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拟缺香茶菜不同入药部位中布卢门醇A、尾叶香茶菜丙素、鄂西香茶菜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YMC C18(4.6 mm×250 mm,5μm)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32∶68)等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布卢门醇A、尾叶香茶菜丙素、鄂西香茶菜素分别在0.001 1~0.022 2 g/L(r=0.999 7),0.001 9~0.037 1g/L(r=0.999 5),0.013 3~0.265 g/L(r=0.999 7)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8%(RSD=2.29%),99.51%(RSD=1.65%),102.78%(RSD=1.57%)。不同产地拟缺香茶菜不同部位中3个活性成分的含量均以叶中最高。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稳定,可用于拟缺香茶菜不同部位中3个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叶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对蓝萼香茶菜叶进行分离和纯化其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并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蓝萼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蓝萼香茶菜庚素(1)、蓝萼香茶菜辛素(2)、蓝萼香茶菜壬素(3)、蓝萼香茶菜甲素(4)、蓝萼香茶菜乙素(5)、毛叶醇(6)、entkaurane-3β,16β-diol(7)、木犀草素-7-甲醚(8)、胡麻素(9)、水杨酸(10)。其中化合物1、4、5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2、3、6、7、9、10首次从蓝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4、5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内折香茶菜素 D(简称内折素 D)是从内折香茶菜 Rabdosia inflexus( Thunb.) Kudo叶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种新的黄酮苷。其对多种动物移植性肿瘤如 ECA,S180 ,HAC,Lewis肺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本实验研究其抗致畸、抗致突变作用。1 材料1 .1 药物 :内折素 D经薄层法鉴定其纯度为99% ,由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室提供 ,批号为 980 0 1 8,剂量为 5 ,1 0 mg/( kg· d)均 ip给药 ;乙酰水杨酸由本室提供 ,属药用级原料 ,剂量为 2 5 0 mg/( kg·d) ,经 ig给药 ;环磷酰胺 ( cytoxan) ,上海第十二药厂生产 ,批号 990 4 1 8,剂量 2 5 mg/kg· d …  相似文献   

4.
苦痧药,又名四方麻、鄂西香茶菜。学名 Rab-dosia henryi(Hemsl)Hara。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性味苦凉,无毒。有清热利湿、消滞理气之功能。据安徽省医科所研究,其有效成分为鄂西香茶菜甲素(HenryineA),是一种新的四环二萜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和较强的抑菌作用。我科1981~1983年应用单味苦痧药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13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岐伞香茶菜(Rabdosia macrophylla(Migo)C.Y.Wu et H.W.Li)和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Benth.)Hara)中二萜化合物大叶香茶菜庚素(Rabdophyllin G C_(22)H_(30)O_7)和香茶菜甲素(Am-thystoidin A C_(20)H_(28)O_5)在不同生长过程中植物体内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叶香茶菜庚素以五月份含量最高,香茶菜甲素在整个生长期中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唇形科香茶菜属(Rabdosia)植物在日本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中国则用作抗肿瘤和抗炎剂,有几篇关于香茶菜属二萜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的综述已经发表。本文报道鄂西香茶菜(Rabdosia henryj(Hemsl.)Hara)的一个新二萜—4-表鄂西香茶菜素A,(4-epi-henryine A_1)分离和结构。结构是通过光谱数据确定的,为鄂西香茶菜素A(henryine A)的4-差向异构体。鄂西香茶菜1986年10月采自湖北省陨西县,地上部分用95%乙醇回流,浓缩后的乙醇提取物在乙酸乙酯中研匀,乙酸乙酯层用5%碳酸钠振摇除去有机酸,干燥、蒸发,  相似文献   

7.
香茶菜是唇形科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Benth.) Hara]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破瘀、抗菌消炎、抗肿瘤等功效。本文主要从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内折香茶菜素D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内折香茶菜素D(以下简称内折素D)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作用以及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以动物移植性肿瘤艾氏腹水癌(ECA),肉瘤S180,肝癌(HCA),Lewis肺癌为模型,以5_Fu为阳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观察12.5 mg/kg和25 mg/kg内折素D的抗肿瘤作用,并采用小鼠溶血素实验和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实验观察内折素D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结果:内折素D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体外对ECA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力,在体内对S180实体型和腹水型肿瘤,HCA实体型和腹水型肿瘤以及Lewis肺癌实体型肿瘤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对机体免疫状态无明显影响。结论:内折素D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且对机体免疫状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内折香茶菜乙素是从内折香茶菜Rabdosia inflexus(Thumb)Kundo叶中分离得出的一种新的二萜化合物,实验证明,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对Lewis肺癌、小鼠肉瘤S180实体型及腹水型、小鼠肝癌HCA实体型及腹水型等均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对以小鼠溶血素形成为指标的体液免疫有轻度抑制作用,而对由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为指标的体内细胞免疫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香茶菜甲素酯是香茶菜甲素的一种新的衍生物。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明显抑制CaM激活的PDE活性,其IC_(50)为75μmol/L。抑制动力学测定表明它以非竞争方式拮抗CaM对PDE的活化。CaM荧光测定显示,香茶菜甲素酯可以降低ca~(2+)诱导的CaM酪氨酸荧光强度,提示它可能通过改变Ca~(2+)—CaM构象而抑制CaM—PDE。  相似文献   

