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痰瘀论治妇科疾病之机理及其证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症等四种疾病 ,从痰瘀并治的立论 ,依据“痰瘀同源”的相关病机 ,揭示了这些疾病痰瘀并见时的现代医学病理变化规律 ,从而提出了痰瘀并治、异病同治的有效方药及其有关注意事项 ,并调强了痰瘀并治时加入温阳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痰瘀同治法应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瘀同治法是为痰瘀同病而设的主要治疗方法。痰瘀同病是指同一病症中痰浊与瘀血共同为病,被广泛用于阐明胸痹、中风、黄疸、积聚、癫痫等疑难重症某些阶段的病机,并为治疗这些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痰瘀均为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并且痰可致瘀,瘀亦可致痰。痰瘀均为津液所化,阴性凝滞,互相影响,胶结难化,故痰瘀必须同治,即治痰必治瘀,瘀去则痰易化,治瘀必治痰,痰化则瘀易除,痰瘀同治则二者均易清除,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3.
基于气血津液辨证理论,关国华教授认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主要致病因素有三:气、痰、瘀。三大致病因素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各有不同:气为始动因素,在疾病早期表现为肝气郁、脾气虚;痰邪在疾病中期主要体现为痰浊阻滞、痰热内蕴;瘀邪在疾病晚期体现为目络瘀阻、痰瘀互结。本病总体病机为邪实闭阻目窍,玄府不利,使津液溢于脉外,导致水液积聚,治疗上以“治水先利窍”为原则,将利水之效寓于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清热化痰、祛瘀通脉之法中;同时,关教授还提出早期治气、中期治痰、后期治瘀的分期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4.
秦琬玲临证30余载,擅长辨治心系疾病,尤善于从痰瘀论治胸痹心痛病。秦琬玲认为对于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病的治疗,化痰活血为其重要治法,强调痰瘀并治,同时重视疏理气机。本文从痰瘀的病因病机、治疗思路、治法方药及验案举隅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试论痰浊瘀血与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痰瘀同病的理论源流进行了概述,并深入揭示了痰瘀同因、痰瘀同源、痰瘀互生等痰瘀相关学说的内容及机制,认为:痰瘀互结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发病机理,痰瘀同治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刘东汉教授、主任医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刘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咳、痰、喘、肿、瘀"几个方面。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重,并可兼见气滞、水饮错杂为患。故从其病理因素痰、瘀、饮论治为首要。治痰不忘活血化饮,治瘀不忘祛痰利水,治饮不忘化痰活血,治痰、治瘀、治饮三者兼顾,有所侧重;缓解期当补虚扶正为主,分清脏腑虚损之病位,补肺、健脾、温肾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7.
痰瘀内阻是男科病的常见证型,治疗以痰瘀同治为法,该法用于常见男科疾病诸如阳痿、遗精、精液不液化、功能性不射精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此外,从痰瘀辨治男科疾病要重视舌诊、脉诊、腹诊等手段,以利于对痰瘀病机的把握,提高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王林现 《江西中医药》2007,38(10):19-20
从瘀血、痰浊之形成、来源、致病特点来探讨二者之关系.认为痰浊、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病情、引起新的病证的致病因素.在形成过程中不仅有着共同来源,而且互为因果,在致病时相互为用,致病特点相似."怪病多痰""怪病从瘀"之说,提示疑难病证都与痰浊、瘀血相关,尤其是痰瘀同病,痰瘀交阻致使病证更加复杂怪异、多变,诊治困难.故在诊断疑难病证时要见痰勿忘瘀,见瘀勿忘痰,治疗时要痰瘀并治.  相似文献   

9.
从痰瘀角度探讨心脑疾病的防治。痰瘀与心脑疾病的发生发展、复发难愈密切相关,从痰瘀角度探讨心脑病之“治未病”,是其较佳切入点和突破点,且有其独特优势和特色,也为心脑病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病后防复拓宽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痰瘀互结论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祖国医学方面探讨了痰、瘀致冠心病的机理,并且根据痰、瘀各自的病理特点和共同的致病脏腑,阐明了痰、瘀常常互相影响、胶结为病,为临床上痰瘀同治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分型、治疗的总结,明确了痰瘀同治就是要治瘀又要治痰,两者兼顾而不能偏废某一个方面,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1.
痰瘀同治与温阳利水并治心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痰与瘀的生成,痰瘀同病。心阳虚、心气虚是心衰的根本病机。表达心衰与血瘀、心衰与痰浊、心衰与水泛的相关性,提出痰癖同治与温阳利水井治心衰,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闫咏梅教授认为,痰瘀互结为中风发病之关键,贯穿疾病始终,痰邪雍盛则气机升降失职,瘀血阻滞则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为中风发病过程中重要致病因素,痰可致瘀,瘀可夹痰,痰瘀胶着,相互为患,发为本病。因此在临证治疗时常从痰、从瘀辨治,一则注重祛风化痰,并擅用陈皮、半夏、茯苓、石菖蒲、远志、丹参等中药;二则注重行瘀通络,并擅用桃仁、红花、牛膝、地龙、水蛭、全蝎等中药。是以,则内风得熄,络瘀得化,风痰得消,方可事半功倍、中风告愈。  相似文献   

