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广州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涂不阴转的原因,为提高化疗效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项目实施初期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231例,根据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结果分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回顾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之间就诊延误、病灶范围≥2个肺野、肺部含有空洞、合并有糖尿病、痰涂片≥2+等变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不阴转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是就诊延误、肺部含有空洞、合并有糖尿病等。结论 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对肺部含有空洞的病人的治疗、特别是重视合并有糖尿病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1-2012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2个月末痰涂片检查的阴转情况,探讨当前影响复治涂阳肺结核阴转的相关因素及对转归的影响。 方法 对广州市胸科医院第二门诊辖区内登记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31例化疗后2个月末的痰进行2次抗酸染色和镜检,痰培养阳性的标本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进行耐药性测定。同时分析可能对痰阴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结果 131例患者中化疗后2个月末未查痰涂片者13例,查后发现阴转者91例,未阴转者27例;后者3个月末阴转者15例,4个月末阴转者6例,5个月末阴转者6例。通过研究5个大变量因素,发现造成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个月末痰未能阴转的主要原因在于是否多耐药[阴转患者5.3%(3/57),未阴转患者10.0%(2/20);χ2=4.457,P<0.05]或者耐多药[阴转患者28.1%(16/57),未阴转患者70.0%(14/20);χ2=5.456,P<0.05]、是否合并糖尿病[阴转患者12.1%(11/91),未阴转患者25.9%(7/27);χ2=3.973,P<0.05]。 结论 耐药或合并糖尿病是影响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涂阳肺结核患者化疗2个月末痰涂片痰菌阴转率是结核病控制中评定疗效的主要指标,它反映痰菌阴转速度,为化疗管理和预测化疗结果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我区开展项目9年(1996年11月20日—2005年11月20日)来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治疗2个月末痰菌不阴转的原因。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852例,既往无结核病治疗史,其中男性1076例,女性776例,年龄12~88岁平均年龄50.2岁。临床分型:继发性肺结核1801例,血行播散性51例。剔除不适宜短程督导化疗方案的继发性肺结核病例32例(其中合并活动性肝病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肾功能不全2例,精神疾患3例,其他5例。)2.方法:1820个病例均执行项目化疗方案:2H3R3E3Z3/4H3R3,实施DOTS。若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仍阳性,则延长1个月的强化期,继续期不变。根据2月末痰涂片结果分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一、一般情况1.阴转组:1365例,男905例(66.3%),女460例(33.7%),年龄12~68岁,平均38.6岁。继发性肺结核1319例(96.6%),血行播散性肺...  相似文献   

4.
涂阳肺结核患者化疗2个月末痰涂片痰菌阴转率是结核病控制中评定疗效的主要指标,它反映痰菌阴转速度,为化疗管理和预测化疗结果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我区开展项目9年(1996年11月20日—2005年11月20日)来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治疗2个月末痰菌不阴转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993-2001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期间涟源市卫生防疫站4 747份肺结核病历资料,对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疾病治疗之初有咯血症状(χ2=10.20,P=0.01)及临床症状超过3种、合并其他结核、就诊延误、既往用药、空洞、非全程督导管理方式、治疗2个月末痰菌阳性、初治涂阳病人不含链霉素治疗方案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之初痰菌阳性及乏力症状为促进患者治愈的有利因素;治疗初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如发热、肺部空洞的存在非全程督导为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不利因素.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少患者的就诊延误现象,提高对结核病患者的全程督导率,提高患者正确服药依从性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和同期肺结核患者6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前者较后者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高、空洞形成多、治疗后痰菌阴转速度慢、肺部病灶吸收慢、空洞闭合少、抗痨疗程长。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适当延长疗程,积极控制血糖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影响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痰菌阴转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痰菌阴转因素,探讨提高病人痰菌转阴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从患者初诊痰菌菌量、病变累及范围、空洞存在情况、有否合并糖尿病、强化期服药次数、痰菌复查时间以及耐药情况等方面,统计分析其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末痰菌阴转情况的影响。结果 当病人初诊痰菌菌量为3次涂阳、2次涂阳、1次涂阳和涂阴培阳组时,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66.7%、81.2%、92.5%和95.7%,3次涂阳组中当标本含菌量在4+、3+、2+、1+时,其痰菌转阴率分别只有51.0%、60.5%、66.2%和81.2%。单一耐药病例强化期痰菌转阴率为87.2%。耐2、3、4药病例的强化期痰菌转阴率分别为82.8%、74.3%和70.6%。耐多药病例强化期痰菌转阴率为73.3%。当病灶范围分布在16个肺野时,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3.6%、88.7%、77.9%、65.1%、62.4%和68.0%。无空洞病例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可达87.6%,单空洞病例的痰菌转阴率也能达77.4%,而多空洞病例的痰菌转阴率则只有47.6%。单纯肺结核病患者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为83.3%,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则只是63.5%。对上述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初诊痰菌菌量、病变累及范围、有否合并糖尿病及耐药种数等4个因素变量的组间(阴转组与非阴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强化期末痰菌阴转的独立因素。结论 患者细菌载荷量、病变累及范围、耐药种数及有否合并糖尿病等均为影响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末痰菌阴转的重要因素。而落实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制度,提高病人配合治疗、查痰的依从性,正确确定强化期查痰时间也是提高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痰菌阴转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苏省徐州市两县(丰县、沛县)和新疆乌鲁木齐市涂阳肺结核患者诊治过程中是否完成全程痰涂片检查和治疗转归,分析人口学、社会学和疾病临床进展对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徐州市丰县、沛县和乌鲁木齐市2014—2016年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治疗过程信息和治疗结局。