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DM)及其相关因素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平均(67.8±6.2)岁,经cT检查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单纯DM组)38例,平均(67.3±5.8)岁,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损害组(DM并脑缺血组)34例,平均(68.3±6.7)岁,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简易智能量表(MMSE)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31例比较;分析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缺血性脑损害等因素对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结果MMSE评分单纯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并脑缺血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老年2型糖尿病各组P300的N2、P3潜伏期(Lat)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P3波幅(Amp)较对照组降低(P〈0.01);DM并脑缺血组N2、P3潜伏期较单纯DM组延长(P〈0.01),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P3潜伏期与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HB)及合并缺血性脑损害正相关,P3波幅与患者年龄、病程、GHB负相关,N2潜伏期与患者年龄、病程、合并缺血性脑损害正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认知功能损害,其中糖尿病病程、GHB及合并缺血性脑损害是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P300检测可作为老年糖尿病认知损害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评价丹蛭降糖胶囊(DZC)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2),治疗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蛭降糖胶囊,对照组则不用丹蛭降糖胶囊。用彩色多普勒B超仪分别检测基础状态下、反应性充血时(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VR)、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ID)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游离脂肪酸、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应用丹蛭降糖胶囊20周后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改善明显好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肱动脉舒张功能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可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早期应用可改善T2DM病情,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慢性乙肝血清HA的影响。方法:慢性乙肝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HA下降A/G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1),TBil和ALT也下降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发生,改善肝功能,HA是反映肝纤维化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与单纯2型DM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对66例2型DM患者,其中30例合并CHD,36例为单纯2型DM,进行24h HEV时域及频域分析,同时与年龄,性别相当的20例健康成年人HRV资料比较。结果:(1)2型DM患者各时域及频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组降低(P<0.05或P<0.01),但VLF和LF/HF增高(P<0.05或P<0.01),(2)与单纯2型DM患者比较,有CHD合并症的2型DM患者,HRV各参数也明显降低(P<0.05,P<0.01),但VLF和LF/HF增高(P<0.05),结论:2型DM患者存在着HRV异常,其异常程度与病变轻重成正比,合并CHD者异常更显著,提示2型DM患者的HRV分析有助于预测恶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黄遵仁 《海峡药学》2009,21(6):158-160
目的探讨干扰素-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指标和HBV-DNA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IFN-γ治疗9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9月后检测肝功能、HBV-DNA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HBV-DN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CⅣ和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干扰素、了在有效抑制HBV,降低肝功能的同时,能降低血浆HA、LN、PⅢP和CⅣ含量,进而达到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片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5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片治疗组(A组,26例),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B组,30例)为常规保肝对症治疗,疗程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TB、ALT、AST、Alb等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并加以比较。结果:银杏叶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也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银杏叶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银杏叶制剂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有良好保护作用,且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那格列奈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那格列奈组)27例和对照组(瑞格列奈组)25例,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肝、肾功能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较各自治疗前下降(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4.8%,对照组1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为轻度消化道症状,可自行缓解。两组均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那格列奈片降糖效果好,与瑞格列奈相当,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降糖药。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α1b联合苦参碱治疗肝炎肝纤维化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并肝纤维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CHB并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病例用干扰素α1b联合苦参碱治疗,对照组仅用干扰素α1b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病毒标志物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Ⅳ—C)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1%(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59%和34%(P〈0.05);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HA和L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CⅢⅣ-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苦参碱治疗CHB并肝纤维化患者有协同抗乙肝病毒、抗肝纤维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扶正祛邪法(温脾肾暖肝胃)方药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属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并常规应用西药降血糖,治疗组加用温脾肾暖肝胃方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治疗后两组FBG、P2HBG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P2HBG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FINS治疗后显著下降、ISI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扶正祛邪法(温脾肾暖肝胃)方药可以明显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显著改善T2DM患者的IR。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拉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3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才,给予西拉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血压,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批数变化。:治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批数均明显变化(P<0.01),结论:西拉普利降压,降糖效果明显,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可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压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铁代谢指标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的关系;乙型肝炎患者与丙型肝炎血清铁代谢指标有无差异。方法 入组135例乙肝患者和31例丙型肝炎患者,收集患者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并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结果 TRF、TIBC与年龄成负相关;SI、SF、TS分别与ALT、AST、TBIL有显著正相关,SF、TS与ALB成显著负相关;TRF、TIBC分别与ALT、AST、TBIL成负相关,与ALB成正相关(r=0.551,P<0.001)。丙型肝炎患者的SF高于乙型肝炎患者,TRF及TIBC低于乙型肝炎患者(P=0.003),SI及TS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铁代谢指标与肝脏炎症活动度有显著相关性; 慢性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铁超载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2.
