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八角莲化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别,测定八角莲成分的抗癌活性。方法采用渗漉、萃取、层析、色谱等方法提取、分离、鉴别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鬼臼毒素的抗癌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并运用质谱、核磁共振色谱等手段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解析,最终确定化合物为4’,5’-二去甲基鬼臼毒素、八角莲醇和鬼臼毒素。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鬼臼毒素处理SGC7901细胞24,48和72 h后,鬼臼毒素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抑制SGC 7901胃癌细胞生长。结论八角莲含有4’,5’-二去甲基鬼臼毒素、八角莲醇和鬼臼毒素等化合物,其具有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鬼臼类生药中鬼臼木脂素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反相HPLC法,在SpherisorbC18柱上,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测定了鬼臼类生药及小叶莲(果实)中鬼臼毒素,4′-去甲去氧鬼臼毒素,去氧鬼臼毒素的含量,并测定了不同产地的桃儿七Sinopodophylumemodi(L.)Ying及不同采收期的秕鳞八角莲DysosmafurfuraceaBao中3种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秕鳞八角莲Dysosma fur furaceaBao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通过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魁臼毒素(podo phyllotoxin,Ⅰ),去氧鬼臼毒素(deoxyoophyllotoxin,Ⅱ)、山柰酚(kaempfero,Ⅲ,槲皮素(quercetin,Ⅳ,β-谷甾醇(β-sitos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八角莲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八角莲根茎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10个,分别为4′,5′-二去甲基鬼臼毒素(4′,5′- didemethylpodophyllotoxin,1)、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2)、4′-去甲基鬼臼毒素(4′-demethylpodophyllotoxin,3)、山荷叶素(diphyllin,4)、鬼臼毒酮(podophyllotoxone,5)、苦鬼臼毒素葡萄糖苷(picro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6)、4′-去甲基鬼臼毒素葡萄糖苷(4′-demethyl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7)、山荷叶素葡萄糖苷(diphyllin-4-O-β-D- glucoside,8)、鬼臼毒素葡萄糖苷(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9)、八角莲醇(dysosmarol,10);黄酮类化合物3个,分别为山柰酚(kaempferol,11)、槲皮素(quercetin,12)、山柰黄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13);甾醇类化合物1个,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7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八角莲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八角莲根茎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10个,分别为4′,5′-二去甲基鬼臼毒素(4′,5′- didemethylpodophyllotoxin,1)、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2)、4′-去甲基鬼臼毒素(4′-demethylpodophyllotoxin,3)、山荷叶素(diphyllin,4)、鬼臼毒酮(podophyllotoxone,5)、苦鬼臼毒素葡萄糖苷(picro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6)、4′-去甲基鬼臼毒素葡萄糖苷(4′-demethyl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7)、山荷叶素葡萄糖苷(diphyllin-4-O-β-D- glucoside,8)、鬼臼毒素葡萄糖苷(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9)、八角莲醇(dysosmarol,10);黄酮类化合物3个,分别为山柰酚(kaempferol,11)、槲皮素(quercetin,12)、山柰黄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13);甾醇类化合物1个,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7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八角莲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八角莲根茎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10个,分别为4′,5′-二去甲基鬼臼毒素(4′,5′- didemethylpodophyllotoxin,1)、