13.
试论痰瘀互结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变成痰,血滞生瘀,痰瘀本是两个不同的病理产物,治疗措施迥然有异。但临床实际所见,痰与瘀在许多疾病特别是疑难重证中,又常互结相兼为患,常须痰瘀并治才能收效。如咳喘、中风、噎膈、痹证、胸痹、癫、狂、痫癥积等,痰瘀互结常是其主要病机,特别是当这些疾病久治不效,缠绵难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痰瘀学说论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以期有效发挥中医特色、指导临床。方法:根据中医学理论,从病位、病理因素、病机等角度循证探源,采取化痰瘀、活血脉治法配伍用药,治疗归属血脉病范畴的心脑血管疾病,观察疗效。结果:临床用治以痰瘀互结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疗效可观。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归属中医"血脉病"范畴,病位在"血脉",病理因素主要是"痰瘀",以"杂者钝"总括病机,治疗化其痰瘀、活其血脉,在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中能有效发挥中医特色,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论痰病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痰病学说为中医所特有,是具证、理、法、方药一完整的理论体系。肿瘤疾病(癌症)与痰病理论密不可分。因其病机复杂、多变,临床辨治中不易形成规律。本文从中医痰病理论来认识癌症的阴阳属性、病变成因及病机变化,推断本病形成规律既:湿、痰、瘀、肿瘤疾病形成。说明肿瘤疾病属中医痰病范畴,是痰病的坏病。应用痰病理论指导临床用药有效,也能够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对肿瘤疾病的预防,提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是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病,其病程绵长、易反复发作,痰浊阻滞、瘀血阻络、风邪侵袭、脾胃阳虚都可以引发偏头痛,其中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是发病前提,风邪入侵是诱因,痰瘀互结方为病机。中医治疗偏头痛常从痰瘀共治,化痰祛瘀入手,从痰从瘀论治偏头痛可以标本并治,缓解患者偏头痛症状,是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易迁延反复。导师认为风、热、痰、瘀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痰瘀互结为反复发作之关键,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三脏。辨治重在辨标本缓急、虚实轻重、热毒痰瘀孰轻孰重,以判断疾病之转机,并结合小儿自身体质因素,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老年慢性病痰瘀形成的病机源流,痰瘀互结的病机特点,提出痰瘀互结是老年慢性病的关键病机所在.据此提出痰瘀同治是老年慢性病的重要治法,临床时并应结合老年人特殊的体质、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宿疾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真正做到三因治宜,方能圆机活法,治病求本.  相似文献   

19.
痰和瘀是阴精为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表现,阳气失调则阴精为病。"怪病多见于痰""百病多兼痰";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畅则痰消,气结则痰生。痰水与瘀血胶凝即为痰瘀。慢性支气管炎与痰的关系固然十分密切,与瘀血的关系更不可忽视;长期咳嗽、气喘,日久累及心脏,可伴紫绀、青紫舌等;初病在气,肺病气滞,滋生痰浊,日久由气及血,久病伤血,形成瘀血;久病入络,痰浊与气血相结,壅塞肺络。痰瘀胶凝,互化、互患有3条途经:1痰→气滞→瘀;2瘀→气滞→痰;3气滞→瘀→痰,故须痰瘀同治。临证有时虽只表现出痰或瘀,因痰瘀互化互患,故须痰瘀兼顾,治痰为主佐以治瘀,治瘀为主佐以治痰,或两者并治;当以辨证处方为基础,加入桃仁、郁金、丹参、虎杖、地龙等活血祛瘀通络之品。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合并高脂血症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痰瘀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运用痰瘀理论辨治NAFLD合并高脂血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从痰瘀理论分析NAFLD的根本病机及在痰瘀理论指导下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