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研究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8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70例次。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结论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掌握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研究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8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70例次。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结论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掌握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大黄煎剂配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煎剂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在综合治疗及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煎剂灌肠,对照组加用乳果糖灌肠。结果:治疗组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及清除内毒素症,提高重型肝炎抢救成功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在降低血氨方面也有较好作用。结论:中医药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重型肝炎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目前人工肝支持治疗成为治疗重型肝炎的重要的手段,它可以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清除体内毒素,改善机体内环境,有利于肝细胞再生、肝功能的恢复为患者的内科综合治疗及康复奠定了基础.人工肝支持系统是由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胆红素吸附等组成,是目前肝病治疗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我院从2001年1月运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将10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46例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2周后的各项生化指标,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1个月内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指标好转,预防感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顿挫病势,提高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间型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疗法、内科综合治疗及中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5例。结果症状明显改善,血胆红素显著降低(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改善(P<0.01),血内毒素降低(P<0.05),好转出院34例(75.6%)。结论中间型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的治疗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及人工肝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30例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2周后的各项生化指标,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1个月内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指标好转,预防感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可提高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江志华 《河南中医》2011,31(1):37-38
目的:观察退黄合荆内服、灌肠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内科综合保肝及对症支持加单重血浆置换术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退黄合剂口服、灌肠治疗,疗程均为28d。结果:治疗纽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患者脘腹胀满、乏力、口苦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降低患者胆红素及内毒素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退黄合剂内服、灌肠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可提高人工肝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收治的重型肝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术,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2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中医证型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方法 对26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且所有病例均行肝穿刺检查,从而确定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探讨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1)肝组织炎症:肝郁脾虚型主要为G1、G2;湿热中阻型主要为G2;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主要为G3;瘀血阻络型主要为G4。(2)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肝郁脾虚型和湿热中阻型主要为S1和S2;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主要为S3;瘀血阻络型主要为S3和S4。(3)肝组织病理程度:瘀血证以G3~G4、S3~S4为主,非瘀血证以G1~G2、S1~S2为主。结论 慢性乙肝的肝组织病理改变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瘀血证、非瘀血证与肝组织病理关系最为密切。随着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加重,中医证型由实至虚,由气及血,瘀血阻络是其最终的病理转归。治疗中要注重活血化瘀,并结合三期分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脐火疗法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3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为常规内科对症支持基础上应用单重血浆置换术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脐火疗法,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患者脘腹胀满、乏力、口苦、畏寒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治疗组疗前总胆红素为(435.4±182.2)μg.L-1,治疗后降为(65.7±22.0)μg.L-1,对照组疗前总胆红素为(422.7±178.5)μg.L-1,治疗后降为(98.7±36.1)μg.L-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脐火疗法可明显提高人工肝治疗效果,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法配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观察,6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应用赛若金500万U隔日1次肌注,治疗组在赛若金基础上服用滋补肝肾方,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在改善肝功能方面两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改善症状及HBV-DNA转阴有较好效果(P〈0.05)。结论:滋补肝肾法可明显改善乙肝病人症状,并能够增强干扰素治疗效果,促使HBV-DNA转阴。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隆桂  熊焰 《中医药导报》2007,13(8):98-99,119
通过总结提炼近年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文献,阐释了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流程及西医主要治疗方案;单味中药、专方专药及中成药对本病的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156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自愿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行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80例在此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使用中药基本方加减。随访3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腹围、体重、尿量及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和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腹围、体重、24h尿量、AST、A、G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证患者的情绪变化,观察疏肝解郁法治疗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疏肝理脾片、护肝片连续治疗12周。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经症状自评量表评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抑郁、焦虑、敌对性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的情绪障碍,疏肝解郁法能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情绪障碍尤其是抑郁、焦虑、敌对性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茵陈蒿汤加味方配合西医方法治疗辨证为肝胆湿热型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其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辨证为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病毒(给予阿德福韦酯)及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茵陈蒿汤加味方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降低TBIL、ALT、AST、血清HBV-DNA滴度下降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水平的升高,CD4/CD8水平恢复正常值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为肝胆湿热型的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提高疗效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最常应用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结合临证体会,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抗病毒与调整免疫疗法相结合,扶正祛邪兼施;(2)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改善机体内外环境;(3)不失治疗时机及时因势利导,正复则可胜邪;(4)抗肝组织损伤,改善肝细胞功能。临床充分发挥二者优势,联合用药,综合治疗,定会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乙型肝炎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增加中医情志护理,在入院时和干预后20 d对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并发症、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评价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干预后20d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满意度和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35-1038
目的:观察补肾养肝祛邪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纯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养肝祛邪方颗粒剂,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在减轻中西医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提高HBe Ag转阴率及HBe Ab阳转率、降低HBV-DNA水平、降低肝脏弹性检测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1.4%,对照组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肝祛邪方协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能显著保护患者肝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