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以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共有57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纳入分析,平均年龄(46±20.8)岁,男性420例(73.2%),其中徐州市两县患者265例(46.2%),乌鲁木齐市患者309例(53.8%)。结果 57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8.2%(506/574),包括391例治愈和115例完成治疗。徐州市丰县、沛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乌鲁木齐市(徐州丰县、沛县:92.8%,246/265,乌鲁木齐:84.1%,260/309,χ 2=10.310,P=0.001)。治疗随访期间,有48例(8.4%,48/574)涂阳肺结核患者未完成全程痰涂片检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χ 2=4.342,P=0.037)、外地户籍(χ 2=5.646,P=0.017)及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未阴转(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00)的涂阳患者中,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本地户籍及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未阴转(OR=6.892,95%CI=3.218~14.762,P=0.000)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不成功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OR=0.329,95%CI=0.121~0.898,P=0.030)和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患者。 结论 徐州市丰县、沛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于乌鲁木齐市;男性和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未阴转将增加不良结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未阴转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1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予标准治疗方案抗痨同时降糖治疗,治疗前登记患者糖尿病病程、痰涂片检测结核菌、X线胸片或CT、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强化治疗期末复查痰菌、空腹血糖、治疗前后血糖差值。以强化期末痰菌阴转状态为应变量,年龄、性别、糖尿病的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抗结核治疗前血糖值、治疗后血糖值及前后检测的差值、血清白蛋白值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经强化期治疗,痰涂阴转119例(62%),未阴转73例(3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抗结核治疗前空腹血糖、强化期末空腹血糖、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值、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痰菌阴转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抗结核治疗前空腹血糖是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是保护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阴转率受患者治疗前的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糖尿病控制水平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对于老年糖尿病人群应重视血糖控制,注意合并肺结核,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初治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的痰菌阴转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合并TBTB患者共205例,统一予以23HRZE/93HRZE/910HR治疗,同时根据患者TBTB的不同分型等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痰菌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阴转情况,及采用logistic向后逐步删除法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阴转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59.0%(121/205);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0.2%(185/2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13,P=0.061,95%CI=0.99210HR治疗,同时根据患者TBTB的不同分型等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痰菌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阴转情况,及采用logistic向后逐步删除法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阴转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59.0%(121/205);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0.2%(185/2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13,P=0.061,95%CI=0.9921.035)、病灶范围(OR=2.012,P=0.022,95%CI=0.9481.035)、病灶范围(OR=2.012,P=0.022,95%CI=0.9484.273)、空洞数量(OR=1.655,P=0.031,95%CI=1.1164.273)、空洞数量(OR=1.655,P=0.031,95%CI=1.1162.453)和耐药程度(OR=1.298,P=0.047,95%CI=0.79622.453)和耐药程度(OR=1.298,P=0.047,95%CI=0.79622.117);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是耐药程度(OR=1.452,P=0.022,95%CI=0.8182.117);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是耐药程度(OR=1.452,P=0.022,95%CI=0.8182.575)和2个月末检查痰菌阳性(OR=18 241.990,P=0.008,95%CI=0.0002.575)和2个月末检查痰菌阳性(OR=18 241.990,P=0.008,95%CI=0.0006.4×108)。结论初治肺结核并TBTB 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偏低,需加强治疗管理,提高依从性。年龄、病灶范围、空洞数量和耐药程度是第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耐药程度和2个月末痰菌阳性是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 2次痰涂片与 3次痰涂片法考核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结果的差异。方法 对 1047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 6月的治疗期间每月用 2次痰涂片和 3次痰涂片法查痰 1次。对治愈患者中的 998例进行了 2年的随访查痰。结果 在 6月治疗期间,治疗后 4~6月末的痰菌阴转率 2次痰涂片法和 3次痰涂片法几乎一致,差别较大的是在治疗头 1~2月,其痰菌阴转率分别相差 4.4%和 3.1%。 2月末 2次痰涂片法痰菌阴转,或未阴转但延长了 1月的强化期治疗者,与 2月末 2次痰涂片法痰菌阴转而 3次痰涂片法痰菌仍然阳性,但又未延长强化期治疗者的 2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是 2.4%和 9.4%,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意义。结论 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 1月末和 2月末的随访查痰应以 3次痰涂片法为好。  相似文献   

12.
