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激反应引发过氧化损伤机理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应激反应的细胞损伤和抗损伤机制及其调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组织细胞在受到包括创伤在内的各种外界刺激作用下发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对细胞的作用包括损伤保护和损伤两方面,其中损伤保护作用主要由应激蛋白承担,而损伤效应则由应激活化蛋白激酶介导。这两个系统虽然各自介导对立的细胞反应,但又互相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激蛋白和应激活化蛋白激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各自在细胞应激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相互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能否通过抑制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iNOS)减轻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方法随机将10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麻醉维持分别静脉给予丙泊酚和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分别测定两组麻醉前、麻醉1 h 及手术结束后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水平,以及血MDA水平和SOD活性。同时使用RT-PCR法测定麻醉前和麻醉1 h时患者血iN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麻醉1 h和手术结束后,两组HR、MAP、SBP和DBP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 P﹤0.05),而对照组比干预组升高更显著( P﹤0.05);在麻醉1 h和手术结束后,两组血MDA水平较麻醉前升高,血SOD活性下降(P﹤0.05),但与干预组相比较,对照组改变更显著(P﹤0.05);在麻醉1 h,两组血iNOS mRNA的表达水平较麻醉前明显升高( P﹤0.05),但对照组比干预组升高更明显( P﹤0.05)。结论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 改善了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的病人行吸入异氟烷或全凭静脉麻醉颅内血糖及乳酸的变化。方法:40例颅内钟瘤切除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异氟烷组(Ⅰ组)和丙泊酚组(Ⅱ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诱导用药相同,Ⅰ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Ⅱ组采用丙泊酚静脉维持。于诱导前、插管后、麻醉开始20min、麻醉开始60min采颈内静脉血测定血糖和乳酸浓度。结果:Ⅱ组各时点血糖、乳酸浓度均无显著变化,Ⅰ组血糖浓度在20min及60min明显升高(P<0.05),乳酸浓度在麻醉后60min显著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2-03至2014-11期间我院进行的脑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进行系统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一天(T1)血压和心率为[(125.43±19.32)mmHg、(78.98±10.94)次/分]、进入手术室后插气管时(T2)血压和心率为[(128.45±18.35)mmHg、(78.94±11.47)次/min]、手术结束时(T3)血压和心率为[(120.15±16.12)mmHg、(83.45±15.15)次/min]手术后的24 h(T4)血压和心率为[(120.35±17.90)mmHg,(72.25±12.63)次/min]和手术后72 h(T5)血压和心率为[(121.12±15.23)mmHg、(70.35±12.95)次/min],这几个时刻的心率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IL-6在手术前后的波动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含量变化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对照组较实验组更焦虑(P<0.05)。结论 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可以调节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与电离辐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线粒体在外界刺激(如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凋亡中起中心调控作用。各种死亡信号通过Bcl-2家族蛋白或直接诱导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s激活,最终引起细胞凋亡。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简要综述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及电离辐射在其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视觉注意范围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使用固定位置的位置性注意范围提示,研究注意范围的脑内时程的动态变化。方法:被试者为12名健康右利手青年人,视觉刺激序列为:背景-提示-靶刺激。提示物为一个圆,有3种大小,其圆心均在屏幕中点。要求被试在提示范围内寻找靶刺激并判断其朝向。同时记录反应时和128导脑电(EEG)数据。结果:随着注意范围的扩大,对同等位置靶刺激的反应时缩短;靶刺激诱发ERP的P1、N1不受提示范围大小的影响,而其后部P2波幅与注意范围显著相关,前部N2的波幅随注意范围的扩大而增大。结论:1)视觉注意诱发的P1、N1成分,主要与空间方位信息的加工相关;2)提示物诱发的P2、N2成分与注意范围相关,其机制与注意方位的增益机制类似;3)在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中,注意方位信息要早于注意范围信息被加工,支持这两者间串行加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周口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3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与对照组(21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予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前后CD3^+、CD4^+、CD8^+等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与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4.431,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10.323,P=0.000),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t'=7.129、6.220,P均=0.000);术后3、7 d,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研究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 d:t/t'=2.251、4.795,P=0.031、0.000;7d:t=2.353、3.100,P=0.023、0.003),而CD8^+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研究组患者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d:t=2.068,P=0.045;7 d:t=2.714,P=0.010);术后3、7 d,两组患者IL-6、CRP与TNF-α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研究组患者IL-6、CRP与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 d:t/t'=3.430、2.188、3.670,P=0.002、0.034、0.001;7 d:t/t'=2.529、2.971、2.127,P=0.016、0.006、0.041);术后2周,研究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361,P=0.002)。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应激反应与抗氧化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激反应与抗氧化酶杨唐斌(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100094)梅尚筠(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430070)1引言1962年Ritossa[1]首次发现果蝇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引起唾液腺多线染色体的膨突形式发生,并伴随特异的代谢活性,称为热休克应答,这一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对肺癌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入选75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分别为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组(A组)、丙泊酚和氯胺酮麻醉组(B组)、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组(C组)。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维持麻醉,肌松药均用阿曲库铵。比较分析3组应激反应的相关指标。结果 B组在切皮10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MAP)较其麻醉前和A组明显升高(P〈0.05),并且B组在切皮10 min后及拔管时的心率(HR)均较其麻醉前和A组明显升高(P〈0.05);而A组与C组在麻醉期间MAP、HR、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比较,A组T1、T2、T3各时点的Cor、AngⅡ、β-EP无明显升高(P〉0.05);而B组和C组T1、T3时间点的Cor、AngⅡ、β-EP明显升高(P〈0.05);3组IL-10在T3时间点均较T0明显升高(P〈0.05)。与B组和C组相比较,A组安静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RSS评分显著升高(P〈0.05)。在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安全有效,对肺癌手术的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激过程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控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机体在应激反应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激活起重要作用,人们认为在应激反应中,边缘系统调节下丘脑,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CRF刺激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释放ACTH,ACTH又使肾上腺皮质释放皮质醇,通过上述一系列变化调节机体的应激过程。  相似文献   

13.
