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据美国ECA流行病学调查,抑郁症已经成为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在全球普通疾病前10位调查中,就有抑郁症,而其10%~15%的高自杀率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现将中医对抑郁症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现状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溶、焦虑、激越不安、绝望无助、丧失快乐体验、自我价值下降、失眠、头晕、疲劳无力等。以其心境抑郁、精神不振,或焦虑不安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当属中医的“郁症”范畴。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及长期临床实践总结,体质虚弱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内在基础,而在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及情志刺激的共同作用下而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咳嗽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同时也属于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能有效排出呼吸道内的异物及分泌物。中医认为,咳嗽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指外感六淫之邪,即风、寒、暑、湿、燥和火6种致病因素由人之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失于宣肃而致咳嗽。若脏腑功能失于调节,即其他脏腑病变涉及肺或肺脏自身病变使肺主气功能失常,以致宣肃失常而发生的咳嗽,被称为内伤咳嗽。外感咳嗽起病急且病程短,以邪实为主,主要临床表现除了咳嗽和咳痰,可兼见外感症状,对该病可行血常规和胸片等检查,以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慢性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的范畴,传统中医认为其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外感风湿热邪或饮食生活失调等有关,病因复杂,治疗有难度且易复发.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有关本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报道,从新学术观点、辨证分型、专方专治、中西结合治疗、针灸治疗、自血疗法、穴位注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帮助提高临床研究及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亚急性甲状腺炎归属于中医的“外感热病”“瘿病”“瘿痛”等范畴。传统观点认为本病多因肝郁胃热,外感风温、风热,积热上壅,挟湿痰蕴结,以致气血凝滞而成。对于本病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也不尽相同。但究其病机,本病是风热毒邪侵袭,肝经郁热,痰血瘀阻于颈前而发病。然其病理变化复杂,累及脏腑多,病变脏腑涉及肝、肺、胃、心、脾、肾等各个脏腑,人体内环境和甲状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靥本相应”。本文从病机、临床表现、治则方药出发,探讨“靥本相应”理论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脑神与多脏腑之间的功能失调,精神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西药在治疗抑郁症时,存在着疗程长、副作用大、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本文运用祖国医学基本理论,探讨抑郁症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抑郁症中,以脏腑论治为中心,是辨证论治抑郁症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外感高热是中医急症常见病之一。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高热惊厥,甚至摔死。我院于1995-1998年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外感高热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I!陆床资料1.l一般资料129例均为住院治疗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15岁以下者38例,!5~30岁10例,30-15岁周例,45岁以上门倒;对照组分别为门例,10例,13例,45岁以上8例.病程最短的卜12d,平均5.4d.两组治疗前均作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胸片等有关检查.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外感高热症急症诊疗规…  相似文献   

8.
药理学抑郁病的原因仍未阐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可能是边缘系统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 HT)功能缺乏所致。内源性抑郁症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的传递异常有关,而反应性抑郁症与5HT传递异常有关,很多抗抑新郁药主要作用于5HT传递,然而,抑郁症可能也与胆碱活性增强及细胞间钠浓缩增加有关。据证实,抗抑郁新药如洛非帕明(lofepramine)、fluvoxamine和氟西丁(f1uoxetine)过量时也较安全。总之,它们副作用比老药少,药效快。  相似文献   

9.
捏脊疗法是中医推拿疗法之一.常用于小儿一些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尚未在内科领域中广泛应用.近年来,我们将此法用到某些内科病的治疗与护理中,在治疗不森中,发现具有疗效短、疗效显著与无复发、无痛苦、费用低、医患易配合及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故此,我院现已用此法代替其他疗法对不寐进行治疗.!对“不寐”的辨证施治1.l对“不寐”的辩证“不寐”,由于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肝、胆、脾、9、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引起阳阴失交、阳不久明而成.中医临床将“不寐”分为实证、虚证与虚实证.1.1.l…  相似文献   

10.
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质代谢失常,血浆内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症,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祖国传统医学无此病名,也无类似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痰证”、“虚损”、“胸痹”、“眩晕”等范畴。本病发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和人体阴阳消长失衡而产生湿浊、瘀浊有关。  相似文献   

11.
郭志鹏 《贵州医药》2016,(5):552-553
偏头痛是一类发作性的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以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将常见疾病按健康寿命损失年进行排列,偏头痛位列前20位,并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1]。目前西医范畴中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本病与遗传、内分泌和精神因素有关。而本病头痛多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于复发,属中医“头痛”、“脑风”、“头风”范畴[2],中医治疗多从脏腑、气血、虚实等方面入手,但大多与血相关,今从病因病机开始,浅谈偏头痛的血分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医药》2005,12(3):69-70
考中医书籍无“肝炎”的名称,西医谓本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而传染。常见的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黄疸型肝炎与中医认为由湿热所引起的天行黄疸相似,无黄疸型肝炎与中医认为由肝热郁滞所引起的胁痛、痞块、肝郁气滞等病相符。病因有内伤和外感不同,内伤多因脾胃素虚,加之饮食不慎或嗜好饮酒或多食油腻之物,以致湿郁热蒸,脾失健运,肝失疏泄,兼感时邪而发病。如迁延不愈,肝脾两伤,气滞血瘀,酿成慢性。外感则多由感受湿热毒邪所致。  相似文献   

