全身淋巴结肿大及其他结外器官受累。由于该病起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难度大,对临床及病理医生均具有一定的挑战。原发骨髓大B细胞淋巴瘤则更罕见,目前尚无统一的专家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窦颖 《中原医刊》2004,31(10):15-16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该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以男性多见,平均年龄国外为50-60岁。国内为30-40岁。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以额、顶叶好发.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以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最多见。组织学形态与淋巴结内淋巴瘤基本一致,相对的形态特征是瘤细胞常在血管周围聚集,形成袖套状排列。免疫分型以B细胞型占绝大多数。结论:PCNSL是高度恶性肿瘤,临床上起病急,病情重,应早期活检确定诊断。及时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毛敏  王晓敏  孙振柱 《新疆医学》2005,35(3):F003-F004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独特亚型。由于其有肿瘤细胞大,细胞核高度多形性,核分裂相非常多,肿瘤细胞有巢状分布的特点极易误诊,而ALCL并发性肌炎甚为少见。我院于2002年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同时对其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和预后的特点.方法对7例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ALCL中6例为系统性ALCL,1例为原发皮肤性ALCL(C-ALCL).ALK+ALCL患者的发病年龄较ALK-ALCL年轻,CD30、ALK共同阳性时EMA的阳性表达率增高.结论 ALCL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组织病理形态与免疫表型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帮助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尸检发现,约超过25%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可以出现肾上腺受累,即发生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而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non-Hodgkin's lymphoma,PNHAL)却相对罕见,仅占原发结外NHL的3%[1-2]。2013年作者在武汉协和医院进修学习期间获得1例NHL病例,通过对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PANHL临床病理学、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一种由淋巴样细胞组成的T细胞肿瘤,可能起源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发病率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占儿童淋巴瘤的10%~30%,中枢神经系统累及罕见[1]。现诊断1例颅内中枢神经系统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左侧桥小脑角占位术后  相似文献   

20.
李俊  刘林  陈幸华  王武  张城 《重庆医学》2007,36(2):F0003-F000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左侧鼻阻、双侧颈部及左侧颌下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包块40d入院.院外予抗炎治疗无效,颈部CT检查提示高度怀疑颈部淋巴结结核.入院查体:双侧颈部及左侧颌下可触及大小约为4.0cm×4.5cm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表面皮肤无红肿及触痛.左侧鼻腔通气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