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2)、4′-去甲基鬼臼毒素(4′-demethylpodophyllotoxin,3)、山荷叶素(diphyllin,4)、鬼臼毒酮(podophyllotoxone,5)、苦鬼臼毒素葡萄糖苷(picro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6)、4′-去甲基鬼臼毒素葡萄糖苷(4′-demethyl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7)、山荷叶素葡萄糖苷(diphyllin-4-O-β-D- glucoside,8)、鬼臼毒素葡萄糖苷(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9)、八角莲醇(dysosmarol,10);黄酮类化合物3个,分别为山柰酚(kaempferol,11)、槲皮素(quercetin,12)、山柰黄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13);甾醇类化合物1个,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7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黔产八角莲醋制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醋酸度、闷润时间、炒制时间、醋用量为影响因素,4’-去甲基鬼臼毒素、槲皮素、山奈酚、鬼臼毒素总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八角莲的醋制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醋酸度4%,用醋量10%,闷润时间40 min,炒制时间10 min, 4种成分总含量为11.577 9 mg/g。结论:优选出的醋制八角莲炮制工艺可行,为八角莲后期进行炮制减毒增效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八角莲外观性状差异,探讨与其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12个不同产地八角莲原植物和药材的性状指标,采用HPLC方法测定鬼臼毒素、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叶分裂度、根重、根长、臼直径、侧根数在产地间均有极显著差异;鬼臼毒素与臼径、叶片分裂两个指标呈正向相关性,与产地和须根数呈负向相关;槲皮素与单株干重和臼节数呈正向相关性;山奈酚与臼节数、须根数呈正向相关性。结论 八角莲药材不同产地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中东部地区与西南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有效成分含量与性状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广西八角莲中的鬼臼毒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PLC法测定广西八角莲中鬼臼毒素的含量,并研究提取其根茎粗粉中鬼臼毒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八角莲根中6种主要毒性成分(鬼臼毒素、4’-去甲鬼臼毒素、鬼臼苦素、鬼臼毒素-4-O-葡萄糖苷、鬼臼毒酮、去氧鬼臼毒素)含量的UPLC-MS/MS法,并应用于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CORTECS C18(1.6μm,50 mm×2.1 mm)色谱柱,乙腈-5 mmol/L醋酸铵水作为色谱分离流动相,以0.4 m 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串联Waters Xevo TQ质谱仪检测,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大鼠按0.3 g/kg给药剂量灌胃八角莲提取物后,于0、0.083、0.25、0.5、0.75、1、2、4、6、8、12、24、36、48 h后取尾尖血,运用DAS 2.2.1软件和非房室模型分析法分析大鼠体内6种分析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每克八角莲根茎干粉中含有鬼臼毒素-4-O-葡萄糖苷17.62 mg、4’-去甲鬼臼毒素14.53 mg、鬼臼苦素6.15 mg、鬼臼毒素91.39 mg、鬼臼毒酮12.30 mg、去氧鬼臼毒素0.03 mg。上述6种物质在0.1~9.7 n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高于70.0%,均符合药代动力方法学分析要求。样品在短期、长期和3个冻融循环条件下非常稳定。大鼠灌胃八角莲提取物后,6种待测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水平迅速升高,约在0.5 h达到峰值,说明药物可直接在胃部迅速吸收,但药物的分布和代谢过程非常缓慢。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专属性强,可成功用于生物样品中八角莲根中的6种高毒性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狭苞紫花AsterfarreriSmithetJ.F.Jeffr.是传统藏药,“藏紫花”的原植物之一。功效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多种瘟病‘”。该植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线省区,资源丰富。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为开发该植物资源,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7个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1提取和分离1.1提取:取狭苞紫花带根全革(采自甘肃漳县)粗粗3kg,用石油醚一乙醚一甲醇(1:1:1)冷浸后,浓缩,除糖、除蜡,再浓缩,得浸膏IO0g。1.2分离:取浸膏40g,用甲醇溶解后,过葡聚糖凝胶柱门。H-20),甲醇洗脱,分得非黄酮部分259,…  相似文献   

12.