We studied 4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ll were positive for acid-fast bacilli (AFB) in the sputum. Their mean age was 30 yrs (range 10-50 yrs) and the duration of illness was 26.3 +/- 2.3 months. Radiologically minimal, moderately advanced and far advanced lesions were present in 7 (17.5%), 9 (22.5%) and 23 (57.5%) patients respectively. One patient with endobronchial lesion had no radiological evide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linically, 14 patients (35%) had one or the other features of adrenocortical insufficiency. Postural hypotension was the commonest feature and was present in 11 patients (27.5%), followed by nausea and vomiting (20%), loss of axillary hair and libido (10%), skin and mucosal pigmentation in 7.5% of the cases. ACTH stimulation revealed incomplete adrenocortical insufficiency (partially responsive adrenal) in 5 patients (12.5%) and complete adrenocortical insufficiency (non-responsive adrenal) in 2 patients (5%). Patients with features of adrenal insufficiency had significantly longer duration of illness (p < 0.001) but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with extent or type of lesion.  相似文献   

13.
新发涂阳肺结核病诊断延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诊断延迟的原因。方法 查阅6县 (市)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病历,分析其延迟诊断的原因。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诊断延迟病人108例,就诊、确诊、发现延迟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6周、6.4周、8.7周。延迟病人首次就诊以咳嗽、咳痰、乏力为主,分别为88.9%、78.7%、37.0%。在就诊延迟者中对初始症状不重视和经济困难导致就诊延迟的分别为58.7%和34.8%。在确诊方式上,仅有10.2%的病人有痰涂片检查结果,其他均仅为X线为确诊依据。结论 病人自我保护意识较淡薄是造成就诊延迟的主要因素,而病人首次就诊症状不典型,医生重X线轻痰检的诊断方式是导致确诊延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痰涂片阳性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痰涂片阳性检出情况。方法确认的家庭密切接触者36423人,每人提供3份痰标本(夜间痰、晨痰和即时痰),进行痰涂片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涂阳检出率为1.0%;病人排菌量与家庭密切接触者涂阳检出率呈正相关关系;家庭密切接触者≤15岁年龄组和≥55岁以上年龄组的涂阳检出率要高于其他各组,分别为1.5%和2.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涂阳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筛查,有助于提高涂阳病人的发现率。特别对排菌量在2+以上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以及家庭密切接僦者≤15年龄组和≥55岁年龄组的痰涂片筛查.可发现理多涂阳病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痰涂片阳性检出情况。方法确认的家庭密切接触者36423人,每人提供3份痰标本(夜间痰、晨痰和即时痰),进行痰涂片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涂阳检出率为1.0%;病人排菌量与家庭密切接触者涂阳检出率呈正相关关系;家庭密切接触者≤15岁年龄组和≥55岁以上年龄组的涂阳检出率要高于其他各组,分别为1.5%和2.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涂阳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筛查,有助于提高涂阳病人的发现率。特别对排菌量在2+以上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以及家庭密切接触者≤15年龄组和≥55岁年龄组的痰涂片筛查,可发现更多涂阳病人。  相似文献   

17.
223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  罗萍  洪峰  李波  韩昱 《中国防痨杂志》2010,32(7):23-379
目的了解北京市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现状及效果。方法选择2006—2007年北京市户籍复治涂阳患者,依其年龄、初治地点及就诊机构、初治管理方式、复治疗前药敏试验及合并症、并发病等,对使用2HRZE(S)/6HRE标准复治化疗方案(简称"标化方案")的疗效及非标准复治化疗方案(简称"非标化方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23例,以中老年居多,占65.5%。治疗前54例进行药敏试验,耐药25例,耐药率46.3%(25/54),耐多药率13.0%(7/54)。使用标化复治方案170例,占76.2%,平均治愈率为75.9%。初治失败者治愈率为50%。使用非标化方案53例,占23.8%,原因为耐药、药物不良反应、伴有合并症、并发病等。结论为进一步提高复治病例的治愈率,在标化复治方案的基础上,对初治失败者复治前应作一、二线抗结核药品的药物敏感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及个体状况。对不宜采用标化方案者可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指标在初治涂阳肺结核(SPPTB)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34例初治SPPTB患者治疗2月前后和3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压积(PCT)5项血小板相关指标。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痰涂片结果的关联性。结果初治SPPTB患者PLT、PCT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均P=0.00),MPV、PDW、P-LCR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0);2月末痰涂片转阴组和2月末痰涂片未转阴组5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月末痰涂片转阴组治疗后PLT和PCT均显著降低(均P=0.00),MPV、PDW和P-L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月末痰涂片末转阴组治疗后5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治SPPTB患者初次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级别与PLT、MPV、PDW、P-LCR、PCT 5项指标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PLT和PCT可作为初治SPPTB患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