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建立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订药材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Dikma4.6×250mmC18 柱,甲醇-水(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PDA-100检测器,检测波长203nm,以外标法测定.结果 薯蓣皂苷元分离度好,在浓度为0.101~2.011mg·ml-1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溶液在12小时内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7.9%,RSD=2.0%.结论 本法操作方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阶梯生物催化协同提高提取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收率和质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阶梯生物催化协同提取薯蓣皂苷元工艺进行研究,确定该工艺最佳条件;用红外光谱和HPLC谱对皂苷元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以产品的收率和熔点为考察标准,比较阶梯生物催化法与直接酸水解法、自然发酵法以及酶解法的优劣。结果利用阶梯生物催化法,当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复合酶制剂、淀粉酶以及糖化酶按顺序依次加入时,能够将植物中98%的薯蓣皂苷元提取出来,其产品的红外谱图与对照品谱图相吻合,经HPLC谱测定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95%以上。结论利用阶梯生物催化协同提取薯蓣皂苷元与其他3种工艺相比,能耗降低,皂苷元收率和质量均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揭示盾叶薯蓣根状茎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期中皂苷的积累与分布以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差异。方法组织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 皂苷主要分布在基本组织内,有小维管束分布的区域皂苷积累最丰富,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也最高;其次是无维管束分布的区域:有大维管束分布的区域皂苷积累最少,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最低。结论 雄株3个区域的皂苷元含量均明显的高于雌株,雌雄同株其含量界于雄株和雌株之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盾叶薯蓣药材的品质。方法 通过组织培养,分别用秋水仙素和Co60射线处理盾叶薯蓣愈伤组织和丛生芽,获得盾叶薯蓣四倍体和辐射株系,并分别对其试管苗和部分株系一年生田间苗根茎中的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经诱导获得的大部分四倍体和辐射株系试管苗根茎中薯蓣皂苷元含量都超过了二倍体株系;四倍体株系试管苗与一年生苗根茎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而辐照株系试管苗与一年生苗根茎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相关性不明显。但整体看,根茎中薯蓣皂苷元含量高的试管苗在田间生长1年后,薯蓣皂苷元含量一般也较高。结论 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利用多倍体和辐射诱变育种来改善盾叶薯蓣的品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盾叶薯蓣药材的品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组织培养条件下诱导获得的盾叶薯蓣四倍体株系试管苗薯蓣皂苷元的量和部分株系一年生田间苗薯蓣皂苷元的量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株系一年生田间苗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 经诱导获得的四倍体株系试管苗与对照相比薯蓣皂苷元的量有较大差异;而且四倍体株系试管苗与一年生苗薯蓣皂苷元的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大部分四倍体株系表现出典型的多倍体性状。结论 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利用多倍体育种来改善盾叶薯蓣的品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的组成。方法 用溶剂法提取,色谱法分离盾叶薯蓣中的甾体皂苷,用核磁共振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盾叶薯蓣的正丁醇萃取相中分离到8 个甾体皂苷,经1H-NMR、13C-NMR、135DEPT测定分析,其结构分别为原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Ⅰ)、原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Ⅱ)、原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Ⅲ)、22α-甲氧基-原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Ⅳ)、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苷元(Ⅴ)、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苷元(Ⅵ)、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苷元(Ⅶ)、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苷元(Ⅷ)。结论 盾叶薯蓣的正丁醇萃取相部分主要含有两类甾体皂苷,其苷元分别为原薯蓣皂苷元和薯蓣皂苷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人工四倍体植株和普通二倍体植株在抗性相关指标及薯蓣皂苷元量方面的差异,探索药用盾叶薯蓣倍性育种的应用前景。方法以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经鉴定确认的3个不同株系四倍体盾叶薯蓣为材料,以二倍体原种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PO)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量;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HPLC法测定根状茎薯蓣皂苷元的量。结果四倍体植株SOD、PPO、CAT的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量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薯蓣皂苷元的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增加幅度最大为二倍体原种的27%。结论人工四倍体植株薯蓣皂苷元量高,其生理指标也显示较强的抗性基础,可望直接利用或作为进一步培育高产、高薯蓣皂苷元量薯蓣新品种的良好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盾叶薯蓣的水溶性化学成分,寻找活性物质。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色谱法分离,光谱法鉴定结构,如:^1H—NMR、^13C—NMR135DEPT、HMQC、HMBC、TOCSY。结果从盾叶薯蓣的水溶液中分离到-个薯蓣皂苷、一个苯苷类化合物、一个生物碱类化合物。