兔胆总管部分结扎肝硬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过手术造成胆总管狭窄制备兔胆汁性肝硬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并部分结扎新西兰兔胆总管,结扎时分别与不同孔径的硬塑料管共同结扎或不用塑料管垫衬,结扎后将导管抽出,形成孔径分别为0、0.6 mm、1.0 mm和1.6 mm的狭窄胆总管.存活兔于结扎14周后处死,观察其胆道系统变化情况.结扎前及结扎术后根据兔存活情况于1、2、4、11周经耳中央动脉抽血1.5 mL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结果:兔胆总管部分结扎后有2种现象,一为肝内胆管形成球囊样扩张伴有胆石沉积,此类无明显肝纤维化表现;二为胆总管自狭窄以上呈不同程度扩张,有的呈现串珠样扩张,但无包裹性胆石沉积,此类肝纤维化程度较重.术后第1周,ALT、AST、TBIL、DBIL明显升高,第2周,ALT、AST、TP、ALB下降,TBIL、DBIL降至正常.结论:对新西兰兔进行胆总管部分结扎术可建立胆管阻塞型肝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77例肝病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5天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AST、ALT、ALB、TBIL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叶切除对患者肝功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藤茶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从藤茶提取的双氢杨梅树皮素(APS)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建立小鼠慢性肝损模型,并给予APS观察其对实验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含量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APS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活性,血清HA含量和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增高血清TP和ALB含量,同时可减轻实验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程度。结论:APS对CCL4所致实验性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林佳治疗糖尿病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服用水林佳70mg,3次/d;对照组41例,口服肝泰乐0.1g,3次/d,观察期为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肝转氮酶、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肝纤维化三项及超声影像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试验组ALT、AST、TC、TG及HA、LN、PC-Ⅲ均明显下降,肝脏影像学也有明显改善。对照组虽ALT、AST有所下降,但HA、LN,PC-Ⅲ和肝脏影像学无明显改善。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水林佳具有保肝、降血脂、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对糖尿病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 15 min 滞留率(ICGR15)评估肝储备功能的价值。 方法 肝病患者 185 例, 其中肝衰竭组 45 例、肝硬化组 90 例(Child A、B 及 C 分别为 16、26 及 48 例)、急性肝炎组 20 例、慢性肝炎组(轻、中度)30 例。 比较各组的 ICGR15 表达水平差异。 比较肝衰竭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1 个月时 ICGR15、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时间(PT)的变化。 急性肝炎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1 个月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TBIL 及 ICGR15 水平的变化。 结果 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 ICGR15(%)分别为 56.3±14.7、 28.9±9.6、 22.4±6.8、 13.7±2.3, 呈逐渐下降趋势(F=125.317, P< 0.05)。 其中 , 肝硬化组 Child A 、 B 及 C 级别组 ICGR15(%)水平分别为 17.3±5.4、25.7±7.5、34.5±7.3, 呈逐渐升高趋势(P< 0.05)。 治疗后1个月时, 肝衰竭组 TBIL、 PT 及 ICGR15 均低于治疗前, 急性肝炎组 ALT、AST、TBIL 及 ICGR15 均低于治疗前(P< 0.05)。 结论 ICGR15 可以反映肝功能储备情况, 且不受 ALB、鲜血浆应用的影响, 弥补了 ALB、PT 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滴丸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ip二甲基亚硝胺4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结束后,ig丹参滴丸175、350、700 mg/kg,设扶正化瘀胶囊为阳性对照组(1 500 mg/kg),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1 h剖杀动物,测定血清生化(ALT、AST活性及TP、ALB、TBIL含量)、血清胶原(HA、LN、Ⅲ型前胶原、IV型胶原)水平、肝组织中蛋白、Hyp的含量。取肝组织固定,进行HE、Masson染色,镜下观察肝细胞组织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丹参滴丸能够显著增加血清中TP和ALB水平,降低ALT、AST活性和TBIL水平;能显著降低LN、Ⅳ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HA含量,对Ⅲ型前胶原含量有一定的降低趋势;肝匀浆检测显示能显著增加肝组织中蛋白含量,对Hyp含量有一定的降低趋势;肝组织病理学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丹参滴丸能够改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能显著抑制胶原增生、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结论丹参滴丸能显著改善大鼠的肝功能、减少肝组织纤维的增生、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连续饲以高脂饲料(基础饲料加10%猪油、2%胆固醇、0.5%胆酸钠、5%蛋黄)1个月的方法建立高脂性大鼠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安络化纤丸治疗4周,观察一般情况及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测定肝匀浆TG、丙二醛(MDA)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对大鼠肝脏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安络化纤丸可明显降低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血清ALT、AST、TC和TG水平,降低肝组织TG含量,提高肝组织SOD活性,并降低肝组织MDA水平。安络化纤丸可显著改善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害。结论安络化纤丸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测定32例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和30例2型糖尿病不伴发脂肪肝病例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谱及肝功能,计算体重指数(BM 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与不伴发脂肪肝者相比,体重指数(BM I),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r-GT),空腹胰岛素(FINS)均升高(<0.05,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则降低(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比不伴发脂肪肝者存在明显的体重指数增高、脂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胆石六号颗粒对高脂血症小鼠调脂保肝的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K)、模型组(M)、给药组(胆石六号颗粒,D)和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Y),每组15只,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肝脏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可引起小鼠腹部脂肪堆积,使肝脏明显发生脂肪变性;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转氨酶、TC、TG、LDL-C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胆石六号颗粒能明显降低小鼠肝指数,降低血清TC、TG、LDL-C、AST、ALT及肝脏MDA(P<0.01)水平,提高血清HDL-C含量及肝脏SOD活力(P<0.01),明显改善肝脏组织中脂肪浸润;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胆石六号颗粒组小鼠肝指数,血清TC、TG、LDL-C、AST、ALT、HDL-C,以及肝脏MDA和SOD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胆石六号颗粒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调脂保肝作用,有可能作为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