11.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蓝萼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4个已知化合物。其中3个为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蓝萼香茶菜甲素(1),蓝萼香茶菜乙素(2),蓝萼香茶菜丙素(3);1个为黄酮甙类:藿香甙(4)。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蓝萼香茶菜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萼香茶菜是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具有健胃、清热解毒、活血、抗菌消炎和抗癌活性,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各国学者对其药理及化学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从2004年至今,主要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内折香茶菜乙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内折香茶菜乙素(以下简称内折乙素)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作用以及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以动物移植性肿瘤艾氏腹水癌(ECA)、肉瘤180(S180)、肝癌(HCA)、Lewis肺癌为模型,以5-Fu为阳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观察12.5mg/kg和25mg/kg内折乙素的抗肿瘤作用,并采用小鼠溶血素实验和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实验观察内折乙素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结果:内折乙素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内折香茶菜乙素(以下简称内折乙素)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作用以及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以动物移植性肿瘤艾氏腹水癌(ECA)、肉瘤180(S180)、肝癌(HCA)、Lewis肺癌为模型,以5-Fu为阳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观察12.5 mg/kg和25mg/kg内折乙素的抗肿瘤作用,并采用小鼠溶血素实验和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实验观察内折乙素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结果:内折乙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体外对ECA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力,在体内对S180实体型和腹水型肿瘤,HCA实体型和腹水型肿瘤以及Lewis肺癌实体型肿瘤均有较强的抑瘤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对机体免疫状态无明显影响.结论:内折乙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且对机体免疫状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花香茶菜的二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花香茶菜Isodon sculponeata(Vanior)Har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黄花香茶菜占的丙酮提取物中分得6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命为为黄花香茶菜戊素(sculponeatin,E,Ⅰ),其余二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延命草素(enmein,Ⅱ),epinodosin(Ⅲ),epinodosinol(Ⅳ),大萼变形甲素(macrocalyxoforminA,Ⅴ)和大萼变型乙素(macrocalyxoforminB,Ⅵ).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Ⅳ和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尾叶香茶菜中提取的总二萜类化合物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抑瘤率观察总二萜类成分灌胃给药对S180、HepA、U14和EAC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总二萜类成分体外对11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尾叶香茶菜总二萜2,1,0.5 g/kg对S180、HepA、U14和EAC肿瘤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也显示尾叶香茶菜总二萜对11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结论尾叶香茶菜总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为尾叶香茶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折香茶菜抗癌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找新的抗癌活性成分,从河南省嵩县产内折香茶菜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2种成分,其中一种根据各种光谱和化学证据推断其化学结构为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内折香茶菜素B;另一种成分鉴定为齐墩果酸。提示:内折香茶菜素B有明显的细胞毒和皂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显脉香茶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显脉香茶菜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分别为开展香茶菜戊素( effusanin E,1)、8β,13β-oxidoeperu-14-en-1 8-oic-acid (2)、香草酸(van...  相似文献   

19.
从毛萼香茶菜中分离制备2种黄酮和2种二萜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病毒活性。首先采用硅胶、ODS、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和波谱方法,从毛萼香茶菜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制备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羟基蓟黄素(1)、蓟黄素(2)、假细锥甲素(3)、毛萼晶D(4)。然后对毛萼香茶菜乙醇提取物和4个化合物开展了体外抗流感病毒(H1N1,H3N2)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毛萼香茶菜乙醇提取物和4个化合物对流感病毒H1N1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12的抑制效果较优,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14.45±4.90)和(24.54±3.82)μmol/L。但化合物12对H3N2和RSV的抑制作用则相对较弱。以上结果表明,毛萼香茶菜乙醇提取物及化合物1~4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尤其是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抗病毒作用的有效物质之一,本研究为毛萼香茶菜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拟缺香茶菜Rabdosia excis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谱学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拟缺香茶菜分离鉴定2个化合物,化合物Ⅰ命名为拟缺香茶菜甲素(excisoidesinA);化合物Ⅱ鉴定为齐墩果酸。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发现的新二萜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