八角莲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八角莲Dysosmaverslpellis(Hance)M.Cheng.vartomentosa水溶液中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方法八角莲水溶液经提取分离,分得单体进行结构鉴定(UV、IR、1HNMR、EI-MS和13CNMR)及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分到四个单体:Ⅰ.山奈酚-3-O-β-吡喃葡萄糖甙;Ⅱ.槲皮素-3-O-β-呋喃葡萄糖甙;Ⅲ.山奈酚;Ⅳ.苦鬼臼毒素。晶Ⅱ对HSV-1有效抑制浓度(CPEI50)为0.02μg/ml,晶Ⅲ、Ⅳ对CBV的CPEI50分别为1.90(B1.3)和3.12(B1.5).6.25(B4)μg/ml;而对HSV-1的CPEI50分别为0.03μg/ml和5.00×10-4μg/ml.结论晶Ⅱ只对HSV-1有抑制作用,而晶Ⅲ.Ⅳ对CBV和HSV-1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树花(俗称杨树序)系杨柳科植物加拿大场PopuluscanodensisMench.的花序,临床报道该花对菌痢有显著疗效[1],杨属植物虽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但至今未见对加拿大标有化学成分的报道,为开发和扩大药用资源及寻找新的抗菌消发成分,我们对其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分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红斑狼仓、接触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显著性疗效。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雷公藤,本实验将其根皮提取物经溶剂处理,硅胶柱色谱分离,初步得到4种化学成分。经过理化常数、光谱数据分析,并与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的数据对照,鉴定了这4个化合物,分别为:雷公藤内酯甲(wilforlideA,Ⅰ)、雷公藤内酯三醇(triptriolide,Ⅱ)、雷酚新内酯(neotriptophenolide,Ⅲ)、雷公藤醌A(triptoquinonoic acid A,Ⅳ)。化合物Ⅳ首次从雷公藤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金毛狗Cibotiumbarometz(L)J.Sm.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其根茎为历代较常用的中药,中医称之为狗脊或金毛狗脊,用于补肝肾、壮腰膝、祛风湿、止痛。文献[1]报道从其地上部分,分得4种厥素类(pterosin)的物质,但其根茎(即狗脊)的化学成分未见报道,为此对狗脊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生狗脊片经氯仿─乙醇混合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进行了鉴定,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1提取和分离生狗脊片15kg(购于沈阳药材站,产地福建省),以氯仿─乙醇(2:1)回流提取,浸膏悬浮于水中,用…  相似文献   

16.
木犀科植物,中国药典收载的FraxinusL.属的3个品种的化学成分已有报道,近年来国外从同属的植物中提取的七叶灵和七叶亭具有阻止血液凝固、促进血液循环作用,作为血管药物已用于临床,我们对台湾产的同属植物白鸡油Ffor-mosanaHay化学成分系统报道的基础上又对同属的FgriffithiiC.B.Clarke所含成分进了了系统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从其中分得9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phenethylalcohol,Ⅰ)、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phenethylalcoholⅡ)、水杨甙(salidroside,Ⅲ)、七叶树…  相似文献   

17.
款冬花化学成分研究石巍,高建军,韩桂秋(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抗肿瘤药物研究室100083)款冬花为常用中药,历史悠久,中国药典载录款冬花正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farfaraL.)的干燥花蕾。款冬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虽有一些报道,但临床应用的...  相似文献   

18.
翻白草与委陵菜中无机元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为常少用中药,始载于《救荒本草》,又名鸡腿根、叶下白、白背叶,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翻白草的全草;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ser.),别名野鸡膀子、蛤蟆草、山萝卜,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委陵菜的全草。翻白草和委陵菜都作为清热解毒药使用,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疥肿等,但二者却来源于同科同属不同种的植物。由于来源不同,二者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1986年版《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中明确规定:翻白草与委陵菜不得混同使用。但目前部分药品生产单位和药品经营单位仍将委陵菜当作翻白草使用。为了说明翻白草与委陵菜的药用价值与其化学成分的关系,笔者对其无机元素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桃儿七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桃儿七的地理分布、系统发育、化学成分、生物学特性、资源现状及解决办法,特别介绍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毛状根培养等生物技术方法来生产鬼臼毒素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别名野花椒,在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有分布,为我国南方省区的常用中药,其根、根皮及茎皮入药,主治风湿性关节病、牙痛、胃痛、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症。目前对两面针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碱类,而对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则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