13.
张立秋 《黑龙江医药》2000,13(2):109-110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北背痛彻心。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肌炎等病,小儿心肌炎中一部分患儿诊断胸痹,是按病位结合病性及主症而确立的中医诊断,如“心悸”“虚劳”等。近年来胸痹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到目前为止,中医尚无病毒性心肌炎这一病名,但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相类似,其病因为感受风热邪毒,内损于心所致,主要病机始则为外感风热邪毒从口鼻而入,蕴郁于肺胃症见发热、恶寒、咳嗽、汗出不畅,大便稀薄等,继则邪毒由表入里,留而不去,内舍于心导致心脉痹阻,心血运行不畅,或热毒之邪郁而化热,灼伤营阴,以致心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6,(11):864-86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带状疱疹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52例,根据证型的不同给予个性化辨证施护及健康宣教方案。结果:52例患者经观察、治疗、护理7~14 d,全部结痂,疼痛完全消失,均痊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发病机制多为肝胆火盛、外感风热毒邪所致,由于正虚体弱、七情内伤、五脏化火等因素导致肝经火盛,湿热内郁,气滞血瘀之症而成。根据不同证型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配合饮食调护和情志护理,可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及转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人们学习、生活的压力逐渐加重。一些性格内向、内心脆弱的人常常因为某种心理社会因素,如夫妻争吵、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而诱发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并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这便是我们并不陌生的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中医称之为郁证。元代名医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指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2003年6月至2004年10采用自拟退热清解汤治疗外感高热83例,疗效满意,并与42例采用双黄连口服液者作对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5例均为外感高热患者,分级属于轻型、中型,均有外感诱因,诊断和分级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相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中的肺炎、气管炎和上感,均属于祖国医学外感证的范畴,其发病都与感受外邪有关。小儿外感证,实证热证居多,治宜辛凉宣散解肌退热,病虽重,但易治愈。小儿外感虚证,目前临床并不少见,常缠绵难愈,愈后易复发。笔者自1995年以来对小儿外感虚证采用了扶正祛邪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Migraine,M),是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抗偏头痛药物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但偏头痛的发病机理仍无统一理论,临床治疗方法各异。本文拟介绍一些偏头痛的中、西药物治疗方法,侧重阐述临床用药特点。1中草药治疗M属中医们头风范畴。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头,故外感时邪,脏腑内伤,以致经络气血阻塞不通,头部清阳之气失于舒展而发生头痛。外感头痛多为实证,治法以祛邪为主;内伤头痛多为虚证,以补虚为主;痰浊、瘀血头痛多虚中挟实,标实本虚,治疗应注意标本缓急。1…  相似文献   

19.
邵义泽 《福建医药杂志》2002,24(3):120-121,144
中风病自古以来被称为四大症之首。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 ,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在老年致死、致残率中已占第一位。现将近年来研究情况概述如下。1 病因病机邓铁涛认为脑血管意外的病因病机以内因为主 ,内虚为本 ,加上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 ,以致肝风、肝火内动 ,或痰湿、瘀血内阻 ,或因虚阳浮越而发病 [1 ]。陈可冀认为中风急症与“气血逆乱 ,血随气上”有极大关系。气血失和 ,则百病由生 ,多种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可贯穿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 ,从而出现“血瘀”的共同征象 ,一般都伴有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性异常 [2 ]。…  相似文献   

20.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褥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道友  吴玲玲 《中国医药》2010,5(5):457-45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中药/音乐/心理治疗)治疗对于产褥期抑郁症的疗效,探讨产褥期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对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定并诊断的72例产褥期抑郁症患者,按入选先后随机分为西药组与中医综合治疗组(简称中综组),给予西药帕罗西汀(赛乐特)及中医综合治疗(中药柴胡疏肝散颗粒剂/认知心理治疗/音乐治疗),每组36例。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量表分值减低情况。并使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接受4周的治疗后,两组之间减分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的比较均有减少,中综组分值分别为(16.62±2.26,13.44±1.96,11.00±2.07,8.69±2.03);西药组分值分别为(16.39±2.42,13.17±2.44,10.75±1.90,7.92±2.16),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西药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共11例,明显多于中综组的2例(X^2=7.604,P〈0.01)。结论在产褥期抑郁症中,中医综合治疗的疗效与帕罗西汀的疗效相当,并且药物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于产褥期抑郁症的治疗中可考虑使用中医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