薯蓣皂苷经测定分析,鉴定为26-O-(β-D-葡萄糖)-(25R)-furost-5-en-3β,26-diol-22-OMe-3-O-{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1→3)-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结论经文献检索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盾叶薯蓣皂苷E(zingierenin E),另两个化合物在盾叶薯蓣中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大田条件下,研究铁、锰、锌肥对盾叶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量及根茎产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素施肥法,HPLC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的量,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结果 3种微肥使盾叶薯蓣根茎产量与薯蓣皂苷元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薯蓣皂苷元量的影响为锰肥>锌肥>铁肥,对根茎产量的影响为铁肥>锰肥>锌肥。结论 施用适当浓度的锰肥,对盾叶薯蓣的优质、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DNA水平分析鉴定不同薯蓣皂苷元盾叶薯蓣的遗传关系。方法从40个10 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引物,进行RAPD分析,应用POPGENE 1.31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扩增出73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64条,占87.67%,盾叶薯蓣类型间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差异。结论DNA分子多样性差异与薯蓣皂苷元量差异具有相关性,说明盾叶薯蓣的遗传基础可能对薯蓣皂苷元的形成和积累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磨浆-超声法从黄姜中提取薯蓣皂苷元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对黄姜磨浆预处理后超声提取,再进行酸水解的方法从黄姜中提取薯蓣皂苷元。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提取过程优化的工艺条件:磨浆时间5min,超声时间50min;料液比1∶18g/mL。其中料液比和磨浆时间对提取过程影响显著。与传统的直接酸水解法相比,收率提高了18%。结论磨浆-超声法用于黄姜提取具有收率高、污染少、节约能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盾叶薯蓣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反相色谱技术分离盾叶薯蓣水相部分中的化学成分,用1H-NMR、13C-NMR、135DEPT、HMQC和HMBC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新鲜的盾叶薯蓣根茎分得3个甾体皂苷,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Ⅰ)、(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烷-5-烯-3β,22ζ-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毗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Ⅰ)、(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烷-5-烯-3β,22ζ二醇-7-羰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0β-D-吡喃葡萄糖苷(Ⅱ).结论 化合物Ⅱ为一新甾体皂苷,命名为盾叶薯蓣皂苷H(zingiberenin H).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繁育优质高产薯蓣新品种。方法 在筛选最佳的培养条件和外植体类型的基础上,以高皂素含量和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的种质为材料,开展快速繁育技术研究。结果 盾叶薯蓣的不同种质间产皂素含量有较大差异;以叶柄为外植体在添加有4mg/L 2,4-D和1.5mg/L 6-BA的L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其出愈率可达75.2%,经不添加2,4-D的LS培养基培养可产生再生植株;共获得源于高皂素含量种质的试管苗8136株,田间成苗6830株,皂素含量达2.48%。结论 运用组织培养诜神通 优质高产薯蓣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穿龙薯蓣皂苷元(Dio)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7(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Dio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Dio与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用CCK-8检测Dio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反转录PCR法检测Dio对IL-2、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Dio浓度在0.937 5~15.000 0μg/mL范围,对T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在3.750 0~15.000 0 μg/mL范围,对T淋巴细胞IL-2、IFN-γ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随Dio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均增强(P<0.05),7.500 0 μg/mL为最佳抑制浓度,超过此浓度抑制作用减弱.结论 Dio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IL2、IFN-γ mRNA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盾叶薯蓣三倍体自然变异类型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评价,为盾叶薯蓣三倍体新品系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对云南各地区收集盾叶薯蓣进行倍性鉴定。对鉴定获得的三倍体株系的单株产量、增殖率、薯蓣皂苷元的量等经济性状进行评价。结果在收集的盾叶薯蓣资源中发现5个三倍体;盾叶薯蓣三倍体株系间性状均表现较大差异,单株产量1090.00~628.57g,增殖率(倍)72.43~29.43,干物质质量分数36.95%~24.06%,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4.40%~1.50%,株系1和株系3产量超过1000g,株系2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达到4.40%,株系3在单株产量、增殖率、薯蓣皂苷元的量等性状均表现优异,综合指标数值最高。结论通过盾叶薯蓣三倍体自然变异类型发现和株系性状评价,获得表现优良的三倍体株系,通过后代进一步评价有望选育出盾叶薯蓣三倍体新品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生长光强为1.5、10、30、55、100、270 μmol/(m2?s)下对弱光生态型盾叶薯蓣的薯蓣皂苷元和生物量分别进行测定,以探讨不同光强与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和生物量的关系,并找出弱光生态型盾叶薯蓣的最适生长光强。方法 采用TLC法和RP-HPLC法测定其根状茎中薯蓣皂苷元的量。结果 不同光强对盾叶薯蓣的薯蓣皂苷元的量有显著影响。在100、55 μmol/(m2?s)的光强下,根状茎中薯蓣皂苷元的量最高,分别占其干质量的0.45%和0.55%。光照强度对盾叶薯蓣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在30、55、100 μmol/(m2?s)下长势良好,其中在100 μmol/(m2?s)下生长最好。光照强度影响叶片的形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叶片长与宽的比率也随之增加。在270 μmol/(m2?s)的强光照射下,叶片长与宽的比率最大。光照强度能显著地影响植株的总叶面积,在100 μmol/(m2?s)光强下植株总的叶面积最大,总的生物量最高,根状茎的生物量与整个植株生物量的比值最大。结论 弱光型盾叶薯蓣是一种薯蓣皂苷元量较高的薯蓣变种,这将为该药源植物的选择育种以及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