表皮干细胞外源性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是皮肤发生、修复、改建的源泉并与上皮源肿瘤的产生、皮肤变应性疾病密切相关。ESCs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是ESCs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表皮干细胞的外源性调控因素包括:(1)细胞分泌的各种因子;(2)由膜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3)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等。笔者着重综述ESCs外源性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晚期的共同表现,即肺部受损后,随着炎性反应的进展,成纤维细胞反应性增生,产生大量胶原纤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并与其他细胞因子共同作用,进而形成肺纤维化。患者治愈率低、生存期短、病死率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按病因的不同,可将肺纤维化分为:(1)与职业暴露相关的肺纤维化,如矽肺;(2)与药物相关的肺纤维化;(3)与病毒感染相关的肺纤维化;(4)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肺纤维化;(5)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等。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生性、长度21~25个核苷酸的小非编码RNA,miRNA通过与其靶mRNA的3′-UTR碱基配对结合,降解靶mRNA或抑制其翻译[1],从而调控转录后基因表达而起到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等作用,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调节因子。有研究发现,miRNA在血浆及血清中稳定存在[2,3],且组织特异性较强。因此,靶向调节miRNA可成为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潜在策略,如发现miRNA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此,笔者就miRNA在不同类型肺纤维化之间的差异表达和共同表达,以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艾司洛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期间血压(BP)、心率(HR)及血儿茶酚胺浓度的影响.方法 32例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6)和艾司洛尔组(B组,n=16).B组于开始气腹前1min经外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3mg/kg,然后以50μg/(kg·min)速度持续输注,至麻醉结束拔除气管导管为止;A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前(T0)、诱导时(T1)、气腹前(T2)、气腹后10min(T3)、气腹后20min(T4)及拔除气管导管后10min(T5)的HR、平均动脉压(MAP),同时测定各时点血中儿茶酚胺类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T3、T4时的MAP、HR与T0、T1、T2相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T3、T4、T5时的儿茶酚胺浓度较T0、T1、T2时显著增加(P<0.01),而B组各时点的BP、HR、儿茶酚胺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能够抑制气腹引起的BP、HR及儿茶酚胺浓度改变等应激反应,起到稳定内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与电离辐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粒体在外界刺激(如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凋亡中起中心调控作用。各种死亡信号通过Bcl-2家族蛋白或直接诱导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s激活,最终引起细胞凋亡。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简要综述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及电离辐射在其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林华 《西南军医》2008,10(1):42-43
目的调查胃镜检查中的应激反应,探讨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对1280例胃镜检查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检查前、中的血压、脉搏和生理反应,观察应激反应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插管反应和耐受性、内镜医师的操作经验的关系。结果检查过程中血压、脉搏上升,明显高于检查前,MAP升高20%以上者占45.3%,Hr升高20%以上53.6%,发生恶心、呕吐、呻吟、流泪为76.5%、46.7%、33.1%、25.4%。女性、中年、插管反应敏感、耐受性差、医生操作经验少易发生应激反应。结论胃镜检查中,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生理反应。针对易发因素,除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操作外,进行心理干预、异丙酚麻醉,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20.
哺乳动物囊胚在植入前,需从透明带中孵化出来才具有侵入子宫内膜的能力。囊胚孵化失败将引起女性不孕。囊胚孵化是一个受多因素精确调控的复杂过程,目前已发现的参与囊胚孵化的调控分子和信号通路,包括蛋白酶、环氧合酶-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素A和Wnt信号通路等。该文综述了有关因素对囊胚孵化的调控机制以及目前常用的囊胚辅助孵化的方法,为进一步阐明囊胚的孵化机制,为临床上对由于囊胚孵化失